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走出非洲(导读剧照版)/百部奥斯卡经典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丹麦)伊萨克·迪内森
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我曾在非洲的恩贡山脚下,拥有一个农场。赤道从高原北边百里外穿过。农场坐落在海拔六千多英尺的地方。白天,你会觉得身在高处,太阳离你很近,它像一个硕大的火球悬在头顶。而清晨和傍晚时分,一切都变得清澈而宁静。一旦夜幕降临,则凉意袭人。

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海拔高度,造就出这片人世间独有的风景。这里谈不上富饶,更不绚烂。但这就是非洲大陆,有从六千英尺的深处汲取的精华,浓郁而纯粹。景物的色调如同烧制后的陶器,干燥焦黄。树上的叶片雅致而纤巧,其构造与欧洲的树木大相径庭,不是圆顶状或弓形,而是层层叠叠地沿水平方向延展。

这样的树形,使得这些孤零零的乔木,宛如拔地而起的棕榈,更像是一艘艘刚刚收拢了风帆的船只,英姿勃发,颇具英勇气概与浪漫情调。树林边缘的轮廓别有风韵,仿佛整个树林都在轻轻摇摆。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稀稀落落地散布着荆棘树,年代久远,枝干虬曲,叶片落尽,显出莫名的孤独。一些不知道名字的蒿草,芳香四溢,闻起来像百里香或是沼泽桃木。有的香气过于醇烈,几乎呛鼻。所有的花儿,不管是生长在草原上,还是在原始森林的藤蔓上,都像丘陵地带上的花那么娇小玲珑。但是也有例外,只有在漫长的雨季刚刚来临时,那一簇簇芬芳馥郁、花朵硕大的百合花才会在草原上绽出蓬勃的生命。举目四望,无边无际。尽收眼底的一切,凝聚成伟大、自由和无可比拟的高贵。

无论只是欣赏风景,还是生活在其中,最难以忘怀的是这里的空气。当你回想在这片非洲高地上经历的岁月,你会被一种感觉所震撼——自己曾经生活在云端。天空总是淡蓝色或紫色,堆积着大片汹涌澎湃,又轻若无物、变幻无穷的云朵,翻滚着、飘荡着。天空饱含着生机勃勃的蓝色,连附近的山峦与林地,也都被染上了这种鲜亮却深沉的色调。日当正午时,大地上的气旋活跃起来,像熊熊燃烧的火焰光芒闪耀;又像奔涌的水流跌宕起伏;映照万物,形影成双,气势磅礴的海市蜃楼因此而生。在这片高空中,呼吸变得无比畅快随意,仿佛把对生命的自信吸入了肺腑,使心灵得以自由地翱翔。在这片非洲高地,清晨一觉醒来,你会在心中感慨:我在这里,这里就是我的归宿。

恩贡山的山脉狭长,由北向南蜿蜒连绵。其中四座高耸庄严的山峰矗立在最高处,似掀天碧浪直指长空,却又岿然不动。恩贡山脉白海平面拔地而起八千英尺,它的东面比毗连的原野高近两千英尺,西面的下坡路山势更加险峻,山谷深邃,峻岩陡峭,山体垂直地落向东非大裂谷。

高地上的风常年从东北偏北方向吹来,与阿拉伯半岛和非洲海岸的风一样,被人们称为季风,或是东风——与所罗门王钟爱的坐骑同名。在这里,空气形成劲力十足的大风,令人感到土地仿佛正将自己用力掷向天空。季风劈面吹向恩贡山,使这里的山坡成为滑翔机起飞的绝佳场所。机身借着气流乘风而上,越过山巅。天边朵朵浮云,随风摇曳,有的被山体一侧挡住,萦回在其周围;有的则停驻在顶峰,陡然化云为雨。但是更高处的那些云朵,则避开了这暗礁般的山脉,向西散逸而去,最终在大裂谷干燥炙热的沙漠上空消失殆尽。许多次,我都从住处一路追随这支气势恢宏的队伍,远眺着那些恣情翻卷的云朵,直到它们越过山顶消失在茫茫天际,一去不复返。这令我惊叹不已。

