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Outline of History》是一部世界史经典。在全世界各所高校的图书馆中,《The Outline of History》是必藏之书,也是几乎全球所有高校都会推荐建阅读简明世界史读物。
在通俗世界史读物里,《The Outline of History》是绕不开的一本书。
《威尔斯讲世界史》对《The Outline of History》的翻译、编排历时三年,借鉴了吴文藻、谢冰心、费孝通译本《世界史纲》及梁思成译本 《汉译世界史纲》的优点,并根据青少年的阅读习惯和知识储备进行合理编排,同时配以大量的珍贵图片进行补充说明。
这是一本青少年能够看得懂、愿意看的《The Outline of History》。
威尔斯的巨著《The Outline of History》,是经典的通俗世界史读本。难能可贵的是,与其他西方学者撰写的世界史相比,《The Outline of History》既摆脱了以欧洲史为中心的褊狭,又摆脱了西方宗教对历史的影响;它关注的是人类文化的遗产,包括思想、文化、宗教等遗产——这正是人类文明历程中真正具有价值的东西,是为数不多的适合中国人阅读的简明世界史经典之作。
《威尔斯讲世界史》以《The Outline of History》为蓝本,经过多名国内优秀的历史学者和教育家历时三年的打磨,才得以问世。《威尔斯讲世界史》不仅继承了《The Outline of History》的科学性、严谨性,同时又赋予了生动、活泼的文字,并辅以大量的高质量图片和知识链接,使青少年在阅读本书的时候感到生动有趣。可以问心无愧地说,这是一部真正适合中国青少年阅读的简明世界史。
第一章 人类之前的世界
01.时空中的地球
在你最初的印象中,我们的地球或者说我们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在某些时候,我们的小脑袋瓜里是不是也冒出过这样一连串大问题——
我到底是谁?
我是怎么来到现在这个世界上的?
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为什么偏偏要说地球是圆的?
天上的星星很美,
可星星的后面又是什么,
还有星星吗?
想着想着,我们就进入了甜甜的梦乡,梦里还继续着我们的疑问和思索。
其实,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也正是这样思考的。
当我们的祖先还生活在茹毛饮血的荒蛮年代时,他们更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他们看到,大地平坦得一望无际,天空倒扣在大地上,于是他们认为:在整个宇宙里,大地就是一片平坦的底板,天空是罩在上面的一个圆顶,日月星辰一次又一次地从圆顶上横越而过,走过一段不为人知的道路后又回到原点。
古巴比伦和古代中国的天文学家们夜观天象,研究了几百年,仍然相信大地是平的。最后,希腊人通过航海,终于认识到我们脚底下的世界其实是圆的,不过,他们仍然认为我们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直到15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出现,才使人们开始改变这种看法。哥白尼做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那就是日心说。
日心说认为太阳是不动的,是宇宙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只有月亮环绕地球运行。
日心说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但是当时大部分的人并不认同哥白尼的这一说法。因为我们的眼睛看到的是,太阳、月亮东升西落,围着地球在转啊。
直到17世纪,科学家伽利略将望远镜使用在科学研究中,才证实了地心说是错误的。我们所居住的地方其实是一个旋转的球体,就如我们看到的太阳、月亮一样,悬挂在浩瀚无涯的宇宙中。
望远镜开放了我们的想象力,科学家们也加紧了探索的脚步。到了今天,我们知道宇宙不但在空间上是无限大,在时间上更是无限悠久。我们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身在其中也只不过如沧海之一粟罢了。
太阳在天文学上被称为恒星(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它的真正面部是一个非常大的火球,它的质量是地球的30万倍,它表面的热度要比最热的电熔炉还高2倍,内部热度更是要高上几千倍。
远远地环绕太阳运行的不仅有我们的地球,还有其他几颗行星(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按照离太阳从近到远的距离,依次是水星和金星,其次为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除了这些行星外,我们的太阳系还有一些更小的微粒在飞行,如小行星,还有从外太空里吹进来的一小团发光的气体或尘埃,我们把它叫作彗星,等等。
P2-7
我们应该从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角度来呈现历史,而不是将历史作为一种手段,在成长的一代头脑中培养外在实力和军事胜利的偶像。从这个角度来看,威尔斯的著作值得大力推崇。
——爱因斯坦
威尔斯勾勒了从地球生成以来的整个世界史;他成功了,这是笔者首先要强调指出的。无论如何,这一册已属杰作无疑,同时人们应给予的不仅是赞美,还须有感谢。这是一本伟大的书,对任一卑微的人生而言,这都是笔永远的财富。
——E. M. 福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