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宰相教科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10大宰相)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司徒司空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所有的贤才中有这样一类人,他们足智多谋,纵横捭阖,是旷世奇才;他们经世致用,有济世壮志,他们往往能以德服人,刚柔相济,因势利导,运筹帷幄,鞠躬尽瘁,知人善任。

他们就是鞠躬尽瘁,一心为国的那些贤臣良相——

司徒司空编著的《宰相教科书:中国历史上著名的10大宰相》展现宰相仕途的跌宕起浮:在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皇权总是在限制相权、打压相权。那么,在荣与辱之间,宰相应该如何生存如何施展才能呢?

展现封建王朝的更迭交替:风云变幻,朝代兴替,十位名相,十段永世鲜活感人的传奇……,他们的故事是钻石级的古代职场NBA教材!

展现中华民族的沧桑过往:他们的功绩几千年受到后人的交口称赞,他们的志气对后人鼓舞非常,他们的才华为中华民族的智慧加入了不容怀疑的注解!

内容推荐

  司徒司空编著的《宰相教科书:中国历史上著名的10大宰相》从历史上众多宰相中,选择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10人,讲述“宰相楷模”事迹和他们的为官之道、管理之道、改革之道,记述传奇人生,评说功过是非。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回顾之窗,从中可一睹贤明宰相的浩然风采,让我们走进历史。重温历史,感受那些兵戎倥偬,谋治天下的岁月。

目录

第一章:管仲——成就春秋霸业的贤相

 1.管鲍之交,情同手足

 2.改革制度,强国富邦

 3.老马识途,病榻论相

 4.历史功过及后人评说

 链接:管仲为何被娼妓奉为保护神

第二章:吕不韦——由商入政,开创先河

 1.奇货可居,游说于秦

 2.独具慧眼,巧设妙计

 3.辅佐新君,相国擅权

 4.吕氏春秋,一字千

 5.惹怒秦王,饮鸠自杀

 6.历史功过及后人评说

 链接:吕不韦是否为秦始皇生父?

第三章:李斯——楚材秦用,一匡天下

 1.不甘平庸,赴秦施才

 2.谏逐客书,有功于秦

 3.辅秦统一,功及千秋

 4.药杀韩非,谋划一统

 5.皇室纷争,伪造遗照

 6.助纣为虐,迎合暴君

 7.机关算尽,腰斩灭族

 8.历史功过及后人评说

 链接:李斯的老鼠哲学

第四章:诸葛亮——忠臣楷模,名垂千史

 1.躬耕南阳,待时而出

 2.三顾茅庐,隆中对答

 3.游说东吴,联吴抗曹

 4.以法治蜀,辅助幼主

 5.出师北伐,名垂千古

 6.历史功过及后人评说

 链接:诸葛亮生平几大疑案

第五章:房玄龄——贞观名相,唐之“萧何”

 1.淡泊名利,雅量识才

 2.远见卓识,慧眼识主

 3.筹谋帷幄,玄武之功

 4.济世安民,共渡时艰

 5.力主安抚,通好外邦

 6.勤恳辅政,尽言切谏

 7.巧阻奢侈,律己让誉

 8.历史功过及后人评价

 链接:“千古风流一坛醋”,吃醋的由来

第六章:狄仁杰——不畏权势,举贤任能

 1.不畏权贵,案判天下

 2.犯颜直谏,救君之失

 3.刚直不阿,宦海沉浮

 4.劝谏武后,维护李唐

 5.一代巨人,中兴唐室

 6.历史功过及后人评说

 链接:狄仁杰是如何成为“中国福尔摩斯”的?

