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译言译行--口译生活随想录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詹成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詹成编著的《译言译行--口译生活随想录》是一本口译生活为主题的随笔集。希望结合口译实践和生活体验,倡导用口译工作中严谨、自信、明辨、笃行的精神气质贯穿和引领我们的生活,真正实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本书包括“口译员的娱乐精神”等共40篇随笔散文。本书可供广大口译工作者和对口译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使用。

内容推荐

詹成编著的《译言译行--口译生活随想录》为作者2013年专著《译响天开》的姊妹篇,畅谈口译和人生,延续轻松通俗的文字风格,题材更加丰富多样,以40篇随笔文章探讨口译作为专业工作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汇聚多年口译实践、口译教学及口译研究的所思所感,内容生动有趣,涵盖口译职业、教育、训练和体悟,倡导将口译的精神气质融入生活点滴之中,成就自己的无限精彩。

目录

侃口译

 01口译员的娱乐精神

 02纽伦堡审判七十年纪

 03口译员的出错与纠错

 04沦为难民的口译员

 05”高级民工”大维权

 06处女座译员的逆袭

 07译员谍海沉浮记

 08一名之立亦须讲政治

 09口译中的跨文化交际

 10联合国的语言工作

 11译员改变历史

 12关于同传不得不说的困惑

 13会议口译员的多彩生活

 14口译算是一门学科吗

 15从金领人才到失业大军

做口译

 16“不可译”是个大难题

 17扮酷或是卖萌

 18—字之差,大有玄机

 19电视同传的挑战与魅力

 20发言人与口译员的伙伴关系

 21口译员的团队合作

 22从—个缩写词所想到的

 23帮助客户就是帮助自己

 24你是怎么翻译”闷骚”的

 25时间就是金钱

 26羊城夏夜“战”韦德

 27对不起,请说“普通话”

 28职业译员两件宝——简历与

 合同

 29一分货,一分钱

 30要自由,更要成功

练口译

 31口译即生活,生活即口译

 32交传中需注意的五个问题

 33对M 1713译学员报考动机的

 调查

 34关于“retour”的争论与实践

 35会议传译课程及学员选拔

 36视译的原理和训练

 37谁怕谁。

 38说什么与怎么说

 39纸上得来终觉浅

 40“口译家”是怎样炼成的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在当今越来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对口译活动的需要不仅来自外交、商务、文化、科技等领域,也涉及战争;译员们的工作绝不只是发生在高朋满座的会议室或觥筹交错的宴会厅中,还存在于流血冲突的第一线。

2001年10月7日开始的阿富汗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针对阿富汗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发动的一场战争,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恐战争的全面开始。在阿富汗战争进行十二年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联盟仍然深陷泥潭,不断遭受到各自国内的反对声浪。

然而,在人们指责战争令各国损失大量士兵的生命和消耗巨额的财政投入时,却很少想到战争给当地的口译工作者带来了怎样的厄运。由于盟军在阿富汗地区常年驻扎,开展军事活动,需要语言服务,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在当地招募懂得相关外语的居民为盟军工作。这些译员大部分并不是受训的职业工作者,而是由于通晓两种或更多语言,即被招募到军队协助工作的“随机口译员”(chance inter]greters),都是阿富汗人。虽然他们在工作时能够领到盟军的薪水,但一旦盟军离开先前的驻扎地,或由于不再需要译员服务而被解除雇佣,这些译员的生命就马上会受到威胁。

在极端民族主义或宗教激进主义盛行的地区,这些来自当地的翻译人员往往会被等同于叛徒,是恐怖主义武装所猎杀的对象。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十年前的伊拉克战争期间。据西方学者在2004年对伊拉克战争期问传媒翻译的研究,除了西方和伊拉克记者以外,伊拉克译员也是主要的谋杀和死亡威胁对象。在伊拉克所有被杀害的媒体工作者中,有一半是伊拉克籍的记者和译员。大部分原因是通过杀害译员来加大西方记者工作的难度;甚至有些针对女性译员的谋杀只是因为她们为西方侵略者干活,而且不戴面纱,频频露脸,看起来特别“西化”。而现在,随着盟军减少在阿富汗战场的力量,更多的泽员被解除雇佣。如果他们在过去的翻译工作中曾经暴露过自己的身份,就会立即陷入无止境的提心吊胆和东躲西藏。

2013年5月,英国议会通过了向阿富汗战争中为英国部队提供翻译服务的阿富汗人开放入境签征的政策。根据这项政策,截至解约时已为英国部队工作了1 2个月并存在人身安全威胁的译员可以获得本人及家庭成员为期五年的赴英签证,以及在英国居留期问的安置、住宿和求职协助。这项政策也适用于在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英国部队全面撤出阿富汗这段时间内征召的泽员。根据此政策,约有600名译员可以申请获得英国居留,但仍有600名左右译员将因为工作不足1 2个月而无法入境英国。

