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人都要懂点儿经济学(揭秘互联网时代的经济规律)/小钱袋赚起来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作者 刘德环//任翠霞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刘德环、任翠霞等编著的《人人都要懂点儿经济学(揭秘互联网时代的经济规律)》共分13篇,以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骨架,以古今中外的经济学现象为血肉,几乎涵盖了个人、家庭、企业、社会和国家等与经济学相关的各个专业和领域,囊括了国内最新、最经典的经济学概念,生动而又严谨地阐述了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各类经济学热门话题,可以说是一部经济学知识的百科全书。

本书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尽力还原经济学的本来面貌,剔除了经济学中那些枯燥、抽象的数学函数和定理法则,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揭示其中的经济学原理,让您在轻松的阅读中,真正掌握这门会使您的人生更加幸福的学问。

内容推荐

“经济学”是一门经世济民、治国齐家的学问,也有学者把它诠释为一种让人幸福的艺术。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可以说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大量的经济学名词术语每天都会扑面而来。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说的:“学经济学并非能够让你变成天才,但如果不学经济学,命运就很可能会与你格格不入。”读懂经济学,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身处的这个社会,帮助你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作出抉择。

刘德环、任翠霞等编著的《人人都要懂点儿经济学(揭秘互联网时代的经济规律)》在写作过程中,尽力还原经济学的本来面貌,剔除了经济学中那些枯燥、抽象的数学函数和定理法则,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揭示其中的经济学原理,让您在轻松的阅读中,真正掌握这门会使您的人生更加幸福的学问。全书共分13篇,以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骨架,以古今中外的经济学现象为血肉,几乎涵盖了经济学的各个专业和领域,囊括了国内最新、最经典的经济学概念,生动而又严谨地阐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类经济学热门话题,可以说是一部经济学知识的百科全书。本书不仅适合广大普通读者学习,同时也可以作为相关人员专业学习的参考手册。

目录

第1章 经济入门篇――了解经济学家的语言

 1.1 理性经济人:人都是利己且有理性的动物吗

 1.2 稀缺性:两个桃子也可以杀人

 1.3 商品:还有什么我们用钱不可以买

 1.4 价值与价格:隐藏在经济波动中的秘密

 1.5 货币:狗牙也可以当钱用

 1.6 需求和供给:只因为多收了三五斗

 1.7 边际效用:从第一到第七有何不同

 1.8 公共物品:天底下总有免费的午餐

 1.9 搭便车:人人都想搭趟顺风车

 1.10 效率与公平:一对与生俱来的冤家

第2章 经济理论篇――了解经济现象的本质

 2.1 马太效应:为何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2.2 蝴蝶效应:蝴蝶的翅膀为何具有如此大的威力

 2.3 外部效应:为何三个和尚就会没水喝

 2.4 羊群效应:随波逐流是明智还是愚蠢

 2.5 鲶鱼效应:是什么让市场如此高效

 2.6 木桶效应:盛水多少往往取决于那块“短板”

 2.7 替代效应:皇帝为何对补鞋匠法外施恩

 2.8 棘轮效应:倔强的消费习惯

 2.9 挤出效应:狼多肉少的经济学原理

 2.10 晕轮效应:人们为何总会爱屋及乌

 2.11 多米诺骨牌效应:经济领域也会出现雪崩

第3章 博弈知识篇――创造一个多赢的结局

 3.1 不完全信息博弈:黔驴技穷的博弈现象

 3.2 逆向选择:鲜花为何插到牛粪上

 3.3 正和博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3.4 负和博弈:没有赢家的较量

 3.5 囚徒困境:保持沉默还是选择背叛

 3.6 重复博弈:囚徒困境的另一种表现

 3.7 智猪博弈:学做一只聪明的小猪

 3.8 枪手博弈:谁会最后一个倒下

 3.9 猎鹿博弈: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第4章 消费行为篇――做一个懂消费的消费者

 4.1 交易费用:人们为何选择就近购物

 4.2 消费效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4.3 价格歧视:店大欺客的背后

 4.4 价值悖论:为何钻石比水更珍贵

 4.5 消费者偏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4.6 消费者剩余:讨价还价的大道理

 4.7 吉芬商品:人们为何越贵越买

 4.8 炫耀性消费:拿破仑为何喜欢用铝碗

第5章 市场经济篇――认识那双“看不见的手”

 5.1 需求弹性:为何粮店不会打折促销

 5.2 供需法则:为何出现“洛阳纸贵”

 5.3 产权:国王为何不能拆磨坊

 5.4 垄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5.5 寡头:买卖都得听我的

 5.6 均衡价格:砍价背后的大道理

 5.7 市场失灵:“看不见的手”也会栓塞

 5.8 路径依赖:从马屁股到铁路

第6章 企业经营篇――做个会卖瓜的“王婆”

