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成以一介普通农民出身,纵横沙场,以个人的悟性与真刀实枪的出生入死结合,短短二十六年间创下的军事上的辉煌,是中华历史上不可少书的一笔。陈玉成虽未留下有关自己军事思想的任何书面的记录,但他的沙场战绩已经充分反映了他的军事思想,他以自己的实际军事活动对孙武的军事战略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扬。
今天李尚英、宋洪峰所著《陈玉成评传/中国古代军事家评传丛书》研究陈玉成的实战,也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光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陈玉成评传/中国古代军事家评传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李尚英//宋洪峰 |
出版社 | 解放军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陈玉成以一介普通农民出身,纵横沙场,以个人的悟性与真刀实枪的出生入死结合,短短二十六年间创下的军事上的辉煌,是中华历史上不可少书的一笔。陈玉成虽未留下有关自己军事思想的任何书面的记录,但他的沙场战绩已经充分反映了他的军事思想,他以自己的实际军事活动对孙武的军事战略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扬。 今天李尚英、宋洪峰所著《陈玉成评传/中国古代军事家评传丛书》研究陈玉成的实战,也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光辉。 内容推荐 李尚英、宋洪峰所著《陈玉成评传/中国古代军事家评传丛书》所选军事家陈玉成,反映了中国兵家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如果传主有多重身份,也只以其军事事迹为主,以突出本书特色。 评传采取夹叙夹议的方式,既介绍传主的事迹,也介绍其军事思想,并作出评论。在写作方法上,既要讲人,也要讲故事,要求语言生动,叙事精彩,引人入胜。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风云谲变的时代 一、一个美丽而动人的传说 二、动荡不安的清朝社会 三、花县出了个洪秀全 第二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 一、路就在自己的脚下 二、出色的童子军 第三章 一身都是胆的好将领 一、“回马枪”名声扬湖北 二、手驾轻舟闯镇江 三、孝陵卫再起烽烟 第四章 优秀的青年军事统帅 一、良好的动机不一定有美好的结果 二、天国的擎天双柱 三、危急时刻受大任 第五章 打开太平天国后期兴盛的局面 一、首次指挥的大捷 二、施巧计全歼湘军精锐 三、声东击西解浦口之围 四、洪仁开新政的坚定支持者 五、顷刻间摧毁“万里长壕” 第六章 谋求进取良策 一、天京殿前的一个错误决策 二、一次违心参加的战役 三、功败垂成的二次西征 四、巴夏礼拯救了曾国藩 第七章 生与死的大搏斗 一、胡林翼的忧虑 二、刘王仓琳部的覆灭 三、李秀成的见危不救 四、惊心动魄的安庆保卫战 第八章 发奋整军雪耻报国 一、陈玉成的心事 二、图谋进取中原 第九章 英风爽飒忠贞照人 一、英雄落入了小人圈套 二、“时穷节乃见” 结语 主要参考资料 试读章节 按照原定计划,二月二十六日,燕王秦日纲亲自督军进攻清军的营寨。清军出寨迎击,杀至午间,正在战斗激烈进行时,李秀成亲率三千精锐之师突然从清军后路扑出,清军受到太平军前后夹击,阵势顿时大乱,自相践踏,尸横遍地。这时,陈玉成和吴如孝又领镇江兵从城内杀出,“两下接通,那时欢天喜地,内外之兵,和作一气”。镇江城内外的太平军会师后,军威大振,人人勇气倍增。次日,双方再战,清军全无斗志,已成强弩之末,又遭惨败,接连丢失十六座营寨。清江苏巡抚吉尔杭阿获知清军后路被抄,见形势不妙,生怕落个全军覆没的下场,慌忙撤围镇江回防,严守九华山大营。镇江城转危为安。陈玉成在此次战役中以轻舟闯入镇江的事迹传到天京后,天王洪秀全极为赞赏他的机智和勇敢,形象又中肯地称他是一身都是胆的好将领。 接着,携解围镇江的高昂士气,陈玉成和李秀成率军马不停蹄地围攻九华山清军大营。但由于吉尔杭阿处处防守严密,一时难以攻克,陈、李又决定避实就虚,从金山连夜渡江,进逼瓜洲的江北大营。