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商界理想国(Ⅱ中国商界组织的深圳范本)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作者 郭晓林//徐明天//郑义林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2010年,基于“在商业上编织诚信,在文化上博爱众生”的理想,博商会应运而生。成立以来,博商会开创性地利用自身资源,建设内部信用体系,使会员充分进行商务合作,并取得了重大成果。同时,博商会每年定时为会员举办各类活动,并组织企业家会员投身慈善公益事业。内部互相扶持,对外积极传递正能量,企业家会员们利用博商会这个平台真正取得商业共赢的同时,也获得了家一般的归属感。郭晓林、徐明天、郑义林编著的《商界理想国(Ⅱ中国商界组织的深圳范本)》就将为读者介绍博商会先进的管理理念及独一无二的运作模式,使读者在本书中找到“商界理想国”梦想之所以能够实现的全部基因。

内容推荐

它是中国古老商帮精神的现代模板,它是中国华南地区最具潜力的商界组织,它是商协会中的一匹“混血黑马”,它是社会组织“社群建设”的成功典范。它力图打造一个商界理想国——创建诚信交易与监督体系,促进上下游产业链的低成本整合,建立一个“诚信的商业城邦”。它就是博商会(Bosum Association)。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描述说:“博商会用一种商业理想,将企业家组织起来,在内部企业之间相互扶助,共同应对经营风险,对外又积极传递正能量。”

博商会的兴起反映了中国民营企业家团结起来,共同建设新商业文明秩序,共同应对日趋激烈的商业竞争。郭晓林、徐明天、郑义林编著的《商界理想国(Ⅱ中国商界组织的深圳范本)》为读者全面展示博商会这样一个蓬勃发展的商界组织全貌,为读者提供现代商协会组织生存及发展壮大的范本。

目录

推荐序 商界理想国的现实意义/吴晓波

自序 梦想之路

前言 何谓“商界理想国”

引子 8000人大会

第一篇 博商聚会

 缘起:博商会的前世今生

 诞生,一个因势而来的非凡组织

 商会运行体制新探索

 秘书处

第二篇 企业黄埔

 博商大课堂

 我们的同学

第三篇 商人朋友圈

 缔造共荣商圈

 BBA应运而生

第四篇 理想国

 俱乐部

 博商企业家服务队

 慈善盛宴

 情暖大凉山

 亲子俱乐部

尾声 不是尾声

跋 类商会组织的博商实践

后记一 世界的博商

后记二 如何办商会

试读章节

第一桶金

创业者始终忘不了宝贵的第一桶金。

曾任伟永远记着自己开的第一个班。曾任伟在焦虑和疲惫中迎来了2007年。刚过新年就有了令人振奋的消息,通过多种渠道,他终于和香港代理商田某取得了联系,在近乎哀求的情况下,隐身了一个月的田某终于答应在一个粤菜餐厅见曾任伟。囊中羞涩的曾任伟点了一整桌子的菜,尽管对面坐着的是一个骗子。满腔怒火的曾任伟非常清晰地认识到公司与项目命悬一线,不能由着性子来,如果田某再次从人间蒸发,公司就完了。曾任伟压抑着自己,小心翼翼地与田某拉家常,推杯换盏之间尽是一番寒暄,不知不觉间一瓶52度的金鹏城已经见底。曾任伟让服务人员打开第二瓶,给自己倒满一个啤酒杯的白酒,对着田某饱含热泪地说:“我曾任伟第一次出来自己做点事,不知人情世故,事情到此,过去就让它过去,我就希望您能给我们留条生路,我先干为敬。”三两白酒一口咽下,田某感动了。饭桌上基本达成协议,曾任伟和老东家都可以开展其代理的MBA项目。虽与之前的协议规定有很大差距,但至少是可以继续MBA的项目招生,公司不至于关门了,算是暂时度过创立后的第一劫难……

