罗那吉特 你从来就没有能够把西布特拉伊的人民制服过。现在到底还是由比菩提借着控制摩克多塔拉的水源,找到了一个迫使他们驯服的方案。可是,你呢,好像并不十分热心。你是妒忌他吗?
大臣 不,请陛下原谅。我们的职责并不是拿着斧子、铲子与泥土和岩石作斗争。我们的工具是政治,我们交往的对象是人们的心灵。我曾经提出过派太子去治理西布特拉伊的建议,太子与当地人民之间的感情的牢固联系,实际并不弱于摩克多塔拉钢铁水闸的力量啊。
罗那吉特 可是结果如何?拖欠两年的租税!西布特拉伊过去也曾经常闹严重的灾荒,可是却从来没有人拖欠过皇家的租税。
大臣 太子正为陛下获取比租税更有价值的东西。可是,正在紧要关头,陛下却把他召回来了。要知道治理一个国家,对于广大的群众决不应该忽视。陛下必须记住: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痛苦的力量会逼使这些下等的顺民不顾一切地抬起头来。
罗那吉特 你的政治论调总是时时在变换。你曾经不止一次地告诉我,国王统治人民应该像骑士管束他的马匹——骑在它的身上,给它以压力,就会占优势;统治异族人民尤其需要采取高压手段。你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吗?
大臣 是的,我曾经这样讲过。当时的情况不同,在那种情况下,我的建议是合理而又及时的。不过,现在……
罗那吉特 我简直一点儿也没有把王子派到西布特拉伊去的意思。
大臣 为什么呢?陛下。
罗那吉特 那里的人民不是我们自己人,我们如果过分和他们接近,他们就会不怕我们。我们或许可以用情感赢得自己的人民,对于异族只有用恐怖使他们永远畏惧我们。
大臣 陛下,你忘掉把太子派到西布特拉伊去的真正原因了。因为太子不久以前似乎精神十分不安,我们怀疑太子对于自己的身世也许从旁了解了一些真情——他并不属于皇家血统,而是从摩克多塔拉瀑布脚下捡来的弃儿。为了使他忘怀……
罗那吉特 对于这一切我完全明了——最近他差不多每天夜里都跑出去独自躺在瀑布脚下。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有一天夜里我在瀑布脚下找到了他,我问他:“阿比吉特,这是怎么回事?你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呢?”他说:“在这瀑布冲击的水流声里我听到了母亲的声音。”
大臣 我也曾经问过他到底是怎么啦,为什么在皇宫里总看不见他。他说:“我得到启示,我是为开辟道路才来到世界上的。”
罗那吉特 我现在对于这个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伟大帝国的统治者的预言,可完全失掉信心了。
大臣 说这个预言的可是陛下的太师的太师阿毗罗摩斯瓦弥啊!
罗那吉特 他准是算错了。我捡来这个孩子,我所得到的只有损失。为了制止西布特拉伊的毛织品到外地市场销售,从我的祖父执政时起一直封锁着南迪山口。现在阿比吉特把那条路开放了,我们巫多尔古特的粮食和布匹的价格一定要高涨了。知道吗?
大臣 太子还年轻,不是吗?他只是站在西布特拉伊的立场上……
罗那吉特 但是,这是对自己人民的叛逆行为!还有那个西布特拉伊的苦行者叫作什么塔南乔耶的坏家伙,专门干那惑乱人心,到处挑起不满情绪的勾当。我相信这件事里面一定也有他。现在非要把他脖子上挂的念珠勒紧,惩办他一下不可了。我要逮捕他。
大臣 我没有胆量来反抗陛下的意旨。可是,陛下知道,在风暴将起,四方孕育着灾难的时期,放任比压制来得安全啊。
罗那吉特 在这方面你倒不必担心。
大臣 我不是要担忧,我是希望陛下多加考虑。
[禁卫上。
禁卫 陛下,摩罕格尔的维斯瓦吉特皇叔驾到。
罗那吉特 好,又是一个!这个把阿比吉特教坏了的罪魁!唉!一个离心离德的亲属简直等于驼子背上隆起的驼峰,永远黏在背后,你想甩可是甩不掉,背着又真麻烦。啊,那是什么声音?
大臣 那是湿婆大神的信徒们在绕寺游行。
[信徒们歌唱上。
信徒们 (唱)
湿婆,湿婆大神啊!