在扬州的土桥,与清江宁将军托明阿的部队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战马嘶鸣声、将士喊杀声、战鼓咚咚声,响彻天地间,双方短兵相接、奋力拼杀,好像两股怒潮冲搅到一起,不断地激卷起漩涡和浪花。太平军将士个个奋勇争先,谁也不肯向后退一步。前边的人倒下去,后边的又立即冲上前来。结果,士气昂扬的太平军挫败了托明阿的部队,摧毁清江北大营的数座营寨。清军纷纷溃败,作鸟兽散,枪支、弓箭、炮械和旗帐丢弃遍地,陈、李二人又率太平军乘胜攻破了清军一百二十多座营寨,并攻克了扬州。扬州自古为富庶粮仓,此城攻克后,秦日纲和陈玉成等连夜调用船只,迅速将缴获的清军粮食运到镇江,解救了已临断粮绝境的镇江军民,军威由此复振。随后,陈玉成、李秀成又挥师占领浦口,进逼六合,攻克仪征。至此,清军苦心经营了三年之久的江北大营一败涂地。陈玉成以自己的军事才能推进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四月上旬,秦日纲、陈玉成和李秀成主动撤离扬州,本打算从浦口南渡长江,但因清将张国梁部的拦阻,又南返镇江。四月下旬,他们率军从瓜洲渡江至金山,猛扑高资清营。龟缩在九华山大营里的江苏巡抚吉尔杭阿接到告急文书,急忙率军出营前来救援,正中太平军调虎离山之计,陷入了太平军的重围之中。同月底,秦日纲督率陈玉成、李秀成等力战,大败清军。吉尔杭阿登高瞭望,只见清兵尸横满地,血流成河,连战旗也箭集如猬,不禁潸然泪下。这位向来养尊处优的清朝大吏,此时已无回天之力,陷入深深的绝望。突然,他身边的将领听得一声枪响,正疑惑此响从何而来,却见吉尔杭阿已倒在血泊之中,一命呜呼。原来他是趁手下无备,自己用“短洋炮当心门自行打死”。清兵见主帅已死,各军自乱,竞相逃窜,惶惶然如丧家之犬。陈玉成和李秀成乘机挥军直取九华山,踏平吉尔杭阿七八十座军营。待清将张国梁得信后率兵来援,战机己失,只得屯兵丹徒镇。太平军这边也来了援军,镇江守将吴如孝率领一千余名战士前来助战,陈、李、吴合兵一处,以火攻杀败张国梁军,张国梁仅以身免。镇江外围的清军也全部被太平军击溃了。 P32-P33 序言 战争,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当人类社会中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难以调和,底层民众和统治阶级的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时候,战争就成了人们解决矛盾的最终手段。人类最早的战争出现于原始社会,黄帝部落大战蚩尤部落,起因便是争夺中原地区的牧场和耕作土地。黄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最终击败了蚩尤部落,统一了各部落,促进了各部落的交流与融合,黄帝成为各部落公认的首领。后世尊称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便是由此而来。这次最初的部落融合便是由战争来完成的。 逐利是人类的本性,当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的时候,这种本性便会更加明显,因而,战争在阶级社会里也是发生得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不同国家之间争夺地盘的进攻与防御,外族入侵的侵略和反侵略,底层人民因不堪压迫愤而揭竿起义争夺起码的生存权。在这林林总总、大大小小的战争里,在这各种各样、原因各异的战争里,不能缺少的因素便是人,是作战的人,决定战争的胜负离不开领兵作战的各路将领。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上,从战争中诞生了无数统兵将领,有的建功当世名垂青史,更多的则是默默无闻湮没于漫漫历史烟尘中。而那些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字号的将军们,各有各的风采,各有各的擅长。一幕幕血腥杀戮,记载下千秋武功;一页页史书文字,书写着万代军威。 中华几千年的战争史上,战争无数,经典无数。从步战到战车、到骑兵、再到步车骑协同,从单纯陆战到水战、再到水陆协同,从冷兵器到热兵器,从陆到水再到空,人类的战争发展史就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就是人类自身开拓争取更大生存空间的发展史。在这些轰轰烈烈的战争画卷中,我们看到一个个鲜活的身影,一个个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奋勇冲杀的统兵将领们,他们给后人留下的不仅仅是经典战例,更有一生戎马生涯的总结,留下了影响后世的军事思想。 