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潇枫、魏志江主编的这本《中国非传统安全研究报告(2015版2014-2015)》将逐年对中国非传统安全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科学、系统、有特色的剖析,定期向社会发布中国非传统安全相关领域现状与未来前景研判,旨在呈现非传统安全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最新成果,并对下年度非传统安全形势进行预估,为党政决策部门建言献策,为学术机构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提供非传统安全理论研究与非传统安全维护实践的新图景。
余潇枫、魏志江主编的《中国非传统安全研究报告(2015版2014-2015)》共分三部分:总报告、综合报告、专题报告。总报告通过新视角对“场域安全”做了深入的阐述,对多源/元性、外源性、双源性、内源性非传统安全威胁分别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中国学者对“国际社会共生论”、“可持续安全论”、“创造性介入论”、“道义-实力论”、“共享安全论”、“有效安全论”等的理论建构。综合报告第一篇着重分析了非传统安全话语中的中国亚洲安全新认知,第二篇分析了海域安全复合体理论及东海的安全化问题。专题报告分别按照多源/元性、双源性、外源性、内源性四大非传统安全威胁类型,着重阐述了全球反恐、海洋安全、网络安全、跨国犯罪治理、能源安全、检验检疫安全、环境安全、边疆安全、移民安全、城市安全、土地安全以及公共危机应对等内容。
本书概述了“场域安全”语境下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解读,深化了不同非传统安全威胁类型的理论探讨,特别是对国际与国内、传统与非传统相交织的安全问题进行了重点阐述,并对非传统安全与民生关系给予了关注。本书在重点介绍中国非传统安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示了中国非传统安全研究的新进展。
BⅠ 总报告
B.1“场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治理
一 “场域安全”:考察非传统安全的新视角
二 “多源/元性”非传统安全威胁
三 “外源性”非传统安全威胁
四 “双源性”非传统安全威胁
五 “内源性”非传统安全威胁
六 非传统安全治理理论创新
BⅡ 综合报告
B.2 中国亚洲安全认知新趋势:基于非传统安全话语的分析
B.3 论中日韩三国海域安全复合体与东海的“安全化”
BⅢ 多源/元性非传统安全研究
B.4 2014~2015重大国际与地区恐怖威胁问题分析报告
B.5 非传统安全视域下的中美海洋事务合作
BⅣ 外源性非传统安全研究
B.6 美俄能源博弈及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影响
B.7 国际贸易与国门安全——检验检疫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时的两难困境分析
B.8 检验检疫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识别与评估
BⅤ 双源性非传统安全研究
B.9 中外学术界关于东盟环境雾霾污染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B.10 论“一带一路”建设与国家安全战略
B.11 跨国犯罪的全球安全治理——以烟草制品非法贩运为例
B.12 中国移民安全问题综述
BⅥ 内源性非传统安全研究
B.13 基于非传统安全视角的中国城镇化路径优化研究
B.14 土地开发补偿的安全威胁:硬币的两面
B.15 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中运用媒体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