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消失的渡口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徐立峰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作者徐立峰沿着黄河、长江、大运河,将沿江沿河的名津古渡走了一个大概,探究了几个大城市的开埠历史、文化渊源,研究了渡口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的变化和作用。《消失的渡口》一书就是这一跋涉、研究结果。书中还专门设有一个篇幅,记录了沿着红军长征所经过的渡口的足迹。

内容推荐

在《消失的渡口》一书中,作者徐立峰通过亲自跋涉,将那些在中国历史上曾留下光辉一页的历史文化遗迹通过散文游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以留住历史。在物质高速发展的当下,许多历史上珍贵的遗址转瞬化为灰烬,这是一个和时间赛跑的工程。作者尽可能多地保留下中国消失古渡口的遗址残影,表达出他特有的美学视角。

目录

第一篇 大城名渡

 1.天子之津

 2.沪上渡口

 3.苏州河上的最后一个渡口

 4.黄浦江头的首渡——米市渡

 5.从外白渡到开平码头

 6.半壁东南三楚雄

 7.朝天门和龙隐镇的磁器口

第二篇 运河上古老的渡口

 8.浙东运河上的曹娥坝

 9.沥海的双盆殿渡

 10.寻梦无痕到丈亭

 11.楼船夜雪瓜洲渡

 12.不可逾越的台儿庄渡口

 13.细雨蒙蒙中的秦淮河

第三篇 江淮和南方水系名渡

 14.东津渡畔柳深青

 15.临淮古渡口

 16.荆山、涂山间的淮河渡口

 17.乌江浦和渔邱古渡

 18.千年古渡百年港

 19.一苇渡江定山寺

 20.马渡江头苜蓿香

 21.寻迹古垒半壁山

 22.何处赤壁古战场

 23.白衣渡江的荆州古城在哪里

 24.城陵矶、三江口、新墙河

 25.衡阳雁去

 26.常德沅江渡口:血的纪念

 27.澧县险遇和石门新街渡口

 28.从胡金滩码头到石牌要塞

第四篇 黄河和北方水系的古渡残影

 29.大河家镇和黄河渡口

 30.循化、老羊皮筏渡口、西路军纪念馆

 31.临夏和拉卜愣寺

 32.身困富县

 33.碛口

 34.从风陵渡到蒲津渡

 35.三门峡、芮州、大禹渡

 36.盐池、虞坂古道、茅津渡

 37.汜水镇玉门渡口

 38.盟津白鹤渡

 39.泺口古渡

第五篇 红军长征途中经过的著名渡口

 40.于都河边

 41.宜章和白石渡

 42.全州城的湘江渡口

 43.程阳风雨桥、黎平天生桥、瓮安江界河

 44.赤水河畔的茅台镇和土城

 45.皎平渡口

 46.从安顺场到泸定桥

 47.大小金川

 48.卓木碉、马尔康、卓克基官寨

 49.汶川、红军桥、姜维古城

 50.茂县——被阻213国道——转进马尔康

 51.红原——嘎曲河在何方

 52.长江第一湾上的石鼓渡

 53.苍溪嘉陵江红军渡口

试读章节

至于天津这个城市名称的特殊来历,一般都以“天子之津”一说为准。明朝的建文帝为削藩,与同姓藩王的矛盾加剧,燕王朱棣反抗,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口号发动了“靖难之役”,1399年,燕王率军三万,从天津三岔河口渡河袭取沧州,与建文帝开始了历时四年的皇位争夺之战,最终将他的侄子从皇位上赶下了台。朱棣登基后,将其靖难发轫途经的三岔河口视为龙兴宝地,让群臣献名,最后选中天津,意为“天子渡津之地”,并在天津设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三卫。天津或天津卫从此便唱响华夏。

以上是一种解释,但读韩嘉谷先生的《天津古史寻绎》,又有不同说法,其中说到公元1151年,金朝的完颜亮自将元朝的大都定为其中都以后,为了解决京城这么多官员、侍役、军民的供应,除在京畿一带屯田开荒之外,主要依靠漕运。这就必须扩大和保证河海的漕运能力,故挖掘成今天的北运河并称作天津河,从中原运至直沽的粮食和其他货物经天津河运至通州,又从通州新开运河直达中都,称为通济河,这样,大宗粮食物资就可通过漕运直达京都。此时的天津河名称来源于“天汉津梁”之意,天汉者,天河也;津梁者,桥渡也。因直沽三岔河口集河运海运之终端,又为屯积转运的枢纽,其地位,恰似隋唐以前的荥阳和敖仓,当年中原逐鹿,得荥阳者得天下,故视为天下要津,天津一度为漕粮转运枢纽,更因有长芦塘沽盐场在旁,故作为天下要津,实是名至实归。

