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潮汕的春天还会到来吗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谢海生
出版社 南方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谢海生著的《潮汕的春天还会到来吗》分为上下两篇共九章,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全面阐述了潮汕文化和潮汕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新形势下潮汕地区发展面临的困境及重振潮汕的战略思考。本书对解读潮汕,对解读中国的区域发展和未来,具有实际而重要的标本意义。

内容推荐

《潮汕的春天还会到来吗》分为上下两篇共九章,第一篇“潮汕春天十年纪”是在作者谢海生早年网文基础上加以内容补充和深化;第二篇“潮汕21世纪航海新时代”是在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时代背景下,解读潮汕历史,发出对潮汕迎接新时代的呼唤。本书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对国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对家乡振兴和发展的殷切期望以及深层思考。

目录

上篇 潮汕春天十年纪

 第一章 十年之基:潮汕的十件发展大事

政策空间:促进粤东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实施

区域协作:粤东四市经济社会协作框架破冰

交通蓝图:厦深高铁、潮汕国际机场建成启用

美丽家园:汕头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获国际“规划卓越奖”

人文潮汕:潮州太平街义兴甲巷获评“国家历史文化名街”

智慧钥匙: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落户汕头

产业集群:潮州市潮安古巷镇获得“中国卫生陶瓷第一镇”称号

潮商化蝶:腾讯市值超1000亿美元

潮团新篇:“国际潮团总会”发展壮大

项目拉动:中委广东石化炼油项目落户揭阳

 第二章 十年之忧:潮汕的十大警醒事件

发展之困:潮汕的贫穷堪比贵州宁夏

善治之痛:汕尾陆丰“乌坎事件”

社群之殇:潮州市潮安县“古巷事件”

毒品之瘤:汕尾陆丰博社大规模“雷霆扫毒”

法度之鞭: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黄松有落马

义利之惑:中国前首富黄光裕锒铛入狱

亡灵之问:潮阳华南宾馆“6·10”大火

质量之弊:澄海塑料玩具质量问题

污染之名:潮阳贵屿电子垃圾污染

历史之咒:潮州糖厂遗址被拆毁

 第三章 十年之谋:潮汕未来的十大发展战略

大智慧:打造区域发展战略新高度

大视野:打造战略纵深影响力

大共识:打造区域发展凝聚力

大框架: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大人文:打造区域文化发展新态势

大湾区:打造国家级海洋战略先行区

大规划:打造魅力美好新家园

大硅谷:打造智慧产业增长极

大潮商:打造社会责任新力量

大改革:打造现代政府治理新形象

下篇 潮汕21世纪航海新时代

 第四章 海上陶瓷之路辉煌的潮州历史印证

潮州港是东方陶瓷贸易之港

潮州瓷是唐宋外销瓷的典范

潮州陶瓷在当代大放异彩

 第五章 大航海时代前夜的潮人海洋先锋

当潮州人陈祖义与郑和相遇在南中国海

潮州海盗们的“海洋之梦”

潮州海盗与郑成功的海权故事

 第六章 清暹大米贸易的南洋潮商传奇

潮汕“红头船”起帆樟林港

郑信和潮汕人在南洋的成功

“东方犹太人”在泰国的由来

 第七章 门户开放时期的汕头商业成就

汕头在远东海上贸易中的地位

潮商成为南洋第一华商群体

在风霜雨雪中前行和奋起

 第八章 近代以来潮商对家国复兴的贡献

晚晴辉光:支持辛亥见大义

光炎喋血:舍身抗战见血性

群策群力:建设祖国见担当

散叶生根:艰难玉成见坚韧

侨批沧桑:回馈桑梓见真情

 第九章 新海丝、新机遇、新潮汕

打好“海洋牌”,进一步彰显潮汕海洋历史文明

打好“华侨牌”,进一步激活海外潮籍华侨资源

打好“经济牌”,进一步激发潮商全球商业活力

打好“文化牌”,进一步凝聚全球潮人精神根脉

打好“创新牌”,进一步拓宽区域发展政策空间

附录

 附录1 潮汕的春天还会到来吗?

