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放下(快乐之道)(精)/迷悟之间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星云大师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星云大师最畅销的励志经典;冯骥才、阎崇年、于丹、李焯芬、张德芬等联袂推荐!

《迷悟之间》清新质朴、别具一格、直指人心,对佛法的解说突破刻板的传统,极富创意。是难得的励志经典,也是台湾的金牌畅销书,全球销量已逾二百多万册。

这本《放下(快乐之道)》为丛书之一,星云大师以清新的话语,告诉读者只有提得起才能放得下。

内容推荐

在《放下(快乐之道)》一书中,星云大师以悲天悯人的情怀作答。通过九十余篇励志小品文,星云大师以清新的话语,告诉读者只有提得起才能放得下,为什么要能放下身段、保持低姿态?怎样散发生命的光辉和芳香的气质?星云大师的文字有着圣言般的说服力,却又朴实无华,使人读之如醍醐灌顶般豁然开朗,令人茅塞顿开。

目录

放下与提起

不死的生命

白日梦

机巧招祸

认养

正见的重要

肢体语言

信箱

永不言败

隐恶扬善

颠倒妄想

生命的重心

人贵相知

服务的重要

明天

看清问题

说“大”

善解人意

打开心的门窗

掌握时空

流行的奴隶

遥控

有心与无心

学习的动力

灵感

吃的艺术

胎教

活页笔记

加持的真义

做官者

自我教育

生活的情趣

跑龙套

假相

为善常乐

基因与业力

重视承诺

刚与柔

生活品质

工具箱

生肖的意义

搭便车

应用三宝

记取教训

礼多人不怪

人生规则

谴责的艺术

深度与广度

保持距离

下课以后

道歉的学问

地域情结

理性与感性

低姿态

人生的考题

问题人物

立遗嘱

丑陋的生命

选佛场

“敢”的力量

传家之宝

包装

迎接挑战

时空之间

上班时间

时效性

香的语言

做人

家的真意

宠物

挫折教育

逆向思考

善缘好运

新年的意义

书的妙用

反败为胜

妄想与理想

微笑之美

不读书

用人学

填海

反主为客

坚持

伸缩缝

烦恼来了

放下身段

心情转换

特效药

淡中有味

再生

无怨无悔

读后感

门里门外

定律

快乐之道

附录:星云大师佛学著作

试读章节

放下身段

身段就是一个人自恃的身份,有的人以家世觉得自己的身段很高,有学问的人觉得自己不同凡响,有钱财的人觉得自己不同旁人,有名位、有才华的人,认为自己比较有尊严,并藉此来抬高自己的身段,而事实上若依赖这些作为身段,是非常不合时宜的。

如果家世带给我们身段,作为孔子、曾国藩、李鸿章的后人会受人尊敬,但同时也要靠自己的努力,继承和发扬曾国藩、李鸿章的节操与德学。又有人自以为金钱会提高身段,试问金钱有喜舍、有功德、有贡献吗?不然一个守财奴即使有再多的金钱,也无法提高自己的身段。另外,能读书,有才华的人,也要谦虚、结缘,才能受到众人尊敬,光凭学问与才华是远远不够的。

司马相如、卓文君放下身段,开小吃店维持生计;范蠡带了西施隐姓埋名,放下身段从商,而成为后来的陶朱公。越王勾践放下身段服侍吴王夫差,终于复国;宣统皇帝放下身段,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担任中山公园园丁,而能延续生命。

历代贤明帝王放下身段,微服出巡,与民同欢乐、共甘苦。环亚百货董事长郑绵绵,十七岁时放下身段以擦玻璃体会生活;台北市长马英九放下身段,参加划龙舟、晨跑、打球等活动,展现亲和力之余,更受到全民的热情爱戴。

京剧的演出也讲究身段的优美,名伶平常坚持保健来维持身段适中。许多人不肯做一些工作,就是放不下身段;觉得做人屈辱,也是由于放不下身段之故。

现在全世界的经济不景气,由于台湾的大公司裁员,失业的人太多,假如过去是处长、科长的人,不肯放下身段,哪里再能找到职业呢?假如肯放下身段,摆个小面摊,或者到市场去卖菜。甚至过去大陆在战争时,多少贫苦人士把此处的东西卖到彼处去,所以走单帮、做苦力,能够放下身段,以待时机,有什么不好呢?

