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合当下不断爆出的“盗取个人信息”的丑闻,贴近每一个人的生活,容易引起共鸣(相信每一个人都有信息被泄露的经历,如接到莫名其妙的推销电话)。
《纽约时报》《柯克斯书评》《纽约邮报》《出版人周刊》《商业标准日报》等十余家一线媒体及畅销书作者联袂推荐!
洛丽·安德鲁斯编著的《我知道你是谁我知道你做过什么:隐私在社交网络时代的死亡》在Goodreader上已有超过500条评论,丰富的实例和破冰的观点,让读者纷纷表示这是网民的必读书,在学会保护自己的同时也学会为自己争取法律的保护。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知道你是谁我知道你做过什么(隐私在社交网络时代的死亡) |
分类 | 教育考试-考试-计算机类 |
作者 | (美)洛丽·安德鲁斯 |
出版社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迎合当下不断爆出的“盗取个人信息”的丑闻,贴近每一个人的生活,容易引起共鸣(相信每一个人都有信息被泄露的经历,如接到莫名其妙的推销电话)。 《纽约时报》《柯克斯书评》《纽约邮报》《出版人周刊》《商业标准日报》等十余家一线媒体及畅销书作者联袂推荐! 洛丽·安德鲁斯编著的《我知道你是谁我知道你做过什么:隐私在社交网络时代的死亡》在Goodreader上已有超过500条评论,丰富的实例和破冰的观点,让读者纷纷表示这是网民的必读书,在学会保护自己的同时也学会为自己争取法律的保护。 内容推荐 《我知道你是谁我知道你做过什么:隐私在社交网络时代的死亡》由洛丽·安德鲁斯编著。 你是否会纳闷,莫名其妙的推销人员是如何得到你的手机号码的?又是为什么,自打你上次网购以来,弹窗广告就像长了记性似的,不断地为你推荐同类商品? 其实,这些只是网络跟踪的冰山一角。 当你以为被设置为“私密”的信息只有本人可见时,它们其实正在暗地里被人日常性地买进卖出,服务于各种商业目的。当你以为把公民分门别类只会出现在电影的虚拟世界里时,数据整合商正在根据你在网络上留下的蛛丝马迹描绘你的形象(其中甚至可能包括早在几年前就被你删掉的照片),然后把你归类到对应的集群里去:11号集群是“富有的”,50号集群是“单身人士”。最终,你的数字身份可能会比真实的你更能决定你能否贷到款,能否被录用。 当我们崇拜大数据,像上瘾一般时时更新动态、求点赞、求关注,我们很少想过这些用户数以百万计的社交媒体其实无异于任何一个世界大国。作者希望通过本书将真相呈现给读者: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的哪些基本权益正在被侵犯;我们的一举一动正在被谁监视、咀嚼、资本化,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目的何在;以及在未来,是否有一套准则可以营造出更安全的社交网络。 目录 中文版序 第一章 一个叫Facebook的国家 第二章 当乔治·奥威尔遇见马克·扎克伯格 第三章 第二个自己 第四章 科技与基本权益 第五章 第五章 联网权 第六章 言论自由 第七章 致命的教唆 第八章 场所隐私 第九章 信息隐私 第十章 提供参考还是信息过量?社交网络与子女抚养权争夺 第十一章 社交网络和司法体系 第十二章 公平受审权 第十三章 正当程序权 第十四章 迈向宪法 社交网络宪法 致谢 尾注 试读章节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打开我的笔记本电脑,写了份备忘录给我的协理律师,我们正在考虑起诉一家生物技术公司,这是一起公益案件。我将备忘录作为附件贴在电子邮件里发给他,小心翼翼地在主题栏中写下“机密一合法邮件”几个字,并在电子邮件正文中说了几个关键的想法。然后我登录西南航空的网站,输入我的信用卡信息,准备买一张去佛罗里达州的机票。我进入由佛罗里达州鱼类和野生动物保护委员会(Florida Fish and Wildlife Conservation Commission)运营的官方网站,输入社会保险号码以获取一张钓鱼证。我意识到我将不能陪我妹妹过生日,于是打算从亚马逊上给她买几本书。我查看电子邮件,而后点击链接进入了一个列有大学教授岗位空缺的网站。其中一个岗位是在一个我没有听过的小镇上,所以我去Google搜索这个小镇,看它会不会太偏。