搞定项目后,曾任伟和团队全身心地投入到市场开拓上,这时团队基本稳定在10个人左右,大家每天从早上8点开始一直忙到晚上。公司找了个大排档帮着团队做午餐,下班后大家刚好坐一桌。桌子摆在一个洗车店旁边半露天的棚子里,一下雨,棚子里雨水和洗车店的污水四处横流,但这一切丝毫不影响大家的情绪。有好几个同事都年轻,还在长身体,吃得不少,再加上工作量大,大家比较饿,而且时值冬天,饭菜在半露天里特别容易凉,可大家硬是在饭菜凉之前,让饭菜到肚子里去“暖和暖和”,吃完了再去干活。

那时公司在搞市场开拓时最大的障碍就是老东家的攻击。一天下午,曾任伟要去拜访的意向学员是一家规模不小的电子厂李姓董事长,约见时间为下午3点,可曾任伟一直干等到下午6点都未见其现身,办公室里过往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打量着呆坐在沙发上那个西装革履的人。要是以曾任伟创业前的那个清高劲,他早就提包走人了,但每当有这个念头时,眼前都会浮现团队同事期待的眼神,就又强迫自己坐下。就在办公室的人基本都走光之时,一个助理模样的人通知曾任伟进董事长办公室与其见面。偌大的老板台前李董事长傲慢地坐着,没等寒暄就说:“听说你曾因业绩不佳而被原来的公司辞退,公司也是刚创办的。”曾任伟不卑不亢地做了一番表述,他首先承认自己确实在原公司服务,很感谢老东家对自己的培养,同时也对自己为什么辞职做了说明,并向李董事长阐述自己创业梦想和对管理教育的理念。这时该董事长突然一拍桌子,把曾任伟吓一跳,他大声说道:“老东家的人把你说得一钱不值,而你对他们却没有半点抱怨,反倒对他们表示感谢,我认为做教育的人就应该这样,我报名了。”没有言语可以表达那种被信任和理解的感觉。像李董事长这样选择信任和支持这家新公司的学员不少,公司的业绩开始渐有起色,在分明是MBA项目招生淡季的1月,团队硬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突破,初步实现了公司的盈亏平衡。

临近春节,团队一起吃了一餐团圆饭,地点选在一家江西菜馆,这和曾任伟及团队核心詹俊元、涂传华、黄晓华都是江西老表有关系,那是曾任伟和团队这几个月来最开心的一天。压抑、焦虑和成绩带来的喜悦都在杯里,大口喝,大声叫,开心笑!最后所有人基本都是相互搀扶着离开餐厅,苦心人天不负,团队终于看到曙光。

春节一过,团队马上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招生工作也得到几家大机构的支持,招商地产及中国安防技术有限公司等派出核心高管团队参加学习。就这样,博商院团队创业的第一个班就此成立。开学的第一天,曾任伟为30个学员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开学典礼,没有讲管理课程,只告诉大家应该如何进行学习、如何共享资源。典礼中《相亲相爱一家人》这一手语歌感动了不少学员。

接着下来就是正式的课程,为了保证项目质量,除了美国本校派出教授前来授课外,曾任伟负责请国内著名教授为学生授课。且不说费用问题,单单让这些国内名家为一个不知名的机构授课,曾任伟就得费不少周折。他对课程师资做了个规划,然后一个个电话、邮件联系这些老师,有不少直接拒绝的,有先同意了后来又临时变卦的,但也有很多诸如清华大学等著名院校教授亲自到深圳为学生授课的情况。这些教授观点鲜明,风格迥异。清华大学教授韩秀云老师在股市4000点时大谈股市发展,鼓励大家炒股;而同是清华大学教授的刘冀生老师却告诉大家:“你们是企业家,你们学过MBA,如果你们都没有信心让钱在你们自己手上产生最大的价值,却希望投入股市让别人帮你赚钱,这是多么荒谬的事情。”一语惊醒梦中人,部分顿悟的学生纷纷从股市退出,躲过了2007年中国股市高位跳水的一劫。