放不下身段也是一种执着,人活在世上,就是要追求快乐;快乐源自于放下、自在,不为旁人一句话而恼,不为他人一件事而怒。人生唯有少执着,多放下,对名利不执着,对权位不执着,对人我是非能放下,对情爱欲念能放下,才能享受随缘随喜的解脱生活。

心情转换

有人问:“怎样才能生起慈悲心?”答曰:“若将苦乐立场互相调换,就会生起慈悲心。”

假如再有人问:“怎样能够具有智慧?”答曰:“若能反省责己,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产生智慧。”

又有人问:“怎样才能够转悲为喜,转苦为乐?如何转换自己的心情?”答曰:“一由于自己力量薄弱,二因为无明而不能了解自他关系。如果想要转悲为喜、转苦为乐,必须凡事多为他人想,不要全为自己想;凡事多往好处想,不要只往坏处想,自能转换自己的心情。”

烦恼就好像水果的酸涩,只要有阳光、水分,酸涩也会变得甜美。你怪污泥肮脏,如果没有污泥,哪里能长出清净的莲花?没有泥泞不平的小径,哪来康庄光明的大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黑暗,哪有光明?没有罪恶,哪有善美?只要你看得开、想得通,自己心中不被恶煞盘踞,光明、欢喜自然就会照来。

转换心情,以责人之心责备自己,以宽恕自己的心去宽恕别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要想到我是有身份的人,要表现自己的气度;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要想到都是我的罪过。说错话,做错事,只要认错,当下心情就会得到舒解。

“哭婆变成笑婆”不也是在一念之间吗?婆媳之间有些意见,总要想到彼此是一家人,我爱她,她爱我,以跳探戈的想法,何必计较那么多呢?用不欢喜她的心情,怎么会赢得她来欢喜我呢?

老爸老妈总怪儿子不关心、不孝顺,儿女也是觉得老爸老妈思想不开通,平时又爱唠叨不休。心灵脆弱的人容易生病,有病必需要有药物来治疗,因贪而起的病要以喜舍来对治,因气引起的病要以欢喜来对治。心情嫉妒时,要想到:有朝一日一定要超过他。要争气不要生气,而且是不争一时,要争未来千秋万世。要常想:不要在意,随时间迁移,没有必要在意。不要计较比较,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既然心灵蒙蔽了,何不换一张画纸,画一幅“万里晴空,一朝风月”呢?

P184-187

序言

迷悟一念之间

从二〇〇〇年四月一日开始,我每日提供一篇“迷悟之间”的短文给《人间福报》,写了近四年,共一—二四篇。于二〇〇四年七月结集编成十二本书,由台湾的香海文化出版。

此套书截至目前发行量已近两百万册。曾持续被《亚洲周刊》、金石堂、诚品等书局列入畅销书排行榜,三十一位高中校长联合推荐,以及许多读书会以此书作为研读讨论的教材,不少学生也因看了《迷悟之间》而提升了写作能力等等。

由于此套书具有人间性和普遍性,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除了中文版,其他国家语言的版本有:英文、西班牙文、韩文、日文……全球各种译本的发行量突破了五十万册。尤其难得的是,大陆“百年老店”中华书局也要在二〇—〇年五月出版中文简体版,乐见此套书能在大陆发行。

曾有几位作家疑惑地问我:“每日一篇的专栏,要持续三四年,实非易事!你又云水行脚,法务倥偬,是怎么做到的呢?”

回顾这些年写《迷悟之间》的情形,确实,我一年到头在四处弘法,极少有完整的、特定的写作时间。有时利用会议或活动前的少许空当,完成一两篇;有时在跑香、行进间,思绪随着脚步不停地流动;长途旅行时,飞机舱、车厢里,更常是我思考、写作的好场所。

每天见报,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读者的期待,则是不忍辜负的使命。虽然不见得如陆机的《文赋》所言:“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但因平时养成读书、思考的习惯,加上心中恒存对国家社会、宇宙人生、自然生命、生活现象、人事问题等等的留意与关怀,所以,写这些文章并不是太困难的事。倒是篇数写多了,想“题目”成了最让我费心的!因此,每当集会、闲谈时,我就请弟子们或学生们脑力激荡,提出各种题目。只要题目有了,我稍作思考,往往只要三五分钟,顶多二十分钟,就能完成一篇或讲理述事、或谈事论理的文章。

犹记当初为此专栏定名时,第一个想到的名称是“正邪之间”,继而一想,“正邪”二字,无论是文字或意涵,都嫌极端与偏颇,实在不符合佛教的中道精神,遂改为“迷悟之间”。我们一生当中,谁不曾迷?谁不曾悟?迷惑时,无明生起,烦恼痛苦;觉悟后,心开意解,欢喜自在。

其实,迷悟只在一念之间!一念迷,愁云惨雾;一念悟,慧日高悬。正如经云:“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菠萝、葡萄的酸涩,经由阳光的照射、和风的吹拂,酸涩就可以成为甜蜜的滋味。所以,能把迷的酸涩,经过一些自我的省思、观照,当下就是悟的甜蜜了。

曾经有些读者因为看了《迷悟之间》而戒掉嚼槟榔、赌博、酗酒的坏习惯;也有人因读了《迷悟之间》而心性变柔软,能体贴他人,或改善家庭生活品质,甚至有人因而打消自杀的念头……凡此,都是令人欣慰的回响。

《六祖坛经》里写道:“不悟,佛是众生;一念转悟,众生是佛。”迷与悟,常常只在一念之间!祈愿这一千余篇的短文,能轻轻点拨每个人本自具足的清净佛性,让阅读者皆能转迷为悟、转苦为乐、转凡为圣。

星云

二〇一〇年二月

于佛光山法堂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5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