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曼施泰因(图文纪念版)/二战风云人物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蒋渊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正值二战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策划、出版这套仁战风云人物》丛书的目的也在于此。丛书共10册,收入了二战期间“同盟国”和“轴心国”将领各5人,分别是:艾森豪威尔、巴顿、麦克阿瑟、朱可夫、蒙哥马利、隆美尔、邓尼茨、曼施泰因、古德里安和山本五十六。蒋渊编著的《曼施泰因》是该丛书之一。

内容推荐

蒋渊编著的《曼施泰因》系《二战风云人物》中的一本,以二战时期德国将领曼施泰因为主角的个人传记。二战开始后,一度被贬抑的曼施泰因逐渐得到重用,他的战略和战术天赋在随后的军事活动中得以高度体现。本书以其军事生涯为主线,对他在二战时期的经历尤其是他在苏德战场中的巅峰与末路,以及他所犯下的不可磨灭的战争罪恶等,进行了详细记述。

目录

纳粹当政下的职业军人

随军攻入波兰

曼施泰因计划

苏德战争的爆发

克里木战役

列宁格勒攻击计划

斯大林格勒城下的失利

哈尔科夫:最后的反击战

“堡垒”行动

艰苦的防御战:1943—1944

军事生涯的终结

试读章节

冲锋队的被镇压当然会令曼施泰因高兴一下,但紧接着他就得知希特勒借此次清洗的机会,将国防军的冯·施莱彻尔将军和库特·冯·布莱多夫将军当场击毙。

其实,曾担任魏玛共和国总理的冯·施莱彻尔与希特勒的关系极为复杂。施莱彻尔是个天生的权术家,凭借其与总统兴登堡儿子的密切关系,在西克特的领导下,施莱彻尔平步青云。1932年,刚满50岁的他即出任魏玛共和国总理。他试图利用希特勒及其纳粹党操纵政治,在一段时期内,施莱彻尔甚至成了陆军的代言人;在他的引荐下,希特勒得以接近魏玛的权力中枢。同时,正是由于施莱彻尔取消对冲锋队的禁令才使得纳粹党得以快速发展。1933年1月,在希特勒和前任总理巴本的合力促动下,上台不到两个月的施莱彻尔提出辞呈,提议由纳粹党组阁。但对利用过他的施莱彻尔,希特勒决意要斩草除根。

曼施泰因此时在柏林第3军区司令部任参谋长,他请求他的上级维茨莱本将军向陆军总司令部陈明事情真相,揭露希特勒暗杀军官的野蛮行径。但最后,国防部长勃洛姆堡声称,希特勒是在充分掌握二人通敌证据的情况下实施处决的。勃洛姆堡对施莱彻尔本就极其反感,国防军也就顺坡下驴,再次对希特勒做出让步。

维尔纳·弗里茨·冯·勃洛姆堡,1878年9月2日出生,1904年进入柏林军事学院,1908年进入参谋本部工作。 “一战”中表现突出,获得德国军队最高荣誉的蓝马克斯勋章。1933年至1937年11月,任国防部长,协助希特勒扩军。1934年的这次镇压就是勃洛姆堡和希特勒联手导演的,他一直极力避免陆军与纳粹党发生正面冲突。

但继罗姆而起的希姆莱却不愿放过他,希姆莱安插一名妓女到勃洛姆堡的办公室任职,勾引勃洛姆堡并与其结婚。1938年,希姆莱将此事揭露出来后,出席过那场婚礼的希特勒的大为光火,他立即将勃洛姆堡撤职。之后,希姆莱将矛头指向与勃洛姆堡不和却极有可能接替其职务的弗里奇。

维尔纳·冯·弗里奇,出生于1880年,曾是西克特的重要助手,1935年起任国防军陆军总司令。弗里奇是个军事全才,他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对传统势力持同情态度,同时具备非凡的外交天赋。当年,正是弗里奇向希特勒提供证据,证明罗姆加强冲锋队武装意在取代正规军,并进而发动推翻希特勒的领导。基于以上种种,弗里奇得以在纳粹党和军方势力之间游刃有余、左右逢源,军方也希望借助弗里奇的能量来捍卫其对军队的控制。但弗里奇明确抵制纳粹对新设陆军的渗透,并反对纳粹党过快地挑战“凡尔赛体系”,要求加强同苏联红军之间的联系等主张,使他遭到了希姆莱的敌视。

希姆莱向希特勒提供一份密件,声称一位名为弗里奇的人是同性恋——在纳粹的意识形态中,因为同性恋不能繁殖后代,将大不利于雅利安这一优等民族的繁衍,纳粹对犹太人的大肆屠杀也正是出于对犹太人中同性恋者的厌恶,甚至纳粹冲锋队头目罗姆也是因为其同性恋的性取向而被处死的。希姆莱据此认为弗里奇将军为同性恋者,并犯有鸡奸罪,希特勒随即解除了弗里奇的职务。虽然,弗里奇将军利用争取来的法庭调查澄清了诬蔑不实之词,证明了自己的清白,但他再也未能官复原职。P4-5

序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痛的一场浩劫,给整个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据估计,死亡人数超过6000万,各类损失超过40000亿美元。在这场关系到人类前途和命运的斗争中,正义力量最终取得胜利,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平得以恢复。

从和平到来的那一刻起,人们就开始不断反思与战争有关的一切,试图寻找制止人类自相残杀的方法和途径。时至今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整整70年了,这种反思还在继续。令人遗憾的是,以人类现有的历史智慧,不仅没有找到彻底消弭战争的方法,而且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进一步发展,全球各地的军事冲突不断,战火频仍,甚至在个别地区有愈演愈烈之势。有人甚至担心,是否会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事实上,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二战造成的影响极为深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给世界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东西两大对立阵营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近两百年来由资本主义支配世界的格局。随着苏联的解体,表面上这种对立已不复存在,但它所留下的阴影仍然存在于全球各个角落,当代世界全局性矛盾的焦点仍然集中于此。不过,经过战后70年的历史演变,人们基本可以形成这样一个共识:任何一方都不可能通过军事手段一举消灭对方,并存和互相竞争的局面已经形成。换句话说,就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较量彼此实力和影响力等手段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竞争的主流。军事手段虽然没有被完全抛弃,但是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正值二战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策划、出版这套仁战风云人物》丛书的目的也在于此。丛书共10册,收入了二战期间“同盟国”和“轴心国”将领各5人,分别是:艾森豪威尔、巴顿、麦克阿瑟、朱可夫、蒙哥马利、隆美尔、邓尼茨、曼施泰因、古德里安和山本五十六。丛书没有止于对人物在二战期间经历的单纯记述,而是从宏大的历史战争画卷入手,就人物的性格、军事指挥艺术以及世界潮流发展进行深入分析与阐释,总结得出一个结论:邪恶势力或许凭借个人能力或物质基础而嚣张一时,但最终都无法改变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

愿战争不再,和平永驻。

鉴于水平有限,丛书中难免会出现疏漏或错误,敬希读者批评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0: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