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文明与程序正义(代自序)
上篇 司法文明
第一章 中国律师的职业定位
一、导言
二、中国律师的职业化
三、律师职业的商业化
四、律师与委托人的关系
五、律师与公权机关的关系
六、结语
第二章 新中国检察制度发达史
一、导言
二、1949~1966年:中国检察制度的初创和蹒跚起步阶段
三、1966~1988年:中国检察制度的中断和恢复重建阶段
四、1988年至今:中国检察制度的改革和纵深发展阶段
五、中国检察制度发展的总体规律
第三章 西方的接近正义运动与中国民事司法改革
一、导言
二、西方国家的接近正义运动述评
三、西方的接近正义运动对中国的启示
四、接近正义视角下中国2012年《民事诉讼法》的修订
五、结语
第四章 中国的司法鉴定改革
一、导言
二、1998~2004年:司法鉴定制度的初步改革
三、2004年至今:司法鉴定制度的纵深改革
四、司法鉴定改革前瞻:困境与出路
第五章 人民调解的现代转型
一、导言
二、人民调解在当前的实践困境
三、人民调解制度的底线属性
四、走出困境:人民调解的全面转型
补论司法视域下的电视调解
附论晚清司法改革的理想图景——《京师法律学堂笔记》之《法院编制法》点校者序
下篇 程序正义
第六章 刑事审判上的预断排除原则
一、导言125
二、预断排除原则概说129
三、比较法上的预断排除原则以及中国的选择142
四、预断排除原则在具体制度上的体现:对中国相关制度的梳理及补缺157
五、结语17l
第七章 禁止双重危险原则的新发展及其启示
一、导言173
二、禁止双重危险原则的正向发展:国际化175
三、禁止双重危险原则的逆向发展:相对化178
四、禁止双重危险视野下的中国刑事诉讼改革185
第八章 2012年《刑事诉讼法》对公共安全的考量
一、导言191
二、中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在公共安全保障方面的新内容192
三、西方刑事诉讼在公共安全保障方面的改革:以几个典型国家为例195
四、比较与借鉴:西方刑事诉讼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第九章 刑事诉讼中的监督检察
一、导言209
二、对检察机关起诉权的监督.
三、对检察机关不起诉权的监督215
四、对检察机关强制措施、侦查行为的监督220
五、结语222
第十章 刑事被告人的最后陈述权
一、导言224
二、前提性注释:设置最后陈述权的理论基础225
三、功利的考量:最后陈述权的价值意义226
四、最后陈述权的性质定位228
五、对最后陈述权的限制230
六、对最后陈述权的保障231
附论证据三题
壹诉讼证据与诉讼证明的主观性研究233
贰表见证明研究251
叁意见性证人证言之证据能力研究268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