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汪国真精选集(世纪文学经典)(精)
分类
作者 汪国真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汪国真精选集(世纪文学经典)(精)》是汪国真诗歌与散文的精选集。汪国真的诗在主题上积极向上、昂扬而又超脱,充满睿智和哲思。

他的作品一经问世,就深受广大少男少女的喜爱,以至在20世纪90年代形成一股“汪国真热”。其诗集销量创有新诗以来诗集发行量之最。

据北京零点调查公司1997调查“人们所欣赏的当代中国诗人”,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诗人中,汪国真名列第一。

内容推荐

“世纪文学经典”精装书系,20世纪华文名家荟萃,读者和专家共同评选,名作汇聚,学者作序,宜读宜品宜藏。

汪国真以一颗“返璞归真”的诚心,敏锐捕捉生活的真谛,写下昂扬而又超脱,充满睿智和哲思的文字,感动和慰藉所有年轻的心。

《汪国真精选集(世纪文学经典)(精)》萃取汪国真四大“年轻”诗集精华,集合最具代表的《热爱生命》《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山高路远》《如果生活不够慷慨》等百余首经典诗歌,精选优雅、清浅、睿智的《我喜欢出发》《走出孤独》等散文作品,另收入诗人自选书画。

目录

谈汪国真的诗 张同吾

赤诚之心 真挚之情 吴湘洲

诗歌编

 思想者·世相

 旗帜/问/是真将军不佩剑/永不改变/望云际水流/只为想问候/毕业/有一颗心/把自己融入自然/我携着色彩而来/给我一个答案/春日心语/思/思想者/向往/问远方/海滨夜话/感觉/期望/生活片断/倘若才华得不到承认/或许/一片向往/人不长大多好/诽谤/无题/不要总说“好吧”/世相/不想告别/背影/回忆/叶子黄的时候/生命的真实/远点/自爱/那凋零的是花/那把伞/问琴什么做弦/风不能,雨也不……/岁月,别怪我太挑剔/孤独/忍受/我已经长大了/我还是想/泪与旗/洞察/从前的歌谣/真的/风格/无题/世事望我却依然/不是/缅怀/日子/选择/但是,我更乐意/我把小船划向月亮/应该打碎的是梦/如果生活不够慷慨/留一颗心给尊严/这就是生活/不因小不忍/当我们不再那样年轻/不要那么多“学问”/生活告诉我们/只比苦难多一点/心灵的天空/你就是你/在往事潋滟的波光上/高傲不是高贵/生命中最可宝贵的/死去的生/我干吗不快乐/希望是生命的天/汛期来了/渡河

 心中的玫瑰·初恋

 你就是我的梦/希望你活得潇洒/恨有多少/月明星稀的晚上/我不是你的风景/我的心你可懂得/那会是一个永远/思念是风是云是婵娟/一个季节的变化/偶感/握住我的手/最初的湖莲/分手以后/心中的玫瑰/无言的凝眸/生命之爱/白栅栏/赠我一只苍鹭/只要彼此爱过一次/远方的来信如银箔/是否/永在一起/走向天涯/默默的情怀/悄悄话/我愿/黄昏的小路/原来那是一份思念/沉默就是我们的语言/不要急于相见/我能够不流泪/淡淡的云彩悠悠地游/爱你,不需要理由/留言/爱的片段/初恋/虹/忘我的境界/我想

 青春时节·去远方

 挡不住的青春/美丽的季节/青春不承认沙漠/跨越自己/看海去/雨夜/为了明天/让生命和使命同行/想 象/别等/我微笑着走向生活/依然存在/让我们把手臂挽起/青春时节/山高路远/热爱生命/春天的儿女/走,不必回头/一夜/一个梦/致理想/妙龄时光/我喜欢自然/去远方/学会等待/我乘着风儿远游

 江南雨·故园

  海的温柔/寂静的山野/故园/秋/三月/故乡/音乐/惜时如金/我喜欢传说中的蓠草/更把琴声抚向夕阳/夜雨敲窗/春天来了/蝴蝶/月光/青檀树/酒/都市风景/冬天/晚归/日晷/一叶秋黄/小城/江南雨/镜子/春的请柬/你/咖啡与黄昏/悼三毛/线条/桥/向往的境界/真想/欣赏/请把那月光收藏/路灯/望海/天柱松/春到水乡/南方和北方/落日山河/小鸟、大树和土地