在农场上极目远眺,山峦从早到晚总要变幻几番姿态,有时仿佛近在咫尺,有时却看起来遥不可及。傍晚降临,天色渐暗,此时凝望群山,你会觉得天空中出现一条银白色的细线,勾勒出黑黝黝的山峦的剪影。而当夜幕完全降临,恩贡山的那四座高峰似乎被磨平摊开,嶙峋的山崖变得平滑起来,仿佛山峦自己正在舒展与伸长。

恩贡山向你展示着独一无二的景致。向南放眼望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那片广袤的平原,一直伸向乞力马扎罗山。向东、向北眺望,山脚下森林繁茂,如自然公园般秀美。地势起伏的基库尤保护区延伸到百里外的肯尼亚山——许多小块的玉米地、香蕉林和草场混杂在一起,如同马赛克般错落有致。一个青烟袅袅的原始村落点缀其中,好似从地面凸起的小鼹鼠丘。可是向西俯瞰,地势低洼荒凉寂静的干燥土地,如月球表面。褐色的沙漠上,不规则地零星散布着荆棘丛,蜿蜒在河床上,一条条弯曲的青绿色痕迹清晰可见,那就是气宇轩昂、粗枝阔展、长着钉子般尖刺的合欢树丛。这里既是适宜仙人掌生长的沃土,也是犀牛和长颈鹿栖息繁衍之地。

山区是如此浩瀚广袤,置身其中,你会感到自己只是沧海一粟。这里风景旖旎如画,又仿佛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狭长的山谷、灌木丛、郁郁葱葱的山坡,以及嶙峋的岩石峭壁形成万千景色。在一座高耸的山峰下面,甚至还能看到一片茂密的竹林。山间隐藏着水井和清泉,我曾在那附近宿营过。P3-6

书评(媒体评论)

很多时候,看一部烂电影,不如读一本好书。就我而言,文字能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而作为一个创作者,你需要知道,源头在哪里。经典文字,经典故事,是永远的活水。愿君多饮取。——《北京遇上西雅图》编剧导演,薛晓路

电影虽成于银幕,但始于文字。若有志于电影及剧作,或寻觅奥斯卡电影之无穷魅力,此丛书不可不读。——北京电影学院中文系系主任,黄丹

目录

第一卷 卡曼特与露露

 第一章 恩贡农场

 第二章 一个土著男孩

 第三章 农场里的狂暴武士

 第四章 羚羊露露

第二卷 农场里的枪声

 第一章 意外的枪击事件

 第二章 骑马漫步在狩猎保护区

 第三章 瓦莫伊

 第四章 瓦扬格瑞

 第五章 基库尤的大酋长

第三卷 农场访客

 第一章 盛大的舞会

 第二章 来自亚洲的客人

 第三章 索马里女人

 第四章 农场里的逃犯

 第五章 前来拜访的友人

 第六章 翱翔之翼

 第七章 尊贵的拓荒者

第四卷 一位殖民者的笔记

 1.林中的萤火虫

 2.野生动物的野性援救

 3.伊萨的故事

 4.一只鬣蜥

 5.法拉与《威尼斯商人》

 6.伯恩茅斯的社会精英

 7.骄傲

 8.牛

 9.战时远征

 10.“除非你赐予我祝福,否则我绝不会任你离去”

 11.非洲人和诗

 12.非洲的鸟类

 13.猎犬潘尼亚

 14.地震

 15.凯基科

 16.卡洛门亚

 17.普兰·辛格

 18.一件奇怪的事情

 19.人生之路

 20.白人与黑人

 21.赛瓦西里语中的数字

 22.月食

 23.千禧年

 24.艾萨之死

 25.非洲人和历史

 26.乔治

 27.长颈鹿去汉堡

 28.旅行伙伴

 29.教授与猴子

 30.鹦鹉

第五卷 告别农场

 第一章 困难时期

 第二章 基南株的葬礼

 第三章 山中墓地

 第四章 变卖财产

 第五章 永别了,农场

序言

总序:电影的文学性决定其艺术性

不是每个人都拥有将文字转换成影像的能力,曾有人将剧作者分成两类:一种是“通过他的文字,读剧本的人看到戏在演。”还有一种是“自己写时头脑里不演,别人读时也看不到戏——那样的剧本实是字冢。”为什么会这样,有一类人在忙于经营文字的表面,而另一类人深谙禅宗里的一句偈“指月亮的手不是月亮”。他们尽量在通过文字(指月亮的手),让你看到戏(月亮)。

