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写作人生/上河文化生活译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戴维·洛奇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从这一巨著的写作过程,我们不禁得到一个教训,如果写作文学性传记时,过分着迷、耗费了你的全部身心,那将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这是一个注定要倒霉的尝试,在想象中重新经历传主的一生,并以某种方式在传主的人生和他的艺术作品之间,找出一个完美的“匹配”。“如果小说家不承认自己体验的真实性——即使这些体验令他不安——那么他的小说就不可能是可信的,”谢里在第三卷里宣称,“格林需要处理他的过去,相应地,我们需要发掘他的私人历史。”这里有几个有争议的问题。该语境中的“真实性”是什么意思?即便我们承认作家经常在他们的小说中,处理令自己痛苦和不安的个人体验(格林本人曾写道“写作是一种疗法”),可他们这么做的时候,不是常常背离这些经验性的事实吗?将经验加以改动,甚至完全颠倒,重新解读,或是与完全虚构的材料相混合。假如这样的话,你试图从作家自己的人生中,一一确定他的小说中人物和事件的来源,这么做难道没有危险吗?如果我们真的成功做到了这一点,那么这部小说是更“可信”了吗?还是更不可信了昵?

这些问题属于一个更大规模的论战的一部分,这一论战从1919年起就令文学评论家和学者们大伤脑筋;当时,t S.艾略特断言,“一个艺术家越完美,那么在他的身上,遭受痛苦的感情,与创造作品的理智分离得越完全,他的理智越能彻底地消化和改造那些感情,将其作为自己的素材。”艾略特驳斥那种浪漫派的观点,他们认为创作过程本质上是作家自身的表达,因此也含蓄地驳斥了用作家生平解读其作品的合理性;艾略特的观点,对于学院派文学评论中一个新运动的兴起,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该运动将文学文本视作独立的言语对象,到了20世纪末,该运动得意扬扬地宣布“作者的死亡”。与此同时,非学院派的读者对于作者的传记,表现出日益浓厚的兴趣,这些传记通常由对实证和历史有偏好的学者写成。事实上,文学性传记的吸引力是不可否认、无法抗拒的,但我们对于这种吸引力的认知是不纯粹的。我们为文学创作的神秘性着迷,因此热切地希望发现作家灵感的源泉;但我们对于重要作家的私人生活,出于人的本性,还有一种简单的好奇心,尤其是如果这些作家的私人生活有些异乎寻常的话。格雷厄姆·格林的一生,能提供足够多的机会,满足上述两种好奇心,也许这样的机会太多,以至于诺曼·谢里应接不暇,到最后是筋疲力尽。

谢里的第一卷,涵盖了1904一1939年,是其中最好的一卷,令人信服地将格林对于背叛主题的痴迷的根源,归结于他不幸福的童年,还生动、清楚地讲述了格林早期作家生涯的起起落落,以及格林不同寻常的求爱、结婚和婚外性生活,这些故事都非常有趣。它得到的赞誉,完全是理所应当的。第二卷就不那么令人满意了。这卷写的是格林1939年到1955年间的经历,但其按主题展开的组织结构使叙述的线索显得模糊。不过,令人记忆深刻的是,它包含了一个比小说还奇异的故事,即格林与凯瑟琳·沃尔斯顿的风流韵事,那是英国工党政治家哈里·沃尔斯顿的妻子,这段婚外恋还给了格林灵感,写出《恋情的终结》一书(该书的题赠是“献给C.”)。第三卷共有900页,是最长也是最不能令人信服的一卷。谢里决心为格林小说中每一个重要人物,在格林的现实生活中找到一个原型,小说中艺术地混合了观察到的事实与运用想象力的虚构,谢里试图把其拆解开来;然而,谢里的这一做法越看越让人觉得冒失,而且,尽管本书篇幅浩大,内容丰富,里面仍有令人困惑的缺失之处。例如,如果传记中提到了《日内瓦的费希尔医生》(1980年出版),那么我漏掉了,而且索引中也没有标注。这部谜一般的寓言故事,是较次要的作品,但是有人愿意了解一下该书创作及受读者欢迎情况的背景介绍。谢里忽略了这部小说,是否因为其在格林的生活中没有明显的原型?P2-4

