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伯吉斯所著的《莎士比亚》是一部丰富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史,书中谈到许多生活在莎士比亚时代的作者、戏剧演员、贵族,历史地透视那个年代及其社会政治背景,再现了一个优雅与激烈、凶残与爱美兼而有之,“一切都带着天才色彩”的伊丽莎白时代。
本书译者刘国云教授中英文造诣俱深,译文流利可诵,典雅隽永。全文精校,并针对伊丽莎白和詹姆斯朝的历史人物事件添补注解,莎剧台词均加注标明出处,方便有兴趣的读者查找原著,扩展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莎士比亚(精)/理想国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英)安东尼·伯吉斯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安东尼·伯吉斯所著的《莎士比亚》是一部丰富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史,书中谈到许多生活在莎士比亚时代的作者、戏剧演员、贵族,历史地透视那个年代及其社会政治背景,再现了一个优雅与激烈、凶残与爱美兼而有之,“一切都带着天才色彩”的伊丽莎白时代。 本书译者刘国云教授中英文造诣俱深,译文流利可诵,典雅隽永。全文精校,并针对伊丽莎白和詹姆斯朝的历史人物事件添补注解,莎剧台词均加注标明出处,方便有兴趣的读者查找原著,扩展阅读。 内容推荐 《莎士比亚》以热情而又精确的笔触再现了威尔·莎士比亚的一生。安东尼·伯吉斯对英国历史的博学、对莎氏的深入研究,使本书在真实性上经得起考证(“只作推断而杜绝虚构”、“小心翼翼地择词”),而他个人在创作上的经验和造诣,又使之在文学性上具有极大魅力,是一本难得的独具匠心且兼有可读性和经典性的莎氏传。在伯吉斯笔下,莎士比亚这位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原型作家,与每一个凡夫俗子的形象重合在一起。 目录 作者前言 序幕 第一章 家庭 第二章 学校 第三章 工作与娱乐 第四章 婚姻 第五章 伦敦 第六章 戏剧 第七章 震撼舞台 第八章 恩主 第九章 朋友 第十章 情妇 第十一章 乡绅 第十二章 环球剧场 第十三章 诗人之争 第十四章 反叛 第十五章 王室丧乱 第十六章 六世与一世 第十七章 病态世界 第十八章 新宅 第十九章 天鹅终曲 第二十章 遗嘱 试读章节 序幕 伊丽莎白一世于1558年登上英国王座,时年二十五岁,那是我们视为她最伟大臣民的那个男子诞生前约六年。她是亨利八世与安妮.波琳所生的女儿。亨利王执意娶那位年轻女子为妻,终于造成英国王室离异和立新教为国教的一:段历史。在英国和异邦的天主教徒眼中,伊丽莎白无权继承王位,因为她不是合法婚姻所生。然而,西班牙国王本人虽说不久便成为伊丽莎白的死敌,眼下却是支持她:不让信奉新教的伊丽莎白登基,就要让信奉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即位,而玛丽是嫁给法国皇太子的。法国和西班牙这两个天主教大国之间的争斗,使信奉新教的英国得以幸免于纷扰。等到法国皇太子去世,西班牙可以放手以天主教反改革派的名义征服英国时,英国已强大得无法征服了;不过,这一点是两国经历了长时间的艰苦斗争才得以证明的。 伊丽莎白青年时代的英国缺钱少船,兵力不足,穷得对外无以御敌自卫,对内难以制服政敌;所谓政敌,主要是那些认为她的新教主张走得太远和那些认为她走得还不够远的人。英国的全部岁人仅及五十万镑,根本无法维持一架名副其实的专制主义机器,包括庞大的官僚机构和秘密警察系统。伊丽莎白若想稳坐王位,达到安内以及攘外的双重目的,只能运用诸如狡黠、魅力和外柔内刚等个人禀赋。她具有男子的头脑和女子的心术。 伊丽莎白是个有学识的女子,通晓语言学、神学、音乐、诗歌,酷爱戏剧、露天表演、狩猎和舞蹈。她聪敏过人,始终不愿结缡,而是以其未婚女子(称为“处子”)之身作为诱饵,作为武器。她继承了父亲的倔强执着的品格和爱国热忱,摈除了他的暴戾脾性。她继承了母亲的妩媚和妖娆,摈除了她的愚鲁和轻率。伊丽莎白头脑清醒,因而能够保住自己的脑袋。她也始终守住了自己的一颗心,不让任何男子掳去。苏格兰女王先是心被掳去,接着脑袋也丢了。伊丽莎白是即位四十五载之后才尽其天年的。她幸而有诸如威廉.塞西尔勋爵’、弗朗西斯.沃尔辛厄姆爵士’等大臣的辅弼,而这些人也有幸得到她的恩宠。 伊丽莎白喜欢以自己的方式执掌朝政,但是她并不热衷于使用专制的手段。