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岭编著的《企业应对行为对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影响机理研究--基于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尝试构建消费者一品牌关系变化物理模型,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释和说明不同环境下消费者一品牌关系的变化。这种全新的研究方法有两个突破:一是创造性地将自然科学领域的物理方法借鉴到社会科学领域的消费者一品牌关系变化的研究中,为消费者一品牌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思维、新途径;二是弥补了常规研究的不足。常规的消费者一品牌关系的研究多使用实证法,而实证法的基础是获得条件依赖性变量数据,这使得研究存在两方面的局限性,一是研究结果和具体的研究条件相关,研究结果的运用对条件有很强的依赖性;二是当变量很难获取时,研究无法进行,限制了研究的内容和深度。而消费者一品牌关系物理模型的建立,将很多具体影响因素抽象出来,适合更广泛的条件运用,是常规研究方法的补充和扩展。
拥有良好、持续的消费者一品牌关系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目标。但在现实中,面临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企业并不知道哪种应对行为对消费者一品牌关系的损害最小。钟岭编著的《企业应对行为对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影响机理研究--基于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构建了在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情景下的消费者一品牌关系断裂模型,对关系断裂的影响因素及发生途径进行探究。研究内容包括:消费者一品牌关系断裂的维度和量化、感知风险与感知利得对消费者一品牌关系断裂影响的中介作用、消费者风险态度和原有的品牌关系质量对消费者一品牌关系断裂影响的调节作用。本书的价值在于:第一,构建了消费者一品牌关系变化物理模型.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释和说明不同环境下消费者一品牌关系的变化,创新了研究方法;第二,对消费者一品牌关系断裂量表进行了自行开发,为深入研究消费者一品牌关系断裂奠定了基础。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产品伤害危机频繁发生
1.1.2 面对产品伤害危机,企业的应对行为不同
1.1.3 不同的企业应对行为后果不尽相同
1.1.4 持续良好的消费者一品牌关系是企业营销活动的重要目标
1.1.5 品牌关系断裂研究严重滞后于营销实践的发展与要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关键术语定义
1.3.1 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
1.3.2 关系断裂
1.3.3 消费者一品牌关系断裂
1.3.4 企业应对行为
1.3.5 感知风险
1.3.6 感知利得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统计调查研究法
1.6.3 统计分析法
1.6.4 物理模型研究法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品牌关系相关理论综述
2.1.1 品牌关系性质综述
2.1.2 品牌关系形成综述
2.1.3 品牌关系状态综述
2.1.4 品牌关系作用综述
2.2 产品伤害危机相关理论综述
2.2.1 产品伤害危机定义综述
2.2.2 产品伤害危机分类综述
2.2.3 产品伤害危机应对方式综述
2.2.4 产品伤害危机下营销变量研究综述
2.3 茸费者感知相关理论综述
2.3.1 感知的含义
2.3.2 消费者感知
2.3.3 感知风险
第3章 企业应对行为对消费者一品牌关系断裂影响的
理论模型
3.1 产品伤害危机的分类
3.1.1 归因视角和法律视角
3.1.2 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
3.2 产品伤害危机的应对
3.2.1 应对主体
3.2.2 应对行为
3.3 消费者一品牌关系断裂影响因素
3.4 消费者一品牌关系断裂维度
3.5 产品伤害危机及其企业应对与消费者一品牌关系断裂
3.6 企业应对行为与消费者感知
3.7 感知风险、感知利得与消费者一品牌关系断裂
3.8 品牌关系质量的调节作用
3.9 消费者风险类型的调节作用
3.10 本书的概念模型
第4章 研究假设
4.1 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企业应对行为对消费者一品牌关系断裂的直接影响假设
