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环、任翠霞等编著的《人人都要懂点儿经济学(揭秘互联网时代的经济规律)》共分13篇,以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骨架,以古今中外的经济学现象为血肉,几乎涵盖了个人、家庭、企业、社会和国家等与经济学相关的各个专业和领域,囊括了国内最新、最经典的经济学概念,生动而又严谨地阐述了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各类经济学热门话题,可以说是一部经济学知识的百科全书。
本书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尽力还原经济学的本来面貌,剔除了经济学中那些枯燥、抽象的数学函数和定理法则,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揭示其中的经济学原理,让您在轻松的阅读中,真正掌握这门会使您的人生更加幸福的学问。
“经济学”是一门经世济民、治国齐家的学问,也有学者把它诠释为一种让人幸福的艺术。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可以说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大量的经济学名词术语每天都会扑面而来。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说的:“学经济学并非能够让你变成天才,但如果不学经济学,命运就很可能会与你格格不入。”读懂经济学,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身处的这个社会,帮助你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作出抉择。
刘德环、任翠霞等编著的《人人都要懂点儿经济学(揭秘互联网时代的经济规律)》在写作过程中,尽力还原经济学的本来面貌,剔除了经济学中那些枯燥、抽象的数学函数和定理法则,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揭示其中的经济学原理,让您在轻松的阅读中,真正掌握这门会使您的人生更加幸福的学问。全书共分13篇,以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骨架,以古今中外的经济学现象为血肉,几乎涵盖了经济学的各个专业和领域,囊括了国内最新、最经典的经济学概念,生动而又严谨地阐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类经济学热门话题,可以说是一部经济学知识的百科全书。本书不仅适合广大普通读者学习,同时也可以作为相关人员专业学习的参考手册。
1.9搭便车:人人都想搭趟顺风车
【博古论今】
在西汉时期,有一个孩子名-q匡衡。他从小就很爱读书,可是因为家里十分贫穷,没钱上学,好学的他常常跟一个有学问的亲戚学认字,很快便具备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爱读书但是却买不起书,只好找有书之人借书来读。在那个时期,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于是,匡衡就在农忙的时候,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他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又过了几年,匡衡成长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从早到晚都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一点时间看书,匡衡非常着急,于是就想办法多点时间看书。白天他在地里种庄稼,没有时间看,到了晚上,可以多利用一些时间来看书。但是,匡衡家里穷,买不起点灯的油。
有一天晚上,匡衡正躺在床上熟练地背诵白天读过的书,突然,他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点亮光。他立刻站了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从墙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家里的灯光。匡衡于是计上心头,他用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点。就这样,透过来的光亮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匡衡就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从古到今,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都被世人奉为励志美谈。那么从当今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他是搭了隔壁人家的顺风车。
【点睛释义】
何为搭便车
搭便车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在1965年发表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一书中提出来的,它的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厂家经常采用搭便车策略,一些弱势产品跟进强势产品,借力“铺货”,通过这一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阻力,使新产品快速抵达销售渠道的终端。弱势产品搭强势品牌的·。广告便车,,就是一条切实可行的策略。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则搭便车的例子——神奇牦牛。当彼阳牦牛在电视、报纸等各大媒体上进行密集性广告轰炸之时,神奇牦牛发现了这次行销的好机会,神奇牦牛悄悄渗透终端,采用终端跟进策略,采取哪里有彼阳牦牛铺货,哪里就有神奇牦牛守阵的策略,取得了十分惊人的销售业绩。在包装色调上,神奇牦牛与彼阳牦牛几乎是一样的,包装盒面积比彼阳牦牛还要大,但它的价格相对于彼阳牦牛稍低,其终端展示形象比彼阳牦牛显得更加牛气。
搭便车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比如说,在当前的图书市场上也大量存在着。前几年有一本书《谁动了我的奶酪》十分畅销,没过多久,市面上就出现了《我该动谁的奶酪》、《谁也不能动我的奶酪》等一系列类似的书籍;又如《绝对隐私》一出版,跟风的“某某隐私”就纷纷“出场”了,脱得光光追着让你看,哪有“隐私”可言。这些书倒是都十分畅销,但是手法却“耐人寻味”。
对搭便车现象的分析
搭便车现象的本质就是外部性。所谓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搭便车现象的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不需要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举个例子:某工厂为了生产产品而排放了污水,排污这一行为污染了河流,从而对周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周边的人们和这个工厂没有任何经济上的来往,同时这个工厂又不给周围人经济赔偿,这种情况就叫做负外部性。又比如:一个人在自家的院子里点烟花给自己欣赏,但他放烟花的行为不但给他自己带来了快乐,同时也给那些在周围看烟花的人带来了快乐,而周围的这些人却不需要为此付出任何成本,这就产生了正外部性,又叫搭便车。周围的人搭了这个人放烟花的“便车”。
……
P22-23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可以说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大量的经济学名词术语每天都会扑面而来。GDP为何不断增长?CPI与老百姓有何关系?西方大国为何总是逼迫人民币升值?金融危机是怎么回事?房价为何如此坚挺?国家为何调整个人所得税?股指期货是怎么回事?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上演。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我们每个普通人的生活都已经离不开经济学的指导。
所谓“经济学”,其实就是一门经世济民、治国齐家的学问,也有学者把它诠释为一种让人幸福的艺术。自1776年英国的亚当·斯密发表了著名的《国富论》,经济学开始以一门独立的科学登上人类历史舞台,历经了漫长的发展,时至今日已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可以说,今天的经济学已渗透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其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已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正如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所说:“用经济学理论能够对人类社会90%的行为进行准确分析。”
读懂经济学,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身处的这个社会,帮助你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作出抉择,因为它能让你真正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经济学家们在研究问题时有一套独特的方法、工具。当一般人仅仅看到各种经济现象的表象时,经济学家却抓住了事物的本质。而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进而掌握经济现象的规律,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经济学不可能为所有问题都提供现成的答案,但能教会我们分析这些问题的方法。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所说:“学经济学并非能够让你变成天才,但如果不学经济学,命运就很可能会与你格格不入。”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够读懂经济学,驾驭经济学,使之为己所用者却是凤毛麟角。相信许多人都会觉得经济学枯燥、乏味、抽象、难懂,干脆敬而远之。的确,耐着性子读一本充斥着各种数学推导公式、各种深奥定理法则的经济学教科书,很可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经济学来自于现实生活,原本就应该是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因此,本书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尽力还原经济学的本来面貌,剔除了经济学中那些枯燥、抽象的数学函数和定理法则,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揭示其中的经济学原理,让您在轻松的阅读中,真正掌握这门会使您的人生更加幸福的学问。
本书共分13篇,以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骨架,以古今中外的经济学现象为血肉,几乎涵盖了个人、家庭、企业、社会和国家等与经济学相关的各个专业和领域,囊括了国内最新、最经典的经济学概念,生动而又严谨地阐述了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各类经济学热门话题,可以说是一部经济学知识的百科全书。
本书由刘德环、任翠霞组织编写,同时参与编写的还有黄静、金宝花、梁凯、景建荣、胡雅楠、焦帅伟、李凯、王雅琼、周洋、雷风、李亚伟、农江斌、王凯迪、张增强,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编著者
201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