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自残/当代京味小说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魏润身
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自残/当代京味小说文库》收录魏润身中短篇《自残》《混沌》《牛厄》《风骨》《毖画》《苦涩缤纷》《潇洒西妞妞》《顶戴钩沉》等多篇经典京味小说,《自残/当代京味小说文库》运用幽默的语言、细腻的笔触,叙述了北京城在新中国国成立、改革开放前后市民的不同生活面貌。

内容推荐

京味小说实际是北京市井味小说,其京味在于以独特的京味语言描绘出北京的文化景观,魏润身编著的《自残/当代京味小说文库》收录了作者多篇经典京味小说,叙述了北京城在新中国国成立、改革开放前后市民的不同生活面貌。

目录

自残

混沌

牛厄

风骨

毖画

苦涩缤纷

天阶

挠攘

顶戴钩沉

北疆怨

潇洒西妞妞

试读章节

“先生您贵姓,我先相相您这只。”瘦子把罐子放上石几,请林同把罐盖拿起来。

“我姓林,你把盖子也打开。”

二人同时掀盖,林同一下惊呆了。

三角磨圆罐儿内趴着一只小蛐蛐儿,它通体颜色尚浅,稚嫩的双腿内侧都看得清血脉。可是小蛐蛐儿的品相却好得不能再好:钳像蜈蚣,嘴如狮子,头似蜻蜒,腿若蚱蚂。林同不觉揉了揉眼,真不赖,它貌似蝴蜂腿脚纤,细腰项紧两头尖,遍身黄色金纹理,面口之中一把钳。难得的金蝴蜂,牙、头、项、腰、腿俱佳。再过半个月长足个儿,就是一只难寻难觅的好蚰蛐儿。

瘦子自报姓陈,也往林同那只罐儿里看。林同带来的是只形似蝼蝼蛄的壮土狗,头粗项阔肚皮拖地,头上有两道纵纹如油丝,刚一开罐儿它便嘟嘟嘟地叫起来。

“林先生,玩儿多大的?”陈瘦子根本没把林同的土狗放在眼中,搬过一只斗罐儿放在两只养罐中间了。

“你那只太小,再过半个月我们赌一局。”林同想不到对方养了这么只好蛐蛐儿,两只眼睛还盯着。

“还有嫌小的,我陈某掐蛐蛐儿,向来以小胜大。”

林同瞥瞥他,这不勾火吗?

普道在下边用脚磕磕林同,既然是赌,你还替他想什么,掐!

“别看你那只土狗虎势,其实糠得厉害。”

陈瘦子还激林同。

林同搓搓两只又粗又糙的大手:“我是怕伤了你这好蛐蛐儿,它还嫩。”

“又来了不是,您替我这蛐蛐儿操的哪门子心,我就问一句,敢不敢掐?”

“换大个儿的我才玩儿。”

“哎呀,他要赌这只你就跟他咬这只嘛!”普道再也憋不住了。

“不敢掐您躲离,哪有霸着地方不抬屁股的!”陈瘦子轰他。

众人跟着起哄,掐蛐蛐儿嫌人家那小,谁听着不邪性。

林同这才把眼睛抬起来:“这可是你逼的,赌多大的?”

“随你,你张口我接着。”

林同用又粗又糙的手摸出十块大洋来,一溜捻在石几上。

众人吓一跳,老天爷,近二年没见过,二亩地也才十块大洋啊。刚才陈掌柜赢了两块大洋,就够让人吃惊的。

陈瘦子也不二糊,照样拍出十块大洋来。  还没比,气氛就先紧张了。  ’

两只蛐蛐儿分别被放人斗罐儿里。全场再无一人喘大气。生死攸关,十块洋钱!

