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勒热夫绞肉机(一个红军士兵的战争1942-1945)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俄罗斯)鲍里斯·戈尔巴乔夫斯基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勒热夫战役的悲壮被同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所掩盖,但其对整个东线具有重要意义,整个勒热夫突出部牵制了德军大量兵力,间接导致了德第6集团军的覆灭。这场战役苏德两军都损失惨重,苏军阵亡及受伤者超过150万人,而德军亦遭受了重创,此后不得不主动放弃勒热夫突出部。

《勒热夫绞肉机(一个红军士兵的战争1942-1945)》是二战苏联红军士兵鲍里斯·戈尔巴乔夫斯基的回忆录。本书记述了作者的三年战争生涯,被遗忘的勒热夫战役,血腥的白俄罗斯战役,以及最后的东普鲁士战役。从步兵学校的学习,从前线到后方机关,以及他在战时莫斯科的闪电恋爱,戈尔巴乔夫斯基向我们全景式展现了他的经历。他的回忆让我们仿佛听到了喀秋莎火箭炮发射时的嘶吼和斯图卡轰炸机俯冲时的啸叫。

内容推荐

从懵懂无知的军校学员到初上战场的普通士兵,从亲冒矢石的连排长到负责思想工作的政工干部,从后方到前线,从战壕到指挥部,戈尔巴乔夫斯基经历了被遗忘的勒热夫战役,血腥的白俄罗斯战役,残酷的东普鲁士战役。

《勒热夫绞肉机(一个红军士兵的战争1942-1945)》不是一本歌颂苏联辉煌战果的作品,它是一部纪录二战苏联士兵真实战争生活的著作,一份数不清的千百万苏军战士的遗言。

鲍里斯·戈尔巴乔夫斯基还记叙了列宁格勒平民所经历的饥饿折磨,谎报军情的苏军侦察兵遭到的严酷惩处,欢迎苏军却被打死的无辜德国平民,以及营火边四个苏军士兵关于他们蹂躏德国妇女的谈话。书中详细描述了苏军生活细节,坦率披露了苏联红军中的不少问题:政工军官的影响,顽固不化的上层指挥员,逃兵造成的减员,以及占领德国最初几个月犯下的错误。

目录

前言

编译者的话

作者序

致谢

第一部分 我最初的军事教育:

1942年1—5月

第1章 学员和指挥员:1942年1—3月

第2章 毕业:1942年4—5月

第3章 奔赴前线之路:1942年5月

第二部分 勒热夫绞肉机:

1942年6月—1943年3月

第4章 露营:1942年6月

第5章 寻找真相及其缘由:1942年6—7月

第6章 在步兵连:1942年7—8月

第7章 第一战:1942年8月24日

第8章 第359卫生营:1942年8—9月

第9章 多雨的秋季:1942年10—11月

第10章 变节者:1942年11—12月

第11章 新的任命:1942年12月30—31日

第12章 我成了团里的共青团书记:1943年1月

第13章 “狩猎”行动:1943年2月

第三部分 从勒热夫到国境线:

1943年3月—1944年7月

第14章 紧随敌后:1943年3月

第15章 莫斯科:1943年4月

第16章 解放斯摩棱斯克:1943年4—9月

第17章 奥尔沙之战:1943年10月—1944年5月

第18章 向西方——前进:1944年6—7月

第四部分 在波兰和东普鲁士:

1944年7月—1945年4月

第19章 “不能碰的人”:1944年7—12月

第20章 在波兰:1945年1月

第21章 在东普鲁士:1945年1—2月

第22章 到波罗的海岸:1945年3—4月

第23章 胜利前的最后几步:1945年4月

第24章 战争的最后几天:1945年5月

第25章 被征服的德国:1945年5—8月

跋:反思勒热夫之战

注释

试读章节

一济娜的启发

又到了一个假日,因为尤尔卡来不了,所以我自己一个人去了图书馆。我一看到大门就有些不高兴,上边有一张通知写着“卫生日”。我还是试着敲了敲门,门开了。

济娜像往常一样,坐在她的小办公桌后,但在制服外边套了件黑色长袍。我们互相凝视了一眼,我知道她很开心,她早就在等我了。纳闷的是,我开始为自己辩解,然后跟她说我很感谢她,虽然图书馆关门了还能让我进来,我一边说话一边大胆地碰了碰她的胳膊。我觉得自己挺激动。济娜安静地凝视着我,我觉得很窘迫,飞快地想找点什么话题:

“济娜,你在想什么呢,为什么他们都不告诉我们这些军校学员,那些关于战争历史的书呢?难道一个排长不应该了解历史上那些俄罗斯将军们是怎么打胜仗的吗?”

她还是一言不发地望着我。我越说越来劲: “我说的不是眼前这场战争的相关材料。绝不是!我想知道德军在波兰和法国取胜的经验!关于德军兵败莫斯科也没什么材料可看。我们的首长也对这些避而不谈,他们只会说‘照我那样去做!’”

她最后终于开口了,但她说的一番话令我禁不住膝盖打颤,心灵也受到了恐惧的冲击:

“你是说这个图书馆藏书丰富嘛?这么说吧,这些书不过是些残次品罢了。我从1938年就在这儿工作了。当时学校的领导是一个旅级指挥员,他每天得到图书馆三次,来了就把自己锁起来。他用各种合理不合理的手段处置一本本书: ‘这本——烧掉!这本——从总目录上抹掉,没有我的亲自允许谁都不许借!’” 她的话令我大为吃惊。我刚刚回过神来,就大声打断了她: “甚至连伏龙芝的书都烧了?”

“伏龙芝的书也在内。”济娜回答道,“接下来的事情更不可思议:他们把一捆捆的书列好目录送去检查。然后我们就会接到一份禁书的目录。然后我们的书架很快就空了,里边就有那些历史上我国著名将领和历史学家们的著作,很多书都是从德语和英语翻译过来的宝贵资料。在清理之前,各种有关战争艺术、战略、战术和历史的图书占据了图书馆的36个书架。但到了战争开始以后,全部36个书架上都摆上了《联共(布)简史》,还有少数几本是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伏罗希洛夫、斯大林和红军方面的著作。然后,差不多在同一个时候,他们一晚上把学校的全部领导都抓了起来。一夜之间,排长变成了连长,连长进而提升,级级如此。而你问的那些书,现在有人找得到吗?现在没有权威,也没有课本了。往者不可追。不光人是这样,书也同理。事实就是这样,学员。”

“你说有一些关于斯大林和红军的书,上级也要求我们看看。”

“谁要求的?”济娜问。

“政委。”  “你以前看过么?”济娜反问。

“从没看过。但现在我要去看看。政委说过要检查的。”

我觉得我们之间的谈话很危险,而且我想知道为什么在我们俩还不是太熟的情况下她会对我这么直白。当然,她说的东西也让人很感兴趣,因为我并不知道红军干部被大批逮捕,这些人大都是共产党员,也是学校的创始人。我也不知道销毁图书和检查员的禁令。而对我们的上级,更是一知半解。

济娜迷惑地看着我,试图探究我的反应,而我则提心吊胆地匆匆向门口走去,甚至忘了从桌子上拿走要借的书。

“悄悄,你不是胆子很大么?你怕什么?真相吗?而且我觉得你根本不知道司汤达是谁。”她提高了声调,在我身后不断挖苦我,而我则只能默默聆听。

我回到宿舍时心里乱糟糟的,感觉很痛苦,不断回味着她最后说的话:为什么,为什么我会提出那么愚蠢的问题?而济娜则很明显,一直都怀揣着一颗探寻真相的勇敢之心。

多光明磊落的一个姑娘啊!直言不讳,爱憎分明。人们不喜欢她这样的女孩,而且还要极力摆脱她们。事实上,“年轻时是充满勇气的时代”。

我突然回想起有一次惹母亲生气的小事。那是件挺尴尬的小事。小时候我们家住在乌克兰的科罗斯坚(Korosten)市。父亲当时是市执行委员会的副主席。当时科罗斯坚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父亲一心都扑在了这座乌克兰小城上。他负责管理许多新公寓、一座新的电站、数所学校、一座剧院和一个公共澡堂,以及城市主干道的施工工作。在战争期间德国人占领了科罗斯坚,不仅屠杀了全部犹太人,而且摧毁了那些漂亮的大楼。

