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图书编著的《李时珍》为青少年成长读物,讲述了我国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的生平事迹和思想见解,图文并茂,使青少年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了解名人成长经历和成功历程,更加清楚、细致地了解名人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进而达到了解名人、学习名人,用名人的事迹激励自己,用名人的智慧指导自己。实现成功人生的最终目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李时珍/青少年成长励志丛书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天地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万有图书编著的《李时珍》为青少年成长读物,讲述了我国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的生平事迹和思想见解,图文并茂,使青少年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了解名人成长经历和成功历程,更加清楚、细致地了解名人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进而达到了解名人、学习名人,用名人的事迹激励自己,用名人的智慧指导自己。实现成功人生的最终目的。 内容推荐 万有图书编著的《李时珍》是一本人物传记。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蕲州(今湖北蕲春)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李时珍历经27个寒暑,完成了约190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 目录 家庭背景 身边环境 第一次诊断 三试不中 开始从医 实践中学习 拜师学医 仁心仁术 行医逸事典故 初步想法 前期准备 遇到困难 本草纲目 到王府行医 进宫做医官 一路调查 寻访见闻(一) 寻访见闻(二) 寻访见闻(三) 实验药物 《本草》初成 《本草》传世 永远的缅怀 试读章节 实践中学习 李时珍随父亲学习、行医的经历并不是十分顺利,也曾有磕绊。有次为一个重伤风病人开药方,因为他的疏忽,还差一点出了人命。这件事情对他触动很大,更使他感到学习实践的重要。 这天,李言闻上山采药去了,一个年轻人急匆匆上门求医,说自己的父亲得了急病。李时珍连忙背上药箱来到病人家。他一看,病人满脸通红,摸摸病人的额头,很烫。他诊断这个病人得了重伤风,要病人的家人煎生姜水给病人服用。 病人的家人问:“李郎中,他得这个病能不能吃鱼呢?”李时珍进门时看到病人家里有一条乌鳢鱼,他随口答道:“用生姜煮乌鳢鱼吃没事,只要出汗就好了。” 没想到,病人吃了生姜煮的鱼喝了汤之后,不见出汗,而是脸色变白,舌头打结,翻白眼出粗气,病人的家人见状吓得慌了手脚。病人的儿子急急忙忙来找李时珍,李时珍惊出一身冷汗,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正好李言闻采药回来,问清了情况,连忙开了几种草药解毒,很快就治好了这个病人的病。李时珍很庆幸自己没有闹出人命,同时也觉得很惭愧。这件事情之后一连几个晚上李时珍都没睡好觉,他反复琢磨,以前有伤风病人用生姜煮乌鳢鱼吃,从来没有发生过中毒的事啊,为什么这个伤风病人吃了会中毒呢? 这件事使他研究中草药的兴趣更加浓厚了,他更加努力地学习医学知识。 有一次,李时珍看到一本书上提到蕲州特产——白花蛇。白花蛇是一种很名贵的药材,能医治很多种疾病。李时珍早就想研究它了。白花蛇的毒性很大,如果人被它咬了,就必须立刻截肢,比如咬到了手就必须把手砍下来,咬到了脚就必须把脚砍下来,否则毒性就会扩散,被咬的人必死无疑。 李时珍没有亲眼看到过书上说的这种白花蛇,书上说这种蛇“背有方胜花纹”,他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就去问父亲。李言闻没有直接回答儿子,而是让他自己找一条白花蛇来仔细观察。蕲州那么大,却只有龙峰山上才有白花蛇。李时珍亲自到龙峰山找白花蛇去了。在山上,他碰到几个捕蛇人,就上前向他们请教。因为捕捉白花蛇实在太危险了,所以捕蛇人便帮没有经验的李时珍捕捉。当发现白花蛇时,李时珍立即按捕蛇人教的,从地上抓起一把沙子,对准白花蛇撒去。奇怪的是,白花蛇遇到沙子,就像面粉遇到水一样,立即缩成一团。这个时候,捕蛇人就上前用木叉朝白花蛇的颈部叉去,另一只手抓住蛇的尾巴。这样,白花蛇就只好乖乖地投降,再也施不出威力来了。 李时珍谢过捕蛇人,就提起蛇头,翻来覆去地看了个一清二楚。原来,这种蛇肚皮上有二十四块斜方形的白色花纹,这就是书上说的“背有方胜花纹”。他比较后还发现,其他的蛇鼻孔都是朝下,而白花蛇的鼻孔是朝上的。 从这件事,李时珍明白了父亲是让他通过观察和实践去学习、丰富自己的医学知识。后来,李时珍多次研究白花蛇,制作了“白花蛇酒”,专治中风、半身不遂等疾病,他后来还写出了《白花蛇传》一书。正是由于这样深入实际地调查过,后来他在写《白花蛇传》时,才写得简明准确、得心应手。 李时珍白天随父亲出诊看病,晚上就在家研读医书。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医书,他在昏黄的油灯下熟读《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脉经》等古典医学著作。李时珍一遍一遍地读,不明白的地方就反复看,向父亲及其他人请教,直到完全弄明白为止。他不仅看医书,也看其他学术书籍,阅读面非常广。李时珍的读书精神令人钦佩,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李时珍的自学过程中,除了他的启蒙老师——父亲李言闻给他很多教导和帮助,他还经常虚心地向其他人学习。这些人不仅仅有医生,还有药商、农夫、打柴人、捕蛇人等。只要是知医识药的人,不管什么身份,都是李时珍学习请教的对象,他都把他们当作老师。真可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P18-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