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每天读点经济学(全新升级超值白金版)(精)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作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宿文渊编著的《每天读点经济学(全新升级超值白金版)(精)》没有令人费解的图表和方程式,也没有艰深晦涩的经济学行话,而是以经济学的基本结构作为骨架,以生活中的鲜活事例为血肉,从边际效用递减、供求规律这些最基本的原理出发,全面介绍了与个人、家庭、企业、社会、世界密切相关的经济学常识,包括通货膨胀、货币与银行、利率与金融市场、经济增长、失业、国际经济学、政府与市场等经济学观点,为人们在经济学和现实生活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

内容推荐

经济学是对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进行理论的、应用的、历史的以及有关方法的研究的各类学科的总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经济学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密不可分,经济大势的起伏,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对各种经济学现象已经不再陌生,正越来越切身感受到掌握经济学知识的重要性。与此同时,经济学的一些概念正在走进千家万户,经济生活中的参与者也频繁地接触到“CPI“、“成本”、“股票”等生活中的经济学词汇。

为了帮助读者轻松、愉快、高效地了解经济学知识,宿文渊编写了这本《每天读点经济学(全新升级超值白金版)(精)》。全书从日常生活、生产经营、生存竞争、投资理财、国计民生、宏观政策、对外交往等不同方面系统地讲述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书中没有令人费解的图表和方程式,也没有艰深晦涩的经济学行话,而是以经济学的基本结构作为骨架,以生活中的鲜活事例为血肉,从边际效用递减、供求规律这些最基本的原理出发,全面介绍了与个人、家庭、企业、社会、世界密切相关的经济学常识,为人们在经济学和现实生活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采用生活化的语言,将经济学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之处娓娓道来,让读者在快乐和享受中,迅速了解经济学的全貌,轻轻松松地获得经济学的知识,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思维观察、剖析种种生活现象,指导自己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从而更快地走向成功。

目录

绪章 经济全球化时代,每天要读点经济学

  经济学到底是什么

  经济学如何看世界

  经济学的研究前提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第一章 把握市场交易的内在规律:日常生活中要懂的经济学知识

 第一节 供需关系

  欲望与供给的永恒矛盾——稀缺性

  市场交易的第一前提——产权

  经济学的永恒话题——供需机制

  薄利不一定就能多销——需求价格弹性

  能源供给紧张的背后——供给价格弹性

  有些生活必需品是不会降价的——刚性需求

  丰产并不丰收——蛛网理论

 第二节 价格与价值

  没有用途的物品不值钱——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是什么决定了商品的价格——价格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

  买卖双方思想的碰撞——均衡价格

  钻石比木碗更值钱——价值悖论

  牛肉面的价格能限定住吗——最高限价

  农民从中得到实惠了吗——支持价格

 第三节 市场

  一场有秩序的游戏——市场与市场活动

  冲破小农经济的藩篱——市场经济

  亚当·斯密的法宝——看不见的手

  土地、劳动和资本参与收入分配——生产要素的价格

  企业背后的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

  为什么不同工作之间工资差别很大——工资

  你为什么愿意在楼下买烟——交易费用

  到底谁是上帝的手——市场失灵

 第四节 厂商行为

  自己当老板的经营方式——业主制企业

  共同赢利也需共担风险——合伙制企业

  发达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主体形式——公司制企业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委托经营