我们当时住在一栋两侧公寓楼里,邻居是一个在当地医院上班的医生。我和医生的儿子年纪相仿,两人成为了朋友。我们当时约莫也就五六岁大。那个小男孩叫格里沙(Grisha)。那年新年他叫我去看他漂亮的圣诞树。在庆祝完新年之后我哭着回家,问妈妈:“为什么格里沙有圣诞树我没有呢?,,母亲一边哄我一边跟我耐心地解释:“你父亲是共产党员,所以我们不能在家里摆圣诞树。‘共产党员’是一个人最崇高、最引以为傲的头衔!,,

许多年过去了,当父亲1937年被捕时,我还记得童年时代的圣诞树和这次谈话。“怎么能这样?”我问,“共产党员不能在家里摆圣诞树,但就能无缘无故地让他们坐牢?这就是‘一个人最崇高、最引以为傲的头衔’带给你的。”母亲听了后泪流满面。我赶快去安慰她,为自己失言而感到深深后悔。

在得到济娜的启发后,我再没有回过图书馆,一次都没有。并不是因为我讨厌济娜,或者说为自己担心。我是为她担心。我忘不了父亲从劳改营回来时可怕的哭泣。此后的余生中我一直深深地记着这个情景。

……

P40-42

序言

这部出色的回忆录描绘了鲍里斯?戈尔巴乔夫斯基(Boris Gorbachevsky),一个普通苏军士兵的战时经历。苏德战争(1941-1945)期间,他作为一个前线步兵先后在苏联红军四个步兵师里度过了将近三个难熬的年头。戈尔巴乔夫斯基和他千百万不幸的同志们不同,他活了下来,并且能够和那些对军事历史感兴趣,特别是对20世纪众多战争中最残酷的战争——苏联所说的伟大卫国战争的历史感兴趣的人们来分享他的经历。

迄今为止出版的绝大多数二战苏联红军士兵回忆录都是这样一些老兵的回忆:他们参加了那些最著名、最激动人心的战役,尤其是那些尽人皆知、被称作是辉煌胜利的战役,诸如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和柏林战役等等。但本书却和上述回忆录形成了鲜明对比。本书并没有回顾苏联红军最伟大的胜利,而是成为了一份数不清的千百万苏军战士名副其实的遗言。他们战死沙场,却往往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多么令人心痛。然而在战时和战后,为了维护红军和许多高级将领们的战斗荣誉,那些出版物审查员却把他们的功勋和业绩一一抹杀。这些“被遗忘的士兵”,这些在无数部分胜利甚至是彻底失败因而被苏联历史学家无视或者隐瞒的“被遗忘的战役”中奋战的士兵,他们是这场战争中真正的胜利者。

戈尔巴乔夫斯基不是莫斯科战役中扬名的“西伯利亚”师的战士,没有在斯大林格勒的著名的第62、第64集团军中服役,没有在库尔斯克那些大获全胜的集团军和师中战斗,也不曾是向柏林胜利进军的诸多集团军中的一兵。战争期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第31集团军战斗,这是苏联红军总被忽略的一个集团军,曾隶属于不很出名的加里宁方面军、西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参与了很多“被遗忘的”或者“部分被遗忘”的会战和战役,但这些会战和战役也无情地摧垮了德国国防军的力量和战斗意志。

