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互联网哲学(互联网+时代的人类智慧)
分类 教育考试-考试-计算机类
作者 仲昭川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仲昭川所著的《互联网哲学(互联网+时代的人类智慧)》打通了互联网与东方道学之间的隔阂,颠覆了互联网是“西方科技产物、与东方智慧无缘”的定论。书中有言:互联网带来了对宇宙、生命、社会的重新思考。本书旨在剖析互联网背景下的生命、生存、生活,帮助人们建立信仰、信念、信任。

内容推荐

互联网带来了对宇宙、生命、社会的重新思考。古往今来的任何人类命题,都可以从道、经、技三个面来解析。仲昭川所著的《互联网哲学(互联网+时代的人类智慧)》也将循此途径,剖析互联网背景下的生命、生存、生活,帮助人们建立信仰、信念、信任。无论您关注的是个人还是亲友、企业还是社会、环境还是自然、人类还是宇宙,都能在本书里发现心灵触点,找到自己的最终答案。继智商IQ、情商EQ之后,维商DQ(dimension quotient)将出现在人类的辞典。

目录

上 互联网之道

 01 道的由来

 02 黑洞真相

 03 太极图说

 04 本能之本

 05 道法自然

 06 史前文明

 07 教义之惑

 08 哲思之患

 09 科学之困

 10 没有偶然

 11 内在自然

 12 天人合一

 13 前世今生

 14 死亡关怀

 15 维度之谜

 16 物种之灭

 17 轮回之苦

 18 破除迷信

 19 圆融之美

 20 玉壶冰心

中 互联网之经

 21 经的由来

 22 真诚作弊

 23 规则之恶

 24 秩序之善

 25 父母之罪

 26 大智若愚

 27 东西智慧

 28 中医西医

 29 生态之网

 30 业态之网

 31 男女之事

 32 狼羊之经

 33 无形实力

 34 谁先去死

 35 责任众筹

 36 恶的推断

 37 侵占妥协

 38 反向求真

 39 剩余人生

 40 普世价值

下 互联网之技

 41 技的由来

 42 改善世界

 43 成本之计

 44 风险推演

 45 缔结互赖

 46 抱残守缺

 47 制造差额

 48 学习之习

 49 手艺之艺

 50 以忙为耻

 51 一分为三

 52 心不比心

 53 拒绝数据

 54 木桶邪论

 55 消除恐惧

 56 理论之实

 57 创新守旧

 58 价值判断

 59 致命选择

 60 网络兵法

 61 抛弃模式

 62 无师自通

 63 高贵之路

 64 止于至善

结语

试读章节

01 道的由来

互联网源于天地之道。

地球是宇宙里的一颗尘埃,甚至连尘埃都算不上。

只不过,地球上还有一种脆弱的生命,叫作人类。

人类脆弱到什么程度?任何一个物种,比如有毒的植物、饥饿的动物、烦躁的病毒,都能对人类形成围剿。人类只有完全依赖天道才能存活。

天道有一个特点:损有余而补不足。于是,天道赋予人类智能,望人类与万物共存。

凭借天赐智能,人类通过真诚跟同类达成互助、通过作弊把异类变成食物和俘虏,穿越无数劫难,成就了一次次文明,逐渐转为地球主人。

文明是有标准的。最低标准是善,最高标准是至善。为什么是善而不是别的?背后的决定因素,是道。

天地内外所有的规律和非规律、法则和非法则,汇集成宇宙的根本法则:“道”。

第一个指明“道”的人,名叫老子。现代汉语里“老子”的意思是父亲。是的,老子是人类智慧之父。

老子一生中仅写了一篇文章,题为《道德经》,只有五千字,却把人世内外的事儿都说透了。这是迄今世界上流传最广的一篇文章,汉语校订本有三千多种,外文被翻译成一千多个版本!经常布道的人都知道:《道德经》是没有人专门去推广的,它在人类群体中,是自然的传播。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任何经典能与它相比。

这,就是智慧的力量。

《道德经》的伟大,是能让普通人感受到灵性的存在,并通过灵性改善人性。它与宗教无关,不需要任何追随,只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世人的邂逅。

不可思议,与此同时在印度,也出现了一个人,叫释迦牟尼,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得道者,又称第一个觉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佛”。虽然在他以前还有很多佛,但释迦牟尼仍被后人尊为佛祖。

更不可思议的是,老子跟佛祖并不认识,从没见过,也没通过信,但又似乎知道对方的存在,甚至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无论是天道的宇宙观还是人道的生死观,他们的学说都高度重合、如出一辙。他们说:人人可以得道,人人可以成佛成仙。

在东方世界,他们的学说应用甚广、妇孺皆知。后来虽衍生出佛、道两派世俗宗教,并没有掩盖他们二位所立道学的光辉。很多布道者,比如,近代的印光法师和当代的净空法师,都在结合他们的思想,同时用佛教经典和道教经典来教化众生。所谓佛道一体。

在精神和智力范畴,不管是一神论、多神论、泛神论、无神论,都被这两个人提前包罗在内。其后出现的宗教、哲学、科学,再也没有跳出他们的智慧框架,直至今天。

这个框架,可称为“东方道学”。老子和佛祖的临世,使人类的智能达到了顶点。

虽然当时西方的雅典己实行民主制度,但最高学者苏格拉底尚未悟道,也不知道东方文明对宇宙本原已经有了彻底认识和终极了解。

困惑中的苏格拉底,不得不把目光从仰望星空变成俯瞰大地,让西方哲学从天上回到人间。西方社会整体的智慧也随之降低,不仅他自己服毒自杀,雅典文明也就此衰落、瓦解、消失。