风云突变

对于一个刚起步的小公司,危机就是早晨的面包,如影随形。

看到博商院的发展,老东家坐不住了,由老板亲自挂帅成立小组,对博商院进行针对性的打击。该公司制定多套方案,包括派出“卧底”混进博商院学员队伍,套取学员名单,挨个电话沟通,希望学员退费。甚至包括假冒博商院教职员工,通知学员改上课的时间,意图制造混乱。但这一切都没有阻止博商人前进的脚步,博商院的第二次招生工作仍然顺利地进行着。

老东家一看,发现不来点狠招不行,他们再次与田某协商,希望能把博商院项目代理权断掉,并许给田某更高的利益。在利益面前,田某又一次选择背信弃义,他建议老东家在香港成立机构,然后由田某和美国校方说明,希望中止博商院的代理商资格,并介绍老东家的香港机构直接与美国校方合作,这样就可以彻底甩掉博商院。在老东家和田某设计下,4月,美国校方派人到中国与老东家签约。然后,田某又一次人间蒸发了。命运又一次把博商院逼到无项目代理权的绝路上。

面对第二次失去代理权,曾任伟知道,再找田某已经不可能解决问题了,但曾任伟坚信,法治社会不容人肆意践踏。在中国如此,在美国就更是如此,于是他马上找到律师,整理之前交往的证据并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然后以发律师函的方式正式通知美国校方:按照协议,项目代理权属于博商院,田某并不具备中止博商院与美国校方合作的权利。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找到美国校方在亚洲的负责人。曾任伟的遭遇得到了很多同行的同情与支持,大家各自努力帮着找到这个美国人的联系方式。好消息很快传来,曾任伟真的找到了这个名为查理的美国人的联系方式,而且,更让人振奋的是,他近期会到深圳。

曾任伟马上开始行动,他在一家酒店的大堂见了查理。在铁的证据面前,查理承认错误,但同时提出:学校正调整在亚洲的战略,新的合作方必须至少是四年制大学——言下之意,你一所刚成立的机构根本没有资格和我合作。曾任伟马上反问,如果我能找到一所四年制的学校共同合作,是否可以考虑?美国人的答案是“YES(可以)”,但必须在两周内。会见就此结束,留给曾任伟的是一个看似希望的绝望。在中国的教育体制里,想要两周内说服一个四年制的本科院校和一个美国院校确定合作,简直比登天还难。

然而,就算是1%的希望都得尽100%的努力,曾任伟马上动员自己周边的资源,选择有意向的大学。几经周折,曾任伟通过一位在大学任教的兄长的关系,确定与一所华南区排名前三的大学进行合作,并迅速通报美国校方代表。查理傻眼了,他本来想让曾任伟知难而退,结果却让他找到一所中国重点大学。难以置信的查理欣然同意,并愿意一周后飞来中国洽谈。曾任伟的目标是一周后签约,接下来的一周里,曾任伟白天与中国校方沟通,晚上和美国校方沟通,双方的合作协议修改了五六个版本。终于,在美国人登上飞往中国的航班前敲定所有合作细节。就这样,5月2号,在中国校方会议室的镁光灯下,中国校方、美国校方及博商院三方签约。庆祝晚宴上,美国人用生硬的中文对曾任伟说:“干杯,祝我们合作愉快。” 那一晚,曾任伟睡踏实了,一个多月来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生死之间

面临危机,有的倒下了,有的站了起来。曾任伟坚持下来的力量是信念。

就在曾任伟和团队都以为代理权的事情终于告一段落时,事情再起波澜。原来,美国人查理带着协议飞回美国前通知了田某和老东家,由于受到蒙骗和不实信息的引导,美国校方与老东家的签约无效。

东家彻底愤怒了,马上联络田某商议对策。二家迅速行动,老东家负责给教育部写信,诬告中国校方领导收受曾任伟的贿赂,田某负责直接写信给美国校方校长,通过一系列修图的手法,模仿查理签名,诬告其收受贿赂。