  只要有利润就愿意——生产者剩余

  选择饼干还是方便面——生产可能性边界

 第五节 竞争与垄断

  市场上的弱肉强食之道——完全竞争市场

  微软为什么要一分为二——垄断

  市场上就凭几个人说了算——寡头垄断

  企业扩张的快捷方式——谦并

  保暖内衣的冷与热——垄断竞争

  联合起来就能奏效?——价格联盟

 第六节 需求与消费行为

商品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需求定理

享受有差别的生活——消费与消费品

渔翁为什么只要小鱼——消费需求

大米涨价了就多吃面——替代效应

物价涨跌中的消费决策——收入效应

汽车与汽油的销量有什么关系——互补品

 第七节 消费与偏好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消费偏好

服务态度好的商店生意兴隆——消费效用

即使买贵了还是很高兴——消费者剩余

什么主宰着你的消费行为——消费预期

怎样搭配才能花钱最少——消费者均衡

有钱人就该高消费吗?——炫耀性消费

第二章 聆听华尔街的经商智慧:生产经营要懂的经济学

 第一节 生产与成本

究竟定价多少才能有收益——边际成本

增加投入并不意味着增加收益——边际收益递减

企业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利润最大化

无法挽回的成本支出——沉没成本

合理库存的重要性——经营的机会成本

“补钙广告”旺销了肉骨头——外部性

 第二节 经营战略

消费者的需求是无限的——开发潜在需求

小需求催生大产业——长尾理论

抓住最关键的少数——二八法则

女性会成为消费的主力军吗——她经济

“红海”竞争中寻找新的出路一蓝海战略

为何商家也扎堆——集聚效应

 第三节 营销策略

不走寻常路才能出奇制胜——市场营销

对产品需求有清晰的认识——市场定位

做好每一个服务细节——顾客满意度

唐装何以流行——时尚

出色的商品包装比商品更值钱——商品包装

美丽也会成为生产力——注意力经济

花多少钱做广告最合适——广告

 第四节 商家定价

降价是唯一的出路吗——价格战

歧视价格奥妙无穷——歧视定价

定高价还是低价——单一定价

从长远考虑的定价方式——预防式定价

对微软的诉讼为何不了了之——捆绑定价

尾数带9的魔力棒——尾数定价

给消费者一点甜头——折扣定价

 第五节 企业管理

优秀的管理就是生产力——企业管理

分槽喂马的用人策略——人力资源管理

怎样才能激发企业发展的活力——效率与产权明晰

把企业无限做大——股份制

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武器——效率工资

晋商票号的身股制——分享制

企业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企业人治与法治

 第六节 人才与经济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原因——人才经济学

职场中的“金饭碗”——不可替代性

工作之前先算一笔账——择业与跳槽

好羊离不开狼——鲇鱼效应

为什么总是原地踏步——内卷化效应

化繁为简——奥卡姆剃刀定律

塑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竞争优势

第三章 信息时代需要读点经济知识:生存竞争要懂的经济学

 第一节 信息

我们并不了解真实的世界——信息不完全

为什么买的不如卖的精——信息不对称

劣币为什么会驱逐良币——柠檬市场

“穿井得人”的经济学原理——信息传递

先听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信息披露

做经济学世界中的“人精”——信息甄别

为什么有人能利用信息致富——信息提取

 第二节 选择与决策

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卅.会成本

信息不对称的产物——逆向选择

一头大象与统计学家的决定——随机概率

马屁股与火箭助推器——路径依赖

无可奈何下的选择——霍布森选择

 第三节 理性与均衡

任何人都不愿改变的最佳状态——帕累托最优

我们不是完全的理性人——有限理性

人人理性却得不到最好的结果——囚徒困境

海盗如何分金——动态博弈

让威胁发挥效力——威胁与可信度

 第四节 博弈策略

做一只聪明的小猪——智猪博弈

先发优势与后发制人——枪手博弈

让他三尺又何妨——斗鸡博弈

做善用策略的高手——策略欺骗

谈判与讨价还价的艺术——分蛋糕博弈

 第五节 制度与规范

分粥的社会规则——制度

让滥竽充数的人无处可藏——效率

有激励才有动力——激励机制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完美统一——激励相容

制度和纪律是不可触摸的铁网——热炉法则

第四章 如何打理自己的财富:投资理财要懂的经济学

 第一节 货币

认识孔方兄——货币起源

货币为什么能买到世界上所有的商品——货币功能

为什么货币符号能当钱花——纸币

“无脚走遍天下”——电子货币

货币的“规矩”——货币制度

 第二节 银行

金融机构家族的“老大哥”——银行

商业银行的“本钱”——银行资本金

在稳定中增值——储蓄

贷款也有好坏之分——贷款

银行不是“保险箱”——银行风险

 第三节 利率

神奇的指挥棒——利率

利息收入赶不上物价上涨——负利率

最神奇的财富增值工具——复利

储蓄也要收税——利息税

利率变动影响了谁——利率风险

 第四节 证券市场

随时可能倒塌的空中楼阁——虚拟经济

风云变幻的“大舞台”——证券市场

“为他人作嫁衣裳”——投资银行

“钱”的供给与需求——资本市场

代理客户买卖证券——证券经纪人

 第五节 投资

