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受伤的美国/叶永烈看世界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叶永烈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叶永烈的这本《受伤的美国》在当时记述的是新闻,今曰则成为一部充满现场气氛和细节的史书,尤其是“9·11”成为改变世界历史的划时代事件,这本书更具反思的价值。

在“9·11”事件爆发之后赶往纽约,在当时是冒着很大风险的。然而正是有了那样难忘的经历,才有了这本不同于一般的美国游记,因为它写了一个受伤的美国。

内容推荐

“9·11”恐怖袭击事件是举世瞩目的大事。作者向来关注重大政治事件,为此专程前往美国采访,以纪实文学作家的视角对“9·11”之后处于非常时期的美国,作了生动、翔实又充满细节、花絮的记述,写出这部长篇纪实文学新著。作者文笔流畅,娓娓道来,作品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本书包含极其丰富的信息,而且立论公允、客观,相信这本书会受到读者的喜爱。

叶永烈的《受伤的美国》在事发当时记述的是新闻,今日则成为一部充满现场气氛和细节的史书,尤其是“9·11”已成为改变世界历史的划时代事件,这本书更值得一读。这次趁《受伤的美国》修订再版,作者又补充了“9·11”事件之后至今的重大事件,诸如伊拉克战争、抓捕本·拉登、重建纽约世贸中心、“棱镜门”事件等,使这本书更加充实而新鲜。

目录

非常时刻飞往美国

 布什总统前来上海的时候

 旧金山也紧张起来

 平静小岛出现可疑“白色粉末”

 “西普洛”成了赴美最佳礼品

 赴美机票“行情”的变化

 美元“黄牛”不见踪影

 忽传纽约发生惊人空难

 在浦东机场遭遇开箱检查

 毕生难忘的风险飞行

非常时期的旧金山

 处处飘扬星条旗

 纽约空难扑朔迷离

 美国的新课题——“本土防卫”

 “穷国原子弹”威胁着美国

 挥之不去的“冷血杀手”

 忙中添乱的恶作剧

 橡胶手套和防毒面具成了时尚

 追踪炭疽元凶茫无头绪

 登临“海上巨无霸”——航空母舰

 重温珍珠港事件

 阴沉的感恩节

 美籍“神学士”成了旧金山“名人”

飞往“重灾区”纽约

 空前严格的机场检查

 向阿拉伯人投去异样目光

 轻装夜航纽约

 我特意住在世贸大厦附近

 十个月前我登上世贸大厦

 站在世贸中心废墟前

 美国最悲惨的一天

 五角大楼遭到重创

 “弱势总统”经受考验

 堂妹送我“9·12”珍贵报纸

 世贸大厦倒坍威胁地铁

 他只剩一把世贸房门钥匙

 她抢拍了世贸遭袭照片

 消防员和市长成了浴火凤凰

 世贸大厦设计师哭了

 中央情报局遭到猛烈抨击

 劫机罪犯浮出水面

 “9·11”冤魂知多少

 保险公司焦头烂额

 熊市统治华尔街

 总台小姐叹旅馆业清冷

 美国历史学家一席谈

 飞离“重灾区”纽约

悠悠万事,反恐为大

 拉登:魔鬼还是英雄

 聚焦多难之国阿富汗

 探索“9·11”事件原因

 拉登恐怖主义的三大特点

 拉登的宣传战和心理战

 “9·11”主谋的证据之争

 美国的反恐策略

 大象与老鼠之战——非对称战争

 出师阿富汗的决策过程

 “无限正义行动”打击塔利班

 布什奉行单边主义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

 是是非非摩天楼

 非常时期的非常心态

 美俄关系“阴转晴”

 中美关系一波三折

 布什从“弱势”走强

“9·11”改变世界

 打击“邪恶轴心” .

 伊拉克战争——“愚蠢的战争”

 拉登居然公开亮相

 此人“来无影,去无踪”

 布什发誓要把拉登绳之以法

 “海豹”击毙“恐怖大亨” :

 重建纽约世贸中心

 “9·11”深刻影响美国历史进程

试读章节

旧金山也紧张起来

就在我准备前往美国的时候,小儿子从旧金山给我发来E_mail,告诉我旧金山也紧张起来了!