  知音·秋日的思念

  不问,是理解/母亲的爱/给友人/感谢/思念/知音/纪念/有一种语言/叠不起的心绪/愿看你从容/我知道/倾听/我不期望回报/秋日的思念/能够认识你,真好/友情/友人

散文编

 流行

 毁谤

 选择

 执著

 势利

 贪婪

 忠告

 处世

 偏见

 美与风度

 评论

 真诚

 个性

 魅力

 淡泊

 纯洁

 眼光

 等待

 理智

 微笑

 修养

 才华

 诗歌

 磨难

 潇洒

 欣赏

 秘密

 清高

 孤独

 忍耐

 谦虚

 宁静

 承诺

 感情

 逆境

 生活

 真实

 嫉妒

 忧郁

 愤怒

 流言

 沉默

 自信

 服饰

 虚荣

 失恋

 态度

 说爱

 贫穷

 崇拜

 深沉

 浅薄

 美与爱情

 完美

 宽容

 高雅

 教育

 我喜欢出发

 友情是相知

 黄昏里的琴声

 有那么一个日子

 走出喧嚣

 往事如昨

 头上是片湛蓝的天

 走出孤独

 早点回家

 买书

 我最初的文学生涯

创作要目

试读章节

磨难

磨难有如一种锻炼,一方面消耗了大量体能,一方面却又强身健骨。

对待磨难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主动迎接,一种是被动承受。古时的斯巴达青年,迫于风俗的,压力,每年都要在神坛上承受笞刑,以增强忍受磨难的耐力。此举同时具有主动和被动这两种因素。

主动迎接磨难的人,在忍受磨难的痛苦时,内心多是坦然的,磨难使他好像刀剑愈见锋芒;被动承受磨难的人,在为磨难所煎熬时,内心多充满惶惑,磨难使他仿佛卵石愈见圆滑。

过多的磨难,对于一个英雄来说,或许是件幸事,诚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却无论如何是一种不幸,中国的近代史已把这一点昭示得清清楚楚。古人言:多难兴邦。这只是一种狭义上的真理,而不是广义上的真理。

英国作家希尔顿在他的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虚构了一个地名——香格里拉。后人多把香格里拉喻为世外桃源。

遗憾的是,人们命运中的香格里拉总成虚幻,而生命中坦塔罗斯式的磨难却是百分之百的真实。

就人生而言,总是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少,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多;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浅,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深……因此,若想做一个非常平凡的人,则是磨难少一些更好;若想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则不妨多经历些磨难。

人的容颜往往和磨难成反比,人的魅力往往和磨难成正比。

磨难能使人优秀,也证明着这种优秀。如果既想成为优秀,又想远避磨难,这样的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

潇洒

这个世界,真正潇洒的人不多,故作潇洒的人不少。

不过,潇洒是绝对“故作”不出来的,否则,人人都会很潇洒,世间也就没有了潇洒。

可悲复可叹的是,一些故作潇洒的人,往往自我感觉良好,以为自己真的很潇洒。这时,他给人的感受,宛如重温了西方人常说的一句话——我的上帝呵!

内心的潇洒是一种境界,它的极致是无我——脱尘出世;

外表的潇洒是一道风景,它的极致是有我——舍我其谁。

遗失了一件珍贵物品,只在心中懊恼片刻,便弃之脑后,这是一种潇洒。

与恋人分手,在心中惋惜了几天,便平静如初,这却不是潇洒,而是从未真正爱过。  当你刻意模仿潇洒的时候,是你离潇洒最远的时候;当你无意潇洒的时候,是潇洒离你最近的时候。

有人认为,那种一掷千金的派头就很潇洒,这真是对潇洒的误会和嘲弄。摆这种派头,除了证明这钱八成不是他自己辛苦挣来的外,并不能更多地说明什么。

这样的人一旦落难,不要说潇洒,恐怕连自尊都不一定能保得住。有谁见过落难的阔少或暴发户是如何表现潇洒的吗?