跟着这个小镇的名字后面又出现了一篇文章的链接,这篇文章的内容是关于一起下毒事件的,于是我把它存到我的硬盘里,想着将来我再写悬疑小说的时候可能会用到。我阅读了一封我的医生写给我的电子邮件,她在电子邮件里告诉我她修改了我的电子处方,新药品已到达附近的便利店,我去取就可以了。出门取药前,我登录Facebook和我在佛罗里达州的朋友联系,告诉他们我将过去;并看了一些资讯,还在那里赞了我前一天晚上看的电影;有人圈了我几年前拍的一张万圣节照片,那时我还在耶鲁上大学。照片里我穿着跳肚皮舞的服装,身边的人穿得则像一瓶纯麦芽苏格兰威士忌。我解除了被圈的状态,因为我可不想在应聘工作时,有人对我说:“鲁思·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是从来不会把肚脐眼露在外面的。” 整体来说,这一上午在互联网上逛荡,安全方面我自己感觉良好。我没有回应任何寡妇富婆们为5000亿美元地产向我申请的法律援助,也没搭理来自朋友的那些处心积虑冒充的电子邮件,电子邮件里的“他们”不是在伦敦丢了钱包就是丢了护照。我也没有把信用卡信息透露给任何人,尽管那些粗陋的外国电子邮件用30美元买一个iPad的好事来诱惑我,更没有打开那封说我电子邮箱已爆满的电子邮件。我只去了我信任的网站。 尽管如此,我的每一个动作都神不知鬼不觉地被记录了下来,并有数据整合商对它们进行分析,然后将整理好的信息卖给一些公司,其中很可能就包括我正想要起诉的那家。对于这一侵犯隐私和安全的行为,我不但被蒙在鼓里,还完全束手无策。 在离线的现实世界中,发生这种事情简直不可思议。我每次输入信息时都特别谨慎,工作时从不将社会保险卡或信用卡放在桌面上或其他可能被人记下来的地方,也不会把这类信息写在明信片上邮寄出去;我更不会向全世界大肆宣扬我的医疗状况,或是我要换工作的想法。然而,我的这些信息却在被一些与数据整合商打交道的公司日常性地买进卖出。 如果是有人闯进我家把我的文件拷贝走了,那么这个人就犯下了私闯民宅和侵犯他人隐私的罪行;如果警察想要窃听我的谈话内容,他也需要获得授权许可。然而,在我们不知情和未同意的情况下,我们在社交网络或其他网站上的每次登录都被人暗地里跟踪和审视。信息同样敏感,危害同样真实,但受到的法律保护却不一样。 隐私信息被嚣张盗取的背后有一股导向力,那就是行为定向广告。秘密收集个人信息已成为一个爆炸式发展的行业,在点燃这颗炸弹的过程中,广告商对喜好、欲望等私人信息的贪求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说:“在线行为定向广告追踪客户的在线活动,从而为他们量身定制广告。这种不为客户所见的做法使商业广告更易击中受众的兴趣点。”但是,这样不受管制地收集人们的个人信息已经通过某些方式为人们招致了危害。 2010年,85%的广告公司使用了行为定向广告。这些广告公司之所以对行为定向广告趋之若鹜,是因为它确实行之有效——63%的广告公司表示靠行为定位广告提高了总收人,30%的公司表示行为定向广告让其总收入增加了500万美元甚至更多。2010年,美国互联网广告收入比报纸的广告收人多出了32亿美元。2010年第一季度,美国互联网用户收到的广告总数为1.1万亿个,广告赞助商的成本为27亿美元。 “它就好比一个打了鸡血的数字信息真空吸尘器,是在线广告产业的产物。”数字民主中心(Cencer for Digital Democracy)的执行董事杰夫·切斯特(Jeft Chester)这样对《纽约时报》(The Newr York Times)说,“鼠标在网页上的所到之处都在他们的追踪范围内,包括你往购物车里放进了什么物品,不购买什么物品。这是一个非常高科技的商业监控系统。” P27-29 序言 社交媒体已经改变了我们彼此交流的方式,也同样改变了我们与社会机构、与政府之间的交流方式。此外,我们购物、约会、工作以及进行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方式也因之改变。社交网络、微博和其他即时通信手段现在已经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交媒体在中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腾讯QQ是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络平台,用户可以在里面聊天、上传视频、撰写博客、发送消息并分享照片和音乐等。