 6.1 机会成本:算算机不可失的经济账

 6.2 沉没成本:覆水难收就不必收

 6.3 规模经济:规模大小决定企业盈亏

 6.4 比较优势:你如何能够胜出

 6.5 捆绑销售:销售中学会拉郎配

 6.6 蓝海战略:为企业找到新出路

 6.7 长尾理论:小需求也能催生大产业

 6.8 帕累托最优:总会找到一个最佳的点

第7章 职场经济篇――杜拉拉为什么能升职

 7.1 人才经济学:萧何为何月下追韩信

 7.2 择业经济学:“热门”不热的冷思考

 7.3 有效需求:用工荒的背后

 7.4 人口红利:为何人多力量大

 7.5 菲利普斯曲线:物价上涨与失业的关系

 7.6 内卷化效应:为何你总是原地踏步

 7.7 首因效应:第一感觉的重要性

 7.8 跳蚤效应:或许你可以做得更好

 7.9 刺猬效应:距离可以产生美

 7.10 蘑菇定律:为何新人总是受冷落

 7.11 破窗理论:第一次不可以原谅

第8章 金融投资篇――学会让钱为你生钱

 8.1 投资:牺牲当前消费来增加未来消费

 8.2 储蓄:你真的会存钱吗

 8.3 股票:今天的大盘是多少

 8.4 基金:让专家帮你理财

 8.5 债券:看好把钱借给谁

 8.6 期货:需要胆量的投资

 8.7 保险:给未来系上安全带

 8.8 黄金:财富的避风港

 8.9 国债:把钱借给国家最保险

 8.10 房地产:温州炒房团的疯狂

 8.11 流动性过剩:泡沫经济的幕后推手

 8.12 复利:创造财富增值的奇迹

 8.13 组合投资: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第9章 宏观经济篇――从“守夜人”到干预者

 9.1 宏观调控:政府“有形的手”

 9.2 通货膨胀:装钱的筐比钱更有价值

 9.3 通货紧缩:钱更值钱不一定是好事

 9.4 经济周期:繁荣背后不要忘记隐忧

 9.5 中央银行:最后的放贷者

 9.6 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大手”

 9.7 财政政策:一只看得见的手

 9.8 乘数效应:1加1何时大于

 9.9 购买力平价:哪个国家的居民更富有

 9.10 节俭悖论:为何越节俭反而越萧条

 9.11 税率: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9.12 增值税:我国第一大税

 9.13 所得税:今天你纳税了吗

 9.14 关税:国家限制的门槛

 9.15 税负转嫁:其实我们都是纳税人

 9.16 拉弗曲线:小小餐巾纸解决税收大问题

 9.17 社会保障:让我们生活得更好

第10章 经济指标篇――学会看懂经济的晴雨表

 10.1 GDP:衡量一国经济的尺子

 10.2 CPI:我们的物价究竟涨了多少

 10.3 PPI:国家经济的“体温计”

 10.4 恩格尔系数:从“你吃了吗”到“你好吗”

 10.5 基尼系数:穷人与富人的差距有多大

 10.6 幸福指数:其实幸福也可以量化

 10.7 负担系数:80后的负担之重

第11章 国际贸易篇――国际分工让地球越来越小

 11.1 国际分工:全球一体化的必然

 11.2 汇率:人民币为何“破7”

 11.3 热钱:金融领域的食人鲨

 11.4 国际收支:国家也要过日子

 11.5 顺差与逆差:出口与进口的关系

 11.6 WTO:各国贸易关系的协调人

 11.7 倾销:西班牙火烧温州鞋的背后

 11.8 贸易补贴:美国农民为何那么幸福

 11.9 中国制造:世界离不开中国

第12章 经济热点篇――认识我们身边的经济学现象

 12.1 人民币贬值:几家欢喜几家忧

 12.2 低碳经济:低碳是一种生活方式

 12.3 泡沫经济:看上去很美

 12.4 虚拟市场:摸不着但看得见

 12.5 二八法则:为何财富越来越集中

 12.6 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的金融风暴

 12.7 房奴:唐骏10亿身价为何不买房

第13章 互联网经济篇――互联网悄悄改变着世界

 13.1 网络经济特征:抓住网络经济的精髓

 13.2 互联网思维:用新的方式来运营企业

 13.3 SOHO:休闲和办公将并行进行

 13.4 O2O:实体与虚拟的生意

 13.5 C2C:消费者还是经营者

 13.6 B2B:竞争者还是合作伙伴

 13.7 B2C:网络时代的“直销”

 13.8 粉丝经济:小米手机的成功秘诀

试读章节

1.9搭便车:人人都想搭趟顺风车

【博古论今】

在西汉时期,有一个孩子名-q匡衡。他从小就很爱读书,可是因为家里十分贫穷,没钱上学,好学的他常常跟一个有学问的亲戚学认字,很快便具备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爱读书但是却买不起书,只好找有书之人借书来读。在那个时期,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于是,匡衡就在农忙的时候,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他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又过了几年,匡衡成长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从早到晚都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一点时间看书,匡衡非常着急,于是就想办法多点时间看书。白天他在地里种庄稼,没有时间看,到了晚上,可以多利用一些时间来看书。但是,匡衡家里穷,买不起点灯的油。