小说对文字的经营,更多的是让你在阅读时,内视里不断地上演着你想象中的那故事的场景和人物,并不断地唤起你对故事情节进程的判断,这种想象着的判断被印证或被否定是小说吸引你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作者能够邀你进入到他的文字中与你博弈的门径。当读者的判断踩空了时,他会期待着你有什么高明的华彩乐段来说服他,打动他,让他兴奋,赞美。现实主义的小说是这样,先锋的小说也是这样,准确的新鲜感,什么时候都是迷人的。

有一种说法是天下的故事已经讲完了,现代人要做的是改变讲故事的方式,而方式是常换常新的。我曾经在北欧的某个剧场看过一版把国家变成公司,穿着现代西服演的《哈姆莱特》,也看过骑摩托车版的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当然还有变成《狮子王》的动画片。总之,除了不断地改变方式外,文学经典的另一个特征,是它像一个肥沃的营养基地一样,永远在滋养着戏剧,影视,舞蹈,甚至是音乐。

我没有做过统计,是不是20世纪以传世的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比例比当下要多,如果这样的比较不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的话,我想换一种说法——是不是更具文学性的影片会穿越时间,走得更远,占领的时间更长。你可能会反问,真是电影的文学性决定了它的经典性吗?我认为是这样。当商业片越来越与这个炫彩的时代相契合时,“剧场效果”这个词对电影来说,变得至关重要。曾有一段时期认为所谓的剧场效果就是“声光电”的科技组合,其实你看看更多的卖座影片,就会发现没那么简单。我们发现了如果两百个人在剧场同时大笑时,也是剧场效果.(他一个人在家看时可能不会那么被感染):精彩的表演和台词也是剧场效果;最终“剧场效果”一定会归到“文学性”上来,因为最终你会发现最大的剧场效果是人心,是那种心心相印,然而这却是那些失去“文学性”的电影无法达到的境界。

《奥斯卡经典文库》将改编成电影的原著,如此大量地集中展示给读者,同时请一些业内人士做有效的解读,这不仅是一个大工程,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从文字到影像;从借助个人想象的阅读,到具体化的明确的立体呈现;从繁复的枝蔓的叙说,到“滴水映太阳”的以小见大;各种各样的改编方式,在进行一些细致的分析后,不仅会得到改编写作的收益,对剧本原创也是极有帮助的,是件好事。  ——资深编剧邹静之

内容推荐

《走出非洲(导读剧照版)》是作者伊萨克·迪内森的自传性小说。1914年,29岁的她踏上非洲这片热土,满怀懂憬地与自己的丈夫一起经营咖啡农场。那时的非洲于她而言,就如诗篇里描绘得那般美好。她在自己的恩戈庄园雇佣了许多当地的非洲农民土著,并在此后的时间与他们一同游猎,一同饮居,一同参加舞会,一同野外奔波。朝夕相处的生活使她与他们建立起一种甚至比友谊还要高贵的情感;最重要的是,她在那里遇到了自己的知己——丹尼斯。然而,某一天,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她与丈夫离异,咖啡园遭遇严重的蝗灾,丹尼斯因飞机失事坠入山谷……

编辑推荐

看本书之前,或许可以看看根据本书改编的曾获得七项奥斯卡大奖的同名电影。如果还不过瘾,那么回头再来阅读本书,你会发现书里女主人公的经历更为曲折动人。伊萨克·迪内森编著的这本《走出非洲(导读剧照版)》曾被海明威认为是最应该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品。1914年,二十九岁的凯伦·布里克森旅居肯尼亚,在恩贡山下的农场经营咖啡种植园。直到1931年,凯伦离开非洲,返回丹麦,写下这十七年间在非洲这片奇妙的大陆上动人的经历。本书可以说是她的自传式小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7:3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