潇洒,是一种本色。那些特别潇洒的人,也就是把本色自然表现和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程度的人。

失去了本色,也就没有了潇洒。

不畏人言,也是一种潇洒。

畏惧人言,必定常常裹足不前。

一个常常裹足不前、犹豫不决的人,是没有潇洒可言的。

谁不爱潇洒?

谁又能潇洒?

具有博大胸襟的人,才有可能在心灵上潇洒;具有自信和实力的人,才有可能在外表上潇洒。这样的潇洒,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潇洒。生活当中,那种更多的只是接近于漂亮意义的潇洒,与真正的潇洒比较起来,实在不过是“雕虫小技”,它既无助于一项伟大的事业,也无助于一个崇高的人生。

P176-179

序言

谈汪国真的诗

张同吾

我与诗人汪国真二十多年前相识,他的聪敏和儒静以及写诗的勤奋和对诗的热情,都给我留下鲜明的印象。那时他的作品偶见报端,在诗界鲜为人知:未久便闻他的诗受到青年读者的喜爱,乃至多有相互传抄废寝忘食者。嗣后便有诗集《年轻的潮》和《年轻的思绪》等以最快的速度出版,销售十几、几十万册,形成一次次小小的出版和阅读的热湖。

的确,总有各种各样的“潮”,瞬息风动,云聚云飞,潮涨潮落,让人目不暇接。对于我,为潮涌而波动的心态早已同青春的年华和真纯的梦幻一起融入生命的年轮,化为理性的积淀。但是我能理解,少男少女的梦是美丽的,仿佛人生的道路应该铺满鲜花,仿佛成功的殿堂应该近在咫尺,仿佛友谊就该是煦煦熏风绵绵春雨,仿佛爱情就该是花中倩影月下琴弦。然而,少男少女的梦唯其天真稚嫩便易于破灭,于是在稚气里渴望成熟,在迷惘中欲辨真伪,在痛苦中寻求抚慰,在瞬息万变中有太多的悲泪和喜泪,在已知和未知中有太多的肯定和否定,都在期盼理解。这种复杂的心态既有鲜明的青春属性,又有内在的文化属性。那时,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传统的人格模式受到冲击和挑战,人的心理素质和行为方式在急剧裂变。其明显特征,是缺乏传统意识上的对外部世界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强烈地拒绝前人所积淀的人格价值观念,以实用主义对待自己,以批判态度对待社会,由于感知到自我命运的不确定性,从而嘲弄理想主义”(《人格的重塑与实现》)。人格价值逃避传统的现实状况和对未来重塑的必然要求形成了一种难以解脱的矛盾,这是自我意识强化和对外部世界责任感淡漠的矛盾,也是对世界命运、人生命运在微观上清晰与在宏观上模糊的矛盾,这种矛盾必然加剧个人心境的渺茫和心弦的振颤。

汪国真的诗可谓是应时而至了,像是清风一缕,像是流云一片,像是碧水一潭,像是醉月一弯。他说:“雨很甜/云很秀/风很香/哦,三月/三月深处/是淋湿了的故乡”(《三月》)。那么,少男少女们淋湿的梦,就在雨甜云秀风香的童话世界里妙舞翩跹了。

汪国真的诗,笔致是圆熟灵秀的,色彩是清丽淡雅的,感情是纤细温婉的,基调是在明快中含着几许淡淡的惆怅。“你也沉默/我也沉默/我们中间有一条/无名的小河/默默地流着//你也不说/我也不说/任凭思念的白云/从河面上/悄然飘过”(《前边,有一座小桥》)。他能很准确地把握初恋的心理,并且刻画得精微而美妙。他告诉人们,“善良,不是夜色里的松明/却总能把前途照亮、热血点燃/真诚,不是春光里的花朵/却总能指示希望,把憧憬编织成花篮”(《美好的情感》)。他以善良和真诚作为人生的信条,面对人生际遇;他以诚恳之情传导自己的心声:“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热爱生命》)。当然,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也会“有一缕苦涩萦绕心里/迎着你是雾一样的惆帐/背过身是云一样的思念”(《旅伴》)。正是因为浸润着温馨而柔婉的情思的诗句能够和萦绕在少男少女们心头的情绪丝丝入扣,才在他们当中产生共鸣;正是因为他以哲理式的诗句表现进取向上的心志,才能感奋许多读者的情怀;正是因为有许多“春天,是个流泪的季节/你别忘了打伞”这样迷蒙的意象,才牵引着许多情窦乍开初探人生的青年,牵引着许多粗通文墨而又情思缱绻的青年,走进一片曲径通幽的圣地,以安放自己的灵魂。

