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充电站丛书”从数码、铁路、天文、心理、基因、物理、植物和进化论八个方面普及较新的科技成果,同时揭示科学误区。希望通过全面的知识、新颖的视角、科学的体例、权威的编写,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满足青少年的求知欲,成为青少年探索世界的必备工具。
郑军创作的《破译心理密码》以心理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使用青少年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帮助读者建立有关心理学的正确印象。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破译心理密码/科学充电站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
出版社 | 山西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科学充电站丛书”从数码、铁路、天文、心理、基因、物理、植物和进化论八个方面普及较新的科技成果,同时揭示科学误区。希望通过全面的知识、新颖的视角、科学的体例、权威的编写,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满足青少年的求知欲,成为青少年探索世界的必备工具。 郑军创作的《破译心理密码》以心理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使用青少年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帮助读者建立有关心理学的正确印象。 内容推荐 郑军创作的《破译心理密码》以心理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使用青少年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帮助读者建立有关心理学的正确印象。本书既介绍一般心理规律,也讨论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既介绍心理学入门知识,也介绍一些最新成果。本书力避猎奇、渲染的写作方式,将心理学与各种伪科学、变相的封建迷信区别开。 目录 一 心理学是什么 1.心理学家在做什么 2.不知道你在想什么 3.从“心理原子”到“心理分子” 4.从个体到社会 5.从心理到生理 6.现实问题,先调查,后发言 7.幻想中的心理学 8.浪漫的心理学 9.这些也不是心理学 二 认知,从外到内的心理过程 1.人体就是探测仪 2.向外界探索 3.黑暗感觉 4.“世界”成于脑中? 5.符号:一个平行世界 6.从“联想”到“思维” 7.精神平衡与世界真相 8.世上人人都无知 9.“记”和“忘”都有用 10.人人都在写“自传” 三 动作,从内到外的心理过程 1.一举一动有深意 2.身体与动作 3.什么是必需动作 4.什么是辅助动作 5.什么是间歇动作 6.怎么给动作打分 7.工程心理学——尖端动作研究 8.体育心理学——动作研究的重要战场 9.行为矫正——动作研究的重要应用 10.别样的“长寿” 四 情绪,心理的燃料 1.情绪来自身体状态 2.情绪的“正”与“负” 3.情绪:心理活动的燃料 4.三维立体话情绪 5.表情,摘下面具之后 6.阅读你的情绪 7.情绪的真相与误解 8.该松时松 9.该紧时紧 10.调节情绪好习惯 五 意志,心灵的司令官 1.意志——心灵的司令官 2.意志究竟在哪里 3.意识——意志的辖区 4.意志的单一性 5.注意:意志的细节 6.意志怎样管认知 7.意志怎样管动作 8.意志怎样管情绪 9.注意力可以这样练 六 活动,人生的长河 1.活动,人生的分子 2.活动中的认知(上) 3.活动中的认知(下) 4.活动中的动作 5.活动中的情绪 6.活动中的意志 7.分子活动和整体活动 8.成功、成长与快乐 9.技能——人类的活动程序 10.如何安排轻重缓急 七 情境,活在当下 1.永远的舞台剧 2.任务与时间 3.舞台上面有什么 4.在情境中认识世界 5.在情境中产生情绪 6.在情境中有所作为 7.在情境中克服困难 8.情境,从虚拟到真实 9.学会“进入状态” 10.危机下的心理变化 八 能力,你永远的依靠 1.能力,看不见的决定者 2.人类有哪些认知能力 3.人类有哪些动作能力 4.人类有哪些情绪能力 5.人类有哪些意志能力 6.活动是检验能力的标尺 7.如何在情境中检验能力 8.疾病、疲劳与能力表现 9.提高能力无止境 10.心理训练让你成为精英 九 发展,用你的一生一世 1.成熟,发展的前提 2.在活动中求发展 3.社会化:发展的A面 4.个性化:发展的B面 5.回顾你的过去 6.青春期,危险的年龄 7.青年:找到自我最重要 8.职场:你一生的核心 9.发展的快与慢 10.代沟,可以迈过,无法消除 十 互动,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1.互动,每时每刻在进行 2.利他、互惠、竞争与冲突 3.控制、平等与依赖 4.看到另一半 5.在互动中认识他人 6.动作与互动 7.“面具”并非都有害 8.从活动到事件 9.交往中的误区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且看下面这个例子:32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被请到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参加一项心理实验。他们要依次进入一个直径三米,由黑帘围出的圆形场地。有人戴眼罩,有人不戴眼罩。里面地毯上分别摆着剪刀、杯子、蜡烛等物件,每个人都站在场地正中央。不戴眼罩的人通过视觉记下它们的位置,戴眼罩的人由实验员领着,逐次走到每个物体前再回到中央,通过身体的移动记住它们的位置。 然后,所有学生都戴上眼罩,原地转身270°,根据耳机里的命令指出某个物体的位置。当然,他们肯定指得不准。实验人员要记录他们手指的方向与该物体真实方向之间的角度。 这看起来像在做游戏,其实是一场严谨的心理学实验,用来研究一种名叫“自我中心空间快照”的心理现象。人类生活在三维空间里,每时每刻都在感知自己与周围物体的关系,否则寸步难行。你可能从没听过“空间快照”这个词,但你天天都在使用这种心理功能。然而,这个心理过程是怎么实现的,又有怎样的规律?靠常识和辩论得不到答案,心理学家必须做实验来检验它。 心理学家的主要工作,就是搞实验和调查。上面这个实验很严谨,但是看起来花不了多少钱。不过,有时候心理学家也会使用昂贵的设备。西南大学心理学系就有一台仪器,价格三千多万元,开机一次据说就要花费数千元。它叫正电子断层扫描仪。能通过1射线,在人进行某个心理活动时,探测到大脑哪些位置血流量会增加。操作这样昂贵的仪器,也是心理学家工作的一部分。 怎么样,这和你印象中的心理学太不一样了吧?但这才是真正的心理学。 好,现在你已经知道,心理学家是严肃的学者,主要埋头于研究工作,而不是给人算命打卦。可是,他们究竟在研究什么呢?这里给出心理学的定义:它是一门研究心理过程、个体以及群体活动规律的科学。 有点枯燥?当然啦,科学概念都这样。不过,让我们一点点解释它吧。 先回到上节开篇那个问题——心理学家能否“读心”?这个问题在圈子里很经典,一个人懂不懂心理学,就看他提不提这个问题。只要开口问这条,此人肯定没接触过心理学。 为什么心理学家反而不研究“读心”呢?提这个问题的人,是想去了,解心理的内容,而心理学家只研究心理的过程。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像“吃”和“吃什么”的区别。 生理学家通过研究口腔和牙齿的结构,可以推断人类咀嚼的规律,但他不会去研究“八大菜系”包括什么。心理学家也一样,他们研究人类如何感知世界,如何记忆信息,如何思维,如何动作,如何产生情绪,但他们不会研究你记住了什么,你正在想什么。 有的读者听说过测谎仪。它是怎么工作的呢?当人类的思维和言语产生矛盾时会造成某些细小的情绪反应,在生理变化上体现出来,这就是个心理过程,可以被客观记录。但是,说谎者脑子里的真相究竟是什么?仍然无从得知。那个测谎仪都挖不出的真相,便属于心理内容。P3-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