中国教育部马上要求中国校方彻查此事,这让曾任伟始料未及。更让曾任伟没想到的是,美国校方领导因此认为查理工作存在缺失并对其予以停职,最让曾任伟难过及内疚的是,博商院让60岁的查理失去了工作。曾任伟发誓,一定要弥补查理。三年之后,曾任伟得以偿还心愿。

项目的代理权再次被中止,而这一次使曾任伟面临更大的挑战。博商院已经招收了70多名学员,如果现在中止,必须退还所有人的学费,那么公司就会破产。破产事小,但如果还不起学员的学费怎么办。在曾任伟的信念里,教育是社会中为数不多的净土之一,如果对教育都失去了信心,那社会就真的没救了。可如果明明没有代理权却继续经营,那就是诈骗。

除了这个两难的选择外,公司下一步经营什么、怎么经营也是问题。这些难题摆在曾任伟和合伙人肖建华的面前,共同经历6个月动荡的两位合伙人,在公司未来的走向面前,产生了严重而又无法弥合的分歧。就这样,二人平静地坐在一个小餐厅的二楼,讨论如何“分手”。一个下午,两个小菜、几瓶啤酒,最终得出结论:曾任伟留下继续做更有利于博商院的发展。二人谈好“分手”细节,写好协议,签好字。晚上,同事们都走了,肖建华回到办公室取回私人物品,曾任伟叫停一部出租车送肖建华上车。那一夜雨很大,当出租车的车尾灯消失在雨幕中时,曾任伟的感觉是自己就像那被遗弃的孤儿。过去的6个月,自己遇到问题,还有人可以商量、可以吵架,现在却需要独自面对。雨中的曾任伟质疑自己:当初为了一个教育的理念,放弃了几十万的年薪,承受如此大的煎熬到底值不值得。

无论如何,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曾任伟一方面继续和美国校方新委任的亚洲区负责人联络,希望其能重新开启与博商院的合作。同时,曾任伟再次联络美国校方在北京的代理商,希望通过其完成现在学员的注册,并继续其学业。当然,新的校方代表和北京代理商非常了解曾任伟现在的处境,都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条件。但总算是有条件了,有条件就有满足的机会,就有把事业继续下去的希望。

就在这时,老东家进一步发起攻势,因为让曾任伟失去代理权不是老东家的终极目标,其目的是让博商院彻底关闭。老东家指派员工通过“卧底”的方式拿到博商院学员名单,挨个打电话告诉他们,博商院已经没有美国校方MBA项目的代理权,让学员找博商院退费。学员纷纷打电话给曾任伟,要求解释。班长蒋建国、副班长练威、组织委员阎根土等班干部召开了一个会议,并向曾任伟了解情况。当时恰逢周末危正龙老师的沙盘演练课程,曾任伟上台就博商院面临的问题与学员进行坦诚的沟通与交流,请学员们相信自己,一定会把问题妥善解决。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博商院会全额退费给学员。如果资金不够,就是借钱也会把学员的钱给退了。曾任伟还讲明,自己原来是老东家的员工,现在这个将MBA与企业家结合起来的课程模式是自己在原公司制定的,原公司不愿意做,所以就自己出来做了。话没说完,其中一个叫任轲的同学站起来说:“曾任伟主任,不用说了,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支持您。”课堂上随即响起掌声,那一刻,曾任伟的眼圈红了,这种信任是对曾任伟、对博商院莫大的精神支持。

班委出面做工作:“我们都是做企业的,现在曾老师遇到的困难,我们都遇到过,别人也都帮助过我们,现在我们要支持曾老师挺过这一关。在学习的这段时间里,我们都认为曾老师的课程是非常好的。即使是拿不到文凭,我们也没白学。”

接下来的半年里,博商院和同学们一起面对美国校方近乎苛刻的条件。一名美国教授的《领导力》课程,要求学生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但大多数中国学员的英文达不到阅读英文原著的水平,曾任伟便请人翻译英文原著给学员上课用。每次课程结束后马上考试,考试后布置作业,学员用中文写作业,曾任伟再找人翻译成英文给教授批改。一门课程下来,曾任伟花掉的翻译费就高达13万。而学员们也众志成城,不管学校提什么要求,都一一满足,誓为博商院拿回代理权。

