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合作
1.2.2 合作社
1.2.3 合作社的组织与制度
1.2.4 农业合作化
1.2.5 农业合作化思想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现状及述评
1.4.1 国内的相关研究
1.4.2 国外的相关研究
1.5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基本框架
1.6 创新与不足
1.6.1 创新点
1.6.2 不足之处
2 农业合作化思想溯源
2.1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合作思想
2.1.1 圣西门的“实业制度”合作思想
2.1.2 傅立叶的“法郎吉”合作思想
2.1.3 欧文的“公社新村”合作思想
2.2 马克思主义的合作制思想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合作经济思想
2.2.2 列宁的合作制思想
2.2.3 斯大林的合作经济思想
2.3 西方经济价值优先的合作社思想
2.3.1 罗虚戴尔经典合作社思想
2.3.2 艾伦·萨皮罗的合作经济思想
2.3.3 艾德温·诺斯的合作经济思想
2.4 小结
3 中国共产党早期农业合作化思想(1949年以前)
3.1 毛泽东的农业合作经济思想
3.1.1 对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3.1.2 “组织起来”发展生产力
3.1.3 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3.1.4 坚持形式多样、自愿入社原则
3.1.5 合作经济与国家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
……
4 政府指导型合作制度思想的探索(1949—1957年)
5 政府强制型合作制度思想的确立与贯彻(1958—1978年)
6 向政府引导型合作制度思想的转变(1979—2002年)
7 政府扶持的新型合作制度思想的兴起(2003—2009年)
8 中国农业合作化思想的总体考察(1949—2009年)
参考文献
著名经济学家、知名专家、教授对本书的评审摘要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