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岁月台湾(1900年以来的台湾大事记第4版)(精)/秦风老照片馆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作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秦风编著的这本《岁月台湾(1900年以来的台湾大事记第4版)(精)》是一部了解百年台湾历史的最佳读本看台湾百年沉浮,甲午战败,日本投降,大江大海,两岸遥望……有大悲痛,有大欢喜,1900年至今,一年一年,台湾这些年来的筚路蓝缕和欢喜哀愁。

一件件改变台湾的大事,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人物,一幅幅饱蘸风霜的照片,平实,清晰,客观,真诚……

记录过去一个多世纪宝岛的土地、人民、岁月与情感……

内容推荐

秦风编著的这本《岁月台湾(1900年以来的台湾大事记第4版)(精)》介绍了,百年沉浮,阅尽台湾这些年来的筚路蓝缕和欢喜哀愁。

从日本殖民台湾之始,到马英九连任成功,台湾进入更复杂的发展阶段,两岸关系进入“深水区”。本书用编年体的方式,记录了过去一百多年来宝岛的土地、人民、岁月,其中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等等层面,如赛德克人莫那·鲁道领导的雾社抗日事件、台湾光复、二二八事件、火烧岛纪事、国民党迁台、金门炮战、雷震与《自由中国》、美丽岛事件、棒球旋风、邓丽君、罗大佑、汪辜会谈、民进党成立、开放大陆探亲、“保钓”风云、马英九与陈水扁的对决、“九二一”大地震、“服贸”风波……希望它的悲痛也是中国人的悲痛,而它的希望也同样令全体中国人感到鼓舞。相信这样的努力将拉近两岸人民的心理距离,并有助于两岸人民共同携手创造中华民族富强民主的未来。

20世纪以来的台湾,与祖国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台湾走过的路,很多大陆现在正在走。台湾是中国大历史的一部分,其特点并不在于人口的多寡、土地的大小,而在于历史经验的鲜明对照,以及其中足以汲取的教训与智慧。

两岸同胞以同理心来了解彼此的梦想和渴望,以及至今为此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果,彼此欣赏,彼此谅解,任何隔阂都可化解于无形。

目录

1900-1909 日本殖民台湾之始

1910-1919 余清芳与噍吧哖事件

1920-1929 文化协会的抗争

1930-1944 莫那·鲁道与雾社事件

1945 台湾光复

1946 左翼思潮兴起

1947 “二二八”事件爆发

1948 台湾省体育代表队扬威上海

1949 国民党迁台

1950 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

1951 台湾省征兵令颁布

1951 保护养女运动

1952 台湾与日本签订“中日和约”

1953 耕者有其田

1954 火烧岛纪事

1955 大陈岛撤退

1956 林献堂骨灰荣归故里

1957 刘自然事件

1958 “警备总部”成立

1958 金门炮战

1959 成功岭大专集训开办

1960 东西横贯公路通车

1960 雷震案与《自由中国》事件

1961 “中国小姐”选美

1962 胡适在台北逝世

1963 杨传广、纪政传奇

1963 “梁祝”旋风

1964 麦克阿瑟公路通车

1964 对山东半岛的突击行动

1965 林丝缎人体摄影展

1967 “阿哥哥”风潮席卷台湾

1967 王晓民的故事

1968 “九年国民义务教育”实施

1968 越战与台湾

1969 金龙少棒扬威美国

1970 邓丽君崛起歌坛

1973 林怀民与“云门舞集”

1974 “三冠王”美梦成真

1975 蒋介石逝世

1975 琼瑶编织爱情美梦

1977 乡土文学论战

1978 “十大建设”陆续竣工

1978 美国与台湾“断交”