这名外教老师还非常苛刻,他上课要对照每个人的姓名和照片。学员姜丽萍照片有些胖,此时她瘦了,他就说是别人来代她上课,要她离开教室。姜丽萍拿出身份证来解释自己现在瘦了,同学们都站起来证明,这才过关。一个女同学照片上是长头发,现在剪了短头发,也被质疑是代上课。一个同学连续三次请假,一上课就被这名外教请出了课堂,补完课才被允许来上课。外教老师的这种严厉,反而成了对同学们的一种督促和激励,大家更加不服输,一定要学好。

老东家的第一招没成功,又使出第二招。该公司向美国的学校写信,说曾任伟开的班学生质量很差,他们根本不学习,就是混文凭,这有损学校声誉。校方派来人员考察,同学们派出8个代表与这个校方人员对话。这个人说要请一个翻译,同学们说不用,有三个同学外语非常好,其他人也能听得懂。每个同学介绍自己的企业和学习的收获,让这个校方人员大为吃惊。他赞扬这些同学都是企业实干家,学习、实践都相当了不起,他见识了中国企业家的才干。回到学校,他就传达了所见所闻:这是一批优秀的学生,获得毕业证书当之无愧。

三个月过去,学生们以近乎无可挑剔的成绩赢得学校的认可,圆满完成课程的学习。第二个班的招生也顺利完成并开课。

五个月后,新的美国校方代表造访博商院,肯定了博商院的教学管理工作,博商院再一次获得美国校方MBA 项目的代理权。

P10-17

序言

梦想之路

“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

这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而在中国,就有一群人一直在奋斗,在为实现“商界理想国”而奋斗,在为实现“中国梦”而贡献,而履行企业家的义务、责任和担当。

在中国,社会组织团体自古就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历史同呼吸、共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古代传统的祠堂、行会、会馆或者江湖上的小刀会,还是五四时期的各类新兴社团,抑或者是晋商、徽商、潮商三大商帮,都是中国社会组织群体里不可或缺的部分。

时至今日,中国的社会组织已经发展成一个庞大的群体,成为不容小觑的社会中坚力量。在全国49.9万家社会组织中,行业协会商会已经成为其中耀眼的明珠,到2013年年底,全国有近7万个行业协会商会。在博商扎根的深圳市,商协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在全市7484家社会组织中,商协会就有568个,约占总数的7.6%。可见,商协会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在中国经济大发展的今天,能快速促进企业发展、经济繁荣的商协会受到政府和民众的高度关注,做好商协会的建设工作势在必行。

商协会的建设、成长、传承等问题是令无数商协会运营团队头疼的事,因此,最近两年许多机构都组织成立了秘书长联盟、会长联盟,以供交流经验和心得。但由于参与人数有限,商协会成员之间还没有办法全面普及交流。我也参加了几次类似商协会经验分享会的活动,他们对一个在短短5年之内就成长起来的具“混血”优势的商业组织和商会组织——博商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为他们看到了《商界理想国》,认为这个组织的运作模式、商业理念和发展之路颇具典型性和先进性,可以借鉴。

在秘书处组织协调的会长分工负责制下,博商的组织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通过构建融资平台,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搭建市场信息发布平台,建立诚信评价体系,创建博商商业联盟,办起自己的APP系统,让资源得到更好的整合。此外,针对困扰企业家的管理问题,博商会也开展了一系列的特色项目。例如,开办了博商名师大讲堂,给博商人提供一个与大师、精英、学者等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使企业家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习管理知识、探讨热点问题、分享人生感悟;博商企业家风采展示演讲比赛则展现了博商人勇于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博二代”综合才艺大赛则成为博商企业家的孩子们锻炼和成长的舞台。然而,博商并不只关乎事业,兴趣委员会下属的10多个俱乐部,让博商人在愉悦身心的同时积极向上、快乐健康地生活。

