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还在苦苦思索生命的意义?你可曾内心深感挫折,却不知如何解脱?你是否担心过自己的身体健康?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活在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世界?你是否想过怎么样才能活得更有价值?面对自己的人生,你是不是常觉得自己被命运掌控?
天河编著的《找回生命的能量》全方位地揭示了人类已经遗忘了几千年的生命奥秘,这个奥秘只有在一些古老的典籍中才能找到,比如《道德经》《金刚经》《羊皮卷》等,但是却一直被历史上和现代的伟大人物、杰出人士所运用。
通过本书,你将发现自己曾经对人的生存有多么大的误解,你将能找回那原本就属于你的伟大力量,并学会运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走向心灵的觉醒和人生的飞跃。
天河编著的《找回生命的能量》使用最通俗的语言,为你逐层揭开生命的奥秘。一旦阅读本书,你对生命的认知将经历一个变魔术式的彻底转变和升华,你将越来越能看清真正的自己到底在哪里,并向他靠近。你将会带着满心的欢喜、温暖和感动阅读本书,因为那正是你内心深处久违的声音。
在不断阅读本书后,你会发现你的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你所期待的变化,你的内心也开始变得平和,充满愉悦和爱的感觉,充满对生活的热爱。本书适合所有追问生命的意义和终极真理者!
每个人原本都是天使
我们还是回到儿童的时候,因为那是我们最自然的时期。你会发现,儿童是很希望自己能给周围人带来益处的,他知道自己深爱着自己的父母家人,而且会很关心父母的一举一动和情绪状态。如果父母有不开心的时候,那么孩子也会焦虑、担心,很可能会想尽办法做自己能做的让父母开心。不光是对父母,他们对周围的人也是一样。在儿童的眼中这个世界是积极的、美好的,儿童对自己看到的人都是心怀善意的。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说一个母亲骑自行车送女儿去上学,在过马路时闯了红灯,被交警发现了,告诉她这是违章,需要罚款。结果这个母亲不仅不交罚款,还把交警痛骂一顿,最后在交警的反复宣传教育下,这位母亲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后来孩子回家,给值班的交警写了一封长信,详细说明了自己的妈妈做点小生意挣钱是多么不容易,并为妈妈对交警的态度表示道歉,希望能够获得谅解。可见,儿童对周围人的心理状态都是有感受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些行动,去给周围人带来正面的东西。
没有人生来就是恶的,生来就想伤害他人,或者想毁灭世界的。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带着美好的愿望而来。可以说,每个人的降生都是一个天使的降生。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是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不管你所认为的这个价值是什么。如果有人喜欢美食,那么他会觉得做出一道满意的菜会让自己很有成就感,他也肯定会邀请他人品尝,以获得别人的肯定,只有这样他才能知道自己做的美食受欢迎,并给别人带来了口福。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的人生价值没有了实现途径,他就会觉得自己活得没有意思,这种情况下,再好的生活条件也难以让这个人健康地生存下去。
就像刚才说到的美食家一样,只有当人们觉得自己能够对他人有所帮助,能够为周围、为社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他才会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由此带来的成就感往往是极其强烈的。在这个社会中,很多人之所以觉得自己活得很空虚、没有意思,那是因为在经济社会中,大部分人只是在想着为自己谋福利,从而也把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局限在自己的小小范围内。事实上,没有人可以通过只满足自己的需求而达成真正的自我实现,这样只会使自己的路越走越窄。比如那个美食家,如果他只是自己品尝自己做的美食,就是做的再好,他也不会对自己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反而可能会对自己充满怀疑、不信任,然后觉得就是做得再好吃也没什么意思,除非他把美食给周围的人品尝。
所以,我们每个人原本都是天使,都希望自己能够给这个世界带来好的东西。这在我们的儿童时期表现的特别明显,但成年以后我们往往压抑自己人性中善的一面,包括自己去做一些善举的冲动,所以我们才看上去不是那么的善了。
但并不是说我们每个人看上去不是那么充满善,就说明我们内心的善缺失了。只是我们把这种善压制得太厉害了,所以只有在某些强烈的外在刺激下,这种善才能不顾一切地爆发出来,从而表现出强烈的人性光辉。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有人看见一个小女孩从楼上跳下,竟然不顾一切地徒手去接:比如老师和学生过马路,发现危险,老师的第一反应就是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学生。还有比如在像汶川地震这种自然灾难中的舍命相救,这样的例子就太多太多了。这时,人们才会发现,许多人的心中都是有大爱的。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说,可以说我们是在整体上受到当前社会文化的影响。但社会文化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每个人都和内在统一,每个人都能达成自我实现的时代。而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人类由过度执着于外在的世界,到逐渐认识自己内在的过渡期。
P23-24
生命的真相在哪里
生命,从来都是一个深奥的话题。在我们一生中,不管是闲暇的时候,还是忙碌的时候:不管是快乐的时候,还是悲伤的时候;不管是春风得意的时候,还是身处逆境的时候,在每个人的心里,都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己各种关于生命的问题,比如:
我们的生命究竟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我们生存的意义何在、价值何在?