她曾对国会说:“我感激上帝赋予我如此品格,使我即便是被剥去衮服逐出王国疆界,依然可以穿着荆钗布裙,在任何信奉基督的土地上生活。”她珍惜自己的个性,也珍惜他人的个性,只要这种个性能够用于增进本国的利益。在她的治理之下,英国变成了赫赫海洋大国。个人的占有欲磨砺着人们的航海本领,那正在开拓的新世界有大量的财富,等待着勇敢、好奇的人们去占有。在这种占有欲中注入爱国主义精神和对于克兰默’祈祷书的爱好,便可获得一支足以荡平拥有任何数量不可战胜的无敌舰队的海军。 英国一度处于世界的边陲。如今美洲大陆被发现继而开拓为殖民地,英国成了世界的中心。英伦三岛上的居民重新感到了自己的重要,重新感到了自己的力量,激发起一种热情和活力,一种简直是亘古未有的对于生活的热爱。甚至对于自己的语言,那遥远的、一度被冷落的方言,也引以为豪,并且渴望造就一种堪与当时的意大利文学媲美,甚而接近古罗马文学的英国文学。英语本身也在熔炉里熔炼——它不是一成不变的、高雅的、由大学才子们控制的语言,而是粗犷的、丰富的、随时准备进行任何探险使之更加丰富的语言。英语就像是那艘“金鹿”号航船’。 这是有利于一位伟大的英国诗人诞生的时代。 P7-9 序言 作者前言 本书之意不在论述莎士比亚的戏剧和诗歌,而是记述产生这些诗歌和戏剧的主要社会生活。这是无以计数的尝试中的又一次尝试。倘若我论及莎士比亚和其他人的一些作品内容或写作手法,我的目的不在于提供文学史料或进行文艺批评,而是因为本书涉及的人物大多是职业作家,他们在艺术上的追求往往与他们如何对待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但第一位的毕竟是生活,尤其是某个特殊人物的生活。我知道,由于可以用作撰写莎士比亚传记的史料寥若晨星,人们惯于用约翰逊博士’或许会称为“歌功颂德狂想曲”之类的东西凑数。但是,我们又全都厌烦人家再要求我们称颂莎士比亚运用元音和跨行句的风格,或者要求我们感奋于他的哲理的现代性,或他对于人类心灵的深刻了解。真正的文学批评自然又当别论,但是这已经成为一项非常专门的事业。这样的一部书肯定是容纳不下的。 我在这里所要求的,是古往今来每一个莎士比亚爱好者按自己的意思为莎士比亚画像的权利。人们没有合适的颜料和画笔,知道自己终将画出拙劣失真的肖像。不过,我可以求助于一些真正的画像,或者换一句话说,我的任务是帮忙画好这些画像。 关于莎士比亚,我已经写过两部虚构作品——一部是长篇小说,是为了1964年纪念他的四百周年诞辰,多少有点仓促写成的;另一部是关于他生平的剧本,是为一部长过史诗片的好莱坞电影写的。这两部作品既有大量经得起考证的史实,也有大量揆度,甚至还有连依据都没有的虚构。现在这部书只作推断而杜绝虚构,审时度势、小心翼翼地择词,如“很可能是……”,“可以想象,当时会……”,等等。不过有一章,我在再现《哈姆莱特》的首演情景时,压下了那嘶哑的要求审慎的小小鼓号声,大胆断定那位演员赖斯是威尔士人,而没有说他可能、或许是威尔士人,甚至还让他在《亨利五世》和《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扮演弗鲁爱林和休·爱文斯师傅的角色。在此,读者可以看到一个小说家的手笔,但愿他们能够适当通融。除此之外,其他章节的所有断语都可以视为真实无谬的。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倘若在发现莎士比亚的一部新剧和发现他的一张洗衣单之间可以任选其一,我们每次都会投票选他的脏衣服。莎士比亚给人留下的形象始终是如此模糊不清,而他的朋友本·琼生’却像一口钟那样清晰,而且比钟还要响亮,这就是我们对莎士比亚尾随不舍的原因之一。每个传记作家都盼望自己觅得一鳞半爪反映莎士比亚真实生活的新线索,譬如1598年5月7日撕裂的一片指甲,或在英王詹姆斯一世首次召剧团人宫演出时患重感冒;然而这种线索始终未见。我们从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看到他披露心迹,但是这些诗只能证明他坠人了情网,然后又挣扎了出来,这是人人都会遇到的事情。我们需要的是足以形成一个人物的书柬、药方和日常琐事。令人恼怒的是莎士比亚什么也没有提供,而琼生却是顶着山一般高的肚皮,板着岩石一般硬的面孔,迫不及待地凑上来说话。我们只是从今昔沃里克郡毫无根据的街谈巷议中才知道,莎士比亚不会喝酒,还染上了淋病。不过,街谈巷议意味着关切,乃至爱戴。令人鼓舞的是,今天能够看到莎士比亚有时会被当做活着的民间精灵,涂在厕所的墙上,或出现在小酒店的玩笑声中。可惜本书容纳不下这些东西,因为它尽管有许多缺点,还是太真实可靠了。 安东尼·伯吉斯 1970年于马耳他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