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拯救塔里木河/绿色中国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丁春
出版社 五洲传播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塔里木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河,也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母亲河。在维吾尔语中,“塔里木”是“土地”“种田”或者“可耕种的土地”的意思,也有人认为,它是“无缰之马”的意思。

《拯救塔里木河》作者丁春多年来非常关注塔里木河的生态状况,用手中的笔深入浅出的向读者讲述了塔里木河流域环境由坏变好的故事,从过去塔里木河的断流、胡杨林的枯萎,到现在胡杨林生长旺盛、塔里木河又重新生机勃勃。

内容推荐

《拯救塔里木河》从历史和哲学的角度,深入浅出的向读者讲述了塔里木河流域环境由坏变好的故事。文章表达流畅,感情真挚,作者就是土生土长的塔里木人,亲眼见证了塔里木河的断流、胡杨林的枯萎,到现在胡杨林生长旺盛、塔里木河又重新生机勃勃。作者丁春用自己的亲身感受向读者讲述着这个爱与恨的故事。

目录

引子

水危机:大自然的警告

生态告急:塔河流域的喘息

宏观擘划:治河决策的出台

拯救行动:治河措施与工程

故河新貌:治河带来的积极效应

生态红利:青山绿水富人民

绿色之爱:不应忘却的身影

试读章节

新疆地广人稀,这是指166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广人稀,而就适合各族人民生活、生产的绿洲来讲,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200多人,高于全国平均数近1倍,人口压力是可想而知的。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绿洲的生态也出现了恶化,而集中在各类生态问题交叉点上的,还是水。

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衣食住行到农产品基地的建设,从初步生产劳动到现在的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这些都需要水。在市场驱动之下,每个经济热点、每个经济增长点的产生都会导致新一轮水资源的短缺。一旦失衡,塔河下游那种已经断流的情况会重现于另一流域。已经干涸的湖泊,如台特玛湖,也会在另一地区冒出新的翻版。这两个不平衡归结到一点就是水的问题。治理塔里木河关键是要合理科学地用水。

有一年,我自费环游了塔里木河,北上南下,塔里木河流域仿佛一条绿色的项链,紧紧悬挂在塔克拉玛干的脖颈儿上,使得这片沙漠也有了生命的脉动。假如这条项链断链,那么这片世界第二大沙漠必将吞噬南疆所有绿色生命。

塔里木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水利建设与管理的特点,让我对塔里木河的重要性有了切身的感受。

塔里木河在南疆形成了一条天然的生态屏障,的确是一条不可或缺的生命之链,它以顽强的姿态,护卫着流域内的城镇、农村、公路、铁路、粮棉生产基地、石油化工基地,保障了社会经济的正常进行。

然而,伴随着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流入河流下游地区的水量大幅度减少,造成天然绿洲萎缩,生态环境恶化,若不加以治理,这几个源流也有与干流脱离的危险。干流胡杨林面积比20世纪50年代减少了310万亩,草场退化1278万亩,其中下游天然植被减少幅度最大。受下游绿色走廊阻隔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库姆塔格沙漠逐渐靠拢,绿色走廊濒临毁灭。

失去了生命之源的滋养,塔里木河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辉。依赖塔里木河水生活的人们,面临解决生命之源的难题。

20世纪50年代初期,塔里木河全流域的耕地只有1000多万亩,现在发展到2300万亩,增长了1倍。耕地用水多了,河湖用水就少了,就萎缩了,罗布泊消失了,台特玛湖干了,塔里木河下游断流了300公里,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引起了土地沙漠化,生态林干枯,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面积由50年代80多万亩减少到10多万亩。土地沙化导致气候恶化,新疆风沙日由60年代的每年42天增至如今的130天,沙漠化面积每年以12万亩的速度增加,已占到新疆面积的56%。大水漫灌,地下水位上升,使1/3的耕地盐碱化,为了洗盐,大量含盐的水又排入河中,造成河水湖水污染。塔里木河阿拉尔的河水矿化度已达到1.85克/升,下游最高时达10克,几乎不能用。

在世界第二大沙漠所在地巴音郭楞自治州境内,少雪少雨是不言而喻的。各族人民群众的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戈壁、沙漠地带,年降水量超过100毫米的不多,因而干旱少雨是巴音郭愣蒙古自治州的主要特征。从气象、水文观测资料看,年降水量多年平均图上显示:全新疆一年约有2400亿吨水降落到地面,折合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50毫米,但它仅是中国年平均降水的l/4。降水少决定了新疆南疆地区的干旱面貌。