第七章:刘伯温——料事如神,功彪千秋

 1.少年奇才,折戟仕途

 2.才华盖世,屡建奇功

 3.料事如神,精准预言

 4.历史功过及后人评说

 链接:那些流传至今的“神算”刘伯温的传奇故事

第八章:张居正——帝王之师,救时宰相

 1.少年才俊远近闻名

 2.受命先帝,教辅幼主

 3.整饬边防 改善蒙汉

 4.改革吏治 伸张法纪

 5.一条鞭法,安民强国

 6.鞠躬尽瘁,人亡政息

 7.历史功过及后人评说

 链接:大明万历帝为何狂热收藏白银

第九章:和珅——权倾一时,盛极而衰

 1.媚上有方,得宠乾隆

 2.结党营私,打击异己

 3.巧取豪夺,穷奢极欲

 4.乾隆驾崩,失势自裁

 5.历史功过及后人评说

 链接:和珅获宠之谜

第十章:曾国藩——文胆武略,官场楷模

 1.天资聪慧,少年得志

 2.贵人相助,十年七迁

 3.创建湘军,镇压起义

 4.中兴无望,抑郁而亡

 5.历史功过及后人评说

 链接:巨蟒转世的出生神话

试读章节

1.奇货可居,游说于秦

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大臣,卫国濮阳人。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故里在城南大吕街,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始皇登上王位,任秦朝相国,并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其门客有三千人。他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在吕不韦出生之时,卫国已经日渐衰败。待他长大后,卫国境内更加倾颓。为求发展,在公元前265年左右,吕不韦便来到向往已久的赵国国都邯郸。邯郸城的繁华,让吕不韦眼花缭乱。他虽花天酒地,流连于歌楼舞榭之间,却也没忘记他是为获取财富而来,要寻找一种能大大赢利的商品的。与别的商人不同的是,吕不韦并不满足于小财富的累积,他想要寻找能够一本万利的商机。很快,他等到了这种商机。

公元前267年,秦太子悼在魏国死去,运回秦国,葬在芷阳。两年后,秦昭王立他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为太子,而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安国君有个非常宠爱的妃子,被封为正夫人,称之为“华阳夫人”。可是华阳夫人肚子不争气,没有生出一个儿子来。安国君有个儿子名叫子楚(又叫异人),子楚的母亲是夏姬,不受宠爱,子楚便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秦国多次攻打赵国,赵王对子楚当然不会以礼相待。他乘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

初到邯郸,吕不韦就听说了子楚的事,经过多方探听,他把子楚的身世、家庭关系、目前处境及其他方面了解得一清二楚。后来,当吕不韦见到这位落魄的王孙时,凭着他多年经商的经验,觉得多方寻觅的商机就近在眼前!不禁脱口而出“此货可居”。吕不韦赶回家告诉父亲,自己找到了可赢利的奇货,这也正是成语“奇货可居”的由来。

公元前262年,吕不韦又一次来到邯郸,他前去拜访子楚,游说他说:“我能光大你的门庭。”

子楚笑着说:“你姑且先光大自己的门庭,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吧!”

吕不韦说:“你不懂啊。我的门庭要等你的门庭光大了之后才能光大。”

子楚心知吕不韦的意思,就拉他坐在一起深谈。

吕不韦说:“秦王已经老了,安国君被立为太子,我私下听说安国君非常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能够选立太子的只有华阳夫人一人。现在你的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排行中间,不受秦王宠爱,长期被留在赵国当人质,即使秦王死去,安国君继位为王,你也不要指望同你的兄弟们争太子之位。”

子楚说:“是这样,可该怎么办呢?”

吕不韦说:“你太穷了,又客居在此,也拿不出什么来献给亲长,结交宾客。我吕不韦虽然不富有,但愿拿出千金来为你去秦国游说,侍奉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让他们立你为太子。”

一直被冷落的子楚突然听到这么温暖的话,顿时感激涕零,叩头拜谢道:“如果实现了您的计划,我愿意分秦国的土地和您共享。”

