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何防治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尽管患过流感或注射疫苗可以使人体获得一定免疫力,但由于流感病毒极易变异,因此人可多次患流感。
·传播途径:流感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病人的唾液、痰液污染的餐具等物品传播。
·症状:与普通感冒不同的是流感出现的打喷嚏、流鼻涕、咽喉痛等呼吸道症状比较轻微,而发热、乏力、肌肉疼痛等全身症状明显。发热高达39~40℃。伴有寒战、头痛,少数人会出现恶心、食欲不振、腹泻、便秘等症状,持续3~4天后逐渐退热,全身症状也随之好转。乏力可持续1~2周。
·防治要点:第一,对症下药。治疗流行性感冒,早期主要是对症治疗,抗病毒药物可减少病情加重;第二,休息与饮食。要注意卧床休息,多饮水,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第三,及时就诊。在流感流行期,患者出现高热且全身症状加重时,需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
此外,可注射流行性感冒疫苗,尤其对长者及慢性心脏病及呼吸道疾病患者而言。
(4)如何防治水痘
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儿童期出疹性疾病。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因接触患儿疱疹内的疱浆通过衣服、玩具等而被感染。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症状:患上水痘后会有低热、乏力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24小时后出疹,开始为红色皮疹,迅速发展为清亮、卵圆形、泪滴状小水疱,周围有红晕,持续3~4天,然后开始干缩、结痂。皮疹主要位于躯干,四肢较少。水痘皮疹是分批出现,故各期皮诊可同时呈现。
·防治要点:第一,注意隔离。患了水痘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家长应注意隔离,不要带患儿去公共场所;第二,注意饮食。水痘初期可喝绿豆汤,发烧期在饮食上要清淡易消化,如:米汤、面汤等,多饮温开水,注意休息;第三,注意卫生。应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皮肤瘙痒时,可涂些止痒药水。指甲长了要及时剪短,避免抓破疱疹而引起感染;第四,及时治疗。若疱疹已破,可涂1%紫药水。此外,该病可并发脑炎、肺炎等,因此,一旦发现并发症应立即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5)如何预防甲肝
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简称甲肝。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甲肝的传染源是病人和病毒携带者。
·症状:发病过程一般有四期,各期症状不一。第一,潜伏期,症状不明显;第二,前驱症状期,起病急,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食、恶心、呕吐、腹痛、肝区痛、腹泻、尿色逐渐加深,后呈浓茶状;第三,黄疸期,自觉症状可有所好转,发热减退,但尿色继续加深,巩膜、皮肤出现黄染,约于2周内达到高峰。可有大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心跳过缓等梗阻性黄疸表现。肝肿大,有充实感,有压痛及叩击痛,部分病例有轻度脾肿大;第四,恢复期,黄疸逐渐减退,症状减轻以至消失,肝、脾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防治要点:对甲肝病人要实行隔离治疗,病人的餐具用品要消毒,粪便要消毒处理;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食物,不喝生水;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和外出回家时洗净双手;搞好室内外卫生,彻底消灭苍蝇、蟑螂;坚持体育锻炼,增加抗病能力;接种甲肝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6)如何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俗称“大脑炎”,多发于儿童。
·传播途径:乙脑经蚊子叮咬而传播。
·症状:最早的表现是发热,体温迅速升到39~40℃以上,体温越高,病情越重;伴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婴儿则可表现为前囟门的隆起,婴幼儿高热时还会伴有抽搐、惊厥;乙脑病人可有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从嗜睡到深度昏迷,还可伴有抽搐、癫痫样发作。一般患者愈后良好,重症患者可引起死亡,部分病人可能遗留后遗症。
·防治要点:治疗以对症为主。在夏秋季节,一旦出现高热、头痛、恶心、呕吐情况,要想到乙脑,不要乱用感冒药以免耽误治疗。
P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