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一个体面美好的人,先要在自己周围,缔造起佳美的关系。这需要学习,需要受教育。教养不会从天而降,习得很重要。
——毕淑敏《教养的关系花园》
在世界屋脊当兵,自然赋予了她超拔的精神,面对熙攘纷杂的世界,她毫不迟疑地大声说出:我喜欢辽阔的地方;
内科医生的历练,让她谙熟人体的节律和生命的无常,独处静思后不禁与众生语:早些写下你的墓志铭,人生会是完全不同的境界;
灵魂深处对于写作的热爱和表达的渴望,促她弃医从文,成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此间的转换历经艰辛却依旧从容优雅,缘于她智慧经营着一个“教养的关系花园”;
年近中年,感悟到透支的身体和心灵需要时时养护,于是背起书包毅然潜入心理学的海洋,抬头时,已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水手,可用所学成功助那些思想或精神囿于一域的人,勇敢跨过心灵深处的暗礁;
“聪慧的女子”“内科医师”“作家”“心理医生”,这四个角色如同演奏人生之歌的四根弦,毕淑敏将其拨弹成一曲意涵隽永、和谐悦耳的雅音——或喜悦或低沉,或畅快或徘徊,你也许闻之陌生,或也心有同感,无论何种感受,这“四弦散谈”的谐音都足以唤你心弦与其共振。
《教养的关系花园》系毕淑敏的“四弦散谈”之教养篇:每个个体都是来自社会最小的细胞——家庭,家庭赋予个体的点滴,会持续不断地在一个人的生命过程中渗透出来。如何培养/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自律的人,不仅关乎个体发展,更关乎整个社会的进步。正如某位哲人所说:每人都是一个神,然后才有奥林匹斯神界的欢聚。
磨砺后代/自己拥有一颗不卑不亢,敢爱敢恨的心;养成一种真诚坦然,坚韧上进的品质,如此,便是教养的证据。
教养的证据
教养是个高频词。时下,如果说某人没教养,就是大批评大贬义了。
什么叫教养呢?辞典上说是“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但我更愿意理解为“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
一个人可以受过教育,但他依然可能是没有教养的。就像一个人可以不停地吃东西,但他的肠胃不吸收,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是骨瘦如柴。不过这话似乎不能反过来说——一个人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他却能够很有教养。
教养不是天生的。一个小孩子如果没有人教给他良好的习惯和有关的知识,他必定是愚昧和粗浅的。当然,这个“教”是广义的,除了指入学经师,也包括家长的言传身教和环境的耳濡目染。
教养和财富一样,是需要证据的。你说你有钱不成,得拿出一个资产证明。教养的证据不是你读过多少书,家庭背景如何显赫,也不是你通晓多少礼节规范,能够熟练使用刀叉会穿晚礼服……这些仅仅是一些表面的气泡,最关键的证据可能有如下若干。
热爱大自然。把它列为有教养的证据之首,是因为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类渺小的人,必是井底之蛙,与教养谬之千里。这也许怪不得他,因为如果不经教育,一个人是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微薄的。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人除了显得蒙昧和狭隘以外,注定也是盲目傲慢的。之所以从小就教育孩子要爱护花草,正是这种伟大感悟的最基本的训练。若是看到一个成人野蛮地攀折林木,通常人们就会毫不迟疑地评判道——这个人太没有教养了。可见教养和绿色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懂得与自然协调地相处,懂得爱护无言的植物的人,推而广之,他多半也可能会爱惜更多的动物,爱护自己的同类。
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能够自如地运用公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和同他人交流,并能妥帖地付诸文字。我所说的公共语言,是指大家——从普通民众到知识分子都能理解的清洁和明亮的语言,而不是某种狭窄的土语俚语或者某种特定情境下的专业语言。这个要求并非画蛇添足,在这个千帆竞发的时代,太多的人,只会说他那个行业的内部语言,只会说机器仪器能听懂的语言,却不懂得和人亲密地交流。这不是一个批评,而是一个事实。和人的交流的掌握,特别是和陌生人的沟通,通常不是自发产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练习来获得的。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他所掌握的词汇是有限和贫乏的,除了描绘自己的生理感受,比如饿了、渴了、睡觉以及生殖的欲望之外,他们对于自己的内心感知甚为模糊,因为那些描述内心感受的词汇,通常是抽象和长于比兴的。不通过学习,难以明确恰当地将它表达出来。那些虽然拥有一技之长,但无法精彩地运用公共语言这种神圣的媒介,来沟通和解读自我心灵的人,难以算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技术是用来谋生的,而仅仅具有谋生的本领是不够的。就像豺狼也会自发地猎取食物一样,那是近乎无需教育也可掌握的本能。而人,毫无疑问地应比豺狼更高一筹。
一个有教养的人,对历史有恰如其分的了解,知道身而为人,我们走过了怎样曲折的道路。当然,教养并不能使每个人都像历史学家那样博古通今,但是教养却能使一个有思考爱好的人,知晓我们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教养通过历史,使我们不单活在此时此刻,也活在从前和以后,如同生活在一条奔腾的大河里,知道泉眼和海洋的方向。
