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出关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镜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云海苍茫,山水朦胧,满眼满目是看不透的混沌。渐渐地,远处出现了一个隐隐约约的小黑点儿。黑点儿越来越近,我终于看清了,那是一匹黑色骏马,马上坐着一个身穿军服的汉子,浓眉,美髯,额头上有一道深深的疤痕。我的心不由颤动了一下。

汉子勒住马,带着几分动人的忧郁,向我笑了笑,喊了声:“张角!”

“哦,那是你吗,马成义旅长?你怎么来了?”

“我想你了。五十多年不见,你还记得我这个旅长?”

“共赴国难,你我有生死之交、战友之谊、兄弟之情,怎敢轻忘?”

“惭愧,我是个戴罪的战友,负债的兄弟。今天,我向你谢罪来了!”

“旅长,此言差矣!马,难免失蹄;人,难免失足。且河西一役,非你我所能左右;兄弟之仇,宜解不宜结。而槐阳一战,却造就了一位泣鬼惊神的英雄。马旅长,张角我敬重你!”

“不敢,不敢。不过,出关抗日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却无时不在心头萦绕。”

“烽火铁血,我再陪旅长在出关路上走一遭吧……”

一九三七年春天,西路军兵败河西走廊。三个月之后,我被搜山的马家军俘虏了。

被俘以前,我被一个叫赵六十九的猎户从祁连山的雪地里背走了——我不知道我在那棵小树下躺了多长时间,也不知道是怎样被人背走的。赵六十九的岳父是个从祖上传下来的中医,治伤特别有办法。在他家治了不到三个月,伤口就长好了。我正打算出山往陕北走,却被搜山的马家军搜了出来。是一个放羊的老汉告的密,为了三十块赏钱。夜里,我睡得正死的时候被人抓走的。后来,就把我送到了补充团。那时候补充团已经成立两个月了,在青海一个叫享堂的地方修路。

第一个用“出关”这两个字的是马匪团长马成义——也许随着时间和事件的推移,对马成义用“马匪”这种提法也欠妥当。但在当时,在他训话的那个晚上,他在我们这些被俘红军眼中,仍是一个双手沾满了西路军将士鲜血的恶魔。

那天我们是第一次面对马步芳新派来的这个团长。

开始集合的时候我们还没有注意到他,像往常一样,照例先是孟传陆训话——孟传陆是马步芳新编第二军补充团的团长,是直接管我们的。所谓补充团,其实就是集中在一起的我们这些兵败河西走廊后被零零星星抓起来的红军被俘官兵。补充团里,除了看押我们的官佐,根本没有马家军的正规部队。名义上是新二军的补充团,实际上是一个对我们实施暴力管制的大集中营。在补充团里,除了对我们进行惨无人道的“训诫”之外,就是牛马般的役使,在湟水上修桥,在祁连山里筑路,盖清真寺,建学校……。据马成义后来私下跟我们讲,马步芳之所以把我们这些被俘红军编成补充团,有两个用意,一是对外显示对红军俘虏“感化”的成果,另一个是借机向蒋介石索饷,有了个团的编制,就得有一个团的兵饷。什么?你问马步芳向蒋介石要到钱了吗?据马成义说要到了,只是不像马步芳指望的那样多。用马成义的话说,蒋介石精得像猴子,他那些藏在马家军里的军统、中统是吃干饭的?补充团到底是干啥的,由哪些人组成,能不能替他卖命打仗,能蒙住他?不过蒋介石看在马步芳刚刚“剿灭”了红军西路军的功劳份上,还是给了一点儿,在春天补充团刚成立的时候一笔给了二十万。二十万说起来也不算少——孟传陆是补充团的第二任团长,那天孟传陆训话的时间不长。没有像往常那样妈长妈短地骂,倒是显得有些兴奋。他说了几句“要死心塌地绑在马司令的这架车上”这样的话后,就把一个身量高大的人从黑影子里推了出来,说:“现在,我给大家们介绍一下,这位是马司令给大家们新派来的团长马成义长官!”

我们还像原先那样站着,孟传陆的话没有在我们中引起哪怕一丝一毫的震动。对于我们这些失去自由的战俘来说,马家军中的这一个和那一个,没有任何区别。我们的麻木使孟传陆有点儿尴尬,他“大家们大家们”地咕哝了半天也没有吐出一句完整的话——“大家们”是他训话时的口头语,他每次训话时,都是同一个程式,两只手先是往身子后面一背,然后喊一声“大家们”,就开始了。接下来还有无数个“大家们”。马家军官佐训话,称呼队伍一般都用的是“弟兄们”,唯独他用“大家们”。“大家”后面再加上一个“们”,有点儿文理不通,不伦不类,但他就这么喊。据补充团的一个连长说,他觉得用“大家们”比“弟兄们”文明。不光是在补充团,以前在马家军的第一百师三百旅当连长营长时就是这么喊的。见我们没有反应,他清了一下喉咙又说:“大家们,现在,你们有了新团长了,从明天开始,我就管不上你们了。现在大家们拍手,欢迎新来的马团长训话!”

