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言和语言学》收集了韩礼德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30多年间发表的19篇论文,分为三个部分:语言作为一门学科的地位;语言学与语言;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每一部分前面编者都做了简单的介绍,包括论文发表时的背景、宗旨、主要论点。论文集最后有附录,题为:系统理论。如果想对这个学派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建议初学者可先阅读这一部分。韩礼德还专为论文集写了导言,题目为:人类语言的建筑。由于编者没有对导言作任何评注,因而导读首先介绍和归纳导言的内容。
《论语言和语言学》共有三部分:“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地位”“语言学与语言”,以及“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本卷将韩礼德教授对自然语言进行科学研究这一语言学观介绍得引人人胜,突显了韩礼德作为一名科学家在从事研究人类最普遍的现象——语言时的诚实的态度;面对它的潜力和能量时的谦虚;以及语言学应对社会负责的人本主义观念,这种观点与他对于语言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在我们生活中的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完全一致。韩礼德教授不但给语言提出了极其重要的问题,并且发展了一套解决之道的理论框架。韩礼德教授在描述本卷中最根本的主题时这样说道,它“探索或者说是赞美,语言令人肃然起敬的力量”。
鸣谢
韩礼德教授前言
胡壮麟教授序言
黄国文教授序言
主编导引 韩礼德与中国传统学术
导读
前言
引言 人类语言的“体系结构”
第一部分 语言学作为一门学币斗的地位
编者导言
第一章 句法与消费者(1964)
第二章 语法、社会和名词(1966)
第三章 语言学的语境(1975)
第四章 语言观(1977)
第五章 语言与自然秩序(1987)
第六章 表达意义的新方法:应用语言学的新挑战(1990)
第二部分 语言学与语言
编者导言
第七章 系统语法概略(1969)
第八章 系统的背景(1985)
第九章 系统语法与“语言科学”概念(1992)
第十章 变化世界中的语言(1993)
第十一章 对语言学理论“失策”的新近看法(1995)
第十二章 作为隐喻的语言学(1997)
第十三章 语法是中立的吗?语言学家持中立观点吗?(2001)
第三部分 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
编者导言
第十四章 语言的功能基础(1973)
第十五章 朝着社会学发展的语义学(1972)
第十六章 句子的历史(1992)
第十七章 意义行为(1992)
第十八章 论语言与人类意识的进化(1995)
附录 系统理论(1994)
参考文献
主要人名、术语中英文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