近代天津的地位更由于它地处海防咽喉要道而倍加重要,中国的版图形似雄鸡,渤海湾正是雄鸡的脖子处,而地处渤海湾西岸的天津正是鸡脖子的咽喉,纵观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帝国主义列强从天津塘沽登陆入侵就达七次之多,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就是先攻占天津的大沽口炮台,然后夺取天津,再夺杨村,过廊坊,然后直扑北京。我到天津的第二天,一个朔风凛冽的早晨,和表兄赶往塘沽去寻访大沽口炮台遗址,当年威风凛凛的“威、镇、海、门、高”五处大炮台和二十多座小炮台,现在只留下“威”字炮台的遗迹,几门锈迹斑斑的古炮还留在炮台上,其中包括一门可旋转的德国克虏伯军工厂生产的大口径海岸炮,草木萧然,大沽口显得十分苍凉悲壮。

天津地理位置特殊,所以她的城市发展走的是先有军事建制后有行政建制的道路,突显出天津军事地位的重要。解放战争中的平津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最后一场战役,林彪指挥的东北野战军在入关后和聂荣臻指挥的晋察冀野战军合作将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指挥下的五十万军队分隔包围于北京、天津、新保安和张家口几个孤立据点,在新保安、张家口和天津守军相继被歼后,国民党军西撤和南逃的路均被堵死,为和平解放北平创造了有利条件。

正因为天津地理位置的重要,她也因此成为疆臣之首为拱卫京城的直隶总督府所在,晚清戊戌变法的失败,关键人物荣禄就是当时的直隶总督,因其掌握军权,所以那些后党相率往天津总督府密谋于荣禄,后党欲让荣禄趁光绪到天津阅兵时发动兵变,而帝党也想借在天津的袁世凯的新军杀掉荣禄并囚禁慈禧,天津一时成为风云变幻的中心。

晚清时的直隶总督又兼任北洋通商大臣,天津得天独厚,也成了中国近代“洋务运动”和军队编练近代化的发轫之地。

甲午战争之后,袁世凯奉旨在天津咸水沽南的小站督练“新建陆军”,全部采用德式训练军制,奠定了北洋军阀集团的基础,民国前期的好几任大总统和直系、皖系的领兵将帅,都出自小站。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的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及后继的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在天津建造和主持天津制造局,形成一个集机器制造、金属冶炼铸造热加工和船舶制造的大型军工企业,其东局子机器制造的规模,一度号称世界之最。随后李鸿章又创建北洋水师大沽船坞,形成修船造船为主的军火工业。至二十世纪初,袁世凯在天津推行“新政”,用“官督商办”等政策推动各种产业的发展,形成天津近代工业的基础。

天津的发展,也带动了现代教育的发展,1895年天津创办起了第一所近代化大学——北洋大学堂。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严修、张伯苓在天津创办南开小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大学,形成了中国第一套完整的私立教育体系。

P2-3

序言

还是在三年前我完成《运河漫记》的草稿又补走浙东运河时,在余姚的河姆渡遗址,萌发了有朝一日要走遍中国的江河上下,去寻找古渡遗迹的想法。1973年发掘的河姆渡遗址,发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遗存。在发掘物中竟有柄叶连体木桨,这说明远在四千年至七千年以前,此地即已有较发达的舟楫之便。上个月偶然看到介绍隋唐运河的纪录片,其中介绍在淮北百善镇的柳孜发掘出来的唐代古运河码头,其桥脚下竟压埋着好些漕运木船,这一层层的遗物就是一层层的历史,联想到中国历史上频见于史册上的名渡,譬如茅津渡、风陵渡、瓜洲渡等,我觉得将重访古渡的行走与历史文化的学习结合起来,是一个十分诱人的计划。这正可在我完成自己继行走运河和探寻古关后的第三个课题。停不下的脚步应有所寄托和附依才更有意义。

我在某一海外机场的书店里偶然翻阅到一本国内出版的讲述营销学的畅销书,其中作者提出这样一种观点,即中国国民性念旧,所以停留于传统而不善创新;而西方人普遍鄙视旧物,一心向往新的东西,所以能不断创新和发明。初看之下,我不禁吓出一身冷汗,因为这一观点我辈自然被归类在那些停滞、守旧的人中间,但很快我就释然甚至哑然失笑了,这样肤浅而武断的划分且竟以诲人不倦的态度来指导年轻人,实在太自以为是,难免误人子弟。那些经济发达、创新不断的国家,哪一个不是将自己的历史作为本民族最可炫耀和最值得珍贵的财产予以保护和爱惜的?相反,那些肆意践踏和糟蹋本民族文化遗产的国家往往都在经历着其历史上最黑暗和愚昧的时期,其发展不是停滞就是倒退。