在机会与风险中淘金——股票投资

让专家为自己理财——基金投资

一种高风险的投资行为——期货投资

保值增值的宝贝——黄金投资

风险小,但回报稳定——债券投资

 第六节 理财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

不要向旅鼠学习——理性投资

不做投资的大傻瓜——更大笨蛋理论

如何才能惬意地生活——理财与财务自由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组合投资

其实你可以交更少的税——合理避税

 第七节 保险

风险社会下的明智选择——保险

保险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保险原则

让你高枕无忧——财产保险

与你共渡难关——人身保险

条款看清楚,投保理赔不迷糊——投保与理赔

第五章 居民的钱袋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关注民生要懂的经济学

 第一节 国民经济

老僧为什么带头吃喝玩乐——总供给与总需求

中国不再是封闭的经济体——四部门经济

衡量经济活动的有效尺度——GDP

国家经济的体温计——PPI

看上去挺美,却马上要破碎——泡沫经济

 第二节 经济周期

经济发展的高潮与低谷——经济周期

没有一刻,经济是停滞的——经济流动

经济发展的衡量标准——经济增长率

经济发展过快并不是好事——经济过热

国家需要使出哪些杀手锏——经济衰退

 第三节 国民收入

生活在城市与农村的两个世界里——城乡差距

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GNP

收入差别为什么这么大——个人收入

真正的个人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

 第四节 民生经济

街头巷尾讨论的经济话题——CPI

衡量生活水平的尺度——恩格尔系数

气候是全球“最大的公共产品”——气候经济学

青山绿水与生活改善同步——绿色GDP

 第五节 社会福利

一元钱帮助千万人——社会慈善基金

瑞士人为什么如此懒惰——福利国家

带薪休假去旅游——企业福利

每个老人都会老有所养——老年福利

从此不再怕看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第六节 经济指数

衡量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指标——宏观经济指数

从亚市早盘说起——消费者信心指数

经济自由是摆脱贫困的必由之路——经济自由度指数

哪个城市更适合我们生存——生活成本指数

社会贫富差距有多大——基尼系数

第六章 政府管理宏观经济的学问:百姓看通经济政策要懂的经济学

 第一节 政府与经济

最小的政府是不是最好的政府——守夜人

指令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计划经济

倒卖批文惹的祸——寻租

“挖坑”能带动经济发展——政府干预

灯塔为什么只能由政府来兴建——公共产品

 第二节 财政政策

政府的钱袋子很重要——国家财政

陷入财政窘境的政府——财政赤字

稳健与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什么——财政政策

为什么不愿摘去“贫困县”的帽子——财政补贴

发行国债对经济有什么影响——国债政策

 第三节 货币政策

最后的放贷者——中央银行

认识宏观经济中的货币——M0、M1、M2

格林斯潘打“喷嚏”引起全球“伤风”——货币政策

印钞机对经济的巨大作用——货币发行

银行放出多少贷款对经济的影响——银行准备金率

 第四节 宏观调控

市场失灵下的政府作用——宏观调控

砸玻璃为什么会促进经济发展——乘数效应

为国民经济发展指明方向——经济发展战略

稳定物价是政府的头等大事——价格政策

让贫困地区也能尽快发展——扶贫政策

 第五节 税收

国家为什么要强制征税——税赋归宿

赋与税的区别何在——“税”的演变

税率增高,抽烟的人不减反增——税率

里根一年只拍四部电影背后的秘密——拉弗曲线

 第六节 就业

女大学生为什么会“急嫁”——失业

70岁退休?可预知的人口红利枯竭——人口红利

个人的价值有多大——人力资本

要补休还是要加班费——劳动与休闲

经济增长与失业有什么关系——奥肯定律

第七章 与五大洲的朋友做生意:对外交往要懂的经济学

 第一节 国际贸易

我们生活在地球村——经济全球化

“东亚共同体”难道仅仅是一个梦想——区域一体化

经济领域的世界大战——国际贸易

中国生产瓷器与美国生产葡萄酒一比较优势

什么让各国人民生活越来越好——国际分工

出口与进口的关系——顺差与逆差

 第二节 贸易保护

为什么中国被看成是“非市场经济国家”——贸易保护主义

阻碍国际贸易的限制性措施——贸易壁垒

消除关税的经济成本——零关税

美国农民比中国农民更逍遥——贸易补贴

西班牙人为什么要烧温州鞋——商品倾销

扼住外国商品销售的数量“魔咒”——进口限额

 第三节 国际金融

各种货币之间的关系——汇率

中国早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购买力平价

不得不说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人民币更加值钱了——货币升值

“山寨”货币为什么会得到承认——货币贬值

凶猛的金融鳄鱼——热钱

 第四节 金融危机

美国老太太与中国老太太的故事新解——次贷危机

只能转移的投资风险——次级债券

新世纪第一场全球经济大动荡——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下的国家级灾难——国家破产