你的无情的烈焰
刺穿了黑暗的心脏,
惊动了荒凉的火葬场。
你的雷霆宣示了真理,
惩罚了邪恶与不义。
愤怒的湿婆大神啊,
你引领我们渡过死亡的海洋。
[众下。
[罗那吉特的叔父摩罕格尔的大王维斯瓦吉特上。他须发皆白,穿白色衣,裹白色头巾。
罗那吉特 叔父,我向您致敬。你居然肯赏光来参加我们为湿婆大神举行的祭祀大典,这真是我意想不到的荣幸。
维斯瓦吉特 我特意来告诉你:湿婆大神决不会领受你的供养。
罗那吉特 你的这种恶意的诅咒,对于我们今天的节日简直是……
P191-193
“世界名著名译文库”总序
柳鸣九
我们面前的这个文库,其前身是“外国文学名家精选书系”,或者说,现今的这个文库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以前一个书系为基础的,对此,有必要略作说明。
原来的“外国文学名家精选书系”,是明确以社会文化积累为目的的一个外国文学编选出版项目,该书系的每一种,皆以一位经典作家为对象,全面编选译介其主要的文学作品及相关的资料,再加上生平年表与带研究性的编选者序,力求展示出该作家的全部文学精华,成为该作家整体的一个最佳缩影,使读者一书在手,一个特定作家的整个精神风貌的方方面面尽收眼底。“书系”这种做法的明显特点,是讲究编选中的学术含量,因此呈现在一本书里,自然是多了一层全面性、总结性、综合性,比一般仅以某个具体作品为对象的译介上了一个台阶,是外国文学的译介进行到一定层次,社会需要所促成的一种境界,因为精选集是社会文化积累的最佳而又是最简便有效的一种形式,它可以同时满足阅读欣赏、文化教育以至学术研究等广泛的社会需要。
我之所以有创办精选书系的想法,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专业是搞文学史研究的,而搞研究工作的人对综合与总结总有一种癖好。另一方面,则是受法国伽利玛出版社“七星丛书”的直接启发,这套书其实就是一套规模宏大的精选集丛书,已经成为世界上文学编选与文化积累的具有经典示范意义的大型出版事业,标志着法国人文研究的令人仰视的高超水平。
“书系”于1997年问世后,逐渐得到了外国文学界一些在各自领域里都享有声誉的学者、翻译家的支持与合作,多年坚持,惨淡经营,经过长达十五年的努力,总算做到了出版七十种,编选完成八十种的规模,在外国文学领域里成为一项举足轻重、令人瞩目的巨型工程。
这样一套大规模的书,首尾时间相距如此之远,前与后存在某种程度的不平衡、不完全一致、不尽如人意是在所难免的,需要在再版重印中加以解决。事实上,作为一套以“名家、名著、名译、名编选”为特点的文化积累文库,在一个十几亿人口大国的社会文化需求面前,也的确存在着再版重印的必要。然而,这样一个数千万字的大文库要再版重印谈何容易,特别是在人文书籍市场萎缩的近几年,更是如此。几乎所有的出版家都会在这样一个大项目面前望而却步,裹足不前,尽管欣赏有加者、啧啧称道者皆颇多其人。出乎意料,正是在这种令人感慨的氛围中,北京凤凰壹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老总贺鹏飞先生却以当前罕见的人文热情,更以真正出版家才有的雄大气魄与坚定决心,将这个文库接手过去,准备加以承续、延伸、修缮与装潢,甚至一定程度的扩建……与此同时,上海三联书店得悉“文库”出版计划,则主动提出由其承担“文库”的出版任务,以期为优质文化的积累贡献一份力量。眼见又有这样一家有理想追求的知名出版社,积极参与“文库”的建设,颇呈现“珠联璧合”、“强强联手”之势,我倍感欣喜。
于是,这套“世界名著名译文库”就开始出现在读者的面前。
当然,人文图书市场已经大为萎缩的客观现实必须清醒应对。不论对此现实有哪些高妙的辩析与解释,其中的关键就是读经典高雅人文书籍的人已大为减少了,影视媒介大量传播的低俗文化、恶搞文化、打闹文化、看图识字文化已经大行其道,深人人心,而在大为缩减的外国文学阅读中,则是对故事性、对“好看好玩”的兴趣超过了对知性悟性的兴趣,对具体性内容的兴趣超过了对综合性、总体性内容的兴趣,对诉诸感官的内容的兴趣超出了对诉诸理性的内容的兴趣,读书的品位从上一个层次滑向下一个层次,对此,较之于原来的“精选书系”,“文库”不能不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与变通,最主要的是增加具体作品的分量,而减少总体性、综合性、概括性内容的分量,在这一点上,似乎是较前有了一定程度的后退,但是,列宁尚可“退一步进两步”,何况我等乎?至于增加作品的分量,就是突出一部部经典名著与读者青睐的佳作,只不过仍力求保持一定的系列性与综合性,把原来的一卷卷“精选集”,变通为一个个小的“系列”,每个“系列”在出版上,则保持自己的开放性,从这个意义上,文库又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容与拓展。而且,有这么一个平台,把一个个经典作家作为一个个单元、一个个系列,集中展示其文化创作的精华,也不失为社会文化积累的一桩盛举,众人合力的盛举。
面对上述的客观现实,我们的文库会有什么样的前景?我想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一个自称继承了世界优秀文化遗产,并已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的中华大国,一个城镇化正在大力发展的社会,一个中产阶级正在日益成长、发展、壮大的社会,是完全需要这样一个巨型的文化积累“文库”的。这是我真挚的信念。如果覆盖面极大的新闻媒介多宣传一些优秀文化、典雅情趣;如果政府从盈富的财库中略微多拨点儿款在全国各地修建更多的图书馆,多给它们增加一点儿购书经费;如果我们的中产阶级宽敞豪华的家宅里多几个人文书架(即使只是为了装饰);如果我们国民每逢佳节不是提着“黄金月饼”与高档香烟走家串户,而是以人文经典名著馈赠亲友的话,那么,别说一个巨大的“文库”,哪怕有十个八个巨型的“文库”,也会洛阳纸贵、供不应求。这就是我的愿景,一个并不奢求的愿景。
2015年元月
《花钏女:泰戈尔戏剧选泰戈尔集》由多名著名翻译家翻译,是国内权威译本,收录者均为经典之作,包括:《花钏女》《牺牲》《摩克多塔拉》《国王》《邮局》《马丽妮》《南迪妮》等七部戏剧作品。
本书所选的剧作是泰戈尔不同时期的创作,全面展示了泰戈尔的戏剧思想和创作成就。
泰戈尔是印度近现代重要的戏剧家,既有丰富的戏剧创作,又有深刻的理论思考,将东西方戏剧诗学熔为一炉而又实现了双重超越,是东方戏剧诗学现代转型的范例。
《花钏女:泰戈尔戏剧选泰戈尔集》是泰戈尔的戏剧选集,收录了《花钏女》《牺牲》《摩克多塔拉》《国王》《邮局》《马丽妮》《南迪妮》等七部戏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