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林徽因住进了同仁医院,生命即将行至尽头,而梁思成也住在这家医院里,与林徽因病房相邻。
3月31日深夜,林徽因突然用微弱的声音对护士说,她要见一见梁思成。护士回答:夜深了,有话明天再谈吧。然而,林徽因已经没有力气再等待了,第二天黎明到来之前,林徽因悄悄地离开了人间。她最后的那几句话,竟没有机会说出。
梁再冰接到妈妈病危通知,赶到医院时,林徽因已经昏迷不醒。她急着让护士把父亲搀扶过来,梁思成坐在林徽因床前拉着她的手放声痛哭。梁再冰说:“我一生从没有见过爹爹流泪,此时见到他一边哭一边喃喃不断地说:‘受罪啊,徽,受罪呀,你真受罪呀!’我此时觉得他们的关系是如此紧密。在他们生离死别的此刻,任何‘外人’(哪怕是我)也不能打扰他们的诀别。”
金岳霖听闻噩耗,在办公室里,他留下了自己的学生周礼全。金岳霖先是沉默,后来突然说:“林徽因走了!”一边说,一边号啕大哭。周礼全回忆说:“他两只胳臂靠在办公桌上,头埋在胳臂中。他哭得那么沉痛,那么悲哀,也那么天真。我静静地站在他身旁,不知说什么好。几分钟后,他慢慢地停止哭泣……擦干眼泪,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目光呆滞,一言不发。我又陪他默默地坐了一阵,才伴送他回燕东园。”
梁思成亲自为她设计了墓碑,墓前是她生前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的一块汉白玉花圈刻样。金岳霖为她组成治丧委员会,悉心料理后事。她的墓志铭上写着:这里长眠着林徽因,她是建筑师、诗人和母亲。而她的墓碑上书写的“建筑师林徽因之墓”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粗暴地破坏,从此成为了无名之墓。后来,梁再冰要通过那方汉白玉花圈才能在八宝山公墓里找到长眠在此的林徽因。
在那个时代的暴风骤雨即将来临之前,很多人,都庆幸林徽因走得如此早,女儿梁再冰说“此时离去也许还是她的福分”。 林徽因死后七年,梁思成娶了两个人的学生林洙,后来梁思成在文革中含冤去世。儿子梁从诫说:“新中国成立后,母亲只生活了短短六年时间,但她的思想感情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因为,当时的新政权曾以自己的精神和事业,强烈地吸引了她,教育了她。以她那样的出身和经历,那样的生活和思想方式,而能在短短几年里就如此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全部信任、智慧和精力都奉献给了这新的国家、新的社会,甘愿为之鞠躬尽瘁,又是那样恳切地决心改造自己旧的世界观,这确是一件发人深省的事。许多人曾对我说过:你母亲幸亏去世得早,如果她再多活两年,‘反右’那一关她肯定躲不过去。是的,早逝竟成了她的一种幸福。对于她这样一个历来处世真诚不欺,执著于自己信念的人,如果也要去体验一下父亲在后来的十几年中所经历过的一切,那将会是一种什么局面,我简直不敢想象。文革期间,父亲是在极度的痛苦和困惑中,顶着全国典型‘反动学术权威’的大帽子死去的。我只能感谢命运的仁慈,没有让那样的侮辱和蹂躏也落到我亲爱的母亲身上!”
这位深爱着林徽因的丈夫,在林徽因病重之时,为她洗手做羹汤,在工作之余学会了蒸馒头、煮饭、做菜、腌菜和用桔皮做果酱。后来林徽因做了。肾切除手术、肺部结核也已到了晚期,梁思成每天定时为她注射各种药液。为了让林徽因坐得舒服一些,梁思成给她放了各种各样的靠垫和垫圈。冬天到了,梁思成每天给林徽因烧暖气,要往大炉子里添煤,要倒炉渣,还要掌握好温度,如此精细的粗活,梁思成不敢交给别人去干。
人之生,孤独以来,人之死,孤独以去,但在两个人携手共渡浮世沧海的过程中,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经历了人生的幸福与悲欢,艰险与成败,从此荒芜的沙岸上有了历历的春景,有了桃李的天下。 在世界颠倒黑白的时候,有你陪我奋然作色,在世界失去歌吟的时候,有你陪我长歌当哭。在人生的暗夜里,你的左手覆盖着我的右手,我的右手回握着你的左手,你给我保护,我给你支柱,我们执手,死生契阔。
P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