戈壁、沙漠地区,水分大量蒸发,也是干旱的一个重要原因。广阔的沙漠、戈壁地区并无地表径流,也无地下水溢出,因而其蒸发量仅能与当地数量不大的降水量相等。所以,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库尔勒市,水对于各族人民群众来说,弥足珍贵,有滴水如油之说。P23-24

序言

塔里木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河,也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母亲河。在维吾尔语中,“塔里木”是“土地”“种田”或者“可耕种的土地”的意思,也有人认为,它是“无缰之马”的意思。不管哪个含义更加准确,我们都可以从这个名字中看出来,它曾经像一匹无缰的野马,奔腾千里,气势汹涌,为大漠中的土地带来灌溉之利。

当充满激情的太阳将昆仑山、天山、喀喇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等山脉的冰雪化作晶莹剔透的精血,输送给塔里木河和它的支流,塔里木河水系便无私地滋养出一片片丰美的绿洲。在历史上,塔里木河曾经有过9条支流,分别是阿克苏河、和田河、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渭干河、迪那河、孔雀河、车尔臣河及克里雅河,形成一个向心式的水系。

公元4—5世纪及以前,塔里木河先汇入孔雀河,然后从北面注入罗布泊。那时的罗布泊,“广袤三百里,其水停居,冬夏不增减。”此后,塔里木河经历了一次改道,孔雀河是从铁门堡分出的依列克河与塔里木河交汇,从南面先入喀拉和顺,再入罗布泊,罗布泊的水面有所缩小。1921年,塔里木河在英买里冲大一个灌溉草场的渠道,形成拉依河,到普惠入孔雀河,沿着古代已干涸的铁板河,从北面再入罗布泊。1952年,塔里木河重归故道,与孔雀河分离流入台特玛湖。1962年以后,曾经是塔里木河尾间湖的罗布泊逐渐干涸。

古代的塔里木河流域,土地肥沃、遍地绿洲,是西域文明的摇篮。许多古代民族在这里建城立国、生息繁衍,创造了多姿多彩的西域文明,如楼兰、若羌、且末、于阗、尉犁、轮台、龟兹、温宿、莎车、疏勒等等。它们留下的遗址和文化遗存,至今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塔里木河流域是中西文化交流枢纽和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商人们赶着驼队来来往往,把产自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运往西方,把西方的产品运往东方,沟通了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和希腊文明。

现在的塔里木河,其源流仅有上源的阿克苏河、和田河、叶尔羌河以及下源的孔雀河。上源的三条支流在阿克苏境内的肖夹克汇合后,始称塔里木河。塔里木河水系今天的这种格局,被称为“四源一干”。其干流全长1321千米,如果从叶尔羌河算起,它的长度是2179千米,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干流的流域面积19.8万平方千米。我们习惯上说的塔里木河流域,是环塔里木盆地9大水系144条河流的总称,全流域面积涵盖了新疆南部l 02万平方千米的范围,水资源总量429亿立方米。塔里木河流域内有5个地区(自治州)42个县(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个师的55个团场。

对新疆人民来说,塔里木河是故乡之河、母亲之河、生命之河。塔里木河之水,孕育出新疆古老的绿洲文化。塔里木河流域那些胡杨,那些红柳,那些绿色植被,那些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曾经澎湃着生命的图腾。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塔里木河流域内特殊的气候、地理条件及相对贫乏的水资源,导致这里的生态环境异常脆弱。数十年来,塔里木河流域人口增加,导致了对水资源的无序开发和低效利用,致使向塔里木河干流输送的水量逐年减少,水质也不断恶化,甚至干流下游近400公里河道断流,塔里木河的尾间湖泊台特玛湖干涸,湖滨大片胡杨林死亡。塔里木河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已成为制约流域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大自然的恩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实际上,发展不是免费的午餐,人类与自然系统之间长期处于“生态赤字”阶段。特别是工业化以来,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赤字”被不断地拉大。塔里木河的危机,就是这种“生态赤字”的一种表现。

20世纪后半期,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在中国,这体现为:国家发展规划的指导与引导、地方政府的绿色发展创新与行动、社会各界的责任与使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拯救塔里木河的行动已经刻不容缓。人们要把原来的“生态赤字”,转化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盈余”。

书评(媒体评论)

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内陆河之一,流域面积102万平方公里,涵盖了中国最大盆地——塔里木盆地的绝大部分,是保障塔里木盆地绿洲经济、自然生态和各族人民生活的生命线,被誉为”生命之河””母亲之河”。

——摘自“塔河网”

这是一本关于塔里木河流域生与灭,存与亡的书。这是一本人与自然伦理、道德、人性关系的书。感恩自然,是我们人类应具备的伦理观与道德观。

——摘自本书“题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7:4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