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边城(沈从文小说经典)/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名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沈从文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沈从文所著《边城》以“乡下人”的情感选择,以都市人的理性认知来审视当时社会的城乡状况,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湘西宗法制社会初始阶段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对乡村生命形式美丽的赞美及与其对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的合成显示了沈从文全部作品的张力。情感同理智的矛盾与冲突使他成为中国农村传统宗法制社会的歌哭者和中国现代城市文明的批判者。

内容推荐

作为20世纪中国杰出的小说大师,沈从文描写故乡湘西凤凰的一系列小说《边城》等,曾在国内外文坛产生巨大的影响,那温情、善良的笔触,揭示出的人性之美好,让人震撼。弘扬人性的真善美,表现为对理想的向往,是沈从文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他的文学创作的全部理想就在于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边城:沈从文小说经典》选收了沈从文先生最经典的短篇小说17篇,长篇小说1篇。

为了帮助青少年读者更准确地理解现代文学经典名著,编选者对原著中生僻的字和词做了必要的注释,并在每篇散文后附有简短的解读评点。相信读者朋友翻开本书的同时,一定会体验到高效通畅的阅读快感。

目录

导论

更夫阿韩

炉边

我的小学教育

在私塾

入伍后

卒伍

龙朱

媚金豹子与那羊

七个野人与最后一个迎春节

会明

萧萧

丈夫

绅士的太太

虎雏

八骏图

贵生

边城

沈从文年表(1902—1988)

试读章节

日子平平的过了一个月,一切人心上的病痛,似乎都在那份长长的白日下医治好了。天气特别热,各人只忙着流汗,用凉水淘江米酒吃,不用什么心事,心事在人生活中,也就留不住了。翠翠每天到白塔下背太阳的一面去午睡,高处既极凉快,两山竹篁里叫得使人发松的竹雀和其他鸟类又如此之多,致使她在睡梦里尽为山鸟歌声所浮着,做的梦也便常是顶荒唐的梦。

这并不是人的罪过。诗人们在一件小事上写出一整本整部的诗;雕刻家在一块石头上雕得出骨血如生的人像;画家一撇儿绿,一撇儿红,一撇儿灰,画得出一幅一幅带有魔力的彩画,谁不是为了惦着一个微笑的影子,或是一个皱眉的记号,方弄出那么些古怪成绩?翠翠不能用文字,不能用石头,不能用颜色。把那点心头上的爱憎移到别一件东西上去,却只让她的心,在一切顶荒唐事情上驰骋。她从这份稳秘里,便常常得到又惊又喜的兴奋。一点儿不可知的未来,摇撼她的情感极厉害,她无从完全把那种痴处不让祖父知道。

祖父呢,可以说一切都知道了的。但事实上他又却是个一无所知的人。他明白翠翠不讨厌那个二老,却不明白那小伙子二老近来怎么样。他从船总处与二老处,已碰过了钉子,但他并不灰心。

“要安排得对一点,方合道理,一切有个命!”他那么想着,就更显得好事多磨起来了。睁着眼睛时,他做的梦比那个外孙女翠翠便更荒唐更寥阔。

他向各个过渡本地人打听二老父子的生活,关切他们如同自己家中人一样。但也古怪,因此他却怕见到那个船总同二老了。一见他们他就不知说些什么,只是老脾气把两只手搓来搓去,从容处完全失去了。二老父子方面皆明白他的意思:但那个死去的人,却用一个凄凉的印象,镶嵌到父子心中,两人便对于老船夫的意思,俨然全不明白似的,一同把日子打发下去。明明白白夜来并不做梦,早晨同翠翠说话时,那作祖父的会说:

“翠翠,翠翠,我昨晚上做了个好不怕人的梦!”

翠翠问:“什么怕人的梦?”

就装作思索梦境似的,一面细看翠翠小脸长眉毛,一面说出他另一时张着眼睛所做的好梦。不消说,那些梦原来都并不是当真怎样使人吓怕的。

一切河流皆得归海。话起始说得纵极远,到头来总仍然是归到使翠翠低头红脸那件事情上去。待到翠翠显得不大高兴,神气上露出受了点小窘时,这老船夫又才像有了一点儿吓怕,忙着解释,用闲话来遮掩自己所说到那问题的原意。

“翠翠,我不是那么说,我不是那么说。爷爷老了,糊涂了,笑话多咧。”

但有时翠翠却静静的把祖父那些笑话、糊涂话听下去,一直听到后来还抿着嘴儿微笑。  翠翠也会忽然说道:

“爷爷,你真是有一点儿糊涂!”