目录

已故的格雷厄姆·格林

金斯利·艾米斯的起起落落

棘手的任务:缪丽尔·斯帕克传

约翰·布尔曼的探求

阿伦·贝内特的系列自传

头脑中的格林

西蒙·格雷日记

特里·伊格尔顿向那一切说再见

纪念弗兰克——一个克莫德信徒的话

马尔科姆·布拉德伯里:作家和朋友

戴安娜之死

特罗洛普的固定期

写作H.G.韦尔斯

致谢

索引

序言

五十多年来,我一边从事文学创作,一边进行文学评论。在前面那个领域,我主要认为自己是一名小说家;在后面那个领域,我主要认为自己是一名小说评论家和理论家。但是,随着我越来越老.我发现自己对基于事实的作品,越来越感兴趣,越来越受到它的吸引。我相信,在日渐衰老的读者当中,这是一个共同的趋势,而且在当代文学界这似乎也是一个普遍潮流。本书中的随笔从多方面描述、评价和举例说明了文字作品表现真人生活的不同方法:传记、传记小说、传记评论、自传、日记、回忆录、忏悔录,以及这些形式的各种组合。本书的标题还有另一层含义:除了一个例外,本书中所有的表现对象,现在或者曾经从事各种类型的“写作”职业(虽然其中一入主要工作是当电影导演)。他们的个人生活与他们的作品之间的关系,是贯穿本书各篇随笔的一条红线。几乎每篇随笔都包含了我自己的自传性片段.本书后半部分的几篇随笔具有回忆录的框架。最后一篇随笔属于自传的一个亚种,亨利·詹姆斯是这一文学形式最重要的倡导者,在这种文学体裁中,作者讲述他的一本著作故事背后的故事:该著作起源和创作的过程,有时还包括它受欢迎的情况。在我更早的《亨利·詹姆斯年》一书的同名随笔中,我用这种方法探讨了我的小说《作者,作者》。《写作HG.韦尔斯》更具有辩论性。考虑到《风流才子》出版时,传记小说的地位引起很大的争议,记述该小说的写作过程,不可避免地要为这一文学杂交品种做些辩护。

虽然我希望学者也能在本书中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但本书主要是写给“普通读者”的。为了照顾“可读性”,我将脚注和书目信息控制在最低限度。讨论或引用的书籍,只列出其作者、书名和第一次出版的日期。

戴维·洛奇,2013年2月

内容推荐

《写作人生》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戴维·洛奇的文学批评随笔集。本书选取了英国现当代几个著名的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剧作家甚至名人威尔士王妃戴安娜为评论对象,以他们的生平及创作为主要线索,探讨了这些人在19世纪下半叶至21世纪初对文坛及社会产生的影响,同时也掺杂了作者本身与他们的交往的情况,及与其中一部分人所持续的友谊。全书不仅评述了格雷厄姆·格林、金斯利·艾米斯等人的文学成就,也表达了作者对近百年来文坛先后出现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等理论的态度。

编辑推荐

关于真实人物的写作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彼此重叠甚或相互结合,如传记、自传、传记批评、传记小说、回忆录、忏悔录和日记等。在这些发人深省的文章中,戴维洛奇思量了传记写作的一些趣例,并奉上自己的几篇示范。全书的写作对象既包括格雷厄姆格林、金斯利艾米斯、缪丽尔斯帕克和阿伦贝内特这样的英国现代著名作家,也包括过去的两位名人:安东尼特罗洛普和H.G.韦尔斯。他以剧作家西蒙格雷的日记和特里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为例,考察了写作风格与作者本人之间的联系,并回忆了自己与好友马尔科姆布拉德伯里相互交织的文学生涯。

《写作人生》中讲述的这些人物,除了戴安娜王妃,本身都以写作为业,这使得该随笔集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记录作家辉煌与不幸的汇编。最后一篇文章涉及他近期一部关于H.G.韦尔斯的小说,即《风流才子》,洛奇描述了这部小说的写作缘起和创作方法,并针对虚实结合的叙事文和戏剧作品越来越流行这一现象,讨论了批评界因之而起的诸多争论。

《写作人生》以戴维·洛奇多年的小说创作和批评实践为底蕴,是一部研究人生与文学界面的迷人作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 13: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