孙武是春秋时期最富盛名的将军,更由于其留下了一部五千字的《孙子兵法》,而为后世代代铭记。区区五千言,浓缩的是中华文化中最深刻的军事战略思想,这影响绵延数千年仍历久弥新,时间越久越发现《孙子兵法》思想的博大精深。即使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战争手段早已进入高技术精确制导武器时代,早已进入海陆空天电磁五维战场时代,孙子的军事思想仍熠熠生辉,时间赋予了孙子军事思想越来越强的生命力,以孙子思想为代表的中华军事文化必将和人类社会并存于世。 泱泱中华五千年,名将辈出,自孙子以降,代有英雄各领风骚。历代名将在孙子军事思想上,加上自身的军事实践,又生发升华出各具特色的军事理论,对孙子的军事学说也是一种丰富和发展,同时也使中华大地的军事思想异彩纷呈,经典战例精彩辈出。各位将军用自己的学识,用自己的血与勇,在自己所处的时代豪气干云,在历史上重重地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迹。这些将军的战争实践,有胜利,有失败,无论结果,都是战争史上难得的宝贵资料。历朝历代的将军们,用自己的战争实践,充分展示了战争的指挥艺术,揭示了战争的共同规律。中华大地的军事文化,以《孙子兵法》为首,早已不局限在这片孕育它的土地上,早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全世界瞩目的军事思想精华,受到全世界的追捧。 中华军事思想并不局限于战争本身,其实质也是一种哲学思想。自孙武开始的军事家,军事思想早已被后人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从政治军事再到经济生活,无所不在,无所不用。很多原本是军事术语的词汇,早已演变成日常生活用语,变成了日常词汇的一部分,这都从另一角度说明了,中华军事文化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说明了中华军事文化深刻的预见性和涵盖的广泛性。 战争是社会矛盾激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绝不是解决社会矛盾的唯一和必要手段。无论何时,和平都是第一位,生命总是第一位。本丛书推出的中国历朝历代的著名军事人物,没有一位是嗜杀成性的战争狂,他们作战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维护自己统治区域内的社会秩序,给百姓以和平安宁的生存环境。只有和平才能发展,战争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可以促进民族融合,但是战争也给人类社会带来无尽的灾难。经济的发展推动战争手段和战争形式的升级,反过来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但所有的发展与进步必须是在和平的环境下才能获得,战终究还是为了和,为了战而战只能青史留骂名,遗臭万年! 战争是一种杀戮,而中华军事思想的一大特点是注重“师出有名”,以道德为先,忠义贯穿始终,为正义而战。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也。本丛书选取的历朝历代著名军事人物,各具特色,他们在自己所处的历史时期,充分施展自己的军事谋略,巧计迭出,奇谋并举。从春秋,到战国、两汉,再到隋唐,下至明清,读者可以跟随作者的笔触,一一领略宏大的历史画卷,重温血与火的战争场面,有温情,有冷酷,有智慧,有阴谋,有悲情,有忠义,唯一不变的是贯穿中华几千年始终不散的保国安民的家国情怀。他们是历史造就的英雄,他们的人,他们的思想,更是中华几千年历史给每一个后人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永远不应该被抹杀、被忘记,当然永远也不可能被抹杀、被忘记。这片土地,是老祖宗筚路蓝缕、刀耕火种给我们留下的土地,谁也不能夺走它,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好好守护它。重温这些英豪的事迹,重温那些跃然纸上的家国情怀,战争造就名将,时代呼唤英雄。这便是今时今日推出这套《中国古代军事家评传丛书》意义之所在。 是为序。 毛佩琦吕一乓 2013年7月14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