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部是清代概念,具有政治、地理、边疆和民族等多重内涵。从政治意义上说,它涉及到清代的政治制度、边疆民族政策、行政区划;作为地理概念,它包括漫长的北方和西南边疆地带;从民族意义上说,它包含众多的少数民族,并涉及到民族关系。在清代,藩部主要的是被作为政治概念使用的,即主要指民族部落,但也作为地理单位指民族地区,因为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张永江著的《清代藩部研究--以政治变迁为中心》科学地探讨清代藩部的形成和政治变迁,对今天制订正确的边疆民族政策疑具有启发、参考意义。
张永江著的《清代藩部研究--以政治变迁为中心》集中阐述了清代特有的政治制度——藩部体制,探讨了“藩部”概念的内涵及其衍变,藩部与传统的宗藩、藩属制度的渊源关系,清代藩部形成的政治背景、途径与方式。藩部的地理环境、类型与建置沿革.藩部政治体制构造的基本原则与行政模式,以及藩部地区政治发展的一般趋势诸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书阐述的内容可以看作有清一代长城以外北部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发展史。
第一章 历史传统与清代藩属制度
第一节 藩的含义与宗藩制度
第二节 藩属与相关概念辨析
第三节 对费正清“内外藩”理论的评析
第四节 清代的属国
第二章 清代藩部形成的政治背景、途径与方式
第一节 政治背景:16-17世纪前半叶北中国的民族——政治格局
第二节 藩部形成的途径与方式
第三章 藩部的地理环境、类型与建置沿革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民族分布
第二节 理藩院视角下藩部的类型
第四章 藩部政治体制构造的基本原则与行政模式(一)
第一节 政治体制构造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基本行政模式之一:札萨克盟旗模式、八旗模式
第五章 藩部政治体制构造的基本原则与行政模式(二)
第一节 基本行政模式之二:西藏模式
第二节 基本行政模式之三:回疆模式
第六章 内地化与一体化:藩部地区政治发展的一般趋势
第一节 藩部与行省的比较
第二节 藩部政治的一体化与内地化
第三节 结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其导因
主要参考征引文献
一、参考文献
二、征引文献
再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