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周国平论教育(2传承高贵)/大夏书系
分类
作者 周国平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周国平论教育(2传承高贵)》一书中,作者周国平表达了他对教育的深刻见解和独到的领悟。他认为:教育应使人获得成熟和自由,让生命绽放在爱和善良之中;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最重要的是保护和鼓励他们对书籍的兴趣;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也肯把自己当朋友,这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教育即生长,认为除了生长别无目的……

内容推荐

《周国平论教育(2传承高贵)》系《周国平论教育:守护人性》的姊妹版,是作者周国平写给中小学教师的教育随笔集。全书按“神圣的好奇心”、“阅读与成长”、“童心与童年”、“如何做父母”、“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我看道德教育”、“讲演辑录”,共分七辑,收集了作者近年来关于教育的思考和探寻的文字。

目录

第一辑 神圣的好奇心

 神圣的好奇心

 剩下的才是教育

 思考比知道重要

 儿童与哲学

 让小柏拉图结识大柏拉图

 母语是教育的起点

 怎样通过叙事来说理

 尼采反对“扩招”

 功利化教育与其中的学生

 教育小语

第二辑 阅读与成长

 青春期的阅读

 学校是读书的地方

 阅读经典与素质教育

 孩子和大师之间的桥梁

 让穷孩子们仰望星空

 我也曾经是一个小读者

 快乐学习,健康生长

 阅读小语

 阅读与成长

第三辑 童心和童年

 圣诞老人

 小小语言学家

 孩子比大人幽默

 守护童年

 童年记忆和时代变迁

第四辑 如何做父母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

 对父母们说

 小生命给父母的启示

 亲情是相认

 当孩子思考人生难题

 素质是熏陶出来的

 面对应试教育的方略

 把赌注下在素质教育这一边

 兴趣为王

 性格无好坏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灵魂

 做父母的最高境界

 亲子之爱是爱的课堂

第五辑 我心目中的好教师

 我心目中的好教师

 传承高贵

 沙漠上的一块小小的绿洲

 一个人的教育乡愁

 应试体制下好教师的责任

 理想照耀下的务实

 教育不是热闹的事

 中学老师是最难当的

第六辑 我看道德教育

 怎样教孩子处世做人

 这个世界会好吗?

 道德的根本

第七辑 讲演辑录

 教育的目的

 基础教育和语文教学

 漫谈教育

试读章节

神圣的好奇心

天生万物,人只是其中一物,使人区别于万物的是理性。动物唯求生存,而理性不只是生存的工具,它要求得比生存更多。当理性面对未知时,会产生探究的冲动,要把未知变成知,这就是好奇心。好奇心是理性觉醒和活跃的征兆。在好奇心的推动下,人类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思考宇宙、探索万物,于是有了哲学和科学。动物匍匐在尘土之中,好奇心把人类从尘土中超拔出来,成为万物之灵。

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爱因斯坦把好奇心称为“神圣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的最重要的智力禀赋之一。做父母的都会发现,孩子在幼儿期皆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充满探问的兴趣。我设想,倘若人人能把幼儿期的好奇心保持到成年,世界上会有多少聪明的大脑啊。

然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如同爱因斯坦所说,“神圣的好奇心”是一株脆弱的嫩苗,它是很容易夭折的。不说别人,就说这位大物理学家本人,他竟也有过好奇心险遭夭折的经历。他自己回忆,他17岁进入苏黎世工业大学,为了应付考试,不得不把许多废物塞进自己的脑袋,其结果是在考试后的整整一年里,他对任何科学问题的思考都失去了兴趣。鉴于这个经历,他如此感叹道:“现代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把研究问题的神圣好奇心完全扼杀掉,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请不要用我们今天应试教育的严酷状况去推测爱因斯坦当年的处境,事实上,他不过是一年之中考试了两次而已,而且他告诉我们,他多数时间是自由的,仅在考试前借来了同学的课堂笔记,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尽管如此,他的智力兴趣仍然因此受到了严重伤害。

爱因斯坦得出结论说:好奇心这株嫩苗,除了需要鼓励外,主要需要自由,强制必然会损害探索的兴趣。

大约无须再把今天中国学生——从小学生一直到研究生——所受的强制与爱因斯坦当年所受的那一点儿强制做比较了吧。学校教育当然是不能完全排除强制性考试的,区别在于它在整个教育体制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占的比重。如果强制性考试成为教学主要的乃至唯一的目的、方法、标准,便是典型的应试教育,而这正是我们今天的现实。

一般来说,好奇心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这几乎是一个规律,即使在最好的教育制度下恐怕也是这样。那些能够永葆好奇心的人不啻是幸存者,而人类的伟大文化创造多半出自他们之手。唯因如此,教育必须十分小心地保护好奇心,为它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我相信,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其强大的智力禀赋足以战胜任何不良的外部环境,但普通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一种坏的教育制度的杀伤力几乎是摧毁性的。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好奇心这颗嫩苗正处在生长的关键期,一旦受到摧残,后果很可能是不可逆的。