1979 美丽岛事件

1979 首例连体婴儿分割手术

1980 林宅血案震惊社会

1981 外双溪放水溺毙事件

1982 罗大佑掀起黑色旋风

1982 李师科与土银抢劫案

1984 台湾重返奥运

1985 台湾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

1985 旅美作家刘宜良命案开庭

1986 杜邦事件与环保意识

1986 台湾民进党成立

1987 “大家乐”赌博风潮

1987 开放大陆探亲

1988 淡水开出的最后一班列车

1988 蒋经国逝世

1989 股市冲破一万点

1992 失踪儿童激增

1993 汪辜会谈

1994 传统民间宗教热潮

1994 开放省市长民选

1996 世纪末“保钓”风云

1997 白晓燕命案

1998 马英九与陈水扁的对决

1998 肠病毒危机

1999 “九二一”大地震

1999 高科技产业崛起

2000 台湾兴起“上海热”

2000 政权首度和平转移

2000-2008 在纷扰中前行的台湾

2008年以来 两岸和平改变台湾社会

2012- 两岸关系进入“深水区”

试读章节

1945:台湾光复

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将军于1945年10月25日,代表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在台北公会堂(今中山堂),接受日本驻台“总督”兼第十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的投降,标志了日本在台湾半个世纪殖民统治的正式结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诏书,表示愿意接受波茨坦会议宣言的各项规定,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当天上午7时,中华民国政府正式接获日本投降电文,蒋介石随即电南京日军侵华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指示六项投降原则。

8月22日,中华民国政府再以备忘录的形式,将各地区受降主官姓名、受降地点及日军代表投降部队长姓名、应投降之部队番号,通知冈村宁次。其时受降区域先列为十四区,后增列台湾澎湖地区为十五区,其规定如下:“台湾澎湖列岛陈仪为受降主官,日军投降部队为10HA、8FD、9D、12D、50D、66D、71D、75BS、76BS、100BS、103BS、102BS、112BS,及澎湖守备部队。集中地由陈仪决定,日军投降代表10HA安藤利吉。”

9月1日,中华民国政府在重庆成立“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委派陈仪为行政长官,又成立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准备接受在台日军之投降。9月9日上午9时,何应钦将军代表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在南京主持日本无条件投降典礼,冈村宁次代表日本政府签署了降书。八年抗战正式宣告结束,中国赢得了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场战争,全国人民莫不沉浸在胜利的气氛中,欣喜异常。

10月17日,何应钦将军令国军第七十军开赴台湾,并成立台湾前进指挥所,由葛敬恩中将负责主持。陈仪将军于10月24日抵台,受降式于25日上午10点在台北市公会堂举行。

当日上午9点左右,参加人员陆续入场。中国政府代表陈仪、葛敬恩、柯远芬、李翼中、严家淦、黄朝琴、徐世贤等,台湾人民代表林献堂、陈炘、杜聪明、罗万伡、林茂生等,媒体人士李万居、叶明勋、李纯青、陈正彪、杨政和等,共二百五十人与会。9点35分,朱家宾上校前往“总督府”率同日方代表至公会堂。9点55分,受降代表及参加人员入席。陈仪将军入席之时,全体肃立奏乐。接着,陈汉平少将引导日本投降代表台湾“总督”安藤利吉、台湾军参谋长陆军中将谏山春树、总务长官代理农商局长须田、高雄海军警备府参谋长中泽佑少将等入场,向陈仪将军敬礼,陈仪命日方代表就座。

陈仪将军宣布:“台湾日军业于中华民国三十四年9月9日在南京投降,本官奉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转奉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之命令为台湾受降主官,兹以第一号命令,交与日本台湾‘总督’兼第十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受领,希即遵照办理。”安藤领证签字后,由日本代表将受领证呈给陈仪,随后日本全体代表退席。陈仪将军旋即发表广播讲话,郑重宣告:“从今天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权之下,这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事实,本人特报告给中国全体同胞及全世界周知。现在台湾虽然已光复,我们应该感谢历来为光复台湾而牺牲的革命先烈及此次抗战的将士……”