祖父听过了不再做声,他将说“我有一大堆心事”,但来不及说,就被过渡人喊走了。

天气热了,过渡人从远处走来,肩上挑得是七十斤担子,到了溪边,贪凉快不即走路,必蹲在岩石下茶缸边喝凉茶,与同伴交换吹吹棒烟管。3。,且一面向弄渡船的攀谈。许多天上地下子虚乌有的话从此说出口来,给老船夫听到了。过渡人有时还因溪水清洁,就溪边洗脚抹澡的,坐得更久话也就更多。祖父把些话转说给翠翠,翠翠也就学懂了许多事情。货物的价钱涨落呀,坐轿搭船的用费呀,放木筏的人把他那个木筏从滩上流下时,十来把大桡子如何活动呀,在小烟船上吃荤烟,大脚婆娘如何烧烟呀,……无一不备。

傩送二老从川东押物回到了茶峒。时间已近黄昏了,溪面很寂静,祖父同翠翠在菜园地里看萝卜秧子,翠翠白日中觉睡久了些,觉得有点寂寞,好像听人嘶声喊过渡,就争先走下溪边去。下坎时,见两个人站在码头边,斜阳影里背身看得极分明,正是傩送二老同他家中的长年!翠翠大吃一惊,同小兽物见到猎人一样,回头便向山竹林里跑掉了。但那两个在溪边的人,听到脚步响时,一转身,也就看明白这件事情了。等了一下再也不见人来,那长年又嘶声音喊叫过渡。

老船夫听得清清楚楚,却仍然蹲在萝卜秧地上数菜,心里觉得好笑。他已见到翠翠走去,他知道必是翠翠看明白了过渡人是谁,故意蹲在那高岩上不理会。翠翠人小不管事,过渡人求她不干,奈何她不得,所以只好嘶着个喉咙叫过渡了。那长年叫了几声,见没有人来。就同二老说:“这是什么玩意儿,难道老的害病弄翻了,只剩下翠翠一个人了吗?”二老说:“等等看,不算什么!”就等了一阵。因为这边在静静的等着,园地上老船夫却在心里想:“难道是二老吗?”他仿佛担心搅恼了翠翠似的,就仍然蹲着不动。

但再过一阵,溪边又喊起过渡来了,声音不同了一点,这才真是二老的声音。生气了吧?等久了吧?吵嘴了吧?老船夫一面胡乱估着,一面连奔带蹿跑到溪边去。到了溪边,见两个人业已上了船,其中之一正是二老。老船夫’晾讶的喊叫:

“呀,二老,你回来了!”

P325-P327

序言

沈从文(1902-一1988),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湖南凤凰县(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苗族。1917年8月至1922年入伍当兵,浪迹于湘川黔边境地区,漂游在湘西沅水流域,并开始接触中外文学作品,为他日后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1923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沈从文只身来到北京以写作谋生并自学。1928年至1949年,先后在上海中国公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并兼任《大公报》、《益世报》等文艺副刊主编。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主要集中在1949年以前。从1924年,他第一次以“休芸芸”为笔名在《晨报副刊》第306期发表《一封未曾付邮的信》开始。一生创作结集八十余部作品,是中国现代多产作家之一。建国后主要从事文物及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50年至1978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任文物研究员;1978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任研究员,1988年病逝于北京。著有历史学、考古学著作《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等,特别是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空白。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沈从文的声誉或许是中国现代作家中起伏最大的一个。三四十年代,他被视为北方文坛领袖;四十年代末,因左翼阵营指斥其为“桃红色作家”而退出文坛,长期被历史尘封;六七十年代内地学术沉寂之时,香港和海外的沈从文研究,在王润华、司马长风、夏志清等学者的耕耘下,一直薪火不灭。1980年代中期以降,以凌宇等为代表的大陆学者的沈从文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海内外学者丰富的研究成果,为1990年代后期沈从文文学史地位的直线上升作了必要的学术准备。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现代作家重新评价潮流的兴起,20世纪末,催生了一个独特的学术现象:作家排座次。在文学史的序列中。给予沈从文明确崇高地位的,金介甫是第一人。1994年,王一川主编、海南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以“文学大师”标目,沈从文位列现代小说家排名第二,仅次于鲁迅。1996年6月,《亚洲周刊》推出的由海内外著名学者和作家参与投票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排行榜”,鲁迅以小说集《呐喊》位列排行榜第一,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名列第二。但如果以单篇小说计,《边城》则属第一。早在1930年代中期。沈从文就颇为自信地写道:“说句公道话,我实在是比某些时下所谓作家高一筹的。我的工作行将超越一切而上。我的作品会比这些人的作品更传得久,播得远。我没有方法拒绝。”(《从文家书·湘行书简》)六十多年后,沈从文的预言得到了一些研究者的认可,当然,这一评说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认识并不一致。

