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乱世商家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曾孟群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黄氏为人厚道,视毓青为己出,一家和睦,曾兴文经过头一次打击,虽然财力大不如前,但在黄氏鼎力维持下,日子也还算勉强支撑。光绪二十四年,曾兴文去世,情况就发生变化了!那年,黄氏年近五十,带着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守着几亩薄田,难以为继。

曾兴文在世时,老大毓青小时也读过几年私塾,经、史、子、集读了不少,父亲曾兴文就想把他培养成读书人,毓青也还算用功,学习成绩也还不错,后来送到省城豫章(南昌)去深造,杨氏和兴文相继去世后,家境大不如前,守着几亩薄田,黄氏省吃俭用,依旧维持着毓青的学业,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将亲女儿春莲寄养到袁家村一个叫袁禄寿的人家,实际在那里当了童养媳,又将十几岁的三子毓贵过继到小叔子曾兴章门下,以减轻家中负担。

毓青在省城读书,开始每年还能回家看看,以后,竟不知去往何处。只听说要去办什么要紧的事情,叫家里不必操心,那还能不操心?如今世道又乱,1894年,国家海上吃了败仗,到处烽烟四起,把黄氏急坏了,托人去找,始终没有消息。

小叔子曾兴章年过花甲,胡子都白了,但红光满面,精力还旺盛,平时,总喜欢拿一把铜制水烟袋,坐在椅子上,吸上几口。吸这种烟袋很有讲究,吸不好就会把烟袋里的水吸进嘴里;还有吹纸捻也是一门技术,不会的人吹不着,要先放松纸捻,用短促的气体对着吹,才能吹出明火。他在钉木桩日子过得比他哥哥兴旺,多少年前远走湖广,现在又在湖南姜镇一带兴业,开南货铺,还买了田地,极少回到乡里,家里正缺人手,毓贵是至亲,哥哥的儿子,农家的孩子当家早,毓贵十五六岁,老实、憨厚,干农活已是把好手,而且,还继承了其父的兽医技艺,钉木桩与野鹅村又仅一水相隔,自然乐意收下这个白得的儿子。

自毓贵到二叔兴章家,全家农作及里外之事都交由二子毓新打理,这毓新二十出头,正值青春年少,身体强壮,闯劲十足,倒也勤俭奋力。老太太黄氏勉强把家维持了下来,唯独最小的儿子毓波,身材修长,面孔清癯,文质彬彬,老太太坚持让他读书,先在邻村读了两年私塾,后又把他送到张巷小学堂深造。这毓波十一岁,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深得老师和家人喜欢。无奈家中拮据,看到老母与兄长操劳,毓波一心想辍学回家相帮。老太太劝说:“儿啊!曾家历代书香继世,你爹就是少了读书,不得不耕田种地,如今,毓青又不知到哪里去了,不能再在你这一代断续,你年纪尚小,要抓紧读书深造,将来,娘和一家人就指望你能得个功名,才有出头之日!”

大哥毓青是毓波最佩服的了,虽然不是娘亲生的,但是,他人很好,又能干,学问又高,竟莫名其妙地出走了,他忧心忡忡地对母亲说:“娘啊,家里这个样子,叫儿怎能安心书桌?”

老太太叹了口气:“唉,但凡有一线生路,也不能只顾眼前,家里的事,是你操心得了的?”

毓波说服不了老娘,只好继续学业。张巷与野鹅村相距数里,毓波早出晚归,不敢懈怠。

已经是1905年了,这天,毓波刚从外面回来,只听得村子里突然一阵慌乱,许多人跑了出来,原来,官府正在捉拿疑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被反绑着从家里带了出来,接着,他的女人抱着孩子哭天喊地地跟着出来,族人正在和官差交涉,毓波问旁边一个妇人:“怎么回事?”

妇人说:“听说他前几年去山东贩枣时参加了义和团叛乱,命案在身,在外躲了几年,以为没事了,这次刚回,官家就来抓捕。差人说了,他还加入了什么会党。”

远远地只听那差人也在说:“两江总督刘坤一大人、湖广总督张之洞大人和洋人早签订了东南互保条约,凡涉拳案人员,一律严惩不贷,案犯跑山东去闹事,逃逸多年,今日捉拿归案!要想活命,准备银两赎身。”

毓波气愤地说:“这不明摆着是敲诈勒索!”