恐怖分子的袭击,本来集中在美国东部的纽约、华盛顿。旧金山地处美国西海岸,在“9·11”事件之后,一直太平无事。然而,从11月1日起,旧金山也骤然吃紧了!

旧金山属于加利福尼亚州,紧张的消息是从州长加利·戴维斯(Gray Davis)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

11月1日,戴维斯在洛杉矶举行新闻发布会,宣称美国情报部门有充足的证据表明,恐怖分子已经把加利福尼亚州的四座大桥列为袭击对象。

戴维斯说,这四座大桥是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和海湾大桥,洛杉矶的文森特.托马斯大桥以及加州南部港口城市圣迪哥的科罗拉多大桥。

戴维斯说,恐怖分子将袭击的时间定在11月2日至11月9日。也就是说,就在新闻发布会的翌日,加利福尼亚州的这四座大桥就可能遭到恐怖分子的袭击。

一位记者致电美国司法部,要求证实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宣布的消息是否可靠。

美国司法部答复说,这个情报并不“很可靠”,目前还缺乏有关这个恐怖威胁的详情。

这位记者又问戴维斯州长,情报是否可靠?

戴维斯州长回答说,他的情报来自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加利福尼亚州警察厅。

戴维斯州长又补充说,他作为一州之长,除了信其有,别无选择。

戴维斯州长用很坚定的口气说:“最好的准备就是要让恐怖分子知道他们的计划已经露出马脚,我们已经准备好大网,正在等待他们。”

戴维斯州长着力于布置那张“大网”。他说,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已指示州警察厅协同联邦调查局加强对这四座大桥的保护,并增加了预备役士兵和海岸警卫队加强对大桥附近水面、桥墩的水下部分,周围的高速公路以及州内其他重要交通设施的安全检查。

戴维斯州长还宣称,他已经指定一名有着23年经验的前联邦调查局的高级侦探、57岁的乔治·文森作为他的特别安全顾问,负责和协调加利福尼亚州的安全工作。

戴维斯州长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通过传媒的广泛报道,一下子就传遍了全世界。就连我在上海所订的报纸上,都很醒目刊登了恐怖分子即将袭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消息,有的还刊登了身穿迷彩衣的美国士兵在旧金山金门大桥上站岗的大幅照片。在上海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里,我还见到美国国民保卫队加强保卫旧金山机场的报道。

我的儿媳打电话来,告诉我旧金山气氛一下子就变得非常紧张。家家户户都到超级市场买食品,买矿泉水。她也跟着朋友们一起去买了一袋大米,买了几箱矿泉水…… 这么一来,一向平静的旧金山,充满了备战气氛。我这次去美国,第一站就是旧金山。看来,一到美国,就会陷入战争氛围。但是,我决定了的事,不会动摇。就是旧金山爆发了恐怖事件,我照样还会去的。 恐怖分子袭击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用的是民航客机。加利福尼亚州政府除了加强机场检查、防止恐怖分子劫机撞桥之外,还花大力气对过桥的汽车进行检查,以防恐怖分子用“汽车炸弹”炸桥——恐怖分子在1993年第一次袭击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厦时,用的就是汽车炸弹。

在恐怖分子准备袭击的加利福尼亚州的四座大桥之中,最著名的要算是旧金山的金门大桥(Golden Gate Bridge)。

漆成红棕色的金门大桥,已经成了旧金山的标志性建筑,就像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大厦、自由女神塑像一样。有人把金门大桥称之为旧金山的“灵魂”。旅游者来到旧金山,金门大桥是必游的。如果没有到过金门大桥,如同没有来过旧金山。在旧金山出售的旅游纪念品,诸如钥匙圈、杯子、背包,上面几乎都印着金门大桥图案。

恐怖分子总是选择最醒目、最有影响力的建筑物作为袭击目标,以产生最大的社会影响。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可以说是美国西部第一号最具影响力的标志性建筑物。

我曾经多次到过金门大桥。金门大桥是旧金山市北面的门户,是连接旧金山市与马林县之间(Marin County)的交通枢纽。金门大桥的西侧是波涛汹涌的太平洋,东侧则是宽广的旧金山湾。