当然,博商取得成功突破,离不开的是“正能量”的传递。博商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大家庭:通过开展关注博商家庭、关注“博二代”成长、亲子活动等项目,向家人传递了正能量;通过组织企业互助、同学互助等爱心项目,向同学传递了正能量;通过博商慈善的爱心资助、捐赠活动,向有需要的群体传递了正能量;通过企业家服务队的义工服务,向全社会传递了正能量。正能量的传递,让博商人不断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具有善心、同情心、同理心、正义感、责任感。

博商的快速发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博商始终积极传递正能量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其影响力、美誉度、知名度不断提升和扩大的同时,博商人也在不断努力地学习、借鉴、探索其发展与传承之路,这条道路就是实现商界理想国之路。

我们在实行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的过程中,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和困难,只有坚定商界理想国这一目标,博商才能不断地进步。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商界理想国?

要实现商界理想国,就一定要坚持特色。“中国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民族复兴之路,而“博商梦”就是具有博商特色的商界理想国之路。只要坚持这个特色,坚持这个目标走下去,博商梦终将实现。这要求我们立足于博商商圈、博商慈善、博商家庭、博商服务队等具有博商特色的环节,把“奉献、服务、分享”具体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上,使之符合博商实际,使之不断发展壮大。

 要实现商界理想国,就一定要树立品牌。商会要发挥品牌在宣传理念、整合资源、推动事业发展上“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树立特色品牌。我们拥有像博商慈善、企业家服务队这样的公益品牌,也有如名师大讲堂、企业家风采展示演讲比赛这样的学习交流平台。今后要建设已有的特色品牌,开创更多特色品牌,共同构建好“博商”这个大名牌,以便赢得公众更广泛的信任,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

要实现商界理想国,就一定要加强交流。交流,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中国近现代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不可取的,唯有对外交流才能促进发展和繁荣。狮子会、欧美同学会这两个发展了近百年的民间组织,依靠大爱精神,经受住了岁月的洗礼和考验,其经验值得博商学习。博商只有通过交流学习、经验总结,才能不断进步。我们要以各种学习活动,加强与深圳市、各区域、全国甚至是世界各商会之间的全面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互相支持,促进共同发展。

在博商思路越来越清晰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体博商人的共同努力下,百年商界理想国之梦一定会实现!

博商,正走在实现“商界理想国”这个宏伟梦想的路上:博商人,正走在创建博商商业文明这个伟大梦想的路上。

郭晓林 深圳博商会副会长

后记

如何办商会

这本书完稿的时候,博商会沙井、平湖、观澜(塘厦)同学联谊会相继成立。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是博商会走向基层、服务广大同学的开始,也是博商同学会走过四年多风雨历程后对发展模式的新思考和新探索。

本书已经涉及博商会的体制、机制和如何运营、运行等问题,写了博商会的实践与探索。在这里,我们还必须要回答:博商会是谁的商会,谁的同学会?这是本质和核心问题。

2014年年初,博商会在会长换届选举时,产生了争论。一方认为,同学会是社团组织,是同学们的同学会,会长应该由同学民主选出,学校不应该干涉。而另一方则认为,同学会是学校的同学会,没有学校这个母体,哪里来的同学会,7学校有必要监督指导同学会的发展。博商会成立之后,博商院每年投入200多万元,保证机构的运行,但博商院不委派会长,这实际上就是回避利益,给博商会一个更大的表现空间。当然,博商会办得红火,形成品牌影响力,会帮博商院扩大招生,这算是附加利益。

在博商院进行利益回避之后,同学们选举的会长会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操控商会?这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争议问题。

谁的商会?博商院与博商会的关系,当选会长与校方的关系,秘书处的地位和作用,博商会如何运营等一系列问题都呈现出来,会员们观点立场相左,爆发了争议。

怎么办博商会?2014年4月22日第二届第七次理事大会上的争论就成了一个研究和关注点。

在这次会议上,博商院和博商会创始人曾任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经过四年的发展,博商会取得了五大成功突破。

