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安徽省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的总体思路指引下,社会经济的调整转型逐步深化,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民生环境持续改善,社会风貌和谐良好。
在法治社会建设方面,“十二五”时期安徽省社会法立法取得了长足进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农村基层选举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
在三农发展方面,安徽省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农业女性化现象令人深思,小井庄的变化发展展示了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的新面貌。
在就业保障方面,经济新常态下安徽省特别是合肥市在就业保障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在家庭建设方面,安徽省幸福家庭建设取得新经验,对留守儿童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教育与关怀体现出鲜明的安徽特色。
在发展探索方面,安徽对接长江经济带有着独特的优势,机遇难得;安徽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安徽儿童社会发展、安徽大学生价值取向、合肥市社会组织发展等展现了安徽省社会发展的深度与广度。
程桦编著的《安徽社会发展报告(2015版)》最后发布安徽社会发展指数报告及发展指数排名,以让读者准确把握安徽社会发展的实情与动态。
程桦编著的《安徽社会发展报告(2015版)》对安徽经济社会建设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勾勒出其现状、进展和趋势,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在法治社会篇,本报告认为“十二五”以来安徽省法治社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政府科学行政能力逐步增强,农村基层治理法制化水平不断提高。在三农发展篇,本报告对安徽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业女性化现象、安徽省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及路径选择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小井庄为个案,全面描绘了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的新面貌。在就业保障篇,本报告客观真实地反映了经济新常态下安徽省特别是合肥市在就业保障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可行的应对策略。在家庭建设篇,本报告以幸福家庭建设为切入点,将研究的视角聚焦于安徽省留守儿童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教育与关怀。在发展探索篇,本报告指出了安徽对接长江经济带建设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就安徽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安徽儿童社会发展、安徽大学生价值取向、合肥市社会组织发展等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与探索,最后承接2014年安徽社会发展指数报告再次发布安徽社会发展指数及发展指数排名,以让读者准确把握安徽社会发展的实情与动态。
Ⅰ 总报告
1 2014~2015年安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14~2015年安徽社会发展的新成就
二 2014~2015年安徽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 2014~2015年安徽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
Ⅱ 法治社会篇
2 安徽省社会法立法发展研究
3 安徽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与反思
4 安徽省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观察报告
Ⅲ 三农发展篇
5 安徽省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6 安徽省“农业女性化”现状及其影响
7 小井庄社会发展报告
Ⅳ 就业保障篇
8 安徽省就业和社会保障报告(2014)
9 合肥市就业形势与展望
Ⅴ 家庭建设篇
10 秩序变化中的关怀:安徽省“幸福家庭建设”实践
11 安徽省农村留守家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12 安徽省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社会关怀项目基线调查分析报告
Ⅵ 发展探索篇
13 安徽在长江经济带格局中的发展战略研究
14 安徽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对策研究
15 安徽省儿童社会发展报告
16 安徽高校大学生价值取向状况调查与分析
17 合肥市社会组织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18 2013年安徽省及各市社会发展指数
Abstract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