妇人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

这年六七月,这一带河水通涨,阴雨绵绵,眼看今年早稻又要绝收了,这下半年的生计如何安排?要是晚稻再绝收,全年就要闹饥荒,愁煞一家人。

正在这时,得知二叔兴章从湖南回来,毓新对老娘说:“娘啊!这样下去真不是办法,二叔从湖南回来了,听说他老人家在那边发达了,你看我们这里,连年闹灾,再加上官府每年都要征收赔款赋税银两,生计不保,大哥不知去向,四弟又太小,哪里是头?真没法活了,儿想跟二叔去湖南学做生意,可我一走,就剩下你和四弟,真不知如何是好!”P4-5

后记

2011年10月得知我132万字的长篇小说《老大这辈子》即将出版付印.因为身体不很好,本来准备休息一段时间,我二弟曾焕群听说后,一方面怕我身体吃不消,另一方面又极力主张我再将老一辈的故事写出来,说老一代人的故事也精彩,不写,就会淹没在历史中了,老一代人从农村出来,投身商业,他们随着时世发展,几起几落,奋斗终身,那些经历,也能给世人一些启示。故事从1904年起,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故事发生地在江西丰城,湖南长沙、湘潭一带。这个时期,这个地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太多.而且与中国近现代史密切相关。怎么写?写什么?一直在我脑袋里转。如果写商人怎么经商发家,和洋人斗,和同业斗,这样的著作和影视作品,已经有好几部了,而且都写得很好。我弟弟帮我搜集整理了大量的资料,还找老一代人,记录一些故事和素材,我也就开始试着写起来。一动笔才感觉到要写这一时期的故事实在太难了,必须认真做准备。这样才开始大量地搜集和抄录这个时期的历史资料,找了几位90岁以上的老人讲过去的故事,到一些故事发生的实地参观、访问。决定将主人公放在那个动荡的时代来写,那个时代对他们有什么影响,他们在那个时代又是怎么个人奋斗的,结果又怎样?自然会涉及这一时期的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特别写了两个家庭,也是兄弟二人,正好做个比较。老人们的年龄太大,回忆都是片段的、支离破碎的。我也在回忆以前儿时听到、看到的一些事情,根据自己的认识,努力把它串联起来写好。但是,我写的不是传记,千万不要去对号入座。

三弟曾林群也提供了大力的帮助和支持,感谢刘淑贞、刘羽凤、黄铁侠等老人的帮助,同时,感谢中国电力作协领导的鼓励和关心。感谢潘飞、王文运等同志的帮助和鼓励。

作者

2014年10月31日

目录

一 野鹅村

二 险走湖广

三 水码头姜镇

四 痛哭忠魂

五 龙船竞渡

六 回乡起屋

七 创建怡和昌

八 迎娶新娘

九 兄弟阅墙

十 翠云岭遇险

十一 姜镇修路

十二 烈火燃烧

十三 红军进长沙

十四 文夕大火

十五 难忘岁月

十六 黎明前后

后记

序言

曾孟群先生的长篇小说《乱世商家》,讲的是江西赣江中、下游丰城县野鹅村曾家从商引发的故事。“一个包袱一把伞,去到湖南当老板”。曾家就是江西人历经战乱、千辛万苦“走湖广”做生意的典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以湖南长沙老字号“怡和昌”的真实人物曾毓波为主线,描写了他和他一家人的坎坷经历,反映了兵荒马乱、嬗变岁月时期从商的创业艰辛和生存境遇,揭示了生意人残酷而真实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律动。从晚清、民国至解放初,中国经历了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既多灾多难,又轰轰烈烈,湖南作为当时的聚焦点之一,曾毓波和他一家人必然与当时的历史时代及其历史重要人物有所牵连。小说正是通过描写他和他一家人的经历,反映了当时历史的伟大变迁。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感人肺腑。