沈从文文学创作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小说和散文方面。从192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集《鸭子》开始,至四十年代刊行的沈从文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骏图》,中篇小说《一个母亲》、《边城》,长篇小说《旧梦》、《长河》,散文集有《记胡也频》、《记丁玲》、《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沈从文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都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

由于沈从文的故乡凤凰县处于湘西沅水流域,是土家、苗、侗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地域偏远,文化落后,丰富的乡下经验,熟悉的湘西风土人情。这些边地生活和民间文化构成了他创作的最重要的源泉,特别是故乡的河流沅水及其支流辰河,在沈从文的创作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成名后的沈从文常自称是“乡下人”。“乡下人”不仅是沈从文对自己身份的自谦性的体认,同时更凸显了他的经验背景、文化视野、美感趣味和文学理想。

自沈从文踏人北京城的那天起,就决定了他不可能是个原生态的乡下人。进入都市之后,他已经成为一个拥有乡下人眼光的都市知识分子,

……

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湘西这块神奇的土地,因有了沈从文而以一个无比纯朴的、自由的、满溢了生命力的王国出现在世人面前,沈从文更因而成为湘西人民情绪的表达者和歌哭者,他本人也正是湘西的魂魄所在。

自1918年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发表至今,中国新文学已走过了九十余年的历程,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在文学世界中描绘自己的梦想,贡献了自己的青春,沈从文所建构的湘西边城世界寄寓了作家对中国社会与未来的希望及历史变动中“常”与“变”的思考,读者最终可通过阅读本书而有所感悟。优秀的文学艺术永远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源泉,有志于文学创作的青年应该重温“从文之路”,不仅要读这本“小书”(《沈从文小说经典》),更应该读那本“大书”(社会与人生)!

本书作为普及性的读物,注释条目较多。注释范围包括风俗、习惯,天文、地理、人事知识、人名、地名、器物、生僻词语、方言土语、外文、成语典故等。既包括一般性注释,也包括特殊性注释即今典。注释过程中兼顾知识性和科学性,取客观态度。凡前文中已注条目,后文不另行注释。仅在文中注明参看前文相同条目的注文。

导读包括介绍和品评两部分。介绍部分简介所选作品的写作、发表或出版时间、刊物、作者署名及历史沿革情况;品评部分对所选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写作亮点等进行评析。在参照经典解析的前提下融入个人观点,尽量做到公允客观,为读者阅读和研究沈从文及其作品提供参考。

沈从文的作品自创作至今已历经85个春秋,吸引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青年,并随时间的推移越发显现出生命力和经典性。随着沈从文研究的不断深化,大陆、香港和台湾都相继掀起了出版沈从文作品的热潮,但多为不同出版社、不同沈从文选本的不同装帧与版式的包装,少有内容和体例上的创新。

鉴于沈从文作品涉及到大量的湘西民风民俗、方言土语、地域人名、生僻词语等,注释条目不仅是湘西文化的历史表述,更是沈从文文学创作地域色彩的精髓所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剧,这些词条及其内涵正同古朴的湘西风俗一样日渐消失,不仅湘西本地人难以知晓,大陆其它省份人也颇为费解,对港澳台读者及青年学生而言更是无从理解。而目前国内公认度较高的沈从文著作版本,包括广州花城出版社与三联香港书店联合于1982年出版的《沈从文文集》(十二卷本)、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的《沈从文全集》(三十二卷本)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的《沈从文小说选》中,作品注释条目多是寥寥可数的关于作品发表时间及版本的简单注释,少有详尽的词语注释及深入的作品导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失和遗憾。可以说,对这些词条进行梳理与注释,对所选作品进行精当简洁的导读,不仅对不同地域和不同层次的读者了解湘西地域的历史文化知识,进而深入了解沈从文作品的主题思想与艺术成就是不可或缺的,对深化沈从文研究而言更是势在必行。

本书选取沈从文有代表性的篇章,力图全面反映其小说创作的风貌。在注释与导读方面深入浅出,以适应读者不同层次的需求。选篇、导读和注释中难免存在不足,恳请海内外专家及读者指正并鉴谅!

2010年12月于长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1:5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