正是由于这个情况,国际会议口泽员协会等三个行业协会和专门致力于保护世界范围内口笔译工作者的非政府组织Red T向英国首相致信,要求将英国的庇护政策延伸至所有译员。公开信中提到:英国政府所设立的雇佣时问、受危险程度等具体指标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塔利班武装将所有协助外国部队的翻译人员视为叛徒。这些译员们成为袭击的首要目标,安全状况不断恶化。根据联合国驻阿富汗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提供的数据,在2013年第一季度,针对译员的杀戮比去年同期增长46%。仅2013年4月就有至少20名曾为英军服务的译员在工作中被杀害,5人在工作之外被杀,几十人受伤。英国自由民主党前党魁阿什道恩勋爵和前总参谋长杰克逊爵士指出,英国有“道义上的义务”为译员们提供避难。 不知道这封公开信对英国政府的政策制定究竟是否会产生影响。在发出公开信的四个组织中,我是AIIC和FIT的会员;既然是属于信中所提到的“八万名职业口笔译工作者”,那么我也是“被代表”了。工作在战争和冲突地区的同行们会有怎样的境遇,确实是令我感到揪心的。在不同的文化中,为敌对势力提供翻译工作的人无一例外地会被贴上“卖国贼”的标签。就连在抗日战争时期,那些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为日本侵略者做口译的人,不都在影视作品中被塑造成毫无气节的卑劣走狗形象吗?姑且不论战争的正义谁属,也暂时不去探讨在这一事件中所彰显的以西方为中心的价值观是否正当,对于从事一份工作的译员来说,真的不应该背负这样沉重的审判,不应该成为被追杀的猎物。我想,什么时候我们能够不“迁怒于信使”,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加文明与和谐。

P14-16

序言

英语中用帽子(a hat)来比喻人的一种角色或身份。这么说来,我在过去十来年里一直戴着三顶和口译有关的帽子:口译教学——本科毕业留校后从2000年起教授口泽课,如今在广外高翻学院教的各门课程都是口译;口译实践——从2000年12月的第一场同声传译开始,到20l 1年正式成为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会员,积累了数千小时的会议口泽经验;口译研究——从教学和实践出发,很自然地开始从事口译研究,伴随新兴的学科领域成长,20l1年获得口译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

Three hats are better。than one,口译教学、口译实践和口译研究三者是互为支持,相互促进的。这样的多重身份使我能够从多个角度对口泽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首先,口译教学让我不断去总结口译实践中的得失经历,形成有体系的认知,再通过口译研究升华成指导性的原则和方法;其次,口泽实践为我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让我能够最直观地体察到一些需要通过研究去回答的问题;再次,口译研究让我可以提升业务素质,同时掌握更加科学的手段去解惑,从而反哺了实践和教学。无论是从事口译实践还是口译教学,都必须具备反思的精神;而口译研究又促发我的质疑和求证,如此这般便形成了“做口译、教口泽、研口译”的良性循环。

正是由于我戴的“三顶帽子”,我养成了经常思考,勤于动笔的习惯。平时在工作中有什么喜悦、困惑、灵感、创意……都会形渚文字。虽谈不上笔耕不辍,但久而久之,也累积了不少豆腐块文章。2013年5月,我将一些文章汇集起来,由外研社出版了《译响天开一会议口译的思考与实践》。这本书面世后,受至Ⅱ很多同行、师友和学生的欢迎,给了我十分积极的反馈,令我倍受鼓舞,也让我更加相信自己当时撰写一本提供口译职业素质教育的“参考书、解惑书和励志书”的想法是正确的,也是广大口译学习者和爱好者所需要的。

这本《译言译行——口译生活随想录》是《译响天开》的姊妹篇。20l3年8月。我受邀参加外研社在西安举办的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研修班,在翻译专业教学分场做了口译教学的讲座和示范。在西安期问,我与外研社高英分社常小玲社长谈及《译响天开》。我们针对一种不同于培训教材和理论专著的新体例进行了探讨,我从中深受启发,越发坚定了将这种“给大家看的书”继续写下去的想法,并在此后的沟通商谈中,得到了常社长等外研社同事们的支持和鼓励。

《译言译行——口译生活随想录》从书名上看,是希望结合口译实践和生活体验,倡导用口泽工作中严谨、自信、明辨、笃行的精神气质贯穿和引领我们的生活,真正实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作为以口译为主题的随笔集,这本书延续了《译响天开》中“结合我自己的工作经历,从一些实践和教学的问题出发,以轻松的笔调畅谈口译”的风格。相比之下,我个人更喜欢《译言译行》,因为感觉这本书和上一本相比,题材更加多样,视野更加开阔,笔调也更加自由。究其原因,在写作《译响天开》时,我是先有写作计划和提纲,经过外研社认可后开始写作,所以有点像是“定题作文”;但这本《译言译行》,则没有任何固定的写作计划,基本上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更类似于“即兴小品”。书中文章突出了口译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和专业工作与人生体验之间的联系,灵感有些来自一场口泽工作之后的反思,有些来自给学生上过的一堂口译课,有些来自我指导研究生时的导读和讨论,有些甚至是在吃饭、购物、旅行等日常活动中大脑的天马行空。因此,《泽言译行》想必能适应更多翻译及语言学习者和爱好者的阅读品味。

2006年9月26日,95岁的季羡林先生成为我国首位“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当时由于身体原因,先生没有参加表彰大会,但专门撰写了书面发言在仪式上交流。在这篇发言中,先生谈到翻译的重要意义及贡献,认为“没有翻译,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翻译,世界一天也不能生存。”季先生一生高度重视翻译工作和中西文化交流,他的这句话是对所有从事翻译工作的人莫大的肯定,也鞭策着我们孜孜以求做好这份工作。

衷心感谢所有阅读、喜爱和批评《译响天开》与《译言译行》的朋友们,我愿以季老这段活和大家共勉,并与大家一道在口泽中去践行更丰富的人生,追求真善美的伟大境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8: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