曾孟群叙说的典型事件是由相对完美的典型人物完成的。曾毓波就是代表。貌似文弱的他走出家门,艰辛地闯荡生意,睿智地谋商经商,宽厚地广交商友,诚信营商,仁义不奸,和气生财,商系百姓,心系国家,既有商情、国情、民情,亦有乡情、家情、亲情。当洪灾肆虐、田禾尽失、百姓流离失所之时,他组织商家,共襄善举,积善积德,向灾民施粥,救民苦难,解灾民燃眉之急;当武昌起义军急需粮食时,他剪辫削发,率先慷慨解囊,并联合商户,为部队筹集粮食,为推翻清政府尽力效力;当辛亥革命前由同盟会发动和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的萍、浏、醴起义被清政府镇压失败后,他只身夜入监狱,营救义军革命党人雷啸天;当他支援毛泽东领导的红军被因“通共”关进监狱,严刑拷打,受尽折磨,然始终坚贞不屈;当路遇日本浪人石原一伙抢劫时,他嫉恶如仇,沉着应对,击败倭寇;当遇到横行姜镇一霸赵菊泉正在挥刀施野欺负乡民,文绉绉的他,伸出手脚;当遇难被救,他铭记心坎,回报恩人;当搭救了财权显赫的官人之女,他婉拒而去;当穷苦人朱三贵夜偷曾家,其兄长毓新一棍打断三贵腿时,他虽然愤恨偷鸡摸狗的朱三贵,然依然将三贵背回家,又是出钱请医生接骨治伤,又是给钱帮三贵做小生意,使三贵和母亲感激涕零;当二哥毓新与他翻脸分道扬镳后,毓新运输翻船,千金毁于湖中,为了曾家的信誉,他想法替毓新还债;他出资为家乡修路,造福于民,惠及子孙……将生意人的曾毓波、心地善良的曾毓波、加入革命行列的曾毓波刻画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呈现了一位爱国、爱民的中国商人的形象。

曾孟群叙说的故事娓娓道来,细腻入微。如,作者描写曾毓波对店员的一番话:“生意人经商,要取之有道,诚信为本,往好油里掺差油,往白酒里掺凉水,这些掺杂使假的事,等于自毁招牌。别人上你一次当,第二次就不会再来了。我们开的是杂货店,店面上经营的都是些与民众息息相关的小生意,口碑特别重要,你对顾客好,他就认你,回头客就多。即便是个小孩来买几毫钱的蚕豆,你多给他一颗糖粒子,他下次还会来。”再如,作者描写毓波带着孙子回老家野鹅村时情景:这条路,他不知道走过多少次,每次走过这里心情都不一样。田里的稻谷,天上飞过的野鸭,河边的垂柳,柳树上停留的鹭鸶,勾引起他对往事的许多回忆。母亲多少年前就去世了,但是他想起每次离家时,母亲总是在村头目送自己的情景。那是一种多么深沉的牵挂和记忆。远远地,村中大樟树的影子映入他的眼帘。纪尧在问:“公公,还有多远啦?”毓波指着远方的大樟树说:“就在那几棵大樟树下,攒劲走,一会儿就到了!”纪尧说:“你总说快到了,快到了,半天也不得到。”爷爷说:“真的快到了,路是越走越短的。”

可见作者的文笔之灵健,功底之厚实。

曾先生的这部长篇二十余万言,布局十六章,章章主题鲜明,篇篇故事美妙;四十多号人物,人人有血有肉,个个性格各异。对社会世事的关注、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对人生人性的关照,体现在字里行间。“摘人眼球,难以掩卷”确是毫不夸张的感受。

目下,纸制的、电子的小说,林林总总,使人眼花缭乱,特别是友人送来超过五十万字以上的,敬慕其写作的毅力恒力的同时,也着实有点望而生畏。是呀,即使确属“佛跳墙”、鱼翅、燕窝之类的精品美食大餐,端在桌面上多了,也会令人摆头晃脑,进而厌烦。大餐与大作、物质与精神似为等同。这恐怕就是那种审美疲劳吧。曾先生的《乱世商家》是心里的流淌,不长不短,正好!合口味,味道好。

我赞佩!赞佩我国电力系统的这位老作家在132万字的长篇小说《老大这辈子》(上、下卷)出版不久的长篇新作《乱世商家》的问世。赞佩他笔耕不辍。赞佩他坚韧毅力。

生姜还是老的辣。年过七旬的曾孟群就是。人是。作品是。

内容推荐

曾孟群编著的《乱世商家》是一部小说,讲述的是从清末民初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发生在江西丰城,湖南长沙、湘潭一带的一代江西人从农村出来投身商业,随着时世发展,几起几落,奋斗终身的故事。书中以毓波为主人公,围绕一个家庭的兴衰起落展开叙述,既是一部荡气回肠、离奇动人的家族故事,又一部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的流民创业传奇史诗。

编辑推荐

曾孟群先生的长篇小说《乱世商家》,以湖南长沙老字号“怡和昌”的真实人物曾毓波为主线,描写了他和他一家人的坎坷经历,反映了兵荒马乱、嬗变岁月时期从商的创业艰辛和生存境遇,揭示了生意人残酷而真实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律动。

小说布局十六章,章章主题鲜明,篇篇故事美妙;人人有血有肉,个个性格各异。对社会世事的关注、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对人生人性的关照,体现在字里行间。“摘人眼球,难以掩卷”,确是毫不夸张的感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5: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