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搜神记/青少年品读国学精萃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和兴文化编的这本书是《搜神记》的青少年版,由原文和翻译两部分组成。

内容推荐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浩瀚深广、源远流长,其中的国学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它蕴涵着中国人文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之魂。由和兴文化编的这本书在国学原著中节选出广为流传、脍炙人口、具有深远影响的经典作品《搜神记》,加以翻译。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激发青少年对“国学”的热情。

目录

卷一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卷二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卷三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卷四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卷五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卷六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

 三十三

 三十四

卷七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卷八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卷九

 一

 二

 三

 四

 五

卷十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卷十一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

卷十二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卷十三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卷十四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卷十五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卷十六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卷十七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卷十八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卷十九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试读章节

【原文】

管辂,字公明,平原人也。善《易》卜。安平太守东莱王基,字伯舆,家数有怪,使辂筮之。卦成,辂日:“君之卦,当有贱妇人生一男,堕地便走,入灶中死。又床上当有一大蛇衔笔,大小共视,须臾便去。又乌来人室中,与燕共斗,燕死乌去。有此三卦。”基大惊日:“精义之致,乃至于此!幸为占其吉凶。”辂日:“非有他祸,直客舍久远,魑魅罔两,共为怪耳。儿生便走,非能自走,直宋无忌之妖将其人灶也。大蛇衔笔者,直老书佐耳。乌与燕斗者,直老铃下耳。夫神明之正,非妖能害也。万物之变,非道所止也。久远之浮精,必能之定数也。今卦中见象而不见其凶,故知假托之数,非妖咎之征,自无所忧也。昔高宗之鼎,非雉所锥;太戊之阶,非桑所生。然而野鸟一锥,武丁为高宗;桑谷暂生,太戊以兴。焉知三事不为吉祥?愿府君安身养德,从容光大,勿以神奸污累天真。”后卒无他,迁安南督军。

后辂乡里乃太原问辂:“君往者为王府君论怪,云‘老书佐为蛇,老铃下为乌’。此本皆人,何化之微贱乎?为见于爻象,出君意乎?”辂言:“苟非性与天道,何由背爻象而任心胸者乎?夫万物之化,无有常形;人之变异,无有定体。或大为小,或小为大,固无优劣。万物之化,一例之道也。是以夏鲧,天子之父;赵王如意,汉高之子。而鲧为黄能,意为苍狗,斯亦至尊之位,而为黔喙之类也。况蛇者协辰巳之位,乌者栖太阳之精!此乃腾黑之明象,白日之流景。如书佐、铃下,各以微躯化为蛇乌,不亦过乎?”

【译文】

管辂,字公明,是平原县人。他精通《周易》,擅长占卜。安平太守东莱人王基,字伯舆,家里屡次出现怪事,就让管辂给他算个卦。卦算好了,管辂说:“根据您的卦象,一定有一个卑贱的女人生一个男孩,那男孩一落地就跑,跑进灶中死了。还有,你床上一定有一条大蛇叼了毛笔,大家都去看,一会儿它就游走了。还有乌鸦飞到你家里,与燕子一起搏斗,燕子死了,乌鸦便飞走了。一共有这三个卦象。”王基十分惊奇地说:“您深入研讨事物的微妙义蕴的细密程度,竟到了这种地步!希望您能给我预测一下这些卦象的吉凶。”管辂说:“这没有什么其他的灾祸,只是你的房子太古老了,里面的魑魅魍魉等鬼怪一起作祟罢了。那孩子生下来就跑,不是他自己能跑,而只是火精宋无忌的妖术将他引进了灶中。那衔笔的大蛇,只是您原来的文书罢了。那与燕子搏斗的乌鸦,只是老铃下(指门卒及随从护卫之卒)罢了。那神圣的正道,不是妖精能够妨害的。各种事物的变化,不是道术所能阻止得了的。经久历远的鬼怪,必然具有一定的气数。现在卦象中只看见它们做的事而没看见这些事情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所以知道这些都是虚假的花招,而不是妖怪危害的预兆,这自然就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了。过去殷高宗的宝鼎上,不是野鸡啼叫的地方;太戊帝的石阶上,也不是桑树生长的地方。然而野鸡在那宝鼎上二叫,武丁就当上了高宗;桑树、谷树突然长在朝廷上,太戊帝却因而兴盛了。怎么知道您这三件怪事不是吉兆呢?请您安心修养高尚的德行,将它发扬光大,不要因为这些精怪的干扰而玷污连累了天皇真人(道教所信奉的神)。”后来王基终于没碰上什么其他的不幸,升迁为安南督军。