刺激经济复苏需重拳出击——4万亿元投资

谁能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粮食危机

 第五节 经济转型

美国记者为什么离不开中国产品——中国制造

世界工厂还是世界加工厂——加工贸易

利用合法途径争取自己的权益——反倾销

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出口替代

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走出去”战略

自主创新才能有发展——中国创造

试读章节

《艺文类聚》里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齐国有一个人家的女儿,有两家男子同时来求婚。东家的男子长得丑,但是很有钱;西家的男子长得俊美,但是很穷。父母一时间陷入了两难之中,不知道该如何抉择,因为无论选择哪个都会有所失。于是父母便征询女儿的意见:“要你自己决定愿意嫁给谁,要是难以启齿,不便明说。就以袒露一只胳膊的方式,让我们知道你的意思。”女儿便袒露出两只胳膊。父母感到奇怪,问其原因,女儿说:“想在东家吃饭,在西家住宿。”

其实对于“齐女”来说,东家、西家都具有吸引力,无论选择哪个,都会造成机会成本的损失,这也就是为什么“齐女”不能作出决策的原因。

机会成本并非会计学意义上的成本,而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学概念。要想对备选方案的经济效益作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价,必须在作决策前进行分析,将已放弃的方案、可能获得的潜在收益作为被选取方案的机会成本计算在内。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小李原来在一个政府部门上班,每年有10万收入。现在,小李决定下海经营一家餐馆。每年的全部收入是11万元,会计成本是10万元,包括买菜、买肉、员工工资、税收和各种其他费用。他的会计利润就是:

11万-10万=1万

但是,经济学家认为小李没有赚钱,反而赔了钱,至少赔了9万。因为,如果小李的时间不是用于开餐馆,而是继续在政府部门上班,他就会有10万元,现在他只有1万元,所以,他至少赔了9万元。问题出在他少算了成本,不能只算买菜、买肉等的成本,为了开餐馆,他放弃的收入也是成本,而他没有算上。

这里的非同凡响之处在于,在一般人看来,干什么都可以挣钱,都可能有利润;而在经济学家看来,在一定的时期内,只有做一件事情才有利润,做其他任何事情都亏损。为什么?比如一笔资金,有1000个项目可以投资,最多只能在一个项目上有经济利润。这意味着投资这个项目得到的收入,比做这个项目的机会成本大,也就是比所有其他项目获得的收入都大。如果还有另一个项目也有经济利润,那就意味着,这个项目的收人也大于所有其他项目的收入,包括前一个有利润的项目,这就矛盾了!

所以,只有把资金投到那个唯一产生利润的项目上去,才真正有经济利润,才是正确的决策,其他的都是错误的。这是经济学的高明之处,会计学认为任何一个项目都可能有利润,而经济学认为只有一个项目才有利润。

我们做事情必须考虑机会成本。也就是,不但要看由于做这件事我们得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看因为做这件事情,我们失去了什么。如果失去的比得到的还多,这件事情就不值得做。

有一句话叫“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有人请你吃午餐,他出钱,而且不附带任何条件。这是免费的么?不是!因为你用于跟人吃午餐的时间,是你的资源,它有多种用途,除了跟人共进午餐,它还可以用于跟朋友聊天、午休、逛街、打游戏、上网,甚至静坐遐思。如果你去吃这顿“免费的”午餐,你就放弃了其他的享受,也许这些享受中的某二项其价值比吃这顿午餐对你更有价值,也就是效用更大。所以,你吃的这顿午餐不是免费的。即使有人请你吃饭,你也不一定就高高兴兴兴地去了,而是要考虑你吃这顿饭的机会成本有多大。有时我们抱怨,请人吃饭,那个人却不来。其实,人家是考虑了机会成本。

常常听新闻报道说,某家大企业又创造了多少利润。如果用经济成本计算,还有没有利润呢?也就是说,如果投入到这家企业的这些资金,给了其他企业,后者的产出又如何呢?只有在投给这家企业比其他企业能获得更多的收入时,才证明把资金投入到这家企业是划算的。如果把资金给别的企业能产生更多的收入,那么这家企业就不再是盈利的,而是亏损的了。资金配置到这样的企业就是一种错误的配置。

因此,一个社会的资源,必须进行科学的配置,把它配置到有经济利润的地方去,才是最佳的选择。如果错配,整个社会的利益就会减少。因为社会为得到这个收入,放弃了更多的收入。

谁能进行正确的配置呢?几百年来的实践证明,市场是最好的手段。说到底,市场是一种拍卖机制,企业之间通过竞争,会引导资金流向有利润的地方。市场力量越薄弱的地方,人们越不富裕,为什么?就是因为市场的力量太有限了,资金,这个最稀缺的资源,都被行政配置了,它们都没有流到有利润的地方去。机会考虑,对于资源正确配置非常重要,对于我们作出正确决策,非常有启发!

