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成于思,反思是教师发展得以成功的要素之一。要提高反思的效益,必须在运作过程中把反思落实到细节,形成科学化、精细化的可操作的程序。
第一,行思相随,反思应该贯穿于教师职业的全程,并覆盖其工作的全部;第二,反思伴随着教师的行为而随时存在,所以需要把反思随时记录下来,形成“一得”这种文体;第三,反思集中体现在成果之中,既呈现出成果,又促进成果的优化;第四,反思的质量要依靠持续的学习来提升。这四个方面构成一个系统工程,缺一不可。诸贝贝编著的《怎样反思更有效》是“行知工程行思讲坛系列”之一。
教师发展中,最常用、最有效的四个方面——反思、“一得”、成果、学习,密不可分。反思在大脑中进行,是内隐的,一闪即逝,只有通过“一得”这种文体,用文字把隐于脑中的思考记下来,让反思外显,形成一种具体可见的标志,才更有价值,才能作为进一步反思的可靠依据。但由于“一得”只是记录了瞬间的思考,只能算作教师发展的原始标志,具有相对简单、片面、肤浅等特点。所以,在实践中,教师把若干“一得,,持续地进行整理归类,把相关联的“一得”联系起来,深入研究,形成各种更具有价值的初步成果,才是教师发展的重要标志。教师随着教学经验的逐渐丰富,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促进反思深化,自会提升撰写“一得,,的水平,也促进了成果更有效地优化。持续反思、写作“一得”、优化成果其实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具体方法,贯穿于学习过程之中。因此,在教师发展的日常实践中,反思、“一得”、成果、学习是互为因果、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诸贝贝编著的《怎样反思更有效》是“行知工程行思讲坛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