戈尔巴乔夫斯基的战时服役记录全面翔实地记述了他参加过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战役。从1942年5月到1943年1月,他先是作为第30集团军第215步兵师的步兵,然后是第31集团军第220步兵师的少尉连长参加了夺取勒热夫城的惨烈战斗。1943年1月,戈尔巴乔夫斯基极不情愿地接受了他所在团的共青团书记和政治副团长助手的职位。他参加了勒热夫解放后对撤退德军的追击,以及苏联红军1943年8月至9月在斯摩棱斯克地区的主要攻势以及1943年10月至1944年2月在奥尔沙接近地的艰苦战斗。尤其是他参与了红军几乎所有特别长的、断断续续的攻势,这些攻势虽说成功却几乎完全被遗忘了。从1944年7月直到战争结束,在波兰和东普鲁士的战斗中,戈尔巴乔夫斯基分别担任了第31集团军第352和第331步兵师政治部主任的助手,这使得他可以从内部观察苏联红军师一级指挥机关的问题和权限。

戈尔巴乔夫斯基用裁缝般锐利的双眼记录下了自己参加的战斗以及他所在师和集团军上级指挥员们的性格和指挥风格等细节,在利用最近公开的俄罗斯战时档案材料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后将其准确地描述出来,因而摈弃了其他许多老兵回忆录中屡见不鲜的哗众取宠和空想。而且在谈及苏联红军军人所处的真实状况时,作者表现得极为坦诚,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简而言之,这部回忆录远比居伊·萨热(Guy Sajer,中文版译作盖伊·萨杰,)的畅销回忆录《被遗忘的士兵》(The Forgotten Soldier)——迄今为止诸多德国东线老兵回忆录中最棒的一部——更准确、更广博,在文笔上也更吸引人。就其自身而言,本书那壮观的长度和丰富的细节也反映出这场战争的旷日持久和错综复杂。而其内容也显示出对细节、准确性的重视以及难得的公正坦率。感谢本书的编译者斯图亚特?布雷顿(Stuart Britton)长期艰苦的工作和卓有技巧的努力。本书也是一部一流的文学著作,它让我们想起了传奇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为灵魂的俄罗斯文学那恢弘的气势和华采。本回忆录记述的故事特别是谈话仿佛就在眼前耳畔,而且很可贵的是,作者揭露了战时苏联红军及其官兵面临的大量问题和挑战,比如许多苏联红军高级将领之间的勾心斗角,经常存在的从军中开小差的问题,还有苏联军事纪律(包括斯大林那臭名昭著的“不许后退一步”的227命令)的粗暴性,以及对惩戒连和惩戒营的普遍使用等。

本书与美国堪萨斯大学出版社2008年初出版的伊萨克·科贝良斯基(Isaak Kobylyanskiy)的引人注目的回忆录《从斯大林格勒到皮劳》(FromStalingradtoPillau)一道将宏伟的现代战争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制高点上。

戴维·M·格兰斯(David M.Glantz)

宾夕法尼亚州,卡莱尔

2008年2月15日

后记

跋:反思勒热夫之战

1942—1943年的勒热夫之战成为了卫国战争期间苏联红军坚忍苦战中最辉煌的一页。仅在1942年1月危险的勒热夫一瑟乔夫卡之战中,苏军就有3个集团军被摧毁,超过10万苏军士兵牺牲在勒热夫和维亚济马周边的森林里。

在勒热夫一维亚济马一线的战斗持续了502天。在这段时间里,苏联红军为了夺回勒热夫发动了4次大规模攻势。时至今日,军事历史学家仍在争论这4次进攻战役中确切的伤亡数字。根据官方数据,仅这些战役导致的伤亡就令人震惊,总计l 324 823名苏联红军官兵伤亡。这个数字要比红军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库尔斯克和柏林的伤亡都大。勒热夫战役的伤亡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2倍。1999年的《科学一实践》回忆上,在讨论勒热夫战役的过程中,揭露了一个更加可怕的死亡、受伤和被俘数字——200万人。2006年3月3日,解放勒热夫61周年,当地媒体提供了苏联红军在勒热夫周围损失数据的新说法:总共有超过100万官兵牺牲。

根据我的经历,我所在的第215步兵师在1942年8月投入战斗的时候总共有14000名官兵,接下来在勒热夫附近的加拉乔沃、波卢尼诺和季莫费沃这几个村子附近的战斗中就有7 000~8 000人损失。许多牺牲者都是我在秋明军校的同学。