这几年我在漫游运河、访寻古关的旅程中有一个最深的体会,就是即便名声赫赫的历史遗迹,不说是全部,至少也是绝大部分都已名存实亡了,残墙断壁,荒颓倾圮,无人看顾,其趋势大多不久将被彻底夷为平地;即便几处游人如织的遗迹,大多以拆倒重修作为保存良方。其实面貌一新的假文物,反倒连最后一点真实的痕迹也被铲除一空了。所以遗迹消失的速度很快,如果再不寻找和留下记录,将来可能连亡羊补牢的机会也没有了。至于古渡,因为常在交通要道处,所以当地废渡建桥的需要更为迫切,尤其是近年来公路建设的突飞猛进,造成了船渡的作用急剧下降甚而自然消亡,速度之快远远超过运河湮塞和古关消失。正因为如此,我从2013年的下半年就开始了寻觅古渡的旅游。觅渡,觅渡,这也算我为自己的余生找到一点使命感,并使自己的生命焕发青春而更显积极。

我在这几年的旅途中,深感痛切的不但是有形的历史遗迹在逐年消失,更令人不安的是无形的历史传承在商业化大潮中被断层、被漠视,这特别体现在年轻一代对自己家乡文化和历史的陌生和淡漠上,甚至对那些与家乡近在咫尺且闻名于世的遗迹都显得茫然无知。我相信随着文明从粗浅地追求物质化的进步逐渐向精神层面的深度进步,以及伴随着年轻一代年岁和阅历的增长,那种精神寻根的需要会越来越强烈。我唯一担忧的是这种断层的发生在某些地区和领域发生得是这样的突兀和彻底,甚至可以认为某些方面的历史传承之链已在一代人手中断裂。

从某种观点上来说,那些留有过多人工痕迹的景观也可能是壮观华丽的,甚至那些重新装修一新的旧景观也可能更显精致和美丽,相比而言,我一路走来所经过的古渡名津连带着它们周边环境的面貌虽都在变化,但越能保持其粗犷原始状态的,用我的眼光来看,便越有一种真正打动人心的魅力。

我给新游记取名《消失的渡口》,就是打算沿着黄河、长江、大运河,将沿江沿河的名津古渡走上一个大概;为了探究几个大城市的开埠历史、文化渊源,我细心研究渡口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的变化和作用;我有一个篇幅专门记录沿着红军长征所经过的渡口的足迹,红军在这些渡口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和惨烈战斗是长征途中最光辉和重要的篇章。2013年的4月19日,几乎就在我刚刚将《留在古关道上的脚印》一书的校样寄出,我就迈出长河津渡游的第一步,开始了对我所在城市上海松江米市渡的重访,自此开始,我在一年多时间里,十二次出游,总共近百天的行程,足迹遍及江、浙、皖、赣、鲁、湘、鄂、两广、川、渝、云、贵、青、甘、陕、晋、豫、冀等二十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百多个县市的名渡和古渡,虽说渡口多在人烟稠密、交通便利之处,但也不乏荒郊野岭,化外边陲的处所,为了不至拖累别人,我是坚持独往独来,我的旅行必须保证有充分自由意志的空间和实现个人理想的不变决心。荡荡乾坤,天下太平,但栉风沐雨,酷暑严冬,也备尝艰辛,曾因失窃而囊空如洗,不名一文;因在异乡受伤骨折而进退两难,举步维艰,但唯于此艰辛之中,锻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精神,游历名山大川,穿行于历史纵横岁月之中,见所未见,能所不能,强胜于在书斋中闭门静读万卷书。囿于年轻时所处时代和环境的局限,我现在所能弥补的正是我一生的缺憾,亲身跋涉在那些名津古渡当中,我仿佛也亲身经历那些难忘的历史。我现将随行的笔记整理成文,继而成集,并配以精选出来的自己沿途所摄照片。我希望这本游记能脱出单纯旅游的俗套而引起读者对沿途大好河山和历史文化的兴趣,进而重视和研究。

我要借此感谢我在外经的同事和友人步伟生先生,他特为我在武穴所作的小诗《半壁山怀古》留下草书墨宝一幅,给我的新书增添许多的书卷气;

我要感谢我在上无四厂的老朋友杨尔恕、孙永明和刘新愚先生,他们或参与我的出行计划,或不断给我以精神上的鼓励和内容上的建议;

我要感谢我的新朋友纽心佩先生和唐小平先生,他们或从文字,或从摄影,均给我提出许多中肯宝贵的意见。

这些旧雨新知的参与和关注使我有了一种“吾道不孤”的感觉而倍添信心和兴趣。

我还要特意感谢年轻的朋友和亲戚汪儇先生,他总是毫无怨言地召之即来,为我整理文章、编排目录和选择照片,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帮助。

最后,我要一如既往地感谢我的妻子程琳华,她的宽容和理解,是我完成自己的目标而无后顾之忧的基础,而且,作为我文章的第一位读者,她给了我许多弥足珍贵的意见和建议。顺便说一声,我所有的文字都是在其一旁的钢琴练习曲中完成的。

徐立峰

2014年9月1日于上海杏园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6: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