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4月20日,战争狂人希特勒服毒自杀,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4月30目,苏联红军占领柏林,把红旗插上国会大厦的圆顶,同盟国终于赢得了这场艰难的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还远未散尽,苏联同英、美等盟国的关系就日渐紧张。由于意识形态上的巨大差异,这个本在客观情势压力下所形成的联盟,缺乏坚实的合作基础,随着胜利的迫近,潜在的危机日趋显露。一方面,英、美政府从本国利益出发,试图撇开苏联,单方面接受德军投降,以树立自己真正胜利者的形象,为战后瓜分德国、主宰世界做;隹备。另一方面,仇视社会主义苏联的纳粹德国在战争行将结束之际,也有意单方面与英、美讲和,在西线投降,而把兵力全部调往东线,与苏联殊死一搏,通过这一交易,与英、美达成“谅解”。如此离间之计,势必导致苏联与英、美决裂,而德国则可在夹缝中获得新生。不过,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将军明智地阻止了这场危险的游戏。英国首相丘吉尔奈何不得,也只好顺应大局。
5月5日至6日,第三帝国新任元首邓尼茨先后派冯·弗雷德堡和约德尔到法国兰斯盟军总司令部谈判,艾森豪威尔将军坚持只接受德军在所有战线的全面投降。
6日晚,艾森豪威尔将军约见苏联军事代表团团长苏斯洛帕罗夫将军,告知德国人已接受全面投降,并将拟定好的投降书给他看,请他通知莫斯科,如赞同就代表苏联签署投降书,签字仪式定在7日2时30分。此事出人意表,苏斯洛帕罗夫火速电告莫斯科。然而,签字仪式的时间已到,依然没有得到国内答复。怎么办?他十分清楚,纳粹德国是在玩弄单独向盟军投降的伎俩,稍有不慎,就会带来严重后果。他仔细审阅了投降书,没有发现什么不妥之处,于是,果断地以见证人的身份,代表苏联在投降书上签字。为了使苏联对今后事态的发展,能够保持一种灵活处置的有利地位,他在投降书的末尾附了一个备考说明:任何一个同盟国政府仍然可提出签订另一个更完善的德国投降书。投降仪式一结束,他马上给莫斯科发去急电。可就在这时他收到了回电,指示他不要在任何文件上签字。
苏联政府在获悉德国已在兰斯向盟国投降后,斯大林立即召开统帅部会议,指出盟国单方面同邓尼茨政府达成协议,除了苏联代表外,苏联政府成员竟无一人参加,这说明德国没有向我国投降。然而,我们恰恰是受侵略之害最深,对胜利所做贡献最大的国家。兰斯会议显然是不公正的,我们不能同意。他还说:“对盟国在兰斯签字的协定,不能废除亦不能承认,必须把投降作为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来处理,不能在战胜国的境内,而只能在法西斯侵略的策源地柏林接受投降;不能是单方面的受降,而必须由所有反法西斯同盟的最高统帅部接受投降。”随后,斯大林电告丘吉尔和艾森豪威尔。
鉴于苏联方面的强硬立场,迫使英美两国把在兰斯举行的投降仪式作为一次预演。
P2-3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重温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辉煌和荣光,自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以及每年9月3日国家举行纪念活动后,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出版社立即组织中国近现代史专家,隆重推出“1945·中国记忆”丛书。这套丛书共有7册,寓意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具体是:
《胜利大反攻》详细叙述抗日战争的最后阶段,日本侵略者陷入山穷水尽之际,中国战场国共两党的军队由局部反攻转为全面大反攻的历史。
《战区大受降》重点讲述日本天皇宣布《终战诏书》后,日本与中国在芷江进行洽降、东京湾“密苏里”号战舰日本签字投降,以及日本在中国战区签字投降的故事。
《台湾光复》系统叙述台湾先后沦为荷兰、日本殖民地的历史,以及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怀抱的历程。
《国府还都》重点叙述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由陪都重庆“还都”南京的过程。
《日俘日侨大遣返》集中披露日本投降后,在中美两国的共同组织领导下,以及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遣返300万日俘日侨的故事。
《汉奸大审判》着重介绍日本投降后,国共两党肃清汉奸、惩治汉奸和公审汉奸的史实。
《日本战犯审判》全面介绍战后日本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日本甲级战犯、乙级战犯和丙级战犯进行罪行调查和审判的故事。
这套丛书从不同的侧面,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形式,客观、真实、系统地再现了抗战胜利前后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历史,披露了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史实,揭示了一个个尘封已久的故事,展示了一幅幅振奋人心的画面。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面向未来。”我们衷心希望这套丛书的出版能够得到广大读者朋友的喜爱,同时,也希望“1945”这段充满荣光的历史永久地铭刻在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中。
由韩文宁著的《战区大受降》讲述的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境内的16个受降区按照部署,开始接受日军的投降。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时刻。一纸降书,把中国人民从血泪中拯救出来。被法西斯蹂躏的众多生命,终于迎来了新生的时节;被侵略者涂炭的众多亡灵,也终于有了沉冤昭雪的机会。
《1945中国记忆》这套丛书从不同的侧面,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形式,客观、真实、系统地再现了抗战胜利前后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历史,披露了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史实,揭示了一个个尘封已久的故事,展示了一幅幅振奋人心的画面。
由韩文宁著的《战区大受降》为该丛书之一,重点讲述日本天皇宣布《终战诏书》后,日本与中国在芷江进行洽降、东京湾“密苏里”号战舰日本签字投降,以及日本在中国战区签字投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