德军的损失也很惨重。根据曾参加过勒热夫一维亚济马桥头堡之战的德军第9集团军第26步兵师原参谋军官福滕·埃斯迈尔(Forten Esmeyer’)的回忆,德军在勒热夫附近的战斗中,总共损失了约30万~45万人。

我军士兵把勒热夫战役称之为“勒热夫绞肉机”,而斯大林、朱可夫和科涅夫把一个又一个师投入这个绞肉机里。在勒热夫周围52个烈士公墓里的军人来自140个步兵师、50个独立步兵旅和50个坦克旅。这场战役的悲剧不仅仅是因为巨大的牺牲,同时还因为我军的行动收效甚微。我军付出的不可思议的惨重伤亡却没有换来值得一提的胜利,这一事实让所有参加过战役的幸存者生出一股怨气和失望。 

“大尉,您的突击队到了。”

“听着,中尉,为什么您那么让人讨厌呢?您应该感谢红军,我们占领了这么一块富饶的德国土地,可我们的领导人把它送给了波兰。”

“你什么意思, ‘感谢’么!你们的领导人拿走了我的祖国最好的两个城市!”

就在难民开始出发的同时,我的战友也在催我赶快回去。早上6点,两辆运载5头牛的斯图贝克第二天一早出发了——我们的目的地是匈牙利。在我们离开弗里德贝格的时候,脑海中思考的是这些问题:

在战争结束的最初一段时间里,200万德国人被迫离开德国被占领土,把他们的家乡留给俄罗斯人、波兰人、捷克人和立陶宛人。他们像麻风病人一样被从胜利者占领的各个地方扫地出门。无家可归的德国人心惊胆战、半饥半饱地在路上跋涉,他们带着破碎的灵魂,也不知道未来在哪。在战争结束后,总共有1 500万德国难民被迫离开自己的故土,其中包括250万俄罗斯日耳曼族。几乎有200万日耳曼族死于强制迁移。

多年过去了,波兰人已把下西里西亚变成了欧洲最好的温泉疗养区,成为了欧洲人的疗养胜地。在战争结束后,我曾三次去波兰探望朋友。他们给我找出来一张战后的波兰地图。以前的许多德国城市如果还没有消失的话,都已被改了名。

俄罗斯人经常说: “不要回到阴郁的废墟中去。”我们也经常用这句话来劝解那些试图旧梦复燃的人。我从来没有回到过弗里德贝格,我在那里经历了自己军中生涯最好的一段日子,我总是在天真的回想。

今天,下西里西亚又到处都是德国人了。他们为了看看以前属于自己的城镇,慷慨地向波兰人付钱,并修葺自己祖先的坟墓。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回到1945年8月18日的那个早上,我们6名红军军官爬上两辆斯图贝克卡车前往匈牙利。很显然,旅长很怕过分积极的苏联地方当局会没收他们的卡车和上边的牛,所以要求我们一定要保证这两样东西的安全。‘三天后,在维也纳待了一天,5头牛和6名红军军官乘坐2辆美制斯图贝克卡车抵达匈牙利。 

要想分析红军在勒热夫附近付出了这么巨大的伤亡而收获甚微的原因,首先要分析我们面对的敌人。勒热夫德军装备精良,有很多经验丰富的军官,指挥和控制也要更出色,有一大批富有战斗经验并且专业的士兵。勒热夫的德军第9集团军司令官沃尔特·莫德尔上将是个才华横溢且经验丰富的将领。另外,在经历了莫斯科冬季撤退后,德军已在勒热夫突出部占领了阵地数月,并修筑了坚固的工事,德军依托这一优势决心坚守。他们在每一块阵地上都顽强抵抗,就好像这里是他们的土地一样,以至于我们的士兵经常想弄明白到底为什么这些德军士兵打得这么勇敢顽强。