林同那只土狗竞比小蝴蜂宽一倍长一倍,土狗好像根本没有发现同在一个罐中的蝴蜂。它肚皮拖地稳稳地定在原地连须子都没捋一捋。小蝴蜂人罐却立刻拉出咄咄逼人的架势来,它前冲两步顿顿身子,嘟嘟叫了两声,迅疾地又把身子掉过来,刚刚向前晃了晃又一转身和土狗搭上了须子。

 众人睁大双眼,小蝴蜂先叫阵,怪不得陈掌柜的非掐不成呢。

 搭上须子的土狗还是一动不动,任凭对方细细的嫩须来扫它,仿佛它一撩须对手就会被拨拉一溜滚儿。

 小蝴蜂却再也忍受不住对方的轻慢,张开钳牙猛地冲上前去,土狗这才开牙与它厮杀在一起了。

 迅雷不及掩耳的撕咬,人们只能见到黑、褐、白三种体色的变幻与翻滚。小蝴蜂多少次被拧咬得一路翻旋,可它瞬时又站稳脚跟立即奔扑上去,紧紧钳住对方的一对紫牙,致使土狗也跟它齐翻齐拧齐旋齐滚……

 看的人都喘不过气,小蝴蜂的每一次出击都勇猛迅疾,虽然老是被掀翻,可它却一劲振翅鸣吟以示胜利。土狗早被激怒了,它不等蝴蜂振翅便再次冲抵过来,有时四只牙钳刚对上,它的冲力就使对方立身,常常把蝴蜂直直地顶立在罐壁。小蝴蜂每次都用爪腿一蹬抽身闪开,反过身来又迎着土狗把一对嫩牙张开来。

“陈先生,不斗了。”林同突然冲出一只糙手,把斗罐儿捂住了。

“不斗?没门儿!”陈掌柜一手攥罐儿,一手把林同的手拿开。

“林弟!”普道紧紧捏住林同的肩膀,只有他清楚林同想的是什么。

两只蛐蛐儿还在罐儿中翻滚着。蝴蜂又被掀翻几次之后,背对着土狗嘟嘟振翅,土狗扑过来时它没掉头,而是收紧双腿猛地一踢,出其不意将土狗踢到罐儿西头,怒不可遏的土狗向后坐坐又前冲上去,将蝴蜂的一只钳牙咬住了,然后猛一左甩向前一抡,蝴蜂重重地掼在罐儿壁又摔下来,待到土狗再冲上去,蝴蜂纵身一跃跳到罐儿沿上,不动了。

土狗第一次鸣吟,它胜了。

“十块大洋!”

“十块!”  人们嚷嚷着直腰,小蝴蜂乍盆儿出逃,它输了。

林同用罩子一扣,将罐沿儿上的那只小蝴蜂拢到罩子里,并没伸手去拿钱,而是怜膳地看看那只小蛐蛐儿,转向它的主人说:“陈先生,十块洋钱我不要,这只蛐蛐儿归我成不成?”

陈掌柜看看林同那双糙手,再望望众人那惊疑的目光,一时竟然懵住了。北京是有卖蛐蛐儿的,尚好的一块洋钱也能买上俩,面前这臭苦力是要寒碜他,看看他那一双手!呸,不蒸馒头也要争口气,他陈某人是京城大名鼎鼎的恒昌当铺大掌柜,再熊也不能栽在后孙公园啊!

“败了的蛐蛐儿一文不值。”他先将十块大洋哗地推向林同,然后夺过蛐蛐儿罩子向下一甩,小蝴蜂“晕”在地上了。

P2-3

序言

文学到底是什么?恐怕就跟“美”一样,很难给出一个最最恰切的答案。但是总有一种感觉——真正的文学不是“作”出来的,而是流出来的。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作”不出来的。他之泣诉绝非在为柴米发愁,更非因利禄苦恼,而是作为宇宙人,为天宇发悲,为亘古、为荒老、为永恒、为无穷、为无限而喟叹。它是陈子昂内在的根本性的永远无法被常人破解的带有哲学深味的——“孤独”的外化,堪为绝唱当之无愧。沈从文的《边城》,是在乡思乡愁乡恋、亲情爱情友情的困扰惘怅中流泻出来的;钱钟书的《围城》是在人类永恒的被动与“无奈”中无奈出来的;鲁迅一生激愤苦闷,所以才彷徨出了《彷徨》,呐喊出了《呐喊》。故此,一切真正的文学作品,都是内在孤独的外化与叹喟。

不要以为如此一说,文学立马变得高不可攀,神圣岸然。文学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学,文学之所以能受到人类的热爱、咀嚼与吟咏,关键是有它的自在真趣。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日:“绝峨多生柽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宋代叶适也说:“怪伟伏平易之中,趣味在言语之外。”其实这也正是文学生生不息的真谛。