受降典礼完成后,下午3点,台湾各界在公会堂举行了庆祝台湾光复大会。第二天,台北学生联盟会,又发动了全市学生庆祝光复大游行,再度掀起一连串的庆祝高潮。

台湾经过半世纪的异族统治,尽管终于摆脱了桎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但有识之士对于时局的发展仍不敢轻忽大意,尤其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冲突日趋紧张,一场大规模的内战随时可能爆发。这对于亟需和平与重建的台湾而言,无疑增加了许多变数。

10月26日,《台湾新生报》创刊的第二天,一篇名为《受降观礼与庆祝光复》的社论,语重心长,字字警策。其精义如下:

“昨天陈长官台北公会堂接受安藤利吉大将的投降,仪式隆重而严肃,由受降签字起,台湾主权正式的归宗祖国了。许多人在会场上感激涕零。回忆五十年往事,像一场噩梦。一旦醒来,说兴奋也不是,说安慰也不是。应清算的历史被清算了,我们觉得幸福与感谢。”

“台湾受日本统治半世纪,非无进步,日本对台湾惨淡经营多所建树这是事实,但那是另一回事。日本指导台湾的最高原则错了,它希望同化台湾,并以台湾为南进的航空母舰……过去日本民族最大的毛病,就在许多人不知道失败,而妄自尊大。现实无情,对抱优越感的那些人提出了修正了。真理不仅在‘人生而平等’,也在每个民族都有同等的智慧……台湾问题的解决,为清算中日关系的一环,日本人应趁此机会重新认识中国,中国已非‘吴下阿蒙’。以前日本认识中国,大概都是见树不见林,见近不见远,今后还有重蹈覆辙的可能。我们非常诚实希望在台日人把眼光放远,不对的观念,要彻底涤除。”

“说到光复,我们的心里,自有压抑不住的欢乐。‘否极泰来’,台湾所以有今天,实乃祖国无数灾难换来的果实。台湾同胞所受的痛苦,尤其深重。但我们应该警惕,与自强不息,若快乐而不努力,或得意忘形,前途还是危险的。天下没有侥幸的事,侥幸得来的东西最不可靠。譬如说,中国现在是强国,台胞乃是强国之民,我们一定要使它名副其实。否则我们的身份地位飘摇不定,是架空的。假如我们不能努力使中国真正富强,今天所庆祝的台湾光复,无人能保证永不再失。假如台湾光复没有比不光复更进步,更繁荣,也会削弱光复的意义,失掉光复的光彩。”

台湾后来所发生的事情,竟为其不幸言中。台湾光复的前后正是国共双方领导人在重庆进行谈判的时候,中国大地战云密布,兵马倥偬,注定中华民国政府对台湾政治、经济的重建力有未逮。不仅如此,台湾出现贪污横行、管理紊乱的现象,同时因受到中国大陆内战的冲击,物资短缺,生活困难。台湾人民从光复时的欢欣雀跃变成极端的失望与不满,到了1947年2月底,台湾光复仅一年四个月,就爆发了全岛性民变“二二八”事件。P25-30

序言

20世纪的台湾,与祖国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由于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台湾被分割出去;由于中国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台湾又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又由于国共内战,使得台湾与中国大陆长年处于对峙与分隔的状态。可以说,台湾20世纪所走过的道路,是中国大历史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华民族文明进程不容忽视的足迹。

1949年国民党退据台湾之后,实行了一种比在大陆时期更为严厉的专制体制,不过同时也实施了在大陆时期所未能做到的诸如土地改革等一些举措,并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中发展了经济。文化上,台湾则清除了日本殖民地文化的影响,全面恢复了传统的中国文化。又经过四十多年的中西文化的融汇,台湾最终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实现了社会形态的转型。

目前,海峡两岸暂时的分离状态固然令人痛心,不过对于已发生的不幸,我们宁愿以冷静理性的态度去面对。笔者力求以客观平和的态度记录过去一个世纪宝岛的土地、人民、岁月与情感,其中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等各个层面。相信这样的努力将有助于拉近两岸人民的心理距离,并有助于两岸人民共同携手创造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2:5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