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生活编辑部编著的《巴巴罗萨》内容介绍:全新认识纳粹统治下的德国,让历史不再重演,愿世界永远和平
反思过去,权力、私欲、野心、掠夺、谎言……
真实的细节,鲜活的记忆,永久的噩梦
第三帝国的影像一个时代的梦魇
让真实的历史说话
一段心绪难平的历史
一场冷汗淋漓的噩梦
以第三帝国的视角,从内部解剖纳粹德国的冷酷与血腥,全方位还原那个时代的痛苦与绝望。值得永久珍藏的大型图文二战史诗经典。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巴巴罗萨(修订本)/第三帝国 |
分类 | |
作者 | (美)时代生活编辑部 |
出版社 | 海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时代生活编辑部编著的《巴巴罗萨》内容介绍:全新认识纳粹统治下的德国,让历史不再重演,愿世界永远和平 反思过去,权力、私欲、野心、掠夺、谎言…… 真实的细节,鲜活的记忆,永久的噩梦 第三帝国的影像一个时代的梦魇 让真实的历史说话 一段心绪难平的历史 一场冷汗淋漓的噩梦 以第三帝国的视角,从内部解剖纳粹德国的冷酷与血腥,全方位还原那个时代的痛苦与绝望。值得永久珍藏的大型图文二战史诗经典。 内容推荐 时代生活编辑部编著的《巴巴罗萨》内容介绍:二战中,德国运用闪电战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席卷了大半个西欧。辉煌的胜利让希特勒忘乎所以,他迫不及待地发动了代号为“巴巴罗萨”的入侵苏联的战争。对德国仍抱有幻想的苏联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一败涂地,大批红军被俘,正面抵抗力丧失殆尽。德军最高统帅内部产生的严重的意见分歧导致他们一次次错失良机,并且不得不经受一场严冬无情的折磨,这给了苏联喘息的机会,使苏联得以艰难地将战争的天平扳回到有利于自己一边。重温这段历史,一路读来,仍然使人灵魂震颤,心跳不已。 目录 进入一处无边无际的土地 一个象征死亡的伟大的城市 一个德国士兵的故事 “最艰难的时光开始了” 附文 1.“整个世界将会屏息凝神” 2. 胜利和犹豫 3. 猛攻莫斯科 4. 火与冰的考验 试读章节 苏军用毁灭性的炮火进行还击。机枪从加固的未受炮击的地下掩蔽部向外射个不停,炮弹落到指定的射击区域。德国人很快发现他们周围到处是致命的倒刺铁丝网、地雷、混凝土碉堡、隐藏的火焰喷射器甚至还有埋在地下的苏联人用遥控器引爆的水雷。 向受阻的第47步兵师侧翼进军,第22步兵师占领了一个设防的山岭——少有的有利地形之一。但是敌人的炮火迅速迫使德军掘壕固守。由于受到压制,第47师遭受惨重损失。当夜幕降临时,士兵们在泥泞中挖掘潮湿的散兵坑。第二天和第三天战斗继续在雨雾中进行,雨雾遮掩了苏军的位置。 德军一码一码地向前推进。曼施坦因已经没有坦克了,所以他使用自行火炮以摧毁障碍和掩体。他下令10月28日进行最后一次全面进攻。那一天,自行火炮和远右翼的第170步兵师突破敌人防线,败退的苏军向南涌向塞瓦斯托波尔。但是依然没有完全控制克里米亚。为了补充汉森被耗尽的第54军,曼施坦因只有另外一个军,第30军。他唯一的摩托化部队警卫旗队和装备良好的第49山地军已经被调给克莱斯特进攻罗斯托夫。曼施坦因的参谋长奥托·韦勒上校建议采用一个独创的战术。韦勒把两个步兵军还有的能够使用的车辆组成一个快速机动作战大队,再加上侦察分队和摩托化防空、反坦克部队的快速机动部队。这支部队快速向前挺进,德军消灭了绝大部分残余的苏军。到11月16日,他们抓住了超过10万名战俘。 相当大批的苏军已经赶到塞瓦斯托波尔的要塞,在那里他们能够从海上得到支援。