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处在社会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发展和社会矛盾突出、社会问题凸显共存的特殊时期。在这种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大众传媒的角色及其功能究竟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其与政治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如何?遇到了怎样的困境和难题?应该如何去破解这些困境和难题?这便是严茜编著的这本《政治文明建设与大众传媒角色嬗变研究》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重点所在。
《政治文明建设与大众传媒角色嬗变研究》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引言对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分别介绍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大众传媒角色的含义与内涵。第一章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社会发展和大众传媒角色嬗变的历程。第二章分析了社会转型期,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与大众传媒角色张扬的关系。第三章分别从传媒与政府、传媒与经济、传媒与受众以及传媒与社会四个关系场域的角度,具体分析了传媒在角色嬗变历程中遇到的困境和问题,以及产生这些困境和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第四章仍然分别从传媒与政府、传媒与经济、传媒与受众以及传媒与社会四个关系场域的角度,提出了传媒角色“脱困”的路径和方法,以及在社会的转型期如何促进政治文明建设的对策。最后,笔者严茜提出了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中国大众传媒的角色期待。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二、大众传播媒介角色
三、社会转型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一、关于传媒与政治的研究
二、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研究
第四节 主要理论资源
一、媒介与社会的“规范理论”
二、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
三、“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四、协商民主理论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社会转型期中国大众传媒角色的嬗变历程
第一节 1978年-1991年:大众传媒角色向“新闻本位”的回归
一、社会转型初期的政治文明建设
二、大众传媒角色的重新界定
第二节 1992年-2001年:走向市场的具有“双重属性”的大众传媒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治文明建设
二、新闻事业双重属性的确立
第三节 2002年-至今:促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大众传媒
一、和谐社会构建下的政治文明建设
二、推动政治文明建设的大众传媒角色
第二章 社会转型期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与大众传媒角色嬗变的关系
第一节 政治文明建设需要大众传媒“社会守望者”的角色定位
一、大众传媒以保障公民信息权利为核心目标
二、大众传媒拓展公民的利益表达空间
三、大众传媒是民主法治建设的强力推动器
第二节 政治文明建设促进大众传媒角色功能的实现
一、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展
二、政府信息公开新时代的到来
第三节 大众传媒影响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彰显“议程设置”与“框架”的功能
二、正确实施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
第三章 社会转型期中国大众传媒角色嬗变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与问题
第一节 传媒与政府关系场域下的传媒角色困境
一、“传媒-政府”的关系场域
二、传媒与政府关系场域下的传媒角色困境
三、传媒与政府场域下传媒角色困境的深层原因
第二节 传媒与经济关系场域下的传媒角色困境
一、“传媒-经济”的关系场域
二、传媒与经济关系场域下的传媒角色困境
三、传媒与经济场域下传媒角色困境的深层原因
第三节 传媒与受众关系场域下的传媒角色困境
一、“传媒-受众”的关系场域
二、传媒与受众关系场域下的传媒角色困境
三、传媒与受众场域下传媒角色困境的深层原因
第四节 传媒与社会关系场域下的传媒角色困境
一、“传媒-社会”的关系场域
二、传媒与社会关系场域下的传媒角色困境
三、传媒与社会场域下传媒角色困境的深层原因
第四章 社会转型期中国大众传媒角色促进政治文明建设的对策思考
第一节 “传媒-政府”关系场域下传媒角色“脱困”的路径与对策
一、继续推进政府角色的转型
二、重塑政府与传媒的关系,让新闻传媒成为真正的“社会守望者”
三、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新闻舆论监督中的融合
第二节 “传媒-经济”关系场域下传媒角色“脱困”的路径与对策
一、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
二、改革传媒的管理体制
三、健全对新闻道德的监管和自律机制
第三节 “传媒-受众”关系场域下传媒角色“脱困”的路径与对策
一、培育和提高公众的公民素养和媒介素养
二、正确认识和培育受众需要
第四节 “传媒-社会”关系场域下传媒角色“脱困”的路径与对策
一、发挥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培育公民社会
二、发挥大众传媒的社会调适功能,做好社会的“稳定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