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吹号手的诺言(彩插版)/布谷鸟国际大奖童书系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作者 (美)埃里克·凯利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融生动的故事、美丽的文字、丰富的人性为一体,汇大师之心力、译者之才智、设计之精巧成经典

《布谷鸟国际大奖童书系列》包含国际大奖童书八本,这些作品分别来自英美日西等国,荣获英国惠特布莱德童书奖、聪明豆童书奖、《出版者周刊》最佳图书奖、美国“父母的选择”金奖、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日本野间儿童文学奖、西班牙艾德彼儿童文学奖等权威奖项。这套儿童文学作品内容丰富多样,主题新鲜有趣,非常适合亲子共读及自主阅读。

这本由埃里克·凯利著的《吹号手的诺言(彩插版)》获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

内容推荐

由埃里克·凯利著的《吹号手的诺言(彩插版)》讲述的是:小男孩约瑟一家在逃难途中遇到一伙强盗,但强盗索要的不过是一个南瓜。约瑟后来才得知,南瓜里竟藏着一件举世无双的珍宝——塔尔努夫水晶球。这个具有神秘力量的水晶球一旦落入敌人手里,就会给国家带来灾难。为了保护水晶球,约瑟一家与鞑靼强盗、炼金术士、催眠术士等各方势力苦苦周旋。危机来临之际,约瑟发誓要好好守护那件宝贝。水晶球里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约瑟一家能否成功守护水晶球?

目录

引子 休止符

第一章 不肯卖南瓜的人

第二章 克拉科夫城

第三章 炼金术士

第四章 大好人杨·甘地

第五章 鸽街

第六章 吹号手的塔楼

第七章 炼金术士的阁楼

第八章 纽扣脸彼得

第九章 纽扣脸彼得来袭

第十章 独战”魔鬼”

第十一章 偷袭教堂

第十二章 机警的爱尔兹碧嘉

第十三章 神奇的塔尔努夫水晶球

第十四章 火烧克拉科夫

第十五章 国王的接见

第十六章 水晶球的结局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不肯卖南瓜的人

1461年7月下旬,初升的太阳散发出火红炽热的光芒,这预示着夏日里最为酷热的天气已经到来。阳光照耀在古老的克拉科夫城及进城的道路上。此刻,一辆辆由农民驾驶的运货马车正在道路上颠簸前行。这些马车大多靠一匹马拉动,车厢十分简陋,由柳条或芦苇编织而成。马车看来就像个带车轮的大篮子。由于路况复杂,马车经常要从石头和土坑上颠簸而过,有时还要穿过田地,甚至蹚过溪流,因此行驶时不免摇摇晃晃,就好像在狂风大作的海面上飘摇的小船一样。大多数车夫都跟在马车一侧,时不时用长鞭抽打马背,好让马儿打起精神来,马车上坐着的都是病恹恹的妇女儿童。

马车上运载的货品包罗万象,有蔬菜、鲜花、家禽、黄油和牛奶。有辆车载了一车兽皮;另一辆载着全城花园所需的泥土;还有一辆车载了一车家禽,车夫脖子上挂着一串串干__-蘑菇,就像项链一样。车夫身后,笼罩在晨曦之中的喀尔巴阡山脉高低错落,看上去云雾缭绕、金光闪闪,远方的维斯图拉河仿佛一只银手镯环绕着瓦韦尔山。清晨的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草地、新鲜的泥土以及农作物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香味。

集市已经开始了。这些马车从四面八方连夜赶来。有些从边境来的马车已经行驶了两天两夜。马车上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有从大城市赶来的时髦男女,有穿着长外套、戴着圆帽子的光脚农民,有穿粗布衣、戴鲜艳头巾的农妇,有穿黑袍、戴黑帽、耳边蓄着传统鬈发的犹太人。乡绅们纷纷派侍从来赶集,与衣衫褴褛的农民相比,身着皮衣的侍从显得格外神气。到处都是抱着婴孩的妇女及跟着马车来集市的老人。他们从三四十年前起就来这儿赶集了。

队伍中的每个人几乎都带着一件防身利器,要么是一把藏在皮带里的短刀,要么是拿在手上的木棍,再就是藏在马车底座的大型斧头。因为在市集开放期间,小偷多如牛毛,据说有许多乡绅在集市上被偷了个精光,还因此破了产。回城的路上,小偷更为猖獗——因为经过一天的交易,几乎每个人荷包都装得满满的。

在这些满载货物的马车里,有一辆空荡荡的马车显得特别奇怪。它用两匹马拉着,车辕也比别的马车粗,坐在马车上的人穿得特别讲究,压根儿就不像是种田的。驾车的男人年约四十五岁,坐在他身边的妻子看上去比他年轻十来岁,他俩的儿子坐在马车尾部,晃荡着双腿,脚下尘土飞扬。