曼施坦因尝试发动一次对要塞外围工事的进攻,最后得出结论,只有经过一番精心准备的包围后才能攻占这个要塞。五个月后德军开始了第二次进攻,而且又经过很长时间要塞才陷落。 东部的艰苦作战情形同曼施坦因在彼烈科朴地峡缓慢的进程一样。10月中旬在亚速海附近五天的战役里,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步兵团的第3连全部阵亡,只有100名增援士兵中的7人活了下来。然而,警卫旗队和克莱斯特的装甲部队和摩托化师攻占了塔甘罗格港并越过米乌斯河,这是通往罗斯托夫的最后一个主要障碍。 在更北部,尽管因雨水和泥泞而拖延,南方集团军群的其他部队仍然向前挺进。瓦尔特·冯·赖希瑙陆军元帅的第6集团军10月24日占领了哈尔科夫并越过第聂伯河。在赖希瑙的右翼,施蒂尔普纳格尔的第17集团军进入顿涅茨盆地——并且发现许多工业机械已经被运走了。苏联人将整个工厂用船运往位于乌拉尔山脉的新基地。 希特勒一心想着掠夺顿涅茨,便更加坚决地决定龙德施泰德精疲力竭的集团军群应当完成他主要计划的下一部分——占领高加索。但是天气问题出现了,就如同通往莫斯科的道路上发生的情况。连续的降雨造成了泥淖,吞没了部队和装备。克莱斯特的装甲部队不得不大量使用农民的马车来拖运物资,陆军军需兵司令评论道,他们应当被叫作小农场主师,而不是装甲师。 11月中旬,更可怕的寒冷降临了,地面结冻。克莱斯特立刻派遣第3装甲集群向罗斯托夫进军。受第13坦克团支援的警卫旗队为先头部队,后面是第13、第14装甲师和第60摩托化步兵师。一路上都是残酷的战斗。党卫队部队艰难地进入该城的郊区,一个屋子接一个屋子激战。反击的T一34坦克碾过德军摩托化步兵的反坦克炮,把它们变成扭曲的碎片。但是,德军坦克最终突破成功,并且在11月20日攻入城里。警卫旗队占领了架设在顿河上一座至关重要的铁路桥;摩托化步兵和一个装甲师追击向东南撤退的苏联人。德军现在不仅控制了通往高加索的门户,而且还控制了南俄罗斯主要的交通要道,巴库的物资和石油经这里运往北方。 几乎同时,一个位于顿河对岸待命的苏联集团军发起了反攻。它的步兵在漫长的战线上穿过封冻的河面,而且不顾德军机枪的致命火力勇往直前。一些苏联人冲过河,爬上河岸,在被赶走前将手榴弹扔向德国守军当中。P156-158 序言 首先应当承认,本书的策划并非出自我本人的想法。 事实上,当一小批时代生活图书公司的编辑和作者开始极力主张推出这样一个系列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有关第三帝国的话题难道还能有什么新意吗?” 可是,当前往柏林、华盛顿和莫斯科的采访人员逐步发回他们的稿件——私人珍藏的回忆录和相册堆满了我的办公桌——目击者的记录和官方秘藏的文件被一一发掘出来之后,我觉得我的疑问已经找到了最好的答案。 我们正在接近一项重大的成果:对纳粹统治下的德国的一个全新的认识——从第三帝国的内部来解剖它。 本系列共有21集。每一集都向您展示了第一手的私人记录,从未发表过的照片,亲历者的回忆录和新解密的官方档案。它们恰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巨型画卷,将读者带回那腥风血雨的黑暗时代,让人仿佛置身于喧嚣狂热的柏林,遍地瓦砾的华沙,燃烧的斯大林格勒,沙尘滚滚的北非,令人不寒而栗的集中营,还有党卫队的秘密会议,希特勒的办公室,他的书房、卧室,甚至把握到他的思想动态。每一本书都有一个中心主题,整个系列连起来则构成了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细致的“第三帝国史”。 这就是我们所做的工作,让真实的历史说话。 时代生活编辑部主编:乔·沃尔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