一个有教养的人,除了眼前的事物和得失以外,他还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远大的目标。教养把人的注意力拓展了,变得宏大和光明。每一个个体都有沉没在黑暗峡谷的时刻,当你跋涉和攀援时,虽然伤痕累累,因为你具有的教养,确知时间是流动的,明了暂时与永久。相信在遥远的地方,定有峡谷的出口,那里有瀑布在轰鸣。
一个有教养的人,特别是女人,对自己的身体,有着亲切的了解和珍惜之情。知道它们各自独有的清晰的名称,明了它们是精致和洁净的,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并无高低贵贱的区别。他知道自己的快乐和满足,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筑在这些功能灵敏的感知和健全的完整上的。他也毫无疑义地知道,他的大脑是他的身体的主宰。他不会任由他的器官牵制他的所作所为,他是清醒和有驾驭力的。他在尊重自己身体的同时,也尊重他人的身体。在尊重自我的权利的同时,也尊重他人的权利。在驰骋自我意志的骏马时,也精心维护着他人的茵茵草地。
一个有教养的人,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比如忠诚、勇敢、信任、勤勉、互助、舍己救人、临危不惧、吃苦耐劳、坚贞不屈……充满敬重敬畏敬仰之心。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够身体力行,但他们懂得爱戴和歌颂。人不是不可以怯懦和懒惰,但他不能把这些陋习伪装成高风亮节,不能由于自己做不到高尚,就诋毁所有做到这些的人是伪善。你可以跪在泥里,但你不可以把污泥抹上整个世界的胸膛,并因此煞有介事地说到处都是污垢。
有教养的人知道害怕,知道害怕是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它表示明了自己的限制,知道世上有一些不可逾越的界限。知道世界上有阳光,阳光下有正义的惩罚。由于害怕正义的惩罚,因而约束自我,是意志力坚强的一种体现。
有教养的人知道仰视高山和宇宙,知道仰视那些伟大的发现和人格,知道对于自己无法企及的高度表达尊重,而不是糊涂地闭上眼睛或是居心叵测地嘲讽。
教养是不可一蹴而就的。教养是细水长流的。教养是可以遗失也可以捡拾起来的。教养也具有某种坚定的流传和既定的轨道性。教养是一些习惯的总和,在某种程度上,教养不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教养和遗传几乎是不相关的,是后天和社会的产物。教养必须要有酵母,在潜移默化和条件反射的共同烘烤下,假以足够的时日,才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香气。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X片子。脸面上可以依靠化妆繁花似锦,但只有内在的健硕,才经得起冲刷和考验,才是力量的象征。
P70-74
教养的关系花园
毕淑敏
人生活在关系中,如同沙粒沉浮在恒河中。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自我的关系……点点滴滴丝丝缕缕,把我们包绕如里三层外三层的礼物。人类所有的研究所有的判断,无非都是在观察关系,描绘关系,试图主导关系。
所有的关系之中,人和自己的关系最重要。混淆了这一层关系,人便成了一团被排泄的尾气,不知道自己是谁,暗淡了焦点,迷失了方向。好的关系,像是一罐新鲜的牛奶,芳香醇厚极富营养,可以滋养生命从幼小走向壮健。各种关系犹如一道名菜佛跳墙,珍稀的食材汇聚在一个陶钵中,被岁月的文火慢慢地煎煮着,诸物融合,待火候到了,就成了无与伦比的一道美味,补心补脑益寿延年。
倘若是一团不良的关系,杂草丛生蚊蝇肆虐都算是好的,最怕毒蛇出没,埃博拉病毒肆虐,会伤及性命。它们张牙舞爪地纠缠着你,腐蚀着你,捆绑着你,勒窒着你……它们裹挟着你走向你不想去的地方;它们把你变成你不想成为的人;它们加害你于无形,毁灭你不着痕迹。
要做一个体面美好的人,先要在自己周围,缔造起佳美的关系。这需要学习,需要受教育。教养不会从天而降,习得很重要。要学会和我们的父母亲密无间,倾听而不唯命是从;和我们所爱的人唇齿相依,紧密而不混淆;和我们的孩子亦师亦友,慈爱而不包办;和我们的朋友,相知而不逾界;和我们的上司,尊敬而不谄媚;和我们的同侪,协同而不越俎代庖;对我们的下属,谦逊而不居高临下;对大自然,敬畏而不傲慢;对人世间,清醒而不迷恋;对历史,研习而不匍匐;对未来,展望而不坐等……凡此种种关系,绮丽繁杂,然而不必急不必慌,以一颗诚恳之心慢慢理顺,有了错误就更正,有了疏漏就弥补,可以因亲人的失去而哀伤,但不要过久地沉湎于锥心之痛。因为他们的远行,是遵循了一个伟大的定律,不可抗拒。可以为新的生命降诞而欢欣鼓舞,但也不必无原则地溺爱,因为他们自有漫长人生要跋涉,必有不可替代的磨难须独自穿越。
哦!无所不在的关系绑带,将我们缠绕。然而即使原有的关系顷刻崩裂,我们也依然可以傲然而立,因为你和你还一如既往地存在。期待所有的关系花园中,书声琅琅,鲜花熏梦,丰果碧树,流水幽香。
毕淑敏的散文,还有她敏锐的目光,宽厚的心怀和智性的文字,像是在月光下、小溪边给我们缓缓地道着一个个神秘而迷人的小故事。这些故事让我们在走投无路的时候看到一线柔和的晨光,从此找到心灵的出口!
——小马妹didi
不娇柔的女性情态小品,并不风情万种,却不疾不徐,柔韧得当。
——敬慈KiKi
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她的冷静与善意,让人感觉这是一位有着大智慧的女子。毕淑敏用己之笔,言己之心,让人不禁深深折服于她的素面朝天而心颜常驻。
——虎门莞尔一笑
她擅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一连串排比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这更能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和思考。读毕淑敏的文字,就好像在和最亲密的好友聊天,亲切自然,又好像和智者谈话,受益良多。
——陆家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