西方后来的哲学家逐渐把重点从意识转移到物质,追求物道,促进了科学发展,实现了现代西方文明。这样一来,人类得到很多方便去做好事。可是,干坏事也方便了。

P2-4

序言

世上的好书不多、也不少,但被人看的概率越来越小。

人们对书的疏远,只是逃离知识爆炸,不妨把书当文章看。

绝世文章,有长有短。长的如《道德经》,短的如《独立宣言》。人们即便没读过,也都知道它们的存在。这就够了。天地间有了应该有的东西。

这便是好书的价值,也是写好书的意义。

互联网带来了对宇宙、生命、社会的重新思考。

古往今来的任何人类命题,都可以从道、经、技三个层面来解析。本书也将循此途径,剖析互联网背景下的生命、生存、生活,帮助人们建立信仰、信念、信任。

无论您关注的是个人还是亲友、企业还是社会、环境还是自然、人类还是宇宙,都能在本书中发现心灵触点,找到自己的最终答案。

我将梳理出代表人类智慧顶峰的东方价值体系,不仅通过启发别人来解脱自己,也为人类与互联网的圆满共存提供建议。

互联网的本质是关系,互联网的用处是发生关系。

道,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思维基点是生命。神灵与超验是回避不掉的话题。

经,是人和社会的关系,思维基点是生存。秩序与规则是回避不掉的话题。

技,是人和工具的关系,思维基点是生活。心法与手艺是回避不掉的话题。

这些话题,延续了几千年,始终是覆盖全球的困惑。

为此,我建立了维商的概念。如果说,智商对应的是考试成绩,情商对应的是人际关系,那么,维商所对应的,是直截了当的智慧,是同时进入自己和别人内心的本事。

互联网是一个新维度,人类还不适应。但是,我们被困在科学的维度里太久了。人类已经从迷茫走向疯狂。人类绝不能失去智慧。

维商,是人类穿越维度的能力,是人类的东方智慧。

继智商(IQ)、情商(EQ)之后,维商(Dimension Quotient,DQ)将出现在人类的辞典中。

东方智慧的优势,是把事情瞬间想清楚、简单说明白、直接做完善。

广义上,互联网自古有之。人类社会,历来都是借助互相连接的网络方式繁衍生息。但这些网络,都未曾成就大同世界。

智能互联网猛然带来全新的时空:既有阴阳,更有虚实。既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更是工具的。人们从中获取物质利益和精神娱乐,也感知了太多眼前焦躁和长远忧虑。  现代互联网是西方文明最大的成果,也是西方价值体系走入困境的开始。

盛极而衰,天道不爽。

在昨天,科学已经开始撒谎,导致财富跑到了西方、污染留在了东方。

在今天,全球化的各种危机劫难,已经笼罩了互联网所及的每个角落。

明天呢?人类借助无法超越的东方道法,可以尝试自我重启。哪怕是些许回归。

在太极图中,道义和利益本为一体。

天道轮回,无论东西。

后记

总算写完了,端起一杯酒。

却喝不下。还想说点什么。

思想总是困于语言,但终究是个借口。

心力到了,脑力不是问题。表达而已。

我们庆幸黑暗的时代,更容易发出自己的光。

我们庆幸光明的时代,更方便胸怀这个星球。

“维商”的概念,就是在天人合一的庆幸之中,偶然浮现到脑海里来的。

正所谓:先天一气,自虚无中来。

这本书是写给读书人的,所以很晦涩。

读书很可怕。浅显的读之不武,深奥的读之不快。读书越多,脑里自己的东西越少。读书多,学问一定大,却不一定有智慧。

学者成为智者才划算。不然总是引经据典、说食数宝,文章里堆满书名和人名,即便有好的论述,也分不清谁是谁的。

因此,这本书算是一个导火索,能够引发读者本有的智慧。

这本书也写给不读书的人,所以很通俗。

不读书很可怕。无论听到别人说什么,都不知哪些是原创高见、哪些是鹦鹉学舌。

对千百年的前人思考,今人绝无可能突破,只能寻找新的维度,说点别的。时代的变化,主要是维度的增减。焕然的世界,需要新解。

因此,把这本书放在卫生间,没事翻翻,再也不怕被人洗脑。

逻辑推理直观实用,很容易得到公众追捧。这也是西方语境充斥东方世界的原因。

人文推理几乎相反。它的价值,不易被认同,甚至要等到身后许多年,作者和读者都需要强大的信心和隐忍。东方思维的人文推理,脱离了西方语境,尤其艰难。

总观全书,都是站在互联网角度反对逻辑,在诸多推理中又被迫合乎逻辑,还不能显出异样。这对读者也是种折磨。只怪我功力不足,深感愧疚。

内容上,也有些“鸡汤”成分。只不过,我加了些毒药。以毒攻毒,治病不致命。

愿我的读者都有大智慧,不吝切磋,共同进步。

与作者有缘分的读者,不用太多,三五人足矣。

在本书中为我作序的史贤龙君,与我也正是这样的缘分。这种批评人类的书籍,万一遭到抵制,至少已被智者读过,没白写。

继《互联网黑洞》之后,第二次承蒙电子工业出版社眷顾并得到该社刘声峰先生的全程提点,深感幸运。这在互联网的专业领域,相当于“皇家出版社”加“金牌出版人”的双重支持,实为上天恩典,特此叩谢。

仲昭川

2015年4月

于北京望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