我们应该尊重每个诗人自己的美学个性和艺术风格。汪国真以纯净的感情浇灌着他的纤巧而美丽的诗艺之花,并把它们奉献给社会。他应该获得人们的理解和恰如其分的评价。他在学诗未久初试锋芒之后便得到风卷云拂般的鲜花和掌声,不能不认为这也是一种价值的实现。但是,鲜花和掌声都不是衡量诗的价值的根本标准。从诗学意义和美学原则来审视,他的诗有着明显的不足与缺憾。就诗风而言,不管是豪壮还是温婉;就构架而言,不管是恢宏还是精巧;就语言而言,不管是明朗还是含蓄,一切优秀的诗篇都应该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真理和对美的新鲜发现,都应该表现出诗人对时代精神的灵敏的捕捉和准确的把握,都应该渗透着诗人对价值观念的新鲜而准确的判断。汪国真早期的诗,也难免意象比较狭窄和轻浅:拿起镜子,则“常感叹岁月的流逝”(《镜子》);看看《小湖秋色》,只是“风来也婆娑/风去也婆娑/湖边稀垂柳/湖中鱼儿多”;写钟情也写留恋,写春花也写秋月,写夜的温馨也写笑的甜蜜……太窄的个人情肠,太小的一己悲欢,太浅的感情波动,必然显得精神内涵的淡薄。他写的《雨西湖》意境很美,语言也富有韵味:“西湖细雨里/一片苍茫/不见了莺飞草长/苏堤长长 白堤长长”,“有多少雨滴/就溅起多少幻想/西湖友人笑我/晴也寻常 雨也寻常”;他的《小城》更是风情恬淡了:“小城在梦里/小城是故乡/小城的石径弯弯/小城的巷子长长”,“小城没有/烟囱长长的叹息/小城没有/声音汹涌的波浪”……的确,它的“旋律是潺潺的”,但毫无时代特征,而颇似对一种古旧的闲士文化的重认。当前,人们的诗歌观念百态纷呈,但有一点我却可以认同:诗是意象符号系统。汪国真的作品中有些篇什,嵌入一些非意象化的格言式的句子使之意象疏散,也便冲淡了诗的意味。例如“世界是这样的美丽/让我们把生命珍惜”,“只要我们拥有生命/就什么都可以争取/一年又一年/为了爱我们的人/也为了我们自己”(《让我们把生命珍惜》)。所谓诗的哲理,一般是指诗化的哲学,在新鲜的意象中包容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包容着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无穷奥秘,也包容着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内在规律,能够给人以多层次的启迪。诗的创作不是生活表象信息的汇聚,也不是平白的类型化的语言的组合,而是主观与客观相融合的过程中新颖而精美的意象群的诞生,这才是阵痛中的辉煌。

汪国真的诗歌从风行一时到今日的再版再印,说明它在群众中仍有着众多读者,在诗歌这个广阔的世界里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诗歌不太景气的这样一个年代,在许多诗人自费印书的这样一种情况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值得我们去反思。古人言:文人相轻,当今的诗人也难免相互轻视,这对诗歌的健康发展不是一个好的现象。我认为广大爱好和写作诗歌者当正视己所不足,吸收彼之所长,以此来破陈出新,推进诗歌的发展,拓宽诗歌的天地,作出有益于诗歌兴盛的贡献。

二十多年,变化翻天覆地。当年的诗者,或者中途易辙,作别一番世界的求索者;或者湮没无闻,沉入谋食者的流里;或者勤勤恳恳,创作不断,求索不绝,在诗歌这一块土地上默默耕耘。但我想作为一个真正的诗歌爱好者,无论他做什么,总不会离诗歌太远。

期间,我听闻汪国真还兼顾书画的创作,成果亦可喜,许多名山胜地多有其书法作品之镌刻。近年来,汪国真又开始音乐的研究和创作,并对三百多首古诗词谱了曲,这也是一份对古诗文化普及的工作,也是深可表扬的。

2011年6月24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3: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