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星辰编写的长篇小说《那些年我们一起干的事儿》描写了一个年轻的主人公在校园里的故事,平常的故事情节却隐藏着不同的社会现实。人物的心理活动再现了校园情怀,反映了青春校园的学生压力;也从侧面描写了学生在校园这个小社会成长的艰辛。
主人公开始的随意性格,导致他对校园生活激情不高;后来他遇到一位知音,慢慢地引导他,使他走上了正轨,最后开始了属于他的逐梦道路。本书是从初中这段时间开始写的,这段刚刚进入青春期的懵懂时光,会让我们产生许多无尽的遐想。
余星辰编写的《那些年我们一起干的事儿》是一个90后高中生回忆自己初中生活的一部长篇校园小说。作品采用活泼、幽默的形式,讲述了那些年发生的那些事儿。作品围绕主人公叶明儿展开故事情节。刚从小学升上初中,迎接叶明儿的是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他不仅要学会怎样与新老师、新同学友好相处,还要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萌动的情感、成长的欣喜和随之而来的烦恼。作品同时还描写了一批可爱的叶明儿的同学,如“刺头”吴语、“校草”王雨林等。
姓名:叶明儿;性别:男;年龄:14岁;学历:小学刚毕业;民族:汉;婚姻状况:一直打酱油,从未被发现;个人追求:有权有钱有人求(老爸教的,与本人无关,若有雷同,纯属无奈!);自我评价:胸有大“痣”,心无大志。
鄙人生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城市,就算在本省的地图上也未必能找得到。不过最近几年在搞现代化建设,这个小城响应国家号召,努力成为什么“都市”,所以憋了几年,终于整出了几栋十几层的小高层。但显然政府的人喜欢拆却不喜欢建,就像小孩拆玩具一样,拆了就拼不回来了。老房子全变坑,新建好的高楼就像一座座宝塔,偶见几个钉子户就像寺庙,来旅游的人不知道还以为是到了伊拉克。
小学老师就说,我们城市太适合养老,一点节奏感都没有,赶不上时代的脚步。我想也是,光是城里的星级饭店就有十几家,而且其消费也达到了“大都市”的标准,只不过里面的服务还没达到。或许是想看看我们市的消费水平有没有达到小康,但显然都是打肿脸充胖子。
说实在的,活了十几年也没活出个所以然,每天一点新鲜感都没有。在苦等了六年后,我终于上了初中,于上上上个月从小学毕业,现如今就读于一所神奇的中学。它的“神奇”不在于任何有关教育的方面,而是其教学楼的不朽。其实,如果从裂缝处断开,我们的教学楼正好可以成为标准的哥特式建筑。我们的老板,也就是老邓,开学第一天,啥都没说,就光吹这楼了,说,别小看这楼,不来个四五级地震是不会倒的。语毕后,发现我们一脸鄙夷,又补充说:“放心,倒了我也会用我的身体为你们撑起一片蓝天!”语调甚是到位,像是一个正准备就义的战士,要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这句话肯定能让他成为村里乡外争相膜拜的对象,可现在是二十一世纪,牛吹多了,自然就没人稀罕了。不过这没影响这所学校的入学率,传说我们学校还是本市的四大名校之一。天晓得。
老邓这个人我肯定要重点说下。开学不到一个月,办公室我就去了三十来次。我虽不是什么善类,但至少在小学也能算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啊。被喊的原因大到上课讲话,小到上课吃东西,更极品的是,每天要徘徊于教室走廊几十次。虽说每次都有几个兄弟陪伴,但我仍被冠了一个“办公室小王子”的称号。
哦,对了,一时说到气头处,忘了介绍。老邓原名邓原,与我同性,随口一绕便是:“我是教English的。”一口地道的本地普通话,身高近一米八,将军肚呼之欲出,长得也勉强能算得上文质彬彬,不过对我来说他却好似“衣冠禽兽”,一天要点我七次名,这可不是一般老师能做到的!
全班都说他是极品,像风像云又像雨,让人捉摸不定。我这次也算是踢上硬板。虽说我外表看起来还算单纯,但内心却放荡不羁,自小笔伐了不少邻里邻外,最后连我们自己结成的所谓的“同学党”也给笔伐了,这样理所当然的,被拖去思想品德老师那里,教育了两三个小时,最后还被罚抄了校训三遍,另外买一赠一,附送“八百字的思想汇报”一份。打那以后,我就表里如一了。
P1-3
生活就像恒星,漫漫奔途,周而复始;老年像行星,随恒星的结束而结束;中年像卫星,有天也许会被击落,也许会代替行星;童年像流星,一带而过的光辉穿过宇宙,在不同地方洒下不同的光芒!
本书描写了一个年轻的主人公在校园里的故事,平常的故事情节却隐藏着不同的社会现实。人物的心理活动再现了校园情怀,反映了青春校园的学生压力;也从侧面描写了学生在校园这个小社会成长的艰辛。
主人公开始的随意性格,导致他对校园生活激情不高;后来他遇到一位知音,慢慢地引导他,使他走上了正轨,最后开始了属于他的逐梦道路。本书是从初中这段时间开始写的,这段刚刚进入青春期的懵懂时光,让我们产生许多无尽的遐想。
我曾无数次质问自己,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上,为什么要活着,又为什么而活。也许你和我一样,没有确切的答案。那么,就让我们看看这个懵懂少年的生活,就像主人公叶明儿的名言:我的生活或许只是为了证明梦想是用来破碎的,但我无怨无悔!
燃烧吧,青春!让我们重温在懵懂的年代那段无知、青涩的水木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