 附录2 媒体对话录

 附录3 潮汕历史事件纪略

参考文献

致谢

后记

试读章节

2012年,以荟萃明清牌坊著称、文化积淀深厚的“潮州太平街义兴甲巷”成为广东省唯一经国家文化部认定的历史文化名街。饶平新丰镇获“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称号,龙湖古寨获评“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之一。

2006年,潮州市在潮州古城区的下水门城脚重建饶宗颐学术馆,国学泰斗饶宗颐先生的学术精神和人生境界,将永久照耀他的故土和人民。

2007年,历经近20年的努力,中国四大古桥之一——湘子桥(广济桥)修复工程完成。湘子桥重建工作牵动着包括饶宗颐、李嘉诚、陈伟南诸先生在内的海内外潮人的故乡情,因此,重建工作被当作一项传承千年文化的杰作而精雕细琢,以示传承文化之虔诚和郑重。

1986年,潮州与西安等一批中国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潮州20多年来始终珍惜和呵护这一宝贵荣誉,在有限的财力之下,持续投入重资保护和修复文化遗迹,至今终蔚为大观,成绩斐然。尤其是近十年来,潮汕大力发展和保护历史文化的作为和成绩有目共睹,标志性的事件有许多。潮州的努力应当被记取,潮州市民为发展历史文化而做出的贡献也应当被感激,他们将会获得长久而珍贵的文化回赠。潮州市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城市内涵,获评“中国十大宜居小城”之一。建议潮州可对府城一带的民居进一步实施“穿衣戴帽”等优化提升,逐步打造古城墙和民居的整体化景观和古城天际线。

2012年,《汕头市历史文化保护区详细城市设计》出台。该设计出台之前,汕头召开了一个规格和水准极高的评审会,会议国内外名家云集,还安排了《新加坡旧城复兴经验》《1969年意大利博罗纳计划的意义》《台湾桃园大溪老街区保存再生计划》《21世纪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全球要素与机遇》等专题演讲。与此同时,汕头启动老商业街区升级改造工程,并加大推进力度。汕头百年商埠的辉煌盛景将再次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2004年,由庄世平、饶宗颐两位先生倡导,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持建立的中国首家侨批文物馆建立。2013年7月,新侨批文物馆在汕头开埠发源地的外马路18号开馆。

揭阳的悠久历史,冠盖潮汕。2013年,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揭阳市的揭阳学宫、古榕武庙(关帝庙)和丁氏光禄公祠(清末忠烈名臣丁日昌纪念馆)三处文物单位上榜,从此,潮汕历史最为悠久的揭阳有了国保级文化遗产。值得一提的是,揭阳的这三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含金量颇高。其中,揭阳学宫规模为华南诸学宫之冠,是全国府县级最大的学宫,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潮汕地区文教传统的盛况。而忠勇激越的清末洋务重臣丁日昌故居,对潮汕地区发掘海洋历史文化、激发开放开拓勇气更具有深厚意义。“四海论交求古剑,一生低首拜梅花”等诗作,可见丁日昌的豪迈和品节,于今人仍大有启迪裨益。

福建漳州的一群国学志愿者,长期坚持在漳州文庙和南山寺轮流进行国学义务教学工作,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当地的一道文化风景。这是潮汕可资借鉴的样板,如何为大量的古建筑注入新的活力,需要潮汕地方政府和民间的不断探索和共同努力。建议潮汕地方政府与民间文化保育团体携手合作,利用这些古建筑开展活动,以推动保护和开发工作。如“潮汕公益人…‘潮州青年聚”等群体举办的“听潮”“本土青年节”等活动,能否放在那些令人怦然心动的古宅子中?本土文化保育组织潮州“肆点金”和汕头“山水社”,能否获得更大的支持力度,将文化保育工作的影响扩展到更广大的人群?汕头大学和韩山师范学院的师生,能否选取一些古建筑作为场地,打造永不落幕的“国学·潮学”课堂,一代代师生接力,不断地讲下去?

