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森·詹宁斯和他的团队研究了上千篇文章和新闻故事后,《创新无限(伟大的公司如何追求持续而彻底的变革)》中挑选了100个成功重塑辉煌的公司作为例子,其中有百思买(Best Buy),太阳剧团(Cirque du Soleil),雅漾(Avon)等。在采访了这些企业中转变时期的关键人物后,贾森·詹宁斯研究出了她的“詹式重塑法则”,其中包括:忘记旧的自我:采用旧式思维只能产生传统的结果。时常尝试小的改变:小的尝试能让你在保持大方向的情况下,清楚地看到哪些想法是能够实现的,而哪些是不能的。勤俭节约:优秀的企业善于利用现有资源解决问题,并推动改变。重视人才:如果你想要培养并留住人才,就需要给他们机会,从而让他们真心希望留在你的公司。
严峻经济形势下,公司如何走出危机,摆脱增长停滞的魔咒,《创新无限(伟大的公司如何追求持续而彻底的变革)》作者贾森·詹宁斯,带领他的团队研究了全球22 000家公司历经持续而彻底的变革后再创佳绩的案例,找到了最终答案。在本书中,他通过精心挑选的成功案例,揭示了实现公司的转型和增长的奥秘,并总结出适用于所有企业的詹宁斯“创新法则”。
本书适合任何下定决心使公司成功实现持续而彻底变革的商务人士阅读。
★人们不愿或不能变革。
当鲍勃·纳德利领导家得宝公司实施全面创新计划时,他没有获得多少支持。“我决不会与鲍勃为伍。”一位管理人员吐露心声表达自己的反对。但是许多这样的管理人员又走上其他大型组织的管理岗位,并且业绩优秀。他们做出了改变,只不过不是为鲍勃而改变。研究结果表明,只有五分之一的人心理上不愿意进行任何变革。大多数人(约63%)一旦相信创新是安全的,且最终能获得更好的成功机会,他们就会加入进来,帮助你进行创新(剩下17%的人,是很早就接受你的提议的人——当你说“出发”时,他们已经为创新做好准备)。
塑造一种“变革和增长”的文化
领导者最重要的决策之一,是确定该组织应该培育一种什么样的文化。他们需要持续做的最困难的一项工作是赋予组织文化以生命力,使每个人都接受并处在这种组织文化氛围之中。
让我们了解一下“文化”的定义。“文化”是指一个组织全体成员共同持有的态度、价值观、目标和处事方式,每一个团体都有一种组织文化。无论是小饭馆还是中型公司,或拥有10万名员工的大型跨国企业,每一个组织都有其独具特色的文化:或是领导层期望塑造的组织文化,或是他们不断努力在整个组织中培育的组织文化,或是自然形成的组织文化。
即使一个组织的领导者没有提出适当的组织文化,这个组织中仍然存在一种组织文化。对这种组织文化的最恰当的描述是:一种人人为自己的组织文化,每个人都从自己最大利益角度出发采取行动,而不管公司利益。
塑造“变革和增长”企业文化的最佳案例之一是印度阿波罗轮胎(Apollo Tyres)公司。这家公司构建了一种增长和“持续变革和创新”的企业文化,并且使公司旗下所有员工都清楚地了解这种企业文化。阿波罗轮胎公司的业务遍布印度、南非和荷兰,阿波罗轮胎公司在印度组建了由4 000多个零售商构成的销售网络,在南非有近千位经销代理商。
到2005年,阿波罗轮胎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发展为印度市场上一家令人尊敬的小型轮胎制造商。公司年轻的总经理坎瓦尔称:“我们发现我们公司和其他公司处境一样。我们公司年收入达3亿美元,但我们总是忙于‘救火’,将所有时间投入到那些可能不是最值得花费时间的事情上。”
坎瓦尔将阿波罗轮胎公司当时所处的处境比作老式留声机,“放在转盘上的唱片,转了一圈又一圈,但唱针是固定不动的。”他说:“这些年来,我们的年收入增加只有几个百分点,次年又成倍下滑,我们就这样反复。”2005年,阿波罗轮胎公司终于取得突破,开始持续变革,以实现“持续增长”这一目标。
“公司20名高管开了一次会议,第一次严肃思考公司目前状况、公司当前发展趋势及公司将朝着哪个方向发展等问题。”坎瓦尔说,“直到那时,我们才知道公司缺少的是一个宏伟目标。”