吕不韦拿出五百金送给子楚,作为日常生活和结交宾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买珍奇玩物,自己带着去秦国游说。他先拜见了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把带来的东西统统献给华阳夫人。顺便谈及子楚聪明贤能。所结交的诸侯宾客遍及天下,常常说:“我子楚把夫人看成天一般,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夫人听了非常高兴。吕不韦乘机又让华阳夫人的姐姐劝说华阳夫人道:“我听说用美色来侍奉别人的,一旦人老色衰,宠爱也随之减少。现在夫人您侍奉太子,虽然备受宠爱,可您毕竟没有儿子,不如早一点在太子的儿子中结交一个有才能而又孝顺的人,立他为继承人,且像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他,那么丈夫在世时受到尊重,丈夫死后,自己立的儿子继位为王,最终也不会失势,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能得到万世的好处’。不在容貌美丽之时树立根本,等到容貌衰竭失宠后,想和太子说上一句话,还有可能吗?现在子楚贤能,他知道自己排行居中,按次序是不能被立为继承人的,而他的生母又不受宠爱,他自己就会主动依附于夫人,夫人若真能在此时提拔他为继承人,那么夫人您在秦国一生都会受到尊崇了。”

华阳夫人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委婉地跟安国君谈到了现在在赵国做人质的子楚,说他非常有才能,来往的人都称赞他,然后哭着说:“我有幸能填充后宫,但非常遗憾的是没有儿子,我希望能立子楚为继承人,以便我日后有个依靠。”安国君答应了,决定立子楚为继承人。安国君和华阳夫人送好多礼物给子楚,还请吕不韦当他的老师,因此子楚的名声在诸侯中越来越大。

既然地位变了,子楚当然不能再当人质了。吕不韦施展他游说的本领,使赵国同意送子楚回国。正当子楚和吕不韦欢天喜地地打点行李准备回国之时,不料秦赵间长平之战发生了。赵王改变主意,禁止子楚回国。

P22-24

序言

1

历史上,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韩非子·显学》中说:“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起于卒伍。”《六韬》中说:“屈一人下,伸万人上,惟圣人能行之。”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人,指天子;万人,指百官,那么,历史上,能够地位崇高、权势显赫到如此地步的大臣,通常就是宰相。

历史上,每一个胸怀大志、热血沸腾的男儿,都渴望着能够建功立业,加官进爵,这既是他们最大的人生梦想,也是实现生命价值的重要途径。那么,能够官至宰相,就是为人臣者最大的荣耀了。

例如,秦国的吕不韦、李斯,唐朝的房玄龄……都是有勇有谋,功劳显赫的开国功臣,所以,他们才能够位尊职重,辅助国君处理政务。正如陈平所说:“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那些对当时的社会做过杰出贡献的名相,他们的功绩几千年受到后人的交口称赞,他们的志气对后人鼓舞非常,他们的才华为中华民族的智慧加入了不容怀疑的注解。

2

随着朝代的更替,宰相的正式官名先后出现过:相国、丞相、大司徒、侍中、中书令、尚书令、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多达几十种官名。可以说,在所有的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多。

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君主既需要宰相帮助办理政事,又担心宰相的权位过重,危及自身的权力。

所以,历史上,宰相的处境十分尴尬,既有数不尽的荣华富贵,又如履薄冰,随时都有杀身之祸。

例如,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并下令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宰相制度也就宣告结束了。后来,皇帝设内阁大学士协理文书,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明、清习惯上都称授大学士为拜相,再后来,及至雍正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又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但是,这已经没有正式的宰相名分了。

由此可见。在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皇权总是在限制相权、打压相权。那么,在荣与辱之间,宰相应该如何生存,如何施展才能呢?

3

风云变幻,朝代兴替。本书以正史为资料,从历代难计其数的宰相中遴选出这十位名相。对他们的生平详细记述,并对其是非功过略加评点。以还原十段永世鲜活感人的传奇。重现十大名相灿烂的人格光辉,更为了让读者以历史为鉴,以古人旧事为鉴,为今日的修身明志与施展抱负起到一定的借鉴、启示作用。

近年来,关于宰相的戏说历史充斥于影视,固然使历史学家不无忧虑,但另一方面也正说明民众对历史有十分浓厚的兴趣。绝大多数历史爱好者了解和学习历史的目的不是为了研究历史,而是为了获得信念、知识、智慧和乐趣。鉴于此,我们根据读者的需要,提供他们便于接受、乐意接受的读物,在本着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力求文字的趣味性,语言的生动性。翻开本书,徜徉历史的长河,将使读者欲罢不能,拍案叫绝!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7: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