P017-019

序言

相会在春天的时节

潮汕地区和潮汕文化是人们解读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独特而有益的标本和视角。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位于南国之滨的潮汕地区得风气之先,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邓公开启改革开放的春天序幕后,随着汕头经济特区的设立,潮汕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历史悠久的潮商群体也成为市场经济大潮的先行者和弄潮儿。因为在商业领域的巨大成功,潮商甚至被称为“东方的犹太人”。但是,1998年之后,由于诸多原因,潮汕一度陷入了发展失序和滞后的状况,经济发展甚至出现负增长。这种现象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和反思,人们纷纷发问:潮汕怎么了?

2003年底,网络长文《潮汕的春天还会到来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古人说得好,“文章合为时而著”,文章切中时弊,振聋发聩,转载后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各地关心潮汕的人士也都在思考“潮汕的春天”,我便是其中的一个。作为一名潮汕人,我从1956年起就离开家乡,并长期从事服务国家和人民的工作,如今已经快个甲子了。虽然久居北京,很少回到家乡,但故土的山水草木、父老乡亲始终萦绕在心中。海生同志的文章,勾起了我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记忆。记得那是十年前,我看到了海生的网络长文,其字里行间对国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深沉而真挚,令我深受触动和感动。更多的接触之后,我对这个年轻人对家国的感情和担当有了新的了解,在他身上看到了年轻一代的朝气和力量。

周恩来总理说过“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是没有不爱他的家乡的”。是的,故乡是每个人共同的灵魂之所,周总理就像许许多多无私的爱国者一样,也挚爱自己的家乡,魂牵梦绕那片熟悉的土地。这次海生在原来长文的基础上,有系统地进行了充实完善,并汇编成书。秋实飘香的时节,当我细细翻阅书稿的时候,想起了周总理说过的这句话,我感到作者热爱祖国和家乡的精神,在日积月累中已经成为他内心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使他持续地关注国家的发展和家乡的振兴,使他从未停止自身的学习和思考,也使他不断地成熟和进步。

今天,距当年“潮汕春天”的讨论已经整整十年了,这次作者在书中再次发出关于潮汕的“春天之问”,并不过时,也并不多余。如果说十年前是充满激情和热爱的问,那么,我以为,这次则是更具理性和深度的一问,将引起读者更多深入的思考和共鸣。这是个开放包容的时代,各种思想都应当可以分享和交锋,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而像海生这样的发问,就是我们发展所需的营养剂和清醒剂。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振兴,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解读潮汕,对解读中国的区域发展和未来,同样具有实际而重要的标本意义。我期待有更多年轻人,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祖国的复兴和家乡的振兴坐言起行,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在这个新的千年里,甲午之年的中国,春潮涌动,千帆竞发。家国的复兴,人民的幸福,需要每个人的担当和付出。亲爱的朋友,让我们共同迎接春天,让我们相会在那春花烂漫的时节!

后记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故乡,或是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或是落叶归根的梦中故土,或是渐行渐远的模糊记忆。完成这本书稿的文字,是我对故乡的一次心灵“还愿之旅”,也是一次别样的“还乡之旅”。“还愿”,是践行诺言,是铭刻恩情。“还乡”,是故园幽梦,是游子蹉跎。本雅明说,现代人的欢乐与其说在于一见钟情(loveat flrst slght),不如说在于“最后一瞥之恋(love at last slght)”。是啊,多少人世间那最后一瞥的遗憾和美丽,终蜕变成刻骨铭心的眷恋。而故乡和故乡屋檐下的童年记忆,就是每个人的“最后一瞥之恋”。 在这个灵肉漂泊的年代,以何种姿态面对故乡,是人生不能回避的严肃命题。