“到了,老婆。”男人一边说,一边用长鞭抽打着不肯前进的马匹,“那座高塔就是克拉科夫瓦韦尔山的瞭望台了!如果我们再走快些,大概八点就能到那儿。看见了吗,远处那两座尖塔就是圣母玛利亚教堂。劳累奔波了两周,看到这里的景色,我感觉好极了!”  车夫的妻子将灰色头巾扯下,激动地朝远处张望。“终于到克拉科夫了,”她说道,“这是我母亲的故乡,她常常向我提起克拉科夫的光荣历史,我从来没有想过能亲眼见到它。上帝保佑,我们终于来了。”

“是啊。”车夫应道。

接着,这一家人各自陷入沉思。男人回忆起他早年在克拉科夫时的情形,他的妻子则想着他们在乌克兰化为灰烬的家,他们的儿子则在脑海中尽情描绘这座他即将看到的伟大城市的模样。

突然,他们的思绪被马车后方传来的一阵骚动打断了。道路上的车夫们纷纷勒紧缰绳,让马退到路边,为来人让出一条窄路。回过神来的男人转过头来,想看看究竟是谁要从这条窄道上硬挤过来。很快,他看到一个骑着矮种马的骑兵。

“快让开!快让开!”骑兵大叫,“你们这群种田的以为这路是你们的吗?快滚回田里去,这里不欢迎你们!”他愤怒地嚷嚷着,因为一位农夫的马儿突然冲到马路中央扬起前蹄立了起来。“快闪开,让我过去,谁要是再让自己的马这样乱跳,那他的麻烦可就大了!”

“我都快退到沟里了。”一位农夫小声嘀咕道。

骑兵用锐利的眼神扫视了一下这个农夫车中的货物,当确定车里只是些卖给砖厂的新鲜稻草后,他又横冲直撞起来。经过那辆载着一家三口的马车时,他突然停了下来,因为那个男孩子正好奇地盯着他。

这个名叫约瑟‘察奈特斯基的男孩今年十五岁,样貌算不上帅气,当然也不丑。他的头发和眼珠都是深色的,圆圆的脸蛋十分可爱。他身上的衣服虽然蒙着一层灰,但可以看出做工讲究。衣服的材质既非仆人身上的皮革,也不是农夫身上的粗麻布,而是一种做工精细的手织棉布。他头戴一顶圆形的无边小帽,穿着一件长及膝盖、钉着扣子的厚外套,膝盖以下是一双柔软舒适的棕皮靴。

骑兵迎着男孩的目光望去。“小鬼!小鬼!”他用嘶哑的声音嚷道,“叫你老爹把马牵好,你过来给我牵马。”听到命令,男孩不得不跳下马车来。然而当他一抓住缰绳,就感觉到这位陌生人并不友善。

P8-11

后记

时间进入1926年。维斯图拉河不再环绕着瓦韦尔山,也不再是克兹米尔城与克拉科夫的界河,而是向左一拐,将整座平原环绕起来,形成了今天的新城市。昔日的城堡、塔楼以及瓦韦尔大教堂依然威严地耸立在山头。八个世纪以来,尽管经历火灾、战争等数场浩劫,圣安德鲁教堂的两座塔楼风采依旧,仍昂首俯瞰格罗兹卡街;文艺复兴时期美丽的布匹交易中心依然伫立在莱尼克街的中心地段。

纵然那段辉煌的岁月已成历史,如今的瓦韦尔山上也不再有国王,然而十四世纪遗留下来的大学、艺术、音乐以及商贸,仍延续着自己的辉煌,文化的繁盛使这座城市绽放出新的光彩。

来自波兰各地的学生们来到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求学,都为城中随处可见的哥特式建筑和山墙,以及历经侵略依然保存完好的罗马式围墙和拱门而倾倒。

这些建筑中最为壮丽的要属圣母玛利亚教堂。虽然它被四周的新建筑挡住了,不像往昔一样显眼,只有靠近它的人们才能看清其全貌,但它的壮丽仍足以震慑每一位参观者。

参观者脚下是古老的墓园,城墙边有石碑和陵墓。南门旁依然摆放着铁圈,那是扣在临刑前做祷告的犯人脖子上的。走进教堂,人们依然可以感受到让人屏气凝神的美。精致的木雕和唱诗班的席位上方是一片被漆成蓝天模样的屋顶,上有星星作为装饰。哥特式的石雕精美绝伦,而教堂内的桌子、旗帜、圣餐台、陵墓等同样让人赞叹不已。

听,那可是号角的声音?这乐曲是从天堂飘下来的吗?又到了整点时分,一位吹号手正在塔楼敞开的窗子前吹奏。

这是什么曲子?是《海那圣歌》!它正是数百年前鞑靼人攻占这里时年轻的吹号手所吹奏的曲子。一曲还未吹完,那个吹号手就倒下了……不论男女老少,只要一听到这首曲子就会想起,在很久以前,一名年轻的吹号手为尽忠祖国、履行这项神圣职责,不惜牺牲生命……从那之后,波兰陷入战乱,在几个世纪里饱经战火的蹂躏。然而每隔一小时,《海那圣歌》都会准时响起,每年都会有吹号手投身到这项神圣的职责中来,发誓会吹奏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听,号声再次响起!愿它带领全人类进入和平年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7: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