红军能够抵消德军优势的手段唯有数量。在勒热夫一维亚济马桥头堡周围15个月的战斗中,我军在兵力和兵器方面占据明显优势。在预定的进攻突破地段,苏联红军一般在兵力上有6~8倍的优势,有时候更高。举个例子,根据N.别洛夫和T.米哈伊洛芙娅提供的数据,在1942年夏第30集团军对当面之敌的优势,兵力是德国人的10~20倍,装甲兵是德国人的20~30倍。

1942年8月,加里宁方面军司令员I.s.科涅夫投入D.D.列柳申科的第30集团军试图利用苏联红军的兵力和兵器优势,反复突击勒热夫周围的德军防线。不顾巨大伤亡——如前文所见,伤亡确实很大——第30集团军司令部将一个又一个营投入了屠场,作为一个亲历者我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下级指挥员和士兵们开始对周边的一切漠不关心,而这个屠场似乎看上去不会消失,同时士兵们变得越来越冷漠。

而在勒热夫的另外一个方向的战斗似乎更加激烈。在南部,西方方面军指挥员G.K.朱可夫,直指维亚济马,他发动了一系列代价高昂的进攻,结果仅是推进了数公里,把德国人赶出了祖布佐夫,除此无他。到1942年秋,随着我军在付出可怕的伤亡之后慢慢推进,已距离勒热夫只有6公里了。仅6公里1 1942年11月,科涅夫和朱可夫将在“火星”行动期间重新发动对勒热夫的血腥进攻。但此后红军部队却用了6个月时间,经过紧张而激烈的血战之后才跨过了6公里,最终迫使德军放弃了固守已久的勒热夫。

德米特里’沃尔科戈诺夫(Dmitrii Volkogonov)在他的著作《斯大林的政治肖像——胜利与悲剧》(I.V.Stalin:A PoliticaI Portrait一TriumDhand Tragedy)中,曾援引了斯大林和时任苏军总参作战局局长A.I.安东诺夫在1942年勒热夫攻势失利之后的一段对话。以下是部分节选:

“安东诺夫同志,”最高统帅问道,“您是否仍在思考,为什么我军在1942年的这么多进攻行动没有取得完胜?瞧瞧,就比如说,在勒热夫一维亚济马战役中的两个方面军……您怎么解释这些失利?”

“我们的作战方式太陈腐了,”安东诺夫回答,“没有任何创造性。我们没有学会如何在多个地段同时突破敌军防线,我们对利用坦克部队发展初期胜利方面做得很差……”

斯大林打断了安东诺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之前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学会防御,我们至今还不太了解,而现在,我们对于如何进攻了解得也不多……总而言之,我们对于如何打好仗还不清楚。”

历史学家V.V.贝沙诺夫(V.V.Beshanov)后来描述,苏联的元帅们在晚年反复提出斯大林理论,为他们在1941一1942年战争初期的失利辩解,声称:“他们当时还在学习如何指挥,熟悉他们的敌人并积累经验。”贝沙诺夫和其他历史学家认为这样的说法是自欺欺人。不过,苏联红军及其指挥员在1942年仍在学习如何战斗,倒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都无法忘记,斯大林在战前所组织的大规模的镇压以及大清洗,使得几乎整个红军高层指挥员被一网打尽。残酷的死刑在1941年仍在执行。另外,在战争初期的6个月灾难般的战斗中损失了更多的指挥员,所以在1942年,红军几乎整个指挥员梯队都需要重建。到1942年,克里姆林宫方面已不能再将最出类拔萃的人任命为指挥员了,而只能是矮子里拔将军。这些人被委以重任,指挥数百万人、数千火炮和数百坦克和飞机组成的大军。然而他们仍在学习,如何领导和指挥这么庞大的一支军队,而这支大军需要进行训练、武装和调整,而其中的各级指挥员还在为组织不同军兵种之间的协同行动而努力。

此外,1942年的红军的作战方式仍十分笨拙。缺乏现代化通讯手段,以及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团、营和连级指挥员,而应征入伍的士兵要么只受到过最基本的训练,或者根本没受过训练。所以,那些指挥员声称自己仍在学习如何战斗,并不是骗人。但事实证明他们并不是出色的学生,所以导致了勒热夫附近似乎无休止的挫败和大量的伤亡,以及每次遭到挫败后对上级指挥机关的恐惧。而这些缺点都限制了我们充分利用我军在兵力兵器上的数量优势。