后来,管辂的同乡乃太原问管辂:“您过去与王太守谈论鬼怪的时候,说‘原来的文书变成了大蛇,原来的铃下变成了乌鸦’。他们本来都是人,为什么变成卑贱的东西呢?这是您在卦象里看见的呢?还是出自您的想象?”管辂说:“如果不是依据天性与自然之道,凭什么不顾卦象而任意想像呢?各种事物的变化,没有永久不变的形态,人变化为其他东西,没有固定的模式。有的东西由大变小,有的东西由小变大,这本来就没有什么好坏的区别。各种事物的变化,一律遵循着自然规律。因此,夏代的鲧,是禹帝的父亲;赵王如意,是汉高祖刘邦的儿子。但后来鲧变成了类似于熊的黄色野兽,如意变成了青色的狗,他们也是从极其尊贵的地位,变成了山上的野兽。更何况蛇与地支中的巳相配,乌鸦又是太阳的精灵!它们实在是腾蛇星宿(腾蛇宿主管水虫,五行配水,五色配黑,所以称“腾黑”)的神形,是太阳的遗影。像文书、铃下这种人,各自从他们原来的卑微身躯,变成了蛇、乌鸦,不是也已经超过了他们原来的地位了吗?”

【原文】

管辂至平原,见颜超貌主夭亡,颜父乃求辂延命。辂日:“子归,觅清酒一樯,鹿脯一斤。卯日,刈麦地南大桑树下,有二人围棋次,但酌酒置脯,饮尽更斟,以尽为度。若问汝,汝但拜之,勿言。必合有人救汝。”

颜依言而往,果见二人围棋,颜置脯斟酒于前。其人贪戏,但饮酒食脯不顾。数巡,北边坐者忽见颜在,叱日:“何故在此?”颜唯拜之。南边坐者语日:“适来饮他酒脯,宁无情乎?”北坐者日:“文书已定。”南坐者日:“借文书看之。”见超寿止可十九岁,乃取笔挑上,语日:“救汝至九十年活。”颜拜而回。管语颜日:“大助子,且喜得增寿。北边坐人是北斗,南边坐人是南斗。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凡人受胎,皆从南斗过北斗。所有祈求,皆向北斗。”

【译文】

管辂到平原县,看见颜超面色异常,预示他未成年就会死去,颜超的父亲就求管辂延长颜超的寿命。管辂对颜超说:“您回家,去准备好一壶祭祀用的酒,一斤鹿肉干。在卯日那天,那割过麦子的田地南边的大桑树下,有两个人正在下围棋,您只管给他们斟酒,并把肉干端上去,他们喝完了杯里的酒,您就再给他们斟上,直到酒喝光了为止。如果他们问你,你只管向他们磕头作揖,不要说话。这样,必定会有人来搭救你。”