在一次离开公司总部时,公司高层希望公司的年收入在随后的5年中能增长6倍以上,达到20亿美元,进入全球前15家轮胎公司之列。
“一旦知道我们的宏伟目标是什么,我们就全力以赴致力于促进公司增长,”在美国接受教育的坎瓦尔说,“很明显下一步要做的是问我们自己,我们需要做什么来实现这个目标。”
P6-7
我违反托马斯·沃尔夫的基本原则,回到了我的家乡。我将租来的车停在离主街尚有一个街区的地方,打算沿着市镇中心的商业街走过去。
我记得以前这条街两侧挤满了店铺,有百货店、服装店、药店、饭店及数不过来的理发店和美发沙龙,还有挤满了人的超市、五金店和保险公司。这条街上总是车流不断、人群熙攘。
如今,当我转过街道拐角时,我看到了一座“鬼城”,只不过没有杂草丛生而已。
用木板封着的建筑物上落满了尘垢,墙壁上到处都是涂鸦。停车计时收费器的顶部垂下来,像一个木桩一样立着,似乎希望通过节省25美分,把客户吸引回来。唯一还在的是几家小酒吧、古董店和旧货店。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可以购物的店了。
我一边走,一边回忆我所认识的街面上的那些店主和店员,记忆好像洪水一样瞬间涌入我的脑海。这条街上有洛温斯坦姐妹店,是镇里的旗舰百货店。我想起了利欧、罗斯和伯莎,他们像巴顿击败德国人一样获胜,没让竞争者在他们的地盘上得逞。他们常用“镇中心的店已经够多了,我们不需要再开店了”将竞争者赶走。
这条街上还有镇上最受人喜爱的药店老板乔。当一些外地人正在镇外的高速公路边建新店时,有人问乔是否计划在那儿再开家新店,乔回答说:“不开。他们开不起来,因为没有人会开车跑那么远的路到高速公路边买东西。”在此说明一下,高速公路位于镇中心起的第5个街区,现在那里已经变成主购物区了。
我耳边也响起理发师托尼的声音,我曾经问他是否想提升业绩、扩大规模,他回答:“我不想要更多生意,我也不想要增长。我对现在这样很满意。”
我以前很喜欢这些人,并且尊重他们。他们是富有智慧和经验的成功商人,我渐渐明白了他们一定已经了解了什么,一定知道很多正确答案,否则他们不会去经商。
回到故乡后,我四处打探,听到了洛温斯坦姐妹、受人喜爱的药店老板、和蔼可亲的托尼和他们的同行令人沮丧的结局。在镇中心经营的这些商人当中,没有一家能够将生意转卖出去,即便是10美分的价格。事实上,随着区域型购物中心、折扣中心、奥特莱斯工厂直销中心、快速变化的购物模式、互联网及通过智能手机购物的迅速发展,他们的生意被抢走了,“一步步走向死亡”。这些商人太老了、太疲惫了、太执着于自己的方式了,或者太有优越感了,以至从来没有进行过改变。他们固执地认为,因为他们在“那里”,所以他们有权获得成功。然而他们的店铺一家接着一家不断倒闭。
我们很容易将这些人的失败归因于他们是小镇上的傻子或过去那个世界的残存者。但是,当你认真体会这些故事的深刻寓意时,你会发现他们很像我们当中的很多人。洛温斯坦姐妹店关注竞争者而不关注客户,药店老板乔以为一切了然于胸,托尼的店还没有出现问题,因此,他为什么要折腾他的店呢?所有这一切都似曾相识。
人人必须成为创新者
你所了解的自己做的工作和你当前经营的企业最终都将发生变化。只有不断地对“做什么、怎么做”反复思考、重新构思并进行创新,我们才有机会获得成功,而且获得唯一可能成功的机会。我们所有人必须成为创新者,我们最好快点儿加入到创新者的队伍中。
当我们将2000年和2010年《财富》全球500强企业名单中的前25家公司进行对比后,结果令人震惊。在这10年期间,有16家公司滑出全球500强企业前25名,所占比例近乎2/3 1
深入挖掘一下,你会发现,自从1955年《财富》杂志首次发布全球500强企业名单以来,榜单上超过90%的公司要么已经被比其规模小的对手击垮,要么破产,要么是因规模缩小变得无足轻重,关门歇业。