4.2 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企业应对行为对消费者感知风险的影响假设
4.3 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企业应对行为对消费者感知利得的影响假设
4.4 消费者感知风险对消费者一品牌关系断裂的影响假设
4.5 消费者感知利得对消费者一品牌关系断裂的影响假设
4.6 原有品牌关系质量对消费者一品牌关系断裂的调节作用假设
4.7 消费者风险态度对消费者一品牌关系断裂的调节作用假设
4.8 假设小结
第5章 方法设计
5.1 研究方法的选择
5.2 测试物和测试对象的选择
5.3 研究变量设计
5.3.1 可辩解型产品危机设计
5.3.2 企业应对行为设计
5.3.3 消费者风险态度设计
5.3.4 原有品牌关系质量设计
5.3.5 感知风险设计
5.3.6 感知利得设计
5.4 变量的测量
5.5 消费者一品牌关系断裂量表开发
5.5.1 量表开发方法
5.5.2 消费者一品牌关系断裂量表的开发过程
5.5.3 消费者一品牌关系断裂量表预测试
5.6 量表预测试
5.6.1 信度检验
5.6.2 效度检验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6.1 问卷发放与回收
6.2 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
6.2.1 信度检验
6.2.2 效度检验
6.3 假设检验
6.3.1 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下企业应对行为对情感断裂影响的假设检验
6.3.2 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下企业应对行为对行为断裂影响的假设检验
6.3.3 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下企业应对行为对感知风险的影响假设检验
6.3.4 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下企业应对行为对感知利得影响的假设检验
6.3.5 消费者感知风险对关系断裂影响的假设检验
6.3.6 消费者感知利得对关系断裂影响的假设检验
6.3.7 原有的品牌关系质量对感知风险对关系断裂影响的调节作用检验
6.3.8 原有的品牌关系质量对感知利得对关系断裂影响猷调节作用检验
6.3.9 消费者风险态度对感知风险对关系断裂影响的调节作用检验
6.3.1 0消费者风险态度对感知利得对关系断裂影响的调节作用检验
6.4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6.5 研究结果讨论
6.5.1 品牌关系断裂程度分析
6.5.2 情感断裂与行为断裂关系分析
6.5.3 企业应对行为分析
6.5.4 感知风险、感知利得的中介作用分析
6.5.5 感知风险、感知利得对关系断裂影响关系的讨论
6.5.6 原有品牌关系质量的调节作用分析
6.5.7 消费者风险态度的调节作用分析
6.5.8 企业应对行为对消费者一品牌关系断裂影响的模型的修正
第7章 消费者一品牌关系变化物理模型的探索性研究
7.1 理论基础
7.1.1 消费者一品牌关系断裂
7.1.2 牛顿运动定律
7.2 消费者一品牌关系变化模型构建
7.2.1 几个类比
7.2.2 模型构建
7.3 不同市场环境下的消费者一品牌关系变化模型的应用
7.3.1 真空模型
7.3.2 常态模型
7.3.3 危态模型
7.3.4 控制模型
7.3.5 模型在不同市场环境下表现的对比分析
7.4 本章小结
7.4.1 消费者一品牌关系变化模型的评价
7.4.2 对消费者一品牌关系变化公式的评价
第8章 研究启示与展望
8.1 企业应对行为对消费者一品牌关系断裂影响模型的启示
8.1.1 企业应对有技巧,但更为重要的是应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8.1.2 企业应对行为应该“两步走”
8.1.3 企业应加强日常的消费者一品牌关系建设
8.2 消费者一品牌关系变化物理模型的启示
8.2.1 战略选择上,真空态是企业的最理想选择
8.2.2 企业应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采取不同的投入组合
8.2.3 企业应有危机意识
8.2.4 企业应避免产品伤害危机的发生
8.2.5 危机发生时,企业应及早应对
8.3 研究的创新
8.3.1 创新了研究方法
8.3.2 探讨了消费者一品牌关系断裂机理
8.3.3 开发了消费者一品牌关系断裂量表
8.4 研究的局限
8.4.1 研究内容的局限性
8.4.2 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8.4.3 研究应用的局限性
8.5 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