如果说,十年前写作《潮汕的春天还会到来吗?》一文是一气呵成、激情澎湃,那么,十年后的这一次写作,却让我感到惶恐和犹豫——我不敢妄语,生十白自己的无知和冒失亵渎了历史和先人。在渐次深入的体悟中,我仿佛触摸到先人的肌肤和血脉,聆听到他们的呐喊和诉说。干百年来,潮汕族群筚路蓝缕、坚忍不拔的精神,时时让我在夜深人静写作之际动容落泪,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在苦难中奋斗的投影。尤其是近代以来,许多潮汕先辈先贤,离乡别土投身激流汹涌的时代,多少人从此将埋骨异乡,为梦想和使命献出自己的生命。我的家族中的许多亲人长辈,他们都先后离开家乡,或奔向南洋,或参加革命,或投身科学,或从事产业。家乡对他们来说,从此变得缥缈遥远。乡关何处,只在梦中。时代的战场,就是他们的故乡。作为一个游子,我理解他们晚年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和隐约的愧疚,也理解他们的奋斗和追求。当游子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光荣的事业,他们不应对家乡感到愧疚,母亲应为自己的优秀儿女而骄傲。

面对故乡和亲人,面对漫长的岁月之河,我总是感到深深的惶恐和痛悔。离开家乡的岁月里,爷爷、外公、奶奶等长辈先后去世,当他们走完生命的最后一刻,我由于学业和工作等原因,没有一次能够伺候在侧。几年前,奶奶去世时正值元宵,我赶回家乡时已是万家灯火,奶奶冰凉如夜,我守在她的身边,抬头是天井外满天的元宵烟火,我的眼泪奔涌而出。那灿然的烟火,恍若人生。故乡和亲人的多少时光,都已成为琉璃光影和飞度流云。对离乡的少年来说,岁月是未尽的泅渡。而对离世的长辈来说,岁月是生命的最后记忆。少年不知道,每一次不经意的挥手和远行,都是永远的诀别。我记得外公去世前的那个春节,我回到故乡并去看望他,匆忙之间就离开了,临走的时候,他紧紧拉住我的手,老泪纵横。外公淳厚正直,多才多艺,坚强乐观,挨斗坐牢,什么苦都吃过,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外公流泪。几个月后外公就去世了。我悔十艮自己曾经的年少无知,没有用心聆听他们讲述完自己的人生故事。“夜深忽梦少年事”,儿时的欢乐和阳光下的奔跑追逐,母亲为我们兄妹讲述美丽动人的睡前故事,外公带着年少的我漫游山野教我书画,亲长师友无私的扶掖和关爱、蹲在小学教室门口等候我放学的那只亲爱的小狗……故乡的山川和草木,生命中的人和事,渐次呈现,明灭远近。无声岁月里的爱,像温暖的灯光,照亮漂泊的心灵和前行的路。

家国是每个人永恒的命运,故乡却是一个人永恒的印记。在每一条通向遥远他乡的路上,漂泊着多少卑微而尊严的心灵?有多少异乡人的行程,便有多少异乡人的故乡,便有多少异乡人的星空和月色,沧桑和风尘,刚毅和梦想。英雄和圣者没有故乡,美好的理想和情操,便是故乡所在。毛泽东、周恩来和邓小平从走出乡关的那一天起,就再也没有回到故乡——伟大的时代和使命在等待着他们。摩西率领教众出埃及,过红海,历艰辛,奔向那流淌奶和蜜的地方。对摩西来说,迦南美地便是故乡。希腊英雄阿克琉斯离开故乡时,母亲知道,她的儿子从此不会再回来,她的儿子,属于伟大的时代和事业。伟大的英雄,将伟大地死去,倒在自己的信仰之下。奥德修斯一心想回到故乡,可一回到家,他终于发现,他的生命之精华、重心、财富,其实并不在伊塔克,而是在20年的漂泊中。怀着良知和希冀,敬畏生命和自然,虔诚地承受和担当,便是在归乡的路上,便是抵达故乡所在。