斯大林对安东诺夫所说的话虽然本质上来说是为了调整之前的错误,不过这也是一种推脱自己对于国家事务所负责任的方式。斯大林毕竟是最高统帅,他特别关注指挥作战的将领们,总是要求他手下的将领“不惜代价”击败敌人。甚至某些方面军司令员曾一度劝谏斯大林,停止这种让军队“自杀式”的作战方式,没有得到任何回应。用钢铁般的纪律,甚至是恐惧,牢牢控制着下属,苏军将领们只能把一个个营、一个个旅乃至一个个师投入勒热夫绞肉机。斯大林和他的将领们只知道利用数量而毫无技巧可言。更糟糕的是,他们都习惯于用这种简单粗暴的作战方式,很多人在战争结束前也无心学习新的战术手段。

作为一个地狱般的勒热夫绞肉机的幸存者,在看到苏联和俄罗斯官方历史对勒热夫战役的态度时是十分痛苦的。官方历史扭曲并隐藏了勒热夫周围战斗的真相,甚至让人们认为这里没有发生过战斗。1942年8月26日,在每日新闻播报中,莫斯科苏联新闻社广播了如下新闻:“在西方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方向,我军部队发起进攻,突破敌军防线,将敌军击退了40~50公里。经过这一胜利的攻势,我军部队解放了610座村庄和城镇,包括祖布佐夫、卡尔马诺沃、波戈列洛耶戈罗季谢。德军损失了45 000人。勒热夫郊区的战斗仍在继续。”这一则新闻从头到尾都是谎言。隐瞒了两次主要战役:1942年1—2月间的勒热夫一维亚济马进攻战役,和1942年7月30日一8月25日的勒热夫一瑟乔夫卡战役。如前所述,这两次战役都失败了,而官方都对我军的惨重伤亡无视。

当1943年3月2日,德军第9集团军最终放弃勒热夫,同我军脱离接触的时候,西方方面军3月3日的战报是这么说的:“3月3日,西方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发起进攻,夺取了勒热夫,并开始追击逃敌。”德军是有秩序的撤退,而我们在追击过程中,经过与德军小股后卫部队的小规模战斗后,先后进入了格扎茨克(3月5日)、瑟乔夫卡(3月8日)和维亚济马(3月12日)。但在苏联新闻社的报道里,我们不是“进入”这些城市,而是“夺取”或者“逐退德军”。

而两个方面军司令员,无论是G.K.朱可夫还是I.S.科涅夫,都没有客观描述勒热夫-维亚济马桥头堡的血腥战斗。他们只是对这一系列战斗一笔带过,他们对这一代价高昂的战役有直接的指挥责任。时任第30集团军司令员的D.D.列柳申科的回忆录中,有关勒热夫战斗的内容只有区区九行。前边提到的这几个将领指挥部队在勒热夫附近战斗了一年多,可他们却都对自己应负的责任只字不提。

历史总是充满了悖论。在解放勒热夫之后,朱可夫和科涅夫最终被晋升为元帅,列柳申科后来被晋升为少将(原文如此,但实际上朱可夫是在1943年1月18日,也就是解放勒热夫之前被晋升为元帅,科涅夫于1944年被晋升为元帅。而列柳申科在1940年已经成为少将,1944.年晋升为上将,1959年晋升大将——译者注)。斯大林给他们三个人都颁发了勋章。与此同时,那些展现出令人惊讶的英雄主义和坚定信念的普通士兵,却在为了祖国英勇牺牲后,被丢弃在公墓中,几乎为人所遗忘。

参加过勒热夫一维亚济马桥头堡战斗的红军部队中,没有一个师获得过“勒热夫”战斗荣誉头衔。为什么?难道没有一个师应得这样的荣誉么?问题的本质很可能是因为官方希望避免出现任何能让人们联想起勒热夫战斗的蛛丝马迹。