到这时,我们终于明白他比平时显得兴奋的原因了,原来他就要离开补充团了。你想一想,他整天和我们这些硬不吃软不吃有时还要喊几句“谋反”口号的“共匪”残余搅和在一起,能不头疼?现在他终于解脱了,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

我们站着,还是一点儿反应也没有,甚至连出气吸气的轻重快慢都没有改变,更不用说拍手欢迎了。

P1-3

后记

再版后记

《出关》自2005年首次出版以来,至今已整整十年。由于书中讲述的是国民党地方军阀“青海王”马步芳部队与西路军被俘红军共编一伍,一起入关抗日的故事,因此,读到这本书的人常常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两支刚刚在河西走廊进行了一场血腥厮杀的军队,携手共赴国难,是不是历史真实?有没有历史依据?

我想借《出关》再版的机会,回答一下这方面的问题。有两个大的历史背景是真实的。一是马步芳派一个师赴抗日前线,是历史真实。据史料记载,抗战爆发后,青海军阀马步芳奉南京国民政府之命,派遣曾在河西战役中屠杀过西路军将士的悍将马彪(马步芳的族叔)率领临时拼凑起来的暂编骑兵第一师,开赴抗日前线,在黄泛区尉氏、扶沟、鄢陵、西华、周口、界首一带,与敌接战;特别是在华中战略要地淮阳城下与敌两度血战,毙敌千余,击毙日军支队司令铃木。骑一师亦付出惨重代价,阵亡两千余人;旅长马秉忠,营长李国勋、赵清心等一干将领为国英勇捐躯。二是“马家军”对日作战部队中,有没有西路军被俘官兵,回答也是肯定的。这从当年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主任谢觉哉的日记中可以找到答案。谢觉哉在写于年月到月的日记中,至少不下五次提到红军战俘被送到抗日前线一事。如:月日“多俘虏到,没告诉我们,等告诉我们只二三小时就解走了……”;月日“西路军千余人占高南山(高南山当是兰州皋兰山之误)……”;10月25日“青海送来新兵,内不少是红军人员。我处闻知往视,已开走了,这些人开赴前线杀敌,我处要求归还”……

见诸文字的那段历史,仅限于此。马彪师入关抗日史料,区区几百字;兰州“八办”获取情报困难,谢觉哉对西路军被俘人员上前线的记录,文字更少,每条仅有寥寥几字、几十字。双方开赴抗日前线的详细过程无从得知。历史为后人留下了空白。而这空白,恰恰为虚构小说提供了在一个大的历史框架下,让想象力自由驰骋的舞台。试想:兵败河西走廊后幸存的红军战俘,突然要跟屠杀自己战友的仇敌成为“战友”,彼时彼地,他们将怀有怎样的心情?在民族危亡之际,那些躁动的灵魂如何忍辱负重,捐弃前嫌,在极度痛苦中与昔日的宿敌不断磨合、融汇,最终牵起手来,慷慨一曲,共赴国难?那应该是一次无比沉重与悲壮的灵魂跋涉。从马家军一方来说,为了同一个目标,他们又如何化解戒备与防范意识,信任并放手使用这些桀骜不驯的红军战俘?这种心路历程同样不那么轻松。于是,就有了《出关》这个路上的故事,就有了走在路上的那些心态各异的人。至于故事编得好不好,人物写得好不好,只能由读者去评判了。最后,我想感谢。在纸质读物受到电子、网络等现代阅读方式强烈冲击的今天,特别是在人们已在荧屏上收看了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后,当代中国出版社能够再版《出关》,让书中那些闻义能徙、视死如归的抗日民族英雄再次走近读者,作为作者,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我尤其要感谢从未谋面的责任编辑,为出好这本书,从联系作者到申报立项,再到封面设计,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虽是旧作再版,依然仔细审读、严格把关,将作者及原版中因疏忽造成的失误予以订正,她的才华和严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本书的出版,环节繁多,我感谢所有为这本书的再度付梓付出了心血的人。

感谢每一位读到这本书的读者。

李镜

2015年5月

目录

正文

内容推荐

由李镜著的《出关》讲述的是:1937年春,红军西路军遭马步芳等部“围剿”,兵败河西走廊;一部分被俘红军编入马步芳补充团,在祁连山腹地充当苦役。突然有一天,马家军旅长马成义宣布,这批红军战士已编在他的麾下,要“出关”抗日。在完全失去组织联系且消息闭塞的情况下,战士们不禁心生疑团:是真的上前线打日本,还是被诓骗至某处遭集体屠杀?昔日两军对垒,今日共赴国难。民族存亡之际,原红军战士面临重大抉择……

出关之路万般险阻,出关之人历经磨难。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这支由昔日宿敌纠合起来的新武装力量也在艰难地磨合着。从相互怀疑、心存戒备、愤而暗杀旅长,到最终不分彼此、成为并肩作战的兄弟,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从浩荡的历史长河中走出。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历史使命,那就是——抗日!

编辑推荐

★CCTV8黄金强档2015年多项年度收视纪录,战争悬疑电视剧《出关》原著小说

★本作品获2006年度全军新作品奖一等奖。

谨以《出关》(作者:李镜)献给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这是一个过去从来没有人写过的故事

面对外敌入侵,曾经的仇敌成为了战友,昔日刺客为他挡住了子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1: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