古往今来,人类在不断探索着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在这个问题上,我始终找不着北。至于小说,我倒是极为认同英国小说家、戏剧家毛姆的观点:“阅读是一种愉悦,是生活所能供给的最大快乐之一。如果这里推荐给你的书不能引起你的兴趣,感觉愉悦,那你们就没有必要去读它。”也就是说,如果非要赋予小说意义,那么它的意义就在于能不能给予读者趣味与愉悦。

我为什么写小说?因为日子很无聊,不得不找些乐子解解闷儿,寻来觅去终于从阅读和写作之中找出点儿乐子来,所以在教书之余搂草打兔子——码了一点儿字。

我没有追求过什么意义不意义,也从来没有正襟危坐读过书,更不可能对着电脑读得下去什么鸿篇巨制。我是躺在床上卧读《聊斋志异》,才发现蒲松龄“操笔如在深山,居处如同野壑,松风在耳,林影弥窗”的创作幻觉与变态;才明白了一点儿小说应该怎么写;才吓得我晚上都不敢上厕所。但是过瘾,刺激,享受,那是精神的饕餮,真正的美味。

佳肴是坐着品出的美食,妙趣是被窝里读出的陶醉。人就是应该拿出些闲时,卧读些闲书,陶冶些闲情,玩味些闲趣,这样才能舒缓些生活的无聊与疲累。

我拣选了一些小说,结成《素琴无弦》与《自残》两部闲书,被纳入“当代京味小说文库”。我是北京人,说的是北京话,写的是北京的事。但是到底什么才是原装的北京话,当代北京话又有什么样的发展与变化,只能由专家学者旁征博引探幽发微了。  有意思就有意义,没意思就没意义,阁下如果不似本人一般无聊又无意义,不屑一顾是理所当然的。

魏润身

2014年12月

后记

几十年来写小说,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更不知道自己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还有什么写作风格之类。只是前两年去良乡上课,素不相识的刘贤俊老师在班车上谈起我的小说,并提到他非常尊崇的当代语言学前辈大家邢福义先生对王朔和我在语言运用方面的研究与评价。我找到2012年8月27日的《光明日报》,新奇地览看邢福义先生撰写的《俚俗化北味说法“一+名”》的文章,着实有些意外。该文以王朔与我的小说中的一系列语句为例,从语言学角度深论“一+名”的运用及特点,并谈到“王朔、魏润身这些作家,对语言的发展是有所贡献的”。

惊讶之余我惭愧且迷惘——首先本人只是一个再平平不过的作者,再则我从来也没有琢磨过自己的小说语言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流派及风格。惶惶中更觉小说在创作中的构思不仅受到幻觉的支配,同样驱动的是语言运用的无意识——这正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明证吧。

《素琴无弦》与《自残》两书共选小说23篇,除了《埋葬沧桑》,其余22篇均发表在《十月》《当代》《长城》《芙蓉》《清明》等刊物上,其中《风骨》《顶戴钩沉》《素琴无弦》《私情》《北疆怨》《铲案》分别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作家文摘》转载或连载。

短篇小说《私情》被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1985年度中国短篇小说选》。

短篇小说《顶戴钩沉》被选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1994年度中国短篇小说选》。

短篇小说《风骨》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编,被长江文艺出版社选人《1996年度中国小说精选》。

中篇小说《铲案》被文化艺术出版社收入以《铲案》为总书名的“当代反腐题材小说选”。

本次出版的两部小说集得到了北京市专项项目“科研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北京话)保护”的资助。项目负责人周建设教授作为语言学家,虽然原籍不是北京,但是对北京话的研究独具远见与魄力。他邀集包括冯蒸、于润琦、朱和中等专家学者一起布置方案,研讨课题,并每周派人到弥松颐先生家摄制“北京话详解词典”教学片。周教授作为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话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始终身体力行,严格要求。本人两部小说正式出版之前,他仔细审看了样书,并提出改进意见。我历见了他的严谨用心与治学精神,在此向他及课题组所有参与对拙作出版付出心血的同志深表谢忱!

魏润身

2014年12月

书评(媒体评论)

王朔、魏润身这些作家,对语言的发展是有所贡献的。应该顺带指出的是:在他们笔下,就“一+名”而言,有的也具有书卷气。

——邢福义

北京作家王朔和魏润身,作品中的语言有较浓的京味,“一+名”的结构十分常见。

——邢福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1:4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