我们的生命真的是在受命运的掌控吗?
为什么在这个经济发达、物质丰富的社会,许多人却生活得越来越不开心?
到底什么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对于这些问题,每个人朦朦胧胧地在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你可能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游戏一场梦,那么你就会继续你的游戏;你可能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探索未知世界,那么你可能会去环球旅行;你或许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体验情感,那么你可以好好地去爱你的家人、朋友,等等。
但并不是任何时候,你都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相反的是,许多时候在生活中,许多人对自己人生的答案并不满意。比如,明明你是想去用心经营一段感情,几乎付出了你的所有,有时候却得到让人崩溃的结果;有些人平时很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时常锻炼,却突然得了重病;也许你追求事业的成功,看了很多励志的书籍,并付诸于行动,但结果跟自己的理想总是有很大差距。
诸如此类的事情,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遇到,于是许多时候,人们只好自我安慰: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就是受苦,等等。可是,这显然不是我们心中真正想要的答案,特别是对于那些心中对美和善有追求的人。
佛说:世间一切痛苦皆来自于执着,放下,你就得到了自由。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又能够放下什么呢?我们不能够放下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不会放弃追求事业的成功,以让自己的生活更有品质、让自己的家庭更幸福;我们会时常检查一下自己的身体,以确保它还能好好地为我们工作。甚至,对于感情,许多人的心里还是怀有一丝美好的渴望,尽管这种渴望已经被严酷的现实不断打击。
儒家说要仁义,可现实中却往往是你对别人仁,别人对你不仁,最后你也只好顺而从之。所以厚黑学反而流行开来。大到国家之间,也是一样,世界各国之间的斗争,往往是别人越危难的时候,周边国家越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趁机捣乱,何来仁义可言?
道家主张清净无为,无为而无所不为。这是一个至高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想找个清静的时间都比较困难,就更不要说无为了。现代社会追求的是执行力,你没看到很多成功人士的时间表,都是排得密密麻麻的吗?