金门大桥这名字,很容易使人误以为大桥是金色的。其实,全桥漆成红棕色。

金门大桥这名字,源于金门这地名。金门大桥架于金门海峡之上。

在19世纪,当美国作家兼探险家约翰·傅里蒙(John Fremont)从太平洋进入旧金山湾时,见到整个港口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一片金色,有如“金色之门”((;-olden Gate)。于是,太平洋与旧金山湾之间这个峡口,便被叫做“金门”。那时候,金门之上,并没有大桥。

为了改善旧金山的交通,旧金山市政府决定在金门之上建造大桥,跨越天堑。金门海峡宽达1 966米,建桥是一项艰难而巨大的工程。

旧金山市政府任命施特劳斯为总工程师。考虑到金门海峡海深浪急,施特劳斯采用悬索吊桥结构。所谓悬索吊桥,是在两岸建造高大的桥塔,把桥梁的桥面用斜拉大缆悬挂在两端的桥塔上。这样,就不必在风大水深的峡口打桩建造桥墩了。

旧金山市政府为了建造金门大桥,发行了公债。

1930年,金门大桥开始设计。

1933年2月,金门大桥动工。

1935年6月,建成了高达343米、相当于65层大楼那么高的桥塔,开始铺设桥缆。桥头主缆是承载悬索吊桥桥身的吊缆,两端深埋在两岸巨硕的钢筋水泥桥墩中。主缆的直径粗达一米,由总共长达八万英里的钢索所构成,这长度足以沿着赤道环绕地球三周!

……

P6-8

序言

自从我的两个儿子去了美国,从此我的家一半在美国。我曾几度前往美国,写下《美国!美国!》、《我在美国的生活》两书,记述我在美国家居与旅行的见闻、感受。

那时,我所见到的是一个处于正常时期的美国。

然而,2001年11月前往美国,我所见到的却是一个处于非常时期的美国,一个遭受“9·11”恐怖袭击之后的美国。

非常美国大大不同于正常美国。我在美国诸多机场受到了最严格的安全检查。

美国上下一片战争气氛,一片恐怖气氛,再不是往日歌舞升平、和平安定的局面。美国正在忙于“本土防卫”,再不是往日“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度”。

在遭受“9‘11”恐怖袭击之后,惊魂未定的美国人又遭到“冷血杀手”炭疽菌的第二轮恐怖袭击,举国一片恐慌情绪。

美国人同仇敌忾,把恐怖主义列为“头号敌人”。布什总统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战胜“头号敌人”。星条旗成为美国最畅销的商品,家家户户挂起星条旗,表示自己对于美国的热爱。

美国的航空业、旅游业、保险业、金融业蒙受了沉重的打击。美国经济进入了衰退期。美国创造了在一年之中十一次降息的“历史纪录”。

作为纪实文学作家,我深入到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的废墟——十个月前。我还在那里登上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的顶层,俯视纽约的无限风光。

非常美国,是今日世界关注的焦点,也是中国读者谈论的热点。

我从美国回到上海之后,随即前往北京出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接受了《人民日报》记者杨鸥的采访。她在2002年1月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发表了报道《万紫干红又是春——第六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侧

作家叶永烈刚刚从“9·11”事件现场归来,回国第二天他就赶到北京出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9·11”事件发生后,他飞往美国采访,这是第一个亲临现场采访“9·11”事件的中国作家。他感到“9·11”事件对美国、对世界都是很重大的事,他要以自己的视角,对这一重大事件进行多角度、全面、深度的文学报道。通过采访他得到了大量第一手材料。重大政治事件是他创作上的敏感点,他对“踩着时代前进的鼓点”这句话尤为心领神会,他认为政治性纪实文学更能反映时代命运,作家不仅是写作者,也应该是思想者。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我听了钱其琛副总理关于中国外交的报告,内中详细地谈到中国政府对于“9·11”恐怖袭击事件的态度,谈到“9·11”恐怖袭击事件对于美国以及世界的深刻影响,使我受益匪浅。

在美国的那些日子里,我一边旅行、采访、摄影,一边不断把我的见闻随手敲进手提电脑。从北京回到上海,我着手整理在美国所写的见闻,一气呵成了这部长篇纪实新著《受伤的美国》。

我把这部记述“非常时期的美国”或者说是“美国的非常时期”的《受伤的美国》,在马年新春奉献给广大中国读者。

叶永烈

2001年11月13日至2002年2月17日

写于旧金山·纽约·西雅图·温哥华·北京·上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1: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