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心理学》是创办人暨学术总监林昆辉的心理学经典作品之三,是中国本土心理学著作。
在本书中,作者所谓的快乐是跨越原始的快乐而走到文明的快乐,从本能的快乐进化到学习的快乐。它认为,快乐心理学与痛苦心理学的知识,只有一个任务:人类不再用欲望与嫌恶来伤害自己与他人。
本书适度人群是普通大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快乐心理学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林昆辉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快乐心理学》是创办人暨学术总监林昆辉的心理学经典作品之三,是中国本土心理学著作。 在本书中,作者所谓的快乐是跨越原始的快乐而走到文明的快乐,从本能的快乐进化到学习的快乐。它认为,快乐心理学与痛苦心理学的知识,只有一个任务:人类不再用欲望与嫌恶来伤害自己与他人。 本书适度人群是普通大众。 内容推荐 快乐一直被定义为:行为的后效。大部分人谈起自己快乐与否,几乎都是在说明他的需求是否「被满足」。世世代代绝大部分的人,几乎都引用这个定义,而把自己的人生困死在特定的快乐与不快乐之中。想要超越与享受快乐,人就必须跨越原始的快乐而走到文明的快乐,从本能的快乐进化到学习的快乐。林昆辉编著的这本《快乐心理学》将探索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接轨于个体的心理历程,建构出包含七种快乐与不快乐的快乐心理学。 目录 快乐心理学(上篇) PART 1 序论 (一)唯乐S-R模块 (二)唯乐S-R模块的四层状态 1.一层的结构模块 2.二层的双元共构模块 3.三层的三元共构S-R模块 4.四层的四元共构模块 5.四种类型50个S-R (三)唯乐S-R模块的人际冲突 (四)七种快不快乐总表 PART 2 生活的四种快乐与不快乐 (一)第一种快乐 1.第一种快乐的需求:欲望 2.第一种快乐的实现:满足 3.第一种快乐的执行 (二)第一种不快乐 1.第一种不快乐的破坏力 2.第一种不快乐的救援 (三)第二种快乐 1.第二种快乐的角色规定 2.第二种快乐的角色内涵 3.满足第二种快乐的判准 4.第二种快乐的特质 5.第二种快乐的异形 (四)第二种不快乐 1.第二种不快乐的五种破坏力 2.避免第二种不快乐的方法 (五)第三种快乐 1.五种能力的指标 2.求助而不求足的认知 3.第三种快乐的敌人 (六)第三种不快乐 1.第三种不快乐的三个原因 2.第三种不快乐的破坏力 3.降低或解除第三种不快乐的方法 (七)第四种不快乐 1. 我快乐,别人却因而不快乐 2. 我不快乐,别人也跟着不快乐 3. 别人快乐时,我却不快乐 4. 别人不快乐,我也跟着不快乐 (八)第四种快乐 1.第四种快乐的分类 2.快乐修正程序 3.渲染的快乐与不快乐 4.复合的快乐与不快乐 PART 3 四种快乐的操作程序 (一)前置操作程序 (二)中置操作程序 1.首次定位技术 2.二次定位技术 (三)后置操作程序 PART 4 四种快乐的操作魔法 (一)第一种快乐的魔法 (二)第二种快乐 (三)第三种快乐魔法 (四)第四种快乐 PART 5 四种快乐的危机与转机 (一)唯乐生活模型 1.单一唯乐生活方程式 2.二重唯乐方程式 3.三重唯乐生活方程式 4.四重唯乐生活方程式的救赎与转机 PART 6 第五种快乐与不快乐 (一)第五种快乐 1.第五种快乐的修炼 2.第五种快乐的智慧:互利共荣 3.第五种快乐的操作 4.第五种快乐的挫败 5.第五种快乐的价值 (二)第五种不快乐 1.第五种不快乐的沈沦 2.我要让自己不快乐 3.我要让别人不快乐 PART 7 第六种快乐与不快乐 (一)第六种快乐:生之喜悦 1.第六种快乐的知识 2.