经济学的第三个独特视角是均衡考虑。

均衡本来是物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指一个物体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作用下,而暂时保持一种静止不动的状态。经济学把这个概念借用过来,作为自己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

P8-9

序言

经济学是对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进行理论的、应用的、历史的以及有关方法的研究的各类学科的总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经济学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密不可分,经济大势的起伏,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对各种经济学现象已经不再陌生,人们正越来越切身感受到掌握经济学知识的重要性。与此同时,经济学的一些概念正在走进千家万户,经济生活中的每个参与者都能了解“CPI”、“成本”、“股票”等生活中的经济学词汇。

在现实中,我们的生活时刻被经济学的影子所萦绕,无论做什么都充满着经济的味道。蓦然回首之时,我们会发现经济学原来就在我们身边。经常关注各大门户网站的人,很容易就会总结出目前中国的热点问题,比如,社会保障、住房、教育、医疗、物价、腐败、诚信、城建、就业、私有财产等问题,一口气就可以说上十来个,所有这些问题没有一个不与经济学密切相关,也没有一个不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而老百姓关注这些经济热点无非是想多积累点经验,以便自己面临利益博弈时,能多得点好处。有心者也许还会注意到,我们的一举一动几乎都与经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商品价格起伏涨跌,口袋里的钞票价值增减,是买房还是炒股……而每个人的成长又何尝不充满了经济上的算计:当我们是学生时,家长要替我们算计是不是应该选择好一点的教育;大学毕业后,我们和家长一块算计是继续读研,还是工作;工作后有了收人我们要决定该把多少用于支出,该把多少用于储蓄,该把多少用于投资;有一天有了自己的企业,我们还要算计自己的产品该收取多高的利润;还有我们的终生大事,该娶一个什么样的老婆,该嫁一个什么样的老公,虽然感情很重要,但最终还是要以利益来衡量,感情和面包都需要,或者面包还更重要一点……每一件小事背后其实都有一定的经济学规律和法则可循,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经济学。用经济学的原理来反观我们的生活,其实我们就是生活在一个经济学乐园里,人生时时皆经济,生活处处皆经济。

正当各种经济现象及经济规则在我们身边交错上演时,我们真正能全面了解经济学并能让经济学为己所用的人却为数不多。虽然作为普通老百姓不必要像经济学家那样把经济学研究作为职业,但是要更深刻地了解那些存在我们身边的、关乎我们幸福和成功的生活现象背后的本质和真相,以便让我们在面临某些问题时能够更加睿智,少投人一些沉没成本,也就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没有任何意义和回报的浪费,不学经济学、不懂经济学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构建起和经济学家一样的思维方式,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庞杂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在充满复杂博弈的谈判、体力的角逐和智力的较量中获得最大的收益,成为更精明的消费者、婚恋专家、业绩卓著的企业家……乃至获得最终的成功。正如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所说的那样:“经济学知识是一门每个做大事或做小事的人都需要懂得一点的学问,只有那些准备上荒岛去开荒且不与外界社会往来的人,学习经济学才会成为多余的事。”

总之,经济学所涉及的范畴既包括政策制定者如何“经国济世”的大谋略,也包括一家一户怎样打醋买盐的小计划。所以无论你是鲜衣华盖之辈,还是引车贩浆之人,经济学都与你息息相关。可以说,经济学是一门生活化的学问。懂得一些经济学知识,可以帮助你在生活中轻松地做出决策,过上有清晰思路的生活。

为了帮助没有学过经济学的读者轻松、愉快、高效地了解经济学知识,我们特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了这本经济学通俗读物《每天读点经济学》。本书没有令人费解的图表和方程式,也没有艰深晦涩的经济学行话,而是以经济学的基本结构作为骨架,以生活中的鲜活事例为血肉,从边际效用递减、供求规律这些最基本的原理出发,全面介绍了与个人、家庭、企业、社会、世界密切相关的经济学常识,包括通货膨胀、货币与银行、利率与金融市场、经济增长、失业、国际经济学、政府与市场等经济学观点,为人们在经济学和现实生活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

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采用生活化的语言,将经济学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之处娓娓道来,让读者在快乐和享受中,迅速了解经济学的全貌,轻轻松松地获得经济学的知识,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思维观察、剖析种种生活现象,指导自己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更快地走向成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5: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