第一,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建设,达到了超万人的规模;

第二,形成了独特的三位一体的运营特色,成为媒体人眼中的“混血黑马”;

第三,形成了一定的社会正面影响力,超越了众多同类型的同学会与商会组织;

第四,形成了秘书处组织协调下的会长分工负责制,既有极具影响力的会长,又有一批无私心、肯付出、讲实干的副会长,年轻务实的秘书处成为联结校方和同学之间的良好纽带;

第五,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社会活动者和常务理事,为同学会的延续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同学会是同学问的交流平台,这是大家的共识。通过对众多同学会组织进行研究,我们发现大多同学会组织失败的原因主要有,班子以兼职居多,缺乏持续的资源与投入。博商同学会发展四年来,也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三位一体的运营特色和在秘书处协调下的会长分工负责制是有一定先进性的。一个超万人规模的同学会要想健康持续的发展,必然少不了校方持续的投入和必要的管理,否则将不可避免地萎缩,甚至走向失败。

曾任伟代表学校对治理同学会提出五点原则:

第一,成立顾问委员会,委员群体由上届会长、管理层及同学中有智慧者共同构成,对同学会的发展起到监督、指导作用,延续和传承同学会的管理智慧和价值体系。

第二,同学会有且仅有一个由校方派出的全职秘书处,这是四年来博商会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不可动摇。

第三,同学会章程是同学会唯一的行为准则,同学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由法治取代人治。

第四,理事大会、常务理事会、会长级会议是同学会的决策机构,是博商会会员参会议会的机构,大家可以广发言论,但必须做到民主集中群体决策。

第五,合理处理同学会与商业活动之间的关联,建议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同学会的非营利性和纯粹性。目前秘书处协调运作下的BBA项目,在扣除合理运营费用之后的所有收益将被捐赠给同学会及慈善会,作为后两者的活动经费。凡是以博商字号成立的商业机构和活动必须经过会长会议的通过,合理处理合作风险,否则不得声称与同学会有关联,混淆视听。

在同学会领导班子换届之际,曾任伟主任对新一届同学会领导班子有五点期待:

第一,完善制度,由人治走向法治;

第二,鼓励更多同学参与进来,提升他们的社会活动力:

第三,构建多层次的学员价值体系:

第四,形成同学会的核心价值观,使同学会文化观、价值观深入推广;

第五,集众人之智,行众人之治,达众人之志。

曾任伟的这些观点是在争议激烈的情况下讲述的,是对博商会四年来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字字句句饱含心血。  怎么办商会?博商会在这里做了回答。

最后,要感谢蓝狮子与接受采访的所有人员,特别是博商会的许许多多会员企业家。他们是中国企业家的代表,他们的理念和行动支撑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他们的创业奋斗感动了我们,并成就了此书。

向中国企业家致敬!

书评(媒体评论)

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博商会管理者对中国企业、中国商会组织及中国经济发展的独到见解和思考,他们的经营之道、管理之道、人才之道及成功之道,对提升中国企业自身的认识和管理水平,促进中国企业联合发展或许会有帮助。

——田涛 华为集团资深顾问、畅销书《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作者

博商会用不断颠覆自我的勇气,始终坚韧不拔的商业理想与信念,将企业家组织起来,使内部企业之间相互扶助,共同应对经营风险,对外又积极传递正能量。博商会已开辟出一条中国商会组织的独特发展之路。

——吴晓波 著名财经作家

中国经济处在不断的变革当中,风起云涌又风波诡谲。中国企业善于竞争,也需要团结起来,共建和谐商道和文明秩序。博商会在企业家联合方面所作的探索和努力,给我们带来不少启发。

——秦朔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

现在,博商会已初步搭建起一个学习平台、资源整合平台、商业诚信的平台,“商界理想国”雏形已经开始显现。《商界理想国2:中国商界组织的深圳范本》一书将更完整地探讨博商会作为特别的商界组织的发展模式,同时也编录了更多的博商人传递正能量的故事。

——《深圳晚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2: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