第六种快乐的真相:四颗心 (二)第六种快乐的操作 1.享受第六种快乐 2.运用第六种快乐 (三)第六种不快乐:死之苦痛 1.第六种不快乐的人 2.绝症患者与重症急.慢性病患者 (四)第六种不快乐的危机 (五) 第六种不快乐的心身状态 1.轻度危机 2.中度危机 3.重度危机 4.急迫危机 (六) 第六种不快乐的死亡时间表 (七) 第六种不快乐的学习与启动 (八) 第六种不快乐的解除 1.第一阶段的救援 2.第二阶段的救援 PART 8 第七种快乐与不快乐 (一)第七种快乐 1.想乐就乐 2.动念即乐 3.当下即乐 (二) 第七种不快乐 1.普世魔法――引-@为苦 2.痛苦魔法――引+@为苦 (三)快乐的人与不快乐的人 (四)快乐的经验与不快乐的经验 PART 9 结论 快乐心理学(下篇) PART 1 序论 PART 2 快乐的定义 (一)行为的后效:情绪 (二)主动性情绪与被动性情绪 1.第一个真相:等待被动性快乐 2.第二个真相:追求主动性不快乐 3.第三个真相:等待被动性快乐,追求主动性不快乐 (三)追求主动性快乐,接受被动性不快乐 1.接受被动性不快乐 2.追求主动性快乐 PART 3 快乐与不快乐的等级 (一)快乐的三个等级 1.第一级快乐:想了就快乐——思考的快乐 2.第二级快乐:看了、听了、说了、闻了、摸了就快乐——体验的快乐 3.第三级快乐:吃了、买了、做了、拥有了才快乐——占有的快乐 (二)快乐的储存与快乐箱 1.快乐箱 2.数位快乐箱 3.记录与享受一辈子的快乐 (三)不快乐(或痛苦)的三个等级 1.第一级不快乐:想到就不快乐…思想的不快乐 2.第二级不快乐:看到、听到、说到、闻到、碰到就不快乐——体验的不快乐 3.第三级不快乐:不吃、不买、不做、没拥有就不快乐——失去或得不到的不快乐 (四)不快乐的储存与痛苦箱 1.痛苦箱(不快乐不见得是痛苦,此处依俗称来表示:不快乐。) 2.痛苦箱的操作技巧 3.快不快乐的选择 PART 4 欲望与嫌恶 (一)欲望:我要快乐 1.欲望的满足与不满足 2.欲望的操作与管理 (二)嫌恶:我不要不快乐 1.嫌恶的四个界面 2.嫌恶的操作与管理 PART 5 幸福与痛苦:欲望与嫌恶的量化管理 (一)幸福感的量化技术 1.六大心理连带关系 2.幸福盘Ⅰ与幸福指数 3.幸福盘Ⅱ与幸福指数 (二)痛苦感的量化技术 1.六种心理创伤 2.痛苦盘Ⅰ与痛苦指数 3.痛苦盘Ⅱ与痛苦指数 (三)幸福盘与痛苦盘的运用 1.四种功能 2.两种魔法 3.苦乐综合盘 4.心理咨询技术 (四)欲望与嫌恶的量化管理 1.幸福与痛苦的理性抉择 2.三组欲望与嫌恶 PART 6 快不快乐的事件管理 (一)事件的分类 1.第一类事件:想做就可以做的事 2.第二类事件:想做却不能做的事 3.第三类事件:不想做就可以不做的事 4.第四类事件:不想做却非做不可的事 (二)四类事件的关系 1.幸福快乐的事件:第一类与第三类事件 2.痛苦不乐的事件:第二类与第四类事件 3.第一类事件与第二类事件 4.第三类事件与第四类事件 5.第二、四类事件的操作 6.第一、三类事件的操作 (三)创伤事件:四类事件相对定位的冲突 1.四类事件的相对定位 2.创伤事件 (四)四类事件的自我抉择 1.第一类事件 2.第二类事件 3.第三类事件 4.第四类事件 (五)四类事件的20种基本抉择 1.4S20R一览表 2.第一类事件的三种选择 3.第二类事件的七种选择 4.第三类事件的三种选择 5.第四类事件的七种选择 6.4S20R的纪录与管理 (六)四类事件的98种选择 1.4S98R全览表Ⅰ 2.4S98R全览表Ⅱ (七)第二、四类事件的调适与改变技术 1.如何处理第二类事件 2.如何处理第四类事件 PART 7 结论 试读章节 你幸福吗?幸福要用什么来秤量呢?人的生活中有六种色彩缤纷的幸福,第一个是生命连带关系的幸福感:意思是指某人某事某物,与人发展出生死相连、唇齿相依的亲密关系,你活着他就不会去死,他死了你也不会独活。这种生死相依的感情,称之为第一种幸福。