数据显示,2014年,腾讯QQ每月一共有约6.29亿活跃账户,而另一家社交媒体人人网的用户则有大约2.19亿,微型博客平台新浪微博的用户也超过了1.26亿。 微博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使用,人们可以以新的方式找出并报道重要事件,并与政府部门进行交流。中文的特点使得微博的通信交流效果要优于与之对应的西方国家的社交媒体,比如Twitter。因为一个汉字能包含一个完整单词的意思,甚至能完整表达一个想法,所以一条微博消息中的140个字符(不含空格)可以传达一个甚至多个完整信息。微博还在Twitter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增加了一个“长微博”的功能,其字数可以超过140字。此外,用户还可以为他们的微博附上照片,使得他们的微博消息图文并茂。在微博界面上,用户可以对一条微博直接进行评论,而不必转发原始微博,也不必附上各种不同的话题标签,而这些通常都是Twitter上评论一条特定的推文所必须要做的。长微博、自由评论这些功能使得微博传播和讨论地方新闻的速度要比中国传统的新闻媒体要快得多。 微博已成为民众积极帮助政府与腐败现象作斗争的重要工具。在山西省,一辆巴士与装有易燃化学品的卡车相撞,造成36名乘客死亡。当地居民拍摄了照片,并在微博上分享了事故的现场情况。在一张照片中,网友发现当地负责安全事务的一名官员戴着一块手表,而这块手表单凭一名公职人员的工资通常是买不起的。微博发布后在网上疯狂传播,该官员也因此受到了政府的调查,并因其腐败行为被判处受贿罪,处以有期徒刑11年。 同时,政府也在逐渐介入了对某些类型的微博消息的审查之中。最高人民法院宣布,自2014年12月11日起,中国政府可以要求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社交媒体平台提供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帮助追查相关用户。 另外,中国的社交媒体网站还为所有公民提供了向政府表达其观点的途径。中央政府以及公安局等地方机构也利用社交媒体来提供社会服务,吸引公民参与。例如,在一对夫妇杀害了他们三岁的女儿并逃跑后,福建省公安发了一条微博,掀起了对该夫妇的大搜索。这条包含夫妇照片的微博被转发了10000多次,并收集到了来自公众的3000多条信息。仅仅6天后,该对夫妇就落网了。 中国的社交媒体一方面反映了中国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来巧妙地引导并改变其文化。萧强教授认为,微博和其他社交媒体网络的广泛使用为中国提供了双边交流的渠道,使得中国正在变成“一个更加透明、更富有流动性、更具多元主义价值的社会”。 洛丽·安德鲁斯 2014年12月 书评(媒体评论) 把你蒙在鼓里,滥用你公开在网络上的个人信息,跟踪你、揣测你,甚至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加害于你……安德鲁斯这些扣人心弦的真实案例使她的书具有颇高的权威性,并能告诉我们如何在社交网络的世界中保护自己。 ——《柯克斯书评》 安德鲁斯不仅是一名法学教授还是一位伦理学家。她在书中提出的问题总是充满挑战性和爆炸性。 ——《纽约时报》 这本书表明社会与网络世界之间的交易方式需要三思,现有的信息交易模式无疑将我们每一个人都变成了潜在受害者。 ——《纽约邮报》 为了保护社交网络国度里的人们,安德鲁斯从许多方面审视了社交网络的监管缺失(或者在一些案例中,是过度监管的一面),提出了为数字时代建立“宪法”的倡议。本书将会引起读者对自身网络行为的反思。作者的“立宪”思想也将成为一场重要对话的开始。 ——《出版人周刊》 安德鲁斯揭露了所谓的隐私设置其实是非永久且难以操作的,她解释了我们的信息是如何从各个网站被整理汇总,以创建出令人不安的个人信息档案。我们理应享有的许多权利在社交网络的世界中都无迹可寻。那些活生生的惊人事例,无不在告诉你你的网络隐私权利是多么微不足道。 ——《书架意识》 这是一部扣人心弦又令人不寒而栗的作品,揭露了没有监管,只有对每一个互联网使用者进行没完没了的信息搜集的人间地狱,同时暴露了我们在免遭侵扰、中伤、窃听等方面的无力。安德鲁斯说我们需要一部“社交网络宪法”,对于这一点我举双手赞同。 ——丹·凯维勒斯 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