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学研究在西方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古希腊时期的论辩术,然而,直到19世纪中叶文体学才作为一个术语出现(Enkvist et al,1964)。20世纪60年代,随着语言学文体学的诞生,文体学独立的学科地位才得以正式确立。然而,学界对文体学在诸多领域仍存有争议,如文体概念的范围和定义、文体效应产生的机理等。同时,对于文体学应该重点研究什么,不同的理论流派和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持有不同观点:如文体学是重点研究文学,还是研究包括文学在内的所有体裁的语篇,统计学、语料库语言学、心理实验等在文体学研究中,特别是在文学文体学研究中到底有没有作用,占据着什么位置;文体特征是表现为共性特征,还是特殊特征;文体学研究是局限于研究语言文体,还是研究包括语言和其他模态整合协同形成的多模态语篇的文体等。张德禄、贾晓庆、雷茜所著的《英语文体学重点问题研究》主要探讨英语文体学中上述几个重点研究领域。
文体学具有多学科性、跨学科性等特点,学界一直以来对文体概念的范围和定义、文体效应产生的机理等问题存在诸多争议,因而文体学研究呈现出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局面。张德禄、贾晓庆、雷茜所著的《英语文体学重点问题研究》针对文体学研究中的重点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全书共九章。第一章为理论溯源,论述文体学和修辞学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为概念定义,探讨文体和文体学的定义以及文体学的研究范围;第三章探讨文体效果产生的方式和机理;第四章重点探讨文体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方法、定量分析和实验研究方法等;第五章讨论如何从不同角度探讨语篇的文体;第六、七章分别探讨了文体学的两大主要研究对象——文学文体学和实用文体学;第八章探讨文体学与叙事学的交叉学科——叙事文体学;第九章探讨文体学的新发展——即多模态文体学的理论框架和特点,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多模态语篇文体的分析中。
全书结构清晰,内容深入浅出,既可作为研究生教材,又是很好的参考资料,既有助于初涉本领域的读者了解文体学主要理论和方法,又有助于该领域的学者和研究人员把握最新的学科动态,辨明理据,寻找焦点,确定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