第二个是生理连带关系的幸福感:意思是指你拥有非常满意的性伴侣,色欲与性欲都能得到充分的舒发、展露与承受,美好的性生活经验,令你觉得幸福美满。这种性生活的美好经验,称之为第二种幸福。 第三个是心理连带关系的幸福感:意思是指如果你有心仪的人、喜欢的事或宠爱的东西(动物、植物、矿物……),每次只要想到,心里就会甜甜的,整个人就会高兴起来。只要想着对方,就会心花怒放,就会笑逐颜开,就会心情舒畅,就会幸福满满。这种心理上正向的依恋,称之为第三种幸福。第四个是生活连带关系的幸福感:意思是指有些人,你每天都必须看到他。你每天都黏着他,和他吃饭和他工作,和他玩乐和他睡觉。不管衣食住行娱乐,你都希望对方和你生活在一起。只要能够在一起,不管是吃喝玩乐还是不吃不喝不玩不乐,你都高兴得要死,你都甘之如饴。这种共同生活的喜悦之情,称之为第四种幸福。 第五个是经济连带关系的幸福感:意思是指如果做某件工作,能够让你得到满意的经济报酬,做这件事的时候,你就会很幸福。如果你给某人钱,或花钱在某人身上,看到他高兴快乐的样子,让你觉得也很高兴与满足,你就会产生幸福感。如果某人给你钱,你觉得他对你很好,你也花钱花得很快乐,你也会产生幸福感。如果你上街“血拚”,豪爽的购物经验,东西买得痛快,钱花得痛快,想要的都能买,想买的也都有钱可以买,你就会出现幸福感。这种钱财与某人或某物或某种行为的连带关系,带来的幸福感,称之为第五种幸福。 第六个是社会连带关系的幸福感:意思是指相对社会角色的人际关系中,以担当的相对角色为荣,因为对方而自觉欣喜若狂,自觉面子十足,自觉引以为傲,自觉身受其惠,自觉居功厥伟,自觉受宠若惊,自觉爱不释手,自觉深受器重,自觉恩爱不渝,自觉情深义重……。例如:我以身为你的父亲而感到光荣,我以身为你的学生而感到骄傲,我以身为你的朋友而面子十足……等。这种相对角色关系,所引发的正向动机与情绪经验,称之为第六种幸福。 你是否拥有以上的六种幸福呢?要拥有多少幸福,才叫做幸福呢?其实,还有一种幸福,称之为幸福之心的第七种幸福。原来,真正的幸福是第七种幸福,只要拥有第七种幸福,就已幸福得不得了。其他六种色彩缤纷的幸福,就像彩衣彩蝶般,是用来为幸福加分,是用来添福的。人们往往疏淡于真正的幸福,而去追求添福的六种幸福。殊不知,如果没有第七种幸福,前六种幸福就不可能存在,为什么呢? 什么是幸福之心?如果你早上八点离家上班,如果你傍晚六点回到家,在你走进家门前,台湾已经死了150人,已经有150个家庭在办丧事,至少有600个人正因为痛失所爱,而自知幸福不再。所以,当你走人家门,看到一家老小时,你是否想到——不但我躲掉历年以来,以及今天一整天的劫数,我深情钟爱的家人,也都和我一样,都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不但我还活着,我深深爱恋的家人们也都还活着,我的每个重要他人统统都活着——天啊!我是多么幸福的人呵!这时候,幸福之心油然而生,澎湃不能自已,好想冲过去紧紧拥抱每一个家人,告诉他们“上天保佑,老天垂怜,我还活着,你们也都还活着”。你很清楚,你一个人很幸运地活着“有个屁用”。不但我要活着,我的亲人至爱都必须也活着,不然我一个人活着干嘛? 记不记得,有没到过加护病房探望亲友?看着病危的人,安慰着病人的家属。想着焦急悲苦的家属们,念着病床上垂危的人。回家的路上,你的行车速度会变慢,遇到黄灯就赶紧停下来,有人抢路你就飞快地让路。扑进家门看到一家老小,你心里会冒出以下的言语:“幸好,出事的是别人。还好,家人都平安!”这时候“平安是福”四个斗大的字,会占满你心灵,而赦免了家人一切的争端与是非对错。这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是是非非根本不重要,成不成就、爱与不爱也都没关系;只要大家平安就好,只要活着就好,平安——就是最大的幸福。这时候,你才真正拥有——幸福之心。 P110-11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