在俄罗斯史学界,勒热夫战斗是被严重忽视的一个领域。只有美国资深学者戴维·M.格兰斯在他的著作《朱可夫最惨痛的失败》(Zhukov's GreatestDefeat)中清晰地阐述了解放勒热夫的诸多战役之一——火星战役。但是围绕着勒热夫展开的其他诸多战役和战斗仍没有得到关注,更不用说得到深入的研究,从诸多角度进行调查并作出结论。这一系列战斗在伟大卫国战争历史中的地位,以及在红军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仍有待人们的发掘。但勒热夫“绞肉机”这样的称谓时至今日仍是个爆炸性的词语,俄罗斯官方历史学者仍不愿吐露全部有关真相。

我们只能依靠自己,首先是一些作家和记者个别零散的出版物,以及当地的作者和地方当局的著作,还有一些非常珍贵的老兵回忆录。根据这些资料,人们能够进一步了解有关勒热夫战斗那些令人难以接受的真相。

我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在思考,非常痛苦,如何能够把我在勒热夫所见所闻的惨剧完全记录下来。后来我突然发现了一部非常不错的莫斯科前线诗人尼古拉·马约罗夫(Ni:kolai Maiorov)的诗集《触碰内心!》,接下来我所引用的这些诗句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就好像是向我那些在勒热夫牺牲的战友致敬:

我们仍牢记着军规,

纵是死亡又如何?我们早已超越了死亡。

我们在坟墓里已列队排好,

仍在等待着新的命令。

不要觉得我们就此阴阳永隔,

我们能听见后人的倾诉。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本书出版之际,书中所记录的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了六十多年。到2007年11月,我已经85岁了。在我的生日聚会上,一位年轻有为,名叫玛尔莎·希曼斯基(Marsha Szymanski)的美国女子写了一首诗献给我。我想在此抄录这首诗。

老兵

老兵正在烹饪一

美味的罗宋汤,祖国的味道。

盛在铁皮罐子中。

这就是他心中夏季的家乡,

此时的伯克郡。

他眼中闪烁着光芒,

说着蹩脚的英语,

大笑着发出邀请,

“吃吧,吃吧,再来点卡布奇诺?”

他一边问,一边左右逢源。

就像是在这片异国,

融会东西文化的一口汤锅。

他现在已经参透了一切,

他从桌子里抽出一大堆纸稿,

上边是他每天的日记,

晦涩难懂的语句,

记载着他的秘密。

是他心中埋藏了很久的故事,

只待向旁人倾诉。

肉汤越来越淡,

他的手沾上了甜菜汁,

舀起一口汤,喝一小口,

满含的都是回忆。

拿枪的手拿不住笔,

这顿晚餐点醒了我。

明晚就马上动笔,

就像赶在冬季来临前的候鸟,

飞向南方的旅程如此急迫。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出色的回忆录是苏联数百万浴血奋战,身死无名的红军士兵的生动写照。戈尔巴乔夫斯基在战术层面描述了他亲身经历的战斗,以及他所在的指挥部的人事安排和指挥风格。作者以敏锐的目光纪录了1942-1945年的战争细节,实事求是地描述了苏联红军士兵所处的环境……相比盖伊·萨杰(Guy Sajer)的畅销回忆录《被遗忘的士兵》(The Forgotten Soldier),本书内容更写实,也更全面。

——《朱可夫最大的失败:1942年红军在火星行动中的惨败》一书作者,戴维·格兰斯

勒热夫战役在几十年之后仍然是苏联卫国战争历史研究领域的空白。在最近20年,随着文献的发掘,许多此前不为人知的事实才逐渐浮出水面,各种增出不穷的书籍、文章和论文渐渐推翻了此前相关的官方观点。

——俄罗斯历史学家,《勒热夫屠场》一书作者,斯韦特兰娜·格拉夫莫娃

曾有三百万苏德两军士兵在勒热夫周围为了自己的祖国出生入死,浴血奋战,遗忘他们的只有历史。

——德军第246步兵师第352步兵团第3营第3连士兵,特奥多尔·弗吕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8: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