在教育上,好奇心体现为学习的兴趣。所谓兴趣,其主要成分就是智力活动的快乐,包括好奇心获得满足的快乐。一个人做事是出于兴趣,还是出于强制,效果大不一样。出于兴趣做事,心情愉快,头脑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往往事半功倍。出于强制做事,心情沮丧,头脑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往往事倍功半。做一般的事尚且如此,学习就更是如此了。因为学习是纯粹的智力活动,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感受到智力活动本身的快乐,学习就会是百分之百的痛苦。遗憾的是,这正是今天多数学生的状况。

情况本来不该是这样的。人有智力禀赋,这种禀赋需要得到生长和运用,原是人性的天然倾向。学生之所以视学习为莫大的痛苦,原因恰恰在于,应试教育不但不是激活,反而是压抑智力活动的,本质上是反智育的。

兴趣应该是智育的第一要素,如果不能激发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就谈不上素质教育。强调兴趣在教育中的意义,绝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相反,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为此教师必须自己是充满求知兴趣的人,并且善于对学生的兴趣差异予以同情的观察,发现隐藏在其后的能力,真正因材施教。教材也必须改革,提高其智力活动的含量,使之真正能够激发学生探索和思考的兴趣。比如说,哲学教材就不能只是一些教条,而应该能真正启迪学生爱智慧。相比之下,靠重复灌输和强迫记忆标准答案奏效的应试教育真是太偷懒也太省力了,当然,同时也无比辛苦,因为这是一种低水平的简单繁重的劳动,教师自己从中也品尝不到丝毫智力乐趣,辛苦成了百分之百的折磨。

2010年11月

P3-5

序言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7月出版《周国平论教育》一书,迄今已五年。现在该书再版,出版方嘱我把其后关于教育的文字也整理出来,另出一册,两册书的副题分别为“守护人性”和“传承高贵”。守护人性,传承高贵——这两个短句概括了我对教育之使命的认识。在前一册的序里,我已对“守护人性”做了阐释,这里着重阐释“传承高贵”的涵义。

关于教育的使命,可以有种种不同的表述。但是,在我看来,无论怎么表述,出发点都应该是对人类生活和个人生活的目标的定位。在谈教育之前,我们首先要确定,对于人类和个人来说,怎样的生活状态是值得追求的。做这个判断当然不是根据某种抽象的理想,因为我们已经拥有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而对某个值得追求的目标的不懈追求是这部文明史中的事实。人类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一些伟大人物,不论他们属于哪个民族,共同的目标是人性的进步,使人性中的高贵成分得到发展,使人类臻于美好和完善。借用《圣经》中的比喻,上帝是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的,那么,在自己身上守护上帝的形象,让人的精神性得到印证,便是人的职责。这就是高贵,而高贵是一种精神血脉的传承,教育的使命——使命中的本质部分——即在其中。

天生万物,唯独人有能思考真理的头脑,能感受美和崇高的心灵,能追求至善和永恒的灵魂,因为这些精神性的品质,人才成其为万物之灵。为了生存和发展,人需要改变外部世界,从事物质生产,因此积累了实用性的知识。在教育中,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必要部分。然而,如果脱离人类精神性品质的传承,只是传授实用性知识,这样的教育就是把人引向与万物之灵相反的方向,使之成为万物中平庸的一员,至多是生存技能高超的一个动物罢了,因而不配称作教育,只配称作谋生训练。真正的教育理应使人在知识面前保持头脑的自由,在功利世界面前保持心灵的丰富,在物质力量面前保持灵魂的高贵。

这就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总是在考核学生,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得好,首先应该考核的不是学生,而是学校。要在学生心中传承高贵,必须让他们经常目睹高贵,因此一所学校必须拥有相当数量的教师,他们身上真正体现了高贵。他们的作用,一是作为高贵的榜样,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二是在教学中善于把知识的传授和文化的传播结合起来。教师自己应该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人,不论他教什么课,都能把文化底蕴带入所传授的知识中。事实上,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教师,他讲课一定是单调刻板的,在知识的传授上也是效果甚差。在这方面,学生是最公正的裁判,他们本能地喜爱有激情和想象力的老师,讨厌照本宣科的教书匠。你自己充满对精神事物的热情,才能在学生身上点燃同样的热情。

有两个传承高贵的圣殿,一是优秀教师的课堂,二是摆满大师作品的图书馆。那些伟大的书籍记录了人类精神追求的传统,通过阅读它们,你就进入了这个传统。所以,一所好的学校,第一要有一批好的教师,第二要给学生留出自由时间,鼓励和引导高质量的课外阅读。其实这两点是互相联系的,一批好教师往往能带出良好的阅读风气,而唯应试是务的学校就必然剥夺学生的自由时间。对于学生来说,后一种情况是灾难,这种灾难在今天已呈普遍之势。倘若有聪明的学生来问我怎么办,我只能说,没有人能够真正阻止你去读那些伟大的书籍,而你一旦从中领悟了高贵的魅力和价值,就会明白一切代价都是值得付出的。

周国平

2014年6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8:2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