颜超照管辂的话去了,果然看到两个人在下围棋。颜超拿了肉干斟了酒放在他们面前。那两个人贪图玩耍,一心下棋,只管喝酒吃肉,也不回头看看这酒、肉是什么地方来的。酒斟了好多次,坐在北边的人忽然看见颜超在边上,就责问道:“你为什么在这儿?”颜超只管向他磕头作揖。坐在南边的人说道:“刚才还吃他的酒肉,难道能毫不留情吗?”坐在北边的人说:“他的寿命在文书上已经写定了。”坐在南边的人说:“把你的文书借我看一下。”他看见文书上所记录的颜超寿命只有十九岁,就拿起笔来把“九”字勾到“十”字上方,对颜超说:“我救你一下,让你活到九十岁。”颜超跪拜致谢后回去了。管辂对颜超说:“这真是大大地帮助了您,我也很高兴您能增加寿限。坐在北边的人是北斗星,坐在南边的人是南斗星。南斗星管生,北斗星管死。人只要成了胎,都在南斗星那边定下生日,再在北斗星那边定下死日。有什么请求,都得向北斗星说。”

P33-35

序言

“国学”是什么?晚清民国时期的国粹派学者邓实先生曾把“国学”定义为“一国所有之学”。章太炎先生也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由此可见,这些让我国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我国所有的学问,形成了我们国家民族的性格气质,也决定了我们每一个国民的传承涵养。教导我们行为的是孔孟而不是《圣经》,陶冶我们性情的是李杜而不是莎士比亚。所以决定我们之所以是中国人的,从法律意义上说也许是国籍,而从文化意义上来说就在于你是否受到了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国学”的熏染。国学,国家,国民这三者实际上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这也是“国学”之所以重要,并应当向青少年进行普及的原因。

然而,我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辽阔幅员的文明古国,在如此广袤的疆域之上和绵长的历史之中所产生的“一国所有之学”,其内容实在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令人望之茫然。承载学问的实体当然就是书籍。所以为了保存古代典籍和文化,就很有必要对书籍进行有效合理的分类。于是就诞生了一门古老的学问一一目录学。从汉代刘歆的《七略》,历代正史里的《艺文志》和《经籍志》,最终形成了对古代典籍的经、史、子、集这四部分类法。清代著名的《四库全书》就是按照这个分类法,来分别并保存上古以来中国传统中最重要的典籍的。

虽然有了前人的眼光方法和工作基础,但是如何从其中撮其精要,并选择适宜的向青少年进行普及,以便他们以有限时间和精力,能够最大程度的了解“国学”的全貌,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挑战。

经,在古人看来,是所谓“万世不易之法”。“经者,常道也。”我们现在说的“经常”,还保留着这个意思。从现代的眼光来看,主要包括儒家最重要的一些经典及历代对这些经典的最重要的阐释和解说。这些经典,古人认为是对一个人内在修养和外在实践的最重要的指导。在这部分,我们选择了《诗经》、《尚书》、《礼记》、《论语》、《孟子》等等。

如果说“经”是“万世不易”的“常道”,那么在古人看来,“史”则体现了变动不居的形态。“经”是高悬的理想和目标,是应然;“史”是流动的现实和轨迹,是实然。古人的理念里经史是不可以须臾分开的,所以说“读经传则根柢厚,看史鉴则事理通。”考虑到青少年的兴趣和接受能力,我们特意将传统中最重要的史传改编成故事的形式,并以白话文改写,有《二十四史精华》和《资治通鉴故事》等等。

子部包含了没有进入经部的儒家重要学者的典籍和其它诸子百家学者的著作。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最富有竞争力和原创性的时代,涌现出一大批极富创造力的天才学者及其学派。他们的学说补充了儒家学说的不足,丰富了古人的思考和实践。从中,我们精选了《道德经》、《庄子》、《荀子》、《孙子兵法》等等。

集部则是主要收集历代著名的文章和诗词曲赋等,大概可说是现代学科中文学的范畴。作为言情体物、涵咏性情,提高个人修养也是大有裨益。这个部分内容也很广博,我们精选了《楚辞》、《古文观止》等等。另外像《唐诗三百首》、《百家姓》等也都归入了此类。

编撰这套书的目的是为了激发青少年对“国学”的热情,我们也非常希望这套书能够在新的时代,帮助青少年熟悉经典,认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编者

2011年12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