中国从来不缺胸怀理想和担当的人,潮汕大地更是如此,如蚁光炎,如彭湃,如庄世平,如黄旭华。潮汕的历史和辉煌,诠释着潮汕族群的光荣和梦想。潮汕的未来和命运,是潮汕族群的荣誉和尊严所在。罗素在《中国问题》再版时说: “中国曾经历经磨难,但他们的英雄主义拯救了他们,他们应该成功,愿成功是他们的。”的确如此,一百多年来,无数先辈先贤以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汇集成终结苦难、开启希冀的伟大力量,最终拯救了中国。潮汕的命运,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虽历尽坎坷磨难,但潮汕人以自己的英雄主义,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自己的忠诚和勇气。德国哲学家、犹太人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Adorno)讲“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任何漂亮的空话甚至神学的空话都失去了权利,除非它经历一场变化”。阿多诺的警示,穿越时空仍然发人深省。是的,对潮汕人来说,在潮汕振兴之前,狂欢是可耻的。也许还可以这么说,当故乡陷落,每一个游子的狂欢都是可耻的。

面对全新的时代,年轻一代应担负起自己的责任。2014年,对潮汕青年来说,别有意味。这一年,曾被誉为“打工文学接班人”的90后深圳诗人、穷困潦倒的揭阳青年许立志,于国庆之日坠楼身亡,警方疑为自杀。他生前留下的最后一首诗《我弥留之际》写道: “我来时很好,去时也很好。”他的死,成为中国诗歌界的重大事件。可是,在狂欢的年代,谁会在乎一个年轻诗人的命运?他让我想起困窘绝望的海子和顾城。这一年,一个由揭阳二中毕业生组成的90后六人新青年艺术NIK0团队,成功借助气球拍摄到了地球的图像,并制作成《追气球的熊孩子》发布至网络,随后,他们以《少年不可欺》挑战侵权者,在互联网世界掀起轩然大波;90后饶平二中毕业生余佳文以一款“任性”的《超级课程表》软件,一夜之间风靡网络和校园,成为新一代青年互联网创业传奇。诗人的旅程戛然而止,但NIK0和余佳文们将继续。不管他们能够走多远,他们已向我们发出了信号——关于时代、家国和命运。而在新的千禧之年,未来的主角“00后”即“千禧一代”,将给我们更多想象空间。我想,中国的“千禧一代”——一个无所畏惧的群体,也许将是未来的希望和危险所在——谁知道那个将颠覆马化腾的孩子现在多大了?谁知道那个将彻底改变这个世界的孩子现在在哪里?谁知道呢!

在这个灵肉漂泊、故土渐远的年代,故乡——每一个人的精神脐带,终将是引领我们回家的路。俄国诗人叶赛宁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 “我将回来,在春回大地时。”我却想说,我们将在寒冷的冬天里拥抱故土和家园,那正是我们对故乡的承诺和对春天的呼喊。可是啊,每一个归乡的灵魂,都将背负着惶恐和不安——为自己轻率的离开,为自己迟迟的归来。游子以离开的方式归来,又以归来的方式离开,也许,这正是每一个游子永恒的宿命。《圣经》说,不要责备亵慢人,恐怕他恨你。要责备智慧人,他必爱你。“余虽不敏,然余诚也”。我想,故乡必能会意一个游子的挚爱,也能原谅他的鲁莽和无知。

这千百年来,潮汕族群从国族南迁的筚路蓝缕中一路走来,从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中一路走来,从大航海时代的惊涛骇浪中一路走来,从改革开放的发展奋斗中一路走来。如今,新航海时代的大幕已徐徐拉开,新的机遇就在我们的眼前。这片英雄的土地和英雄的人民,更需要英雄和英雄主义,需要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我相信,潮汕应该成功,愿成功属于故乡的土地和人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3:2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