有一天晚上,匡衡正躺在床上熟练地背诵白天读过的书,突然,他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点亮光。他立刻站了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从墙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家里的灯光。匡衡于是计上心头,他用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点。就这样,透过来的光亮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匡衡就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从古到今,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都被世人奉为励志美谈。那么从当今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他是搭了隔壁人家的顺风车。

【点睛释义】

何为搭便车

搭便车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在1965年发表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一书中提出来的,它的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厂家经常采用搭便车策略,一些弱势产品跟进强势产品,借力“铺货”,通过这一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阻力,使新产品快速抵达销售渠道的终端。弱势产品搭强势品牌的·。广告便车,,就是一条切实可行的策略。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则搭便车的例子——神奇牦牛。当彼阳牦牛在电视、报纸等各大媒体上进行密集性广告轰炸之时,神奇牦牛发现了这次行销的好机会,神奇牦牛悄悄渗透终端,采用终端跟进策略,采取哪里有彼阳牦牛铺货,哪里就有神奇牦牛守阵的策略,取得了十分惊人的销售业绩。在包装色调上,神奇牦牛与彼阳牦牛几乎是一样的,包装盒面积比彼阳牦牛还要大,但它的价格相对于彼阳牦牛稍低,其终端展示形象比彼阳牦牛显得更加牛气。

搭便车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比如说,在当前的图书市场上也大量存在着。前几年有一本书《谁动了我的奶酪》十分畅销,没过多久,市面上就出现了《我该动谁的奶酪》、《谁也不能动我的奶酪》等一系列类似的书籍;又如《绝对隐私》一出版,跟风的“某某隐私”就纷纷“出场”了,脱得光光追着让你看,哪有“隐私”可言。这些书倒是都十分畅销,但是手法却“耐人寻味”。

对搭便车现象的分析

搭便车现象的本质就是外部性。所谓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搭便车现象的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不需要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举个例子:某工厂为了生产产品而排放了污水,排污这一行为污染了河流,从而对周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周边的人们和这个工厂没有任何经济上的来往,同时这个工厂又不给周围人经济赔偿,这种情况就叫做负外部性。又比如:一个人在自家的院子里点烟花给自己欣赏,但他放烟花的行为不但给他自己带来了快乐,同时也给那些在周围看烟花的人带来了快乐,而周围的这些人却不需要为此付出任何成本,这就产生了正外部性,又叫搭便车。周围的人搭了这个人放烟花的“便车”。

……

P22-23

序言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可以说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大量的经济学名词术语每天都会扑面而来。GDP为何不断增长?CPI与老百姓有何关系?西方大国为何总是逼迫人民币升值?金融危机是怎么回事?房价为何如此坚挺?国家为何调整个人所得税?股指期货是怎么回事?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上演。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我们每个普通人的生活都已经离不开经济学的指导。

所谓“经济学”,其实就是一门经世济民、治国齐家的学问,也有学者把它诠释为一种让人幸福的艺术。自1776年英国的亚当·斯密发表了著名的《国富论》,经济学开始以一门独立的科学登上人类历史舞台,历经了漫长的发展,时至今日已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可以说,今天的经济学已渗透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其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已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正如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所说:“用经济学理论能够对人类社会90%的行为进行准确分析。”

读懂经济学,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身处的这个社会,帮助你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作出抉择,因为它能让你真正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经济学家们在研究问题时有一套独特的方法、工具。当一般人仅仅看到各种经济现象的表象时,经济学家却抓住了事物的本质。而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进而掌握经济现象的规律,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经济学不可能为所有问题都提供现成的答案,但能教会我们分析这些问题的方法。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所说:“学经济学并非能够让你变成天才,但如果不学经济学,命运就很可能会与你格格不入。”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够读懂经济学,驾驭经济学,使之为己所用者却是凤毛麟角。相信许多人都会觉得经济学枯燥、乏味、抽象、难懂,干脆敬而远之。的确,耐着性子读一本充斥着各种数学推导公式、各种深奥定理法则的经济学教科书,很可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经济学来自于现实生活,原本就应该是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因此,本书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尽力还原经济学的本来面貌,剔除了经济学中那些枯燥、抽象的数学函数和定理法则,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揭示其中的经济学原理,让您在轻松的阅读中,真正掌握这门会使您的人生更加幸福的学问。

本书共分13篇,以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骨架,以古今中外的经济学现象为血肉,几乎涵盖了个人、家庭、企业、社会和国家等与经济学相关的各个专业和领域,囊括了国内最新、最经典的经济学概念,生动而又严谨地阐述了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各类经济学热门话题,可以说是一部经济学知识的百科全书。

本书由刘德环、任翠霞组织编写,同时参与编写的还有黄静、金宝花、梁凯、景建荣、胡雅楠、焦帅伟、李凯、王雅琼、周洋、雷风、李亚伟、农江斌、王凯迪、张增强,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编著者

2015年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 9:2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