可见,要想从儒释道的传统智慧中,真正找到适合当代生活的哲学,也是很困难的。这也是造成我们这个时代,表面上一片繁华,事实上很多人内心却找不到方向的原因。
这些迷惘也是作者本人曾经的切身经历。但是,只要我们心中存在着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存在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总会找到答案。为了探索生命的智慧,作者十多年来广泛涉猎东西方历史文化、宗教、哲学、科学等领域,曾到山中拜师悟道,曾向中医名家学习中医,也曾闭关修行。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的生活特别是感情上遇到了严重的挫折,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摧残,经常处于一种情绪低落、对人生充满绝望的状态,身体也长期发烧不断。这种状态持续了好几年,给自己的事业和健康都造成了很大伤害。那个时候甚至觉得,自己能多活一天就是胜利。后来,学习了心理学后我才明白,这叫持续性心境障碍(Persistent mood disorder)。我试过很多方法,想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来,但收效甚微。
正是这种状态,促使我下决心去体悟人生中更深层次的东西,我相信只有这样才可以让自己好起来。终于有一天,脑海里仿佛有个声音当头棒喝,我突然顿悟到自己痛苦的根源,是在于自己只想从外在、从客观世界去寻找答案,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也是由于自己理工背景出身的缘故),而不是从自己的内心。然后,我慢慢地开始改变自己看世界的角度,改变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心境和身体才逐渐好了起来。现在我明白,我们人生中遇到的许多看似无解的问题,皆是由于我们把自己和自己存在的本源隔离的缘故,这个本源就是我们的内在。
我们每个人的内在本身都拥有伟大的潜力和智慧,我们人生所有的喜怒哀乐、成功与失败都从之而来,但我们自己却把它和自我割裂开来,以至于我们仿佛孤零零地活在一个没有支撑、缺少爱的世界里。我们想解决各种人生的问题,但由于这种割裂使我们的视角停留于外在,使得许多看似简单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掉。于是,我们不得不告诉自己人生是由命运来安排的,或者是被上帝操纵着。
本书试图用最通俗的语言引领你进入一个看似玄秘,实际上却蕴藏着巨大潜能的内在世界。实际上,这个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的外在世界就是由内在世界浮现出来的。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多多少少都和内我有些接触,比如在我们发呆的时候、联想的时候、冲动的时候、做梦的时候,只是我们并没有留意。本书会让你对内在世界的构成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并通过一些方法去接触并认识自己的内在世界。
实际上,我们的存在涉及了一个比我们认识到的远为广大和深厚的面向(可以称之为本我),只是因为我们平时过度把意识集中于客观世界,而把自我和本我隔离开来。这一方面是由于我们的整体社会文化所致,另一方面也是科学对物质灵性的否定所致。但是,我们的本我,无时无刻不在和我们沟通,支撑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比如,从自身的角度,我们不需要知道我们的身体是怎么消化食物、新陈代谢的,不需要知道我们的思想是怎么流过我们的脑细胞的,不需要知道我们自发的呼吸是怎么形成的。但所有这些都是在本我的支持下完美无缺地为我们工作着。而本我和我们通常认识到的自己打交道的方式,就是通过内在世界。所以,本书强调认识内在世界的重要性,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由内在世界主导的。
我们的观点、想法在我们的内在世界中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因为你的每一个想法都是有能量的,这就是佛教所说的心的作用。所以,也可以把本书中的内在世界理解为佛教中的心。佛教说相由心生,境随心转,但一般人并不是很明白这里面的“心”到底指什么,所以也很难境随心转。本书将会通过对内在世界的分析,让你了解到你的内在世界是怎么构成的,对你的身体和日常生活是怎么起作用的,从而了解相是怎么由心生,境是怎么由心转。
在对自己内在世界了解的基础上,本书会介绍一些和内在沟通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向我们的内在世界注入我们想要的更加积极的人生观,从而通过内在的努力改变你外在的人生。这种改变是全方位的,包括身体健康、人际关系、事业追求、家庭情感等等,从而达到一个全新的自我实现。这些方法是极其有用的,无论是作者本人,还是学员的实际实践中,都有很好的效果。通过认识内在、改变内在,每个人都可以努力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达到个人价值的实现,这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社会,都是非常有益的。
本书将引领你进入一个发现之旅,在这个旅程中,你会发现你对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对人生你会有越来越深入的体会、越来越明朗的感觉。你会从迷失中找回自我本有的力量,感受自我本有的智慧。关于内在,本书涉及了很多话题,这些话题从整体上是层层推进的,从内容上是相互联系的。读者在学习和实践中,也要经历这样一个“一层一层揭开面纱,一步一步接近真相”的过程。每个人在这个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的奇妙发现和至深感悟,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本书从创意到实现的过程,也恰当地反映了从内在到外在奇妙的创造过程。通过自己的经历,我感觉自己有很多领悟想要表达出来,我想它会对很多人都有帮助。开始我只是在博客、论坛上写写文章,但这样是明显不够的。后来通过一些巧妙的机缘,我认识了编辑汪磊老师和策划陈正侠老师,恰好他们也对内在的东西很感兴趣,我们一见如故,然后就有了这本书的出版。感谢筱玥为本书所绘插图,感谢所有对本书有过帮助、提过很好建议的人。
书中很多地方用了“他”或者“他们”,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既包括男性也包括女性,只是为了表达的方便才简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