这些公司曾经是全国最大、最稳定的公司。当然,这些繁荣发展的组织具有能够确保它们持续获得成功的人力和财务资源。.Amoco(美国石油公司)被兼并了,埃斯马克公司被毕崔斯食品公司收购了,不久之后,毕崔斯食品公司又被美国康尼格拉食品公司兼并,~Tnour公司被拆成几部分,纳威司达公司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联合碳化物公司被陶氏化学公司兼并,费尔斯通公司卖给了日本公司。只有一家公司,杜邦公司每年都进入《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榜单。 .98%的首席执行官认为他们当前的商业模式最终是不可持续的。这些都使我决定尽可能多地了解创新。
以创新的方法研究“创新”
本着想成为一名创新者的精神,我改变了以前写书时常常使用的研究方法,将寻找创新工作做得最好的人和公司这一任务外包出去,这一做法节省了我三分之二的研究时间。
研究初期,我们通过关键字“创新、创新者”搜索过去10年中发表的文章、论文和博客,共搜索到2.2万多篇。我们浏览每篇文章的前几段,将篇幅太短、内容陈旧或重复的文章舍弃,共筛选掉近90%,其中大部分是误用或滥用“创新”一词的文章。
我带着疑问对剩下的几千篇文章进行研究,从中找出一百多个最引人注目、最能激发大家兴趣的创新案例。这些问题是:公司确实展现出重大创新吗?公司财务是否良好,看起来有着光明的未来吗?公司是否会引起大家的研究兴趣?公司的规模是否适于企业家和大型组织的领导者从中学习经验教训?我能否从中学到一些不知道的东西?下一次对公司进行访谈时,我将努力寻找最吸引人的创新案例,随后开展现场研究,并与该组织的各级人员进行面谈。从第一百个案例起,我选择了一些成功地持续开展变革的最佳案例,以飨读者。
研究结果令人吃惊
我着手对创新这一课题展开研究时,对创新尚没有清晰的概念。我模糊地认为创新就是将企业从A点发展到B点。但是我的研究结果表明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发现在从A点发展到B点的过程中,这些企业发展出了新的技能组合,并形成了新的价值观,使得他们能快速发展到c点、D点、E点甚至更远。
他们都成为持续的创新者,接受并支持持续而彻底的变革。
优秀的企业要弄清楚自己是在向客户提供有价值的商品或服务,并且客户愿意支付的价格值得你为此付出足够的费用。而创新型的企业则确定他们正在不断地向客户提供有价值的商品或服务,并且这些客户愿意为此付出代价。
本书不是研究业务外包经营策略的,也不会告诉你到哪儿建工厂、如何经销你的商品或服务、谁会成为你的客户、你的商业模式看起来应该是什么样的或你应该从事什么商业活动。
本书将教会你如何靠自己规划所有的事情,并提供了有助于你领先于别人的经验和原则。
在本书中,你还会学到那些持续开展创新的人们和公司是如何保持领先地位的。如果你准备好了,本书会帮助你和你的企业成为持续的创新者。
这是一本用前所未有的方式创作出来的畅销书,它阐述了变革、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性。强调变革是任何组织长期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混乱的形势是有益的,令人舒适的环境是致命的。詹宁斯帮你认清这一切。
——鲍勃·卢茨通用汽车公司前任副总裁
如果你一想到过时就感到不舒服的话,读这本书吧!它脉络清晰、旁征博引,以小说叙述的方式指明了未来发展的道路。这是典型的贾森·詹宁斯风格。
——蒂姆·桑德斯雅虎公司前高级管理人员
翻开这本书,你会学到很多知识。这本书让人着迷,它为你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帮助你审视你的公司,找出让公司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方法。
一—斯坦·斯莱普管理咨询师
这本书太令人震惊了!作者用鲜活的事例,一步一步地指导你如何进行持续而彻底的变革,以及如何实现持续增长。如果你准备